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发生的安史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究竟和杨玉环有没有关系?

作者&投稿:德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杨玉环对安史之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安史之乱经过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后来,安禄山旧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唐朝打败叛军。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称作“安史之乱”。
2、杨玉环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明皇宠爱杨贵妃沉湎于歌舞升平,荒废政务;杨贵妃因为得宠一家势倾天下,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唐玄宗还重用奸臣李林甫,致使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种种问题和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扩展资料:
历史学家考证杨玉环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1、《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年(751年)条记载,这年的正月二十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明皇与杨贵妃给安禄山送了很多生日礼物。为了笼络安禄山,唐明皇收安禄山为养子,于是,杨贵妃自然就成了养母了(司马光“考异”引有“禄山谄约杨妃,誓为子母”的史料)。
安禄山生日过后的第三天,应召入宫,“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宫人用彩轿子抬着禄山),谓之“洗三朝礼”,连给《资治通鉴》作注的元朝人胡三省也说玄宗如此昏庸“殆天夺之魄也”。
2、据史书记载,“霓裳羽衣舞”是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然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可见,该曲原本是唐玄宗依据自己观察仙山(道家“羽衣”大约与此有关)的灵感,创作出来的。先只有一个乐曲的大概,后来又吸收丝绸之路东传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
当时,有人上谏,说皇上春秋鼎盛,不可沉迷于郑卫之音。但是,50岁之后特别是有了杨贵妃这个音乐知音之后,玄宗对艺术的热情远高过朝政。而安禄山却从未停止攫取权力的脚步。猝不及防的安史之乱,令唐王朝元气大伤。玄宗仓皇逃窜,贵妃丧命马嵬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我觉得和她没有多大的关系,只不过是一个当事人用来充当借口的一个工具,安史之乱的爆发,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唐玄宗,和杨玉环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就是当时的一直存在的府兵制的问题,这个问题才是根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才会爆发。

安史之乱起于杨贵妃,也终结于杨贵妃。

当时燕君已经兵临城下。唐玄宗只好带着杨贵妃逃走,可是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的叛乱没有被平息。叛军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处死杨贵妃,于是,在马嵬坡那个地方,唐玄宗忍痛赐死了杨贵妃。这就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杨贵妃的死不仅是给了叛军一个交代,也激励了唐军的士气。从这个时候开始,唐军就开始大败燕军,最后赢了。

杨贵妃是这场安史之乱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不过说到底,也终究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杨玉环死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具体经过如下:

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政治、经济、社会渐呈衰败之象。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安禄山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随行的将士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四川。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扩展资料: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安史之乱-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和杨玉环的关系:唐玄宗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

由于杨贵妃得到重宠,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继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扩展资料:

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

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参考资料:安史之乱-百度百科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和杨贵妃的关系:安禄山挑起安史之乱的缘由,那就是诛灭杨国忠,杨国忠是谁?杨贵妃的族兄,唐玄宗为什么重用杨国忠,那还不是因为杨贵妃。因此有人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杨贵妃。

扩展资料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时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杨玉环对安史之乱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安史之乱经过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后来,安禄山旧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唐朝打败叛军。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称作“安史之乱”。

2、杨玉环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明皇宠爱杨贵妃沉湎于歌舞升平,荒废政务;杨贵妃因为得宠一家势倾天下,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唐玄宗还重用奸臣李林甫,致使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种种问题和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扩展资料: 

历史学家考证杨玉环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1、《资治通鉴》卷216,天宝十年(751年)条记载,这年的正月二十日,是安禄山的生日。唐明皇与杨贵妃给安禄山送了很多生日礼物。为了笼络安禄山,唐明皇收安禄山为养子,于是,杨贵妃自然就成了养母了(司马光“考异”引有“禄山谄约杨妃,誓为子母”的史料)。

安禄山生日过后的第三天,应召入宫,“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宫人用彩轿子抬着禄山),谓之“洗三朝礼”,连给《资治通鉴》作注的元朝人胡三省也说玄宗如此昏庸“殆天夺之魄也”。

2、据史书记载,“霓裳羽衣舞”是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然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可见,该曲原本是唐玄宗依据自己观察仙山(道家“羽衣”大约与此有关)的灵感,创作出来的。先只有一个乐曲的大概,后来又吸收丝绸之路东传的“婆罗门曲”,改编而成。

当时,有人上谏,说皇上春秋鼎盛,不可沉迷于郑卫之音。但是,50岁之后特别是有了杨贵妃这个音乐知音之后,玄宗对艺术的热情远高过朝政。而安禄山却从未停止攫取权力的脚步。猝不及防的安史之乱,令唐王朝元气大伤。玄宗仓皇逃窜,贵妃丧命马嵬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的哪个年号时?
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得知了安禄山反叛的消息,相当震怒。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防守;接着任命他的第六皇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长安失守,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

从唐朝安史之乱到宋朝再次统一,具体是什么过程呢?
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此问做为宋粉的碰瓷性问题,提的可谓莫名其妙!终赵宋300多年,一直未能统一全国!真正统一全国的,是元朝,统一时间为1279年!而且,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出现了一些的藩镇,但割据型藩镇从始至终,只有“河朔三镇”。而且,这三镇最多也只是做到对唐朝中央政府听调不听宣...

