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话出自那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漫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什么意思~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思是:
通过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通过注重伦理道德,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扩展资料:
周易作者简介:
文王,专指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
这句话出自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作者简介:
文王,专指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出自——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之《贲卦·彖传》。

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

原文: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译文: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

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扩展资料: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

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这句话出自《易经》,也是这本书里难得几句能让人看懂的话……= =
翻成现代汉语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
《易经》的确很玄妙,我这里很多地方用了意译,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尽可能表达出了原文的意思。

出自《周易》的《贲卦·彖传》

翻译: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易经名言
45、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6、人之所助者,信也。 47、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4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4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50、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51、天行健,君子以自...

汉字“示”怎么解释示字笔画顺序
示威。示众。示意。告示。指示。请示对来信的敬称:赐示笔画数:5;部首:示;笔顺编号:11234笔画顺序:横横竖撇捺详解示shì【动】。本义:地神。引申义:让人看,显示)显现;表示〖notify;show〗示,现也。《华严经音义》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文言文中示的所有意思及其例句。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示,现也。——《苍颉篇》武王示之病。——《战国策·秦策》穷不得所示。——《楚辞·怀沙》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斩使以示威。——《三国演义》二子心计,公无从办,...

试述儒家,道家思想对我国古代设计的影响.
早在先秦,人们就提出了“天文”和“人文”的观念。“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天文”指自然秩序,而“人文”是指人事条理。二者各有所思、相得益彰。汉代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一年四季的嬗变是阴阳二气运行的结果。他提出:“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

知性善,以忠信为本,此先立其大者.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且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岂词章之文也? 58、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59、莫说道将第一等让与别人,且做第二等。才如此说,便是自弃。虽与不能居仁由义者差等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60、问:"必有事焉",当用敬否?曰:敬是涵养一事。"必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何写作文
6.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易经》贲卦,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其意是说;天生男女,男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力据此而结成夫妇,又从夫妇化成家庭,又国.天文即自然,自然...

“示”字旁表示什么含义。
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示,现也。——《苍颉篇》武王示之病。——《战国策·秦策》穷不得所示。——《楚辞·怀沙》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斩使以示威。——《三国演义》二子心计,公无从办,...

易传的主要内容是
当然,它认为,一般人是很难能主动地去适应天地之道,去寻求天地之道的,所以它主张“圣人以神道设教”“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上)。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境地。人为什么要效法天地之道呢?这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不能也不可能离开这个自然界...

文言文现实经典语录
韩范不时有,此心谁与论。困厄节乃见,危难见忠臣。‘周易有云,“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阵子昼夜不分,冷热不均,日月相制,群魔乱舞。这是天时在变。而豺狼成性,边民藏祸,窃窥神器,这是人文在变。大事骤变,就是天纵英武如皇上也挡不住。’ “推波不能助澜,纵风岂能止燎。化成天下...

这句文言什么意思
昔在庖牺,观象察法,以通神明之德,以类天地之情,可以藏往知来,开物成务。故《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此则观乎天文以示变者也。《尚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此则观乎人文以成化者也。是故政教兆于人理,祥变应乎天文,得失虽微,罔不昭著。然则三皇迈德,七曜顺轨...

玛曲县18685186441: 《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翻译 -
锐启阿丙:[答案] 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发现耕作渔猎的时序(并对此加以管理、推广);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来规范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玛曲县18685186441: 《周易·贲卦·彖传》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社会人文现... -
锐启阿丙:[选项] A.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 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 C. 文化既是物质力量又是精神力量 D. 文化源自于古代圣人的“先知先觉”

玛曲县18685186441: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其意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 -
锐启阿丙:[选项] A.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 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 C. 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神学的神秘主义色彩 D. 文化源自于古代圣人的“先知先觉”

玛曲县18685186441: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什么意思 -
锐启阿丙: 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才能知道季节变化,便于在生产生活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细察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也就是用人的美德去影响人,感化人,让人的境界得到提升.

玛曲县18685186441: 《周易·贲卦·彖传》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意思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 -
锐启阿丙:[选项] A. 人类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接受知识文化教育逐步形成和培养的 B.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主流 C. 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神学的神秘主义色彩 D. 中国古代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玛曲县18685186441: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话出自那 -
锐启阿丙:[答案] 《周易》“贲”卦的卦辞 《周易》的《贲卦·彖传》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说,天生有男有女,...

玛曲县18685186441: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是出自哪里?我记得看过这句话,什么天文,人文之类的,好像是易经? -
锐启阿丙:[答案] 最早出自 中国典籍《周礼》“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意思就是观察天象是为了掌握时令节气的变化,而观察人类行为是为了化育天下百姓,由是观之,古人对文化的理解,充满了参与、控制和使之变化的领导...

玛曲县18685186441: 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 -
锐启阿丙:[答案] ”,《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玛曲县18685186441: 哲学:《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请解释上句话 -
锐启阿丙:[答案] 有两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

玛曲县18685186441: 《周易》中有这么一段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锐启阿丙:[选项] A.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B. 文化是自然界运动中所特有的现象 C.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D. 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从社会实践中培养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