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释》第四章(2)

作者&投稿:嬴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谭献曰:五十六章亦有“挫其锐”四句,疑羼误。

  湛常存。

  严可均曰:河上作“湛兮似若存”,王弼作“湛兮似或存”。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二本均作“湛常存”,敦煌本作“湛似常存”。   武内义雄曰:敦本此句作“湛然常存”,遂州本“湛似常存”。   王昶曰:邢州本“湛似或存”下句“谁”下有“之”字。

  谦之案:傅、范本与王弼同。邢州本旧谓即遂州本,今知非是。又十四章“是谓忽恍”,王昶曰:“诸本并同,邢州本无此句。”案今遂州本实有,作“是谓忽怳”,此亦一证也。又“湛”,说文:“ 没也。”小尔雅广诂:“没,无也。”此云“湛常存”,言其虚灵不眛,似无而实有也。

  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严可均曰:“谁子”,河上、王弼作“谁之子”。   焦竑曰:“谁之子”,陈碧虚司马本无之。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三本均无上“之”字。

  谦之案:室町本“谁”上有“其”字,下有“之”字。案无“之”字是也。广雅释言:“子,似也。”“吾不知谁子”,即吾不知谁似也,语意已足。此段意谓神耶帝耶?此世所称生杀之主,而道独居其先。道者疑似之间,若不知其谁子;然而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也。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纷、尘、存、先韵(文部,先,思殷反)。姚文田、邓廷桢同。邓曰:“‘先’,古音读若‘诜’。”

  谦之案:盅、盈、宗亦韵。奚侗、陈柱、高本汉说同。 姚鼐曰:“道冲”为句,与“宗”为韵,言道之体至冲也。

  奚侗曰:盅、盈、宗为韵。东、庚之变,如二十四章以“功”韵“ 明”,庄子在宥篇以“虫”韵“情”“成”“鸣”也。又纷、尘、先为韵。素问八正神明论“先”与“神”“存”韵,楚辞招魂“先”与“纷”“陈”韵。

  钱大昕曰:说文“冲”读若“动”。书“予惟冲人”,释文:“直忠反。”古读“直”如“特”,冲子犹动子也。

  谦之又案:“湛常存”,河上、王“湛”下有“兮”字,“兮”字为楚辞最常见之助字,老子书已发其端。孔广森诗声类七曰:“‘兮’,唐韵在十二齐,古音未有确证。然泰誓‘断断猗’,大学引作‘ 断断兮’,似‘兮’‘猗’音义相同。‘猗’,古读‘阿’,则‘兮’字亦当读‘阿’。”

  右景龙碑本三十七字,不分章。河上、王弼、傅奕本四十二字,范应元本四十三字,敦煌本三十九字。(武内本云“三十七字”,实三十九字。罗卷注“四十九字”,“四”乃“三”字之误。)河上题“无源第四”,王弼题“四章”,范应元题“道冲章第四”。


老子校释和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哪个好
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重要版本及相关徵引著述,是目前唯一,也是最精审的有关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校勘注释本。《老子校释》本书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抄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100余种,从事校勘。本书...

阐述各家对于诸子起源的说法
朱谦之先生《老子校释》[11]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12]甲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乙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 我们认为两种帛书本缺“之玄”二字,甲本...

老子校释内空简介
本书的校勘工作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的《道德经》碑文为核心,参考了石本、敦煌本、旧抄本、佚本以及正统《道藏》本等多种刻本,共计100余种,确保了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书源于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的版本,现进行了重印。全书分为两辑发布。第一辑收录的子书内容与原有集成相似,主要针对一般...

中华书局的《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怎么看?看过的求解
第一点,你再找一本《道德经》原文,对照看看就知道哪些是原文,哪些是附加的了第二点,括号里加的字,是帮助整个句子理解得更通顺,如你举的例子而言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什么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有些糊涂,再看括号里的字(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清二楚了 ...

中华书局的《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怎么看?看过的求解
第一点,你再找一本《道德经》原文,对照看看就知道哪些是原文,哪些是附加的了 第二点,括号里加的字,是帮助整个句子理解得更通顺,如你举的例子而言 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什么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有些糊涂,再看括号里的字 (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清二楚...

