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孔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楚庄王欲伐越》 一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自知,百战百胜。
知人自知就是进行自我估量并觉察对方,充分了解双方的优劣。这就意味着知己知彼,寻求平衡点,钳制其软肋,防备其优势。
【知其雄,守其雌】
[雄]代表:强的一面;
[雌]代表:弱的一面
----------------------
故而翻译就是:避其锋芒,攻其不备。
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申论:
在当今这个唯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的时代,知人善任是壮大竞争力的关键。自知 就是准确认知自己优势不足,知人自知就是进行自我估量并觉察对方,充分了解双方的优劣。自知知人将意味着知己知彼,寻求平衡点。
成功人士都要讲求知己知彼,合作共赢 ,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有自知知人的能力。【知雄守雌,为天下溪】——雄强、雌弱,则 钳制其软肋,防备其优势。攻其不备,避其锋芒。站立山颠,执天下之大象,统观全局;更在于沉潜于山谷,虚心汇聚天下资源。


楚庄王欲伐阳夏原文及翻译
楚庄王欲伐阳夏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

鞭长莫及成语故事
楚子伐宋。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典故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访问...

椒举是怎样劝谏楚庄王罢兵的?请根据原文内容简要回答
楚国是春秋时南方的一个国家,公元六百一十三年,楚庄王即位当政。楚庄王即位之初,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大臣伍举就决心劝谏楚庄王,说到:“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着五彩羽毛,样子又好看又精神气的,挺精神。可是一停就是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就是谁...

韩非子喻老原文及翻译(韩非子全文翻译在线阅读)
【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_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

庄子谏楚庄王止战的翻译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

一鸣惊人和合纵连横的故事是什么?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10分)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
(1分)②明智(1分)小题3: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1分)。小题4: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小题5: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1分)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

楚庄王的卖座故事简介
所以楚庄王征伐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征伐郑,而是借此机会接近晋国,在路过的一方布置自己的势力,与晋国抗衡。也就是说,伐郑是的一个战略部署。不得不说,楚庄王也很勇敢,足智多谋,他的智慧足以支撑他的野心。众所周知,楚庄王最终打败了晋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楚庄王要放弃越战?楚庄王是春秋时期...

韩非子喻老的翻译啊~~~
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

宁津县19857532091: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结合文意,说说楚庄王是怎样的 -
守菁翁沥: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5.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

宁津县19857532091: 速求庄子劝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守菁翁沥: 道理: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宁津县19857532091: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守菁翁沥: 说明要么楚庄王活了三四百岁,要么他诈尸了...楚庄王(?-前591年),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

宁津县19857532091: 自见之谓明里楚庄王听了庄子的话后为什么就停止了攻打越国? -
守菁翁沥:[答案] 先引用一下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

宁津县19857532091: 在《自见之谓明》一文中,楚庄王在听了庄子的话后,为什么就停止了攻打越国? -
守菁翁沥:[答案] 庄子提醒了楚王:楚国自己的政治混乱,军队软弱,情况之糟糕并不在越国之下,这样去讨伐越国是很危险的.附录:古文: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

宁津县19857532091: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说明了什么道理 -
守菁翁沥: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世间人、物千千万,各自都有着各自的生命.生命是可贵的,不应该为了任何一个人的成功而去付出那些所谓的大义.真正的大义不过是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昌平.

宁津县19857532091: 庄子劝诫放弃楚庄王放弃伐越友有什么道理 -
守菁翁沥: 就是庄子说得话.

宁津县19857532091: 自见之谓明里楚庄王听了庄子的话后为什么就停止了攻打越国? -
守菁翁沥: 先引用一下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这里庄子说的话得意思就是,楚庄王的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看得见很远的地方但是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楚庄王说越国政乱兵弱,其实楚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楚庄王听了之后就停止讨伐越国了

宁津县1985753209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 丧地数百里()(2) 自见之谓明 ()6.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7.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 -
守菁翁沥:[答案] 4. B解析:从句子成分角度来划分,本句应从主语(王之兵) 和谓语(自败于秦晋) 之间断开.5. (1) 丧失('2) 明智6. 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问题不比越 国少.7.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