安史之乱简介50字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

安史之乱为什么会发生呢?
发生安史之乱有诸多原因,其中唐朝没有从制度上管控好军队是叛乱发生的主要原因。唐朝到了玄宗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社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同时,经济发展又引起了土地大量兼并,破坏了唐朝原有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让原来平时靠种地生活,战时为国家打仗尽义务的那些人失去...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地方
而河北道南部,魏州、洺州、相州等地,都是发达的农业区域,整个河北道的户口在天宝极盛时接近全国的1\/3,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区域。而后来长期割据和有百年不闻声教的河朔三镇,只有一镇在幽州,另外两镇在河北道南部,即魏博节度使和成德节度使。安史之乱,直接的诱因是信任安禄山的唐玄宗老迈,杨国忠...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和对历史的影响?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这场叛乱发生的背景是:唐玄宗李隆基由于放纵节度使势力发展,导致节度使拥有兵权、财权等,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军事力量,同时有的节度使不止拥有一个镇,如王忠嗣统辖四镇(拥兵二十四万)、安禄山统辖三镇(拥兵十五万)等。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因地处边境,与...

唐朝中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尤其是杨国忠,安禄山瞧不起杨国忠的下三滥的手段,并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而安禄山赫赫战功也让其成为杨国忠的眼中钉,安禄山知道杨国忠迟早要对付自己,又发现杨国忠天天又和唐玄宗厮混一起。安禄山没有安全感,于是为了自保,便谋划造反。其次,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是察觉到唐太宗对自己的顾忌,要知道...

安史之乱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对当时朝政有什么影响呢?
大家对安史之乱有什么理解呢?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吗?他对当时的朝政又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安史之乱的爆发时间和他对当时朝政的影响。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之后发动的战争,安史之乱是唐朝争夺政治权的内战,他是...

安史之乱是不是也一样也叫安禄之乱
自安史之乱后,因战乱持续而残破不堪,李庾《东都赋》描写安史叛军“杀人如刈,焚庐若薙”;洛阳“世治则都,世乱则墟;时清则优偃,政弊则戚居”,故五代之中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后的各个皇朝均不再定都于西安或者洛邑。财经上,华北经济因此而残破,经济重心再度南移,南方...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它是怎么发生的?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唐朝为什么要封节度使? -
韦雷乐乐: 安史之乱原因: 1.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2. 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3. 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 4. 农民生活困苦. 封节度使原因:1. 唐均田制度的崩溃. 2. 巨大的扩张机器无法继续运行,唐代边疆形势开始由攻转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乱的原因 -
韦雷乐乐: 安史之乱从755年至763年,历时八载,可谓是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危难,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八年后,乱虽平,可战乱带来的一切已然难以掩盖.加之安禄山,史思明旧部又潘镇割距,使唐皇帝难以中央集权,手握兵权,再也不复当初四...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韦雷乐乐:[答案] 安史之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边防节度使权力过大,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中央统治集团日益腐朽. 土地兼并严重是和均田制的破坏密切相关的.唐初实行均田制时,并未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状况,土地可以在各种名义下买卖,...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韦雷乐乐: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世走向衰亡的转捩点,其产生背景如下: 一)玄宗荒怠政事 —— 玄宗晚年沉溺於酒色之中,他怠於政事,不纳忠言,政事全委於李林甫.口蜜腹剑的...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300字.急 -
韦雷乐乐: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http://baike.baidu.com/view/2795.htm

中原区13927477276: 谁能告诉我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韦雷乐乐: 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 唐朝初年,为...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 -
韦雷乐乐: 安禄山,史思明反唐自立.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战是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
韦雷乐乐: 安史之乱是唐朝唐玄宗后期到唐代宗前期的战乱现象,现象的原因是唐朝边界战争不断,节度使权力膨胀,招兵买马,在地方上形成巨大的势力,形成封建割据,与朝廷对抗的结果.

中原区13927477276: 安史之乱简介(背景、内容及影响) -
韦雷乐乐: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