我想了解并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历史
1. 马叙伦《老子校诂》; 2. 高亨《老子正诂》; 3. 朱谦之《老子校释》; 4.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5. 刘武《庄子集释内篇补正》; 6. 杨伯峻《列子集释》; 7. 高亨《墨子校诠》; 8. 谭介甫《墨辩发微》; 9. 岑仲勉《墨子诚守各篇简注》; 10. 马非伯《管子轻重篇新诠》; 11. 黎翔凤《管子...

帛书老子校注的内容提要
老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典籍之一,在历史上曾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广泛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仍受到西方一些学者的称赞。魏晋以来,帛书老子的出土,解决了许多章节中历来争论的问题。如通行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句下有“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句,或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与下文“上仁为...

新编诸子集成的新编诸子集成书目
0301.老子道德经注校释0302.老子校释0303.帛书老子校注0304.庄子集释0305.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0306.列子集释0307.抱朴子内篇校释0308.文子疏义 0401.管子校注0402.管子轻重篇新诠0403.商君书锥指0404.韩非子集解 0501.公孙龙子悬解0502.公孙龙子形名发微 0601.十一家注孙子校...

老子“道法自然”的含义
”(《老子道德经注》,见楼宇烈的《王弼集校释》,第65页,中华书局,1980年) “道法自然”这一论题不是一个孤立性的论题,它关涉到老子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道”与“万物”的关系,也关涉到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圣王”同“百姓”的关系。这一论题本身直接涉及到了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道”...

楚地简帛思想研究1图书信息
具体章节包括深入解读《性自命出》和《五行》的内涵,对五行与圣智关系的进一步讨论,《大常》和《赏刑》两部简书的校释,以及从简帛本与通行本比较的角度,分析《老子》文本演变的观念和规律。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简本与帛本、通行本《老子》之间思想的差异,并对《太一生水》的宇宙论和学派归属进行了...

朔州市15355222296: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 -
孟爱艾悉: 和光同尘 【读音】 he(2声)guang(1声)tong(2声)chen(2声) 【解释】 和光:演抑自己的锋芒. 同尘:与世俗相混同. 【意喻】比喻同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 【运用】 1)《老子·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尘.” 2)《后汉书·张奂传》:“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不能和光同尘,为谗邪所忌” 3)《警世通言》卷三十一:“是一是二,说的明白,还有个商量;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和光同尘的!” 4)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自己也明知道违了'和光同尘'的古训了,但我就是这样,并不想骑墙或阴柔来买人尊敬.”

朔州市15355222296: 一化为二,二化为三,三化为世间万物的说法是有什么典故吗? -
孟爱艾悉: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

朔州市15355222296: “道”为何物?“名”为何物? -
孟爱艾悉: 1 庄子说过:道在屎溺中.着句话看似粗俗,但他解释了老子的道,“道”就在万物中.简单说 就是宇宙的本体,空间与时间的结合,是万法自然的规律! 2 名有多种解释 我们可以把名组个词-名利 名字…………我们可以“名”的出来的就不是“名” 3 相对“名”,“无名”是空间 “无名 天地之始”,有了空间才会呈现万物 4 我看了3个版本 3个解释 《老子》自古至今在学术界争论不停 看你自己怎么理解了

朔州市15355222296: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请请详细解释(包括其中的字词), -
孟爱艾悉:[答案]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道总是无为的,但是遵循道来治理国家自然会成就了所有的事. 人们常常认为,老子不重视“为”.其实,在中国哲学史上,恰恰是大力倡导“无为”的老子哲学,第一次从哲理的高度提出并考察了有关“为”的问题,从...

朔州市15355222296: 《老子》(道德经)哪个版本较好
孟爱艾悉: 《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 译注 《老子——中华经典藏书》朱谦之 撰 《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 兰喜并 ...

朔州市15355222296: 国学常识电子书
孟爱艾悉: (一)工具之部 《书目举要》(周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馆本.这是书目的书目.... 廖明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 非传世版本,郭店出土的,至今发现的...

朔州市15355222296: 老子校释和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哪个好 -
孟爱艾悉: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是以比较古老的《老子》文本为底本,注文同时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并代表三国魏晋玄学思想,因此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

朔州市15355222296: 天地不仁,已万物为刍狗是谁说的?
孟爱艾悉: 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