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物-何处惹尘埃-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作者&投稿:钭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什么意思?~

意思是:常常有人对他自己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
这句话出自谚语《新唐书·陆象先传》。
原文如下:
(陆象先)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
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白话译文:
(陆象先)被罢去相位,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道按察使,处理政事崇尚仁德宽恕。司马韦抱贞劝谏说:“你应当严刑拷打惩罚来显示威严,不这样,百姓就会轻忽并且没有畏惧。”陆象先回答说:“政事在于治理罢了,一定要用严刑峻法来树立威严吗?”
最终没有听取(韦抱贞的意见),但蜀地百姓得到了教化。陆象先屡次升迁,做到蒲州刺史兼任河东按察史。小吏犯了错误,陆象先训诫他打发他回去。大吏向陆象先陈述、争辩,认为(小吏)应该受杖打。
陆象先说:“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说他不明白我的话吗?一定要责罚的话,应当从你开始。”大吏惭愧地退了下去。陆象先曾经说:“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端,(只是)庸人扰乱它,制造麻烦罢了。只要澄清源头,何愁不简明呢?”所以陆象先到的地方,百姓和官吏都怀念他。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关于当时人们采芣苢的用处的问题,毛传说此草“宜怀任(妊)”即可以疗治不孕;又一种说法,是认为此草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这两种说法在中医学上都没有根据。现 在中医以此草入药,是认为它有清热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据说可治高血压。
这还罢了,也可以勉强地说,《诗经》时代的人是相信车前草是可以治疗不孕或麻风的。但即便如此,这诗仍然有不可理解之处:不孕或者家里人生了麻风,都是极苦恼的事情,不可能有一大群人为此而兴高采烈地一边采车前一边唱着歌的道理。拿方玉润所推想的情景来看这样的解释,尤其觉得不对劲。
末章作结,前两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于无可奈何之际,把目标转向日月。日月,是上天的使者,光明的源泉。
全诗紧扣一个“忧”字,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泻,无以解,环环相扣。五章一气呵成,娓娓而下,语言凝重而委婉,感情浓烈而深挚。诗人调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的运用更是生动形象,“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几句最为精彩,经常为后世诗人所引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释义:比喻常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中的《陆象先传》。
原文:《新唐书·陆象先传》(陆象先)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
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白话译文:(陆象先)被罢去相位,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道按察使,处理政事崇尚仁德宽恕。司马韦抱贞劝谏说:“你应当严刑拷打惩罚来显示威严,不这样,百姓就会轻忽并且没有畏惧。”
陆象先回答说:“政事在于治理罢了,一定要用严刑峻法来树立威严吗?”最终没有听取(韦抱贞的意见),但蜀地百姓得到了教化。陆象先屡次升迁,做到蒲州刺史兼任河东按察史。小吏犯了错误,陆象先训诫他打发他回去。大吏向陆象先陈述、争辩,认为(小吏)应该受杖打。
陆象先说:“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说他不明白我的话吗?一定要责罚的话,应当从你开始。”大吏惭愧地退了下去。陆象先曾经说:“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端,(只是)庸人扰乱它,制造麻烦罢了。只要澄清源头,何愁不简明呢?”所以陆象先到的地方,百姓和官吏都怀念他。

扩展资料:
跟“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意思相近的句子: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菩提偈》
释义: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一个形相。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2、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徐俯《卜算子》
释义:心为道本源,心道合一,内心无道则大道亦无,内心有大道则可成道,风是树林摆动的根源,有风则树动,风停则树林安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对于第一句,我可以理解它指的是人的身体就像是一颗菩提树,而人的心灵就像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我们需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修炼来抗拒外面的诱惑,抵制各种邪恶,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亦是佛家强调修行的一种超脱。

但对于后一句,说实话,我还没有真正参透内中的玄机与奥妙之处。朋友对我讲这其中暗指人生的烦恼和困惑都是来自于自己,静静想想也是,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于非分和过度的欲望追求,种种诱惑会使人内心的明镜蒙上尘埃。故古人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既不抱怨贫贱又不仇视富贵,而对世俗,不随波逐流,面对权贵,又如雪峰坚守自己的高洁。这,是勇敢,也是骨气,更是一种豁达,而所有的一切都出自本心。

或许,身处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充满了太多的诱惑,我们这种普凡大众还不能够做到古人那样的洒脱,可以放弃一切的追求,只有精神的意境,但我们可以也应该以一种宽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去辨正分析这个世界的问题,排解自身的庸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面对挫折,面对苦难,我们一样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豁达的情怀,我们虽有无限的失望,但还有无限的希望,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

