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朱熹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独孤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大子与之进论访白鹿洞书院址奏复其旧为《学规》倪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荼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栗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躅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单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半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四书”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中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注】①荒政:赈济灾荒的措施。

  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在岀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他还下令禁止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士。

  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

  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说:“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朱熹在考中进士后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庆元二年,沈继祖任监察御史,上书诬告朱熹,罗列了朱熹十大罪状,皇帝下诏免掉了朱熹的职务,也取消了朱熹的祠官俸禄,朱熹的学生蔡元定也被流放到道州,在地方官吏监管下居住。庆元四年,朱熹以自己快满七十岁为理由,申请退休。庆元五年,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庆元六年,朱熹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文言文翻译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出自《宋史·朱熹传》,译文为: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他是徽州婺源人。朱熹的父亲是朱松,字乔年。朱熹年幼时就十分聪颖,领悟力强,刚刚可以讲话时,父亲指着天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

求 宋史 朱熹传 译文
朱熹传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八朱熹传翻译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节选自《宋史•朱熹传》)译文: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

宋史朱熹传翻译
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

朱熹传的翻译
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恰逢浙东发生大饥荒,他被改任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当天就轻车前往就任。朱熹刚刚接受任命,就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

朱熹文言文翻译器
4. 古文《宋史张熹传》翻译 选入练习题的古文基本在网上都能查到翻译。但您说的似乎是朱熹传。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

朱熹传的翻译
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ᙌ\/p> ...

《老子》第一章第三句是什么??
其实,这句话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有名”怀了孕,然后生下了“万物”,成了“万物”的母亲...由于康德写得太严谨,太枯燥,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可能跟康德的原文有所出入,但是大体上绝对...2、《宋史·朱熹传》 3、《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四》 4、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三十一•李方...

运城市18614134362: 宋史 朱熹传 译文朱熹 -
颛背奕丰: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胡世将、谢克家荐之,除秘书省正字.赵鼎都督川陕、荆、襄军马,招松为属,辞.鼎再相,除校书郎,迁著作郎.以御史中丞常同荐,除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历司勋、吏...

运城市18614134362: ...所著书皆行于世.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 -
颛背奕丰:[答案] 1.B2.D3.D4.(1)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2)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

运城市18614134362: ...所著书皆行于世.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凡八十卷,别录十卷.(节选自《宋... -
颛背奕丰:[答案] 【】 10. B 11. D 12.D 13. (1)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 所部:所管辖的境内) (3)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

运城市18614134362: 宋史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翻译 -
颛背奕丰: 参考译文:傅伯成,字景初.年少时跟从朱熹学习.被授予明州教授之职.因为年少,不喜欢以 老师自居,他每天和诸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论辩质疑,后来诸生成才的很多.改任连江知县修筑了三百尺石堤,百姓蒙受其好处……......详见下方

运城市18614134362: 朱弁传翻译(全文啊) -
颛背奕丰: 金人迫弁①仕刘豫,且怵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

运城市18614134362: 有什么办法让卖矛与盾的人成功把所有的矛与盾卖出去 -
颛背奕丰: 《矛与盾》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

运城市18614134362: 英语翻译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中进士第.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 -
颛背奕丰:[答案] 朱熹字元晦,还有一个表字叫仲晦,是安徽婺源人.(他的)父亲叫朱松、字乔年,中过进士.朱熹从小就很聪明,刚会说话的时候,他父亲指着天跟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那天的上面是什么东西?”,朱松大为惊奇.等到上学时,老师给...

运城市18614134362: 求朱熹《诗集传序》的全文和全文翻译.急急急急急急!!!!!! -
颛背奕丰: 诗集传序 原文 或有问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 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 性之欲也 .夫既有欲矣、 则不能无思. 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 则言之所不能尽、 尔发於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音奏)...

运城市18614134362: ...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和它意思相反的词是致仕.(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A.李仕鲁从小聪颖好学,曾从朱公迁学习了... -
颛背奕丰:[答案] (1)C句译文:现在故旧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和爵位,而僧人和一些耳目竞然更加用谗言诬陷.如刘基、徐达的被猜疑,李善长... (2)D致仕即退休. (3)B“不听众多大臣的劝告”有误,原文为“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意思是...

运城市18614134362: 群儿戏于庭,一儿凳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的意思 -
颛背奕丰: 意思是: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落入缸中淹到水里,别的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击水缸.水缸破了,水流出来,小孩因此得救. 出自:《宋史》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