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嗔痴,恨别离,求不得出自哪儿

作者&投稿:捷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出自佛经。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爱别离苦是指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求不得苦是指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屈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

后人延展创作的句子:

贪嗔痴、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说不得。

是否懂,求不得?明明想要的,却最是无力;明明不想要的,却依然要违心为之。寥寥几句,却道不尽千言万语。

是否懂,说不得?明明话在嘴边,却不可说,不能说;怨憎会,依然不能说,不可说。纵是千言万语,却道不出惆怅,诉不出心结。

知我者,难遂我愿;不知我者,无所谓我何愁。

岁月如刀。




五毒、六欲、七情、八苦、九难和十劫是什么意思
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们与外界的事物产生联系,人们往往因为对这些事物的欲望而产生痛苦。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这些情绪也是导致人们痛苦的原因之一。八苦:指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衰八种苦难,这些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爱恨贪嗔痴恶欲是“七苦”还是什么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贪嗔痴恨爱恶欲”来源于佛之唱偈,其偈名为“开经偈”。其中一句为“无奈人心渐开明贪嗔痴恨爱欲”。

佛经中有句话是(贪嗔痴),谁知道后面几句是什么啊,最好是能把这句话的...
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情绪里不免伤心,焦灼和懊悔。菩提达摩 悟性论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

爱恨贪嗔痴恶欲是“七苦”还是什么?
不是七苦,是七情。来历:《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白话文释义: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感情是人天生本具有的,不用后天学习就会的。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七苦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

"佛说,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此...
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和自己亲爱...

佛家说的"五毒"怎没说到恐惧
只说某种生物具有剧毒,多久会死 【而不会说中毒之后的疼痛】贪、嗔、痴、慢、疑,,,这是“毒药”,导至众生痛苦的危害因素 而“恐惧”则不是毒药,而是中毒后的痛苦 而佛教,有专门描述【苦】的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蕴盛苦 恐惧,对于”人生...

四圣谛的四圣谛的次序
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称为世俗谛苦。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

依六种想,戒贪嗔痴 | 《略论第7课》
把自己当作病者观想,认识到自己是个病人。我看看书再看看自己——四肢健全,耳清目明,明明是个大好青年,为什么说自己是个病人呢?原来,佛法所说~人生的本质是苦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五蕴织盛。这八苦,无论哪一个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都会感到焦虑、紧张、心神不宁...

三苦五毒是那些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这就像鹤顶红是无毒的东西,却被认为是剧毒物一样。为了更正wjzxp的答案,本人再次于7月28日补充说明:蜘蛛不是“五毒”之一,那是金庸...

...看过了世间多少的痴,嗔,念,拿不起,放不下,爱离别,生老死。这些是什么...
子矜,表示男子思念情人!无情总笑多情痴!如红楼梦里的宝玉!何以生嗔心,由爱起,为什有爱,有接触,有感受!情意缠绵,嗔恨起了,分开了有想念!拿不起,放不下,不曾拿起,也不曾放下!爱别离,生老死!说的是佛法里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

大方县18568519195: “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出自...? -
郜芳硫酸: 出自 应该是八苦 (一)生苦,有五种,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

大方县18568519195: 生老病死爱憎痴恨别离 出自哪 -
郜芳硫酸: 《佛经》

大方县18568519195: 求不得,爱别离 的典故出自哪?要具体 -
郜芳硫酸: 人生有八苦为: 一生苦,诞生之痛苦也; 二老苦,老年之痛苦也; 三病苦,疾病之痛苦也; 四死苦,死亡之痛苦也; 五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 六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 七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 八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

大方县18568519195: “怨别离,狠相聚”这句话是出自哪里的? -
郜芳硫酸: 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

大方县18568519195: 佛教所说的七苦: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这七苦分别何意? -
郜芳硫酸: 佛教中所说的七苦,是指七个方面的痛苦,即:贪、嗔、痴、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失荣乐.贪:是指贪欲、贪恋、贪爱等心理状态,是指人们对欲望的不满足和追求,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人们陷入痛苦和烦恼之中.嗔:是指愤怒、嗔恨、...

大方县18568519195: 贪、嗔、痴出自哪个佛经?是什么意思 -
郜芳硫酸: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

大方县18568519195: “贪嗔痴”出自哪一首诗词 -
郜芳硫酸: 出自:《显元歌》,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释印肃的代表作品之一. 不识本家元宝贝,汩没缘尘生死快. 阿赖耶识藏无明,十八界缠缯网盖. 贪嗔痴,常在在, 心镜空花分内外.不知四大假成躯, 妄执六尘增渴爱.迷此心, 有三界,大地茫...

大方县18568519195: 恨别离 不恨却要别离出自哪里??? -
郜芳硫酸: 琅琊榜插曲《红颜旧》

大方县18568519195: 关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讽喻诗还是爱情诗有谁知道? -
郜芳硫酸: 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不仅在当时妇孺皆知,传诵海内外,而且直至今天,在学习唐代诗歌时.对《长恨歌》主旨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而争论的要点就是《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