正如前人所讲: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世上本有物是说实相,世上本无物是说理上性空,了无一物,因缘所成法(所有的物),佛说即是空。修行上禅分顿渐,欲出世间故说尘埃;世间事自然去做,吃喝睡即时当行,但人妄心浮动,权衡利弊、计较得失,每每痛苦愁忧,亦了无自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万法心想生,人生如梦,只有放下才会快乐。

是的 乐观的心态看事情。 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的理解是两种心境,第一句意思是修行时的心境,第二句意思是修行到脱俗时的心境


佛教的经文,有翻译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易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唉。这是一首偈子,出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这四句总的意思是“清净自性,一法不立”。那什么是自性呢?自性在佛教又叫‘一心’。一心在佛教还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矮。从情感方面是什么意思...
偈语是佛法之本,佛经是树干与青柯,偈语是果实与花朵。因为每首偈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成为僧人顿悟的美谈。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佛偈:是佛歌颂的词,这个词条也误导了我一下,望改正。即偈颂。 宋吴曾《能改斋...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艾???
本来无一物:是说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皆是生灭法,是“空”;真如虽然能生一切法,却本为“空性”;而且,真如如来藏人人具足,不是“前无今有”,故不可言“得”。综合来说,如《心经》所言:“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故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者,是指“烦恼”。烦恼及身...

何处惹尘埃---文\/爱雨菲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爱创文化 2022-07-28 · TA获得超过1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71.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碍
”。五祖看了,较为称赞,但并不满意,认为不能达到禅宗之境界。而慧能作了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心里赞许,后暗传衣钵。后来慧能怕神秀等人不服而加害于他,于是隐居于岭南,多年后方出世,被尊为六祖,是为南派禅宗,后神秀之北派遭南派诋毁,于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矮。从情感方面是什么意思...
从情感方面看,也是说明了情的取与情的受都是幻有无常的。本来情况是无一物,结果徒惹尘埃,心随之跳动。经历过了一番恋上、冷淡轮回反复后,然后才又淡定。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碍.这句话是出自谁的口...
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到是慧能,就叫他退下,第二天弘忍把慧能叫去,为慧能讲经又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为他的安全着想,亲自送他到江州的渡口,吩咐他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唉,,,这首诗是什么意思_百...
身非菩提,心非明镜,这些东西都是不可得的东西,又如何惹来无明烦恼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空一物.何处惹尘该什么意思?
就会有执着。2. 明镜亦非台:是说心如明镜台的说法,其实并没有一个实际的台。如果有个台,那就是有所执着了。3. 本来无一物:说明本来什么都没有,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4.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也无从生出。就是无所住也。

...菩提本无树。明镜易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唉。是什么意思...
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

礼县17815686615: 世上本无事,下句是什么? -
一珠美侬: "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这个与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所做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有些相似 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

礼县17815686615: 世上本无物的含义 -
一珠美侬: 世间本无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佛语是指 “心中若无物,又怎么会在乎物所给你带来的一切呢?” 菩提是佛家的象征,因悉达多坐于菩提树下成佛,但是悉达多成佛并不是因为菩提树,而是因为自己的心向佛理,所以以后菩提就是指自己的心. ...

礼县17815686615: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的出处是? -
一珠美侬: 原文是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后人改了就成这样了 释义为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另说这不是出自什么诗文. 这只是中国禅宗三祖僧璨说过的一句话,是用口述形式传下来的.但在古代这句话被人视为经典,所以才被大量的被摘抄进文章之中.

礼县17815686615: 哲学派别世上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主观唯心主义么? -
一珠美侬:[答案] 如果非要从马哲的唯物唯心二分角度来说的话,可以说是主观唯心主义吧. 不过其实这两句话的确是讲的一个心态,一种心境,根本不适合用唯物唯心来分析,说是主观唯心主义不过是在给其扣帽子罢了. 楼主应该是在做题吧,很无奈的还是要给肯定...

礼县17815686615: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珠美侬: 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

礼县17815686615: 世间本无事下一句是什么 -
一珠美侬: 庸人自扰之

礼县17815686615: 形容管好你自己的事,不要对别人的事过于好奇的诗词 -
一珠美侬:[答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空无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慧能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已 莫闲管.----《弟子规》

礼县1781568661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什么意思? -
一珠美侬: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个是禅宗五祖的大弟子神秀所做,五祖弘忍大师并不很满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是慧能知道了他的师兄神秀所做的偈,然后在他的基础之上...

礼县17815686615: 普提本无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什么意思 -
一珠美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礼县17815686615: 世间本无物 -
一珠美侬: 新唐书·陆象先传: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六祖坛经: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世间本无物, 庸人自扰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