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作者&投稿:圣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如下:

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

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体会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作者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齐桓晋文之事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齐桓晋文之事 鲁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ldquo...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如下: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体会...

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在必修语文课上,《齐桓晋文之事》教案聚焦于孟子的仁政理念与辩论艺术。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百姓福祉为重,而非仅仅追求统治。他通过与齐宣王的对话,如以爱护牛为例阐述仁爱,以及运用比喻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举一羽”和“缘木求鱼”,揭示了仁政的...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要点
在《齐桓晋文之事》的学习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通假字。例如,"无以,则王乎"中的"以"通"已",表示停止;"然则废衅钟与"中的"与"通"欤",用于疑问语气。"王说"的"说"通"悦",表示高兴,而在"为长者折枝"中,"枝"通"肢",可能是指折断树枝的义项。在古汉语中,有些词的古今意义有所变化...

文言文教案
"因"一般不作因为讲,而常作因此于是讲,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第二句: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是介词;后一个以是"才",是连词,教案《文言文教案》。"年"是"(好的)收成",在《齐桓晋文之事》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瑞雪兆丰年" 五、了解有关文言...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

《齐桓晋文之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2、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

齐桓晋王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恒晋文之事》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

拱墅区18232557370: 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运用了什么事例来说明什么道理 -
莱阙杞菊:[答案] 事例: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讲儒家的“仁术”,以羊易牛并非吝啬于牛比羊更值钱,只是见到了牛的惨状而心痛,所以要下人换上一只未见过的羊.道理:从政者应放弃霸道,施行王道,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只有仁政才是治国之道...

拱墅区18232557370: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是怎样用比喻来说理的? -
莱阙杞菊: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

拱墅区18232557370: 齐桓晋文之事中涉及王道霸道问题 -
莱阙杞菊: 答: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也就是我所认为的王道.

拱墅区18232557370: 齐桓晋文之事运用比喻有什么特点 -
莱阙杞菊: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 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

拱墅区18232557370: 文言文齐桓晋文之事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 -
莱阙杞菊:[答案] 比喻 本文是孟子向齐宣王宣扬自己的王道理论,是其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开始,齐宣王 向他打听齐桓、晋文之事,实际上就是想得到“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巧妙地把“霸道”的话题引到“王道”上来,鲜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观...

拱墅区18232557370: 齐桓晋文之事的问题,急上加急!有几个关于这篇课文的问题,1.齐宣王为什么要问“齐桓晋文之事”?2.孟子希望齐宣王如何做?3.孟子为什么说齐宣王可以... -
莱阙杞菊:[答案] 1.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2.孟子希望齐宣王接受他所提出的意见,施行王道的仁政.3.齐宣王听见孟子说他可以做到保民而王天下,反问孟子说,你怎么知道我可以?齐宣王也许听了这句话,相...

拱墅区18232557370: 《齐桓晋文之事》 -
莱阙杞菊: 一 通假字 无以,则王乎 以 通 已 , 止 王说 说 通 悦 , 高兴 刑于寡妻 刑 通 型 , 做榜样 盖亦反其本矣 盖 通 盍 , 何不 反 通 返 , 可得闻与 与 通 欤 , 语气词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 通 途 , 皆欲赴愬于王 愬 通 诉 , 跑来申诉 无不为已 已 通 ...

拱墅区18232557370: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老吾老, ;幼吾幼, . -
莱阙杞菊:[答案] (1)蓬门今始为君开 (2)月涌大江流 (3)环佩空归月夜魂 (4)五更鼓角声悲壮 (5)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解析:无

拱墅区18232557370: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用了哪些比喻?用比喻有哪些作用? -
莱阙杞菊: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这沉雄豪宕的气势,又得力于文...

拱墅区18232557370: "齐桓晋文之事"游说技巧的大总结 -
莱阙杞菊: 孟子游说技巧: 1. 因势利导:孟子明白齐宣王的心理,不直斥其非,而是根据对方的经历来设问,引导其思考,然说明事理 2. 层层推进:由浅入深,逐步解说,使宣王明白「保民而王」、「不忍之心」、「不能」与「不为」、「推恩」的道理 3. 善用比喻:运用比喻把哲理形象化,如用「察秋毫之末」、「见舆薪」来说明视力的效果 4. 模拟推理:用相似之事例来推论,如以「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推断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他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做 5. 正反对比:如运用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6. 善用例证:运用语/事/设例加强说服力,如以羊易牛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