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解读:实践出真知,万物由心造

作者&投稿:宣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儒家强调无论天子还是百姓,都要把修身放在首位,这个修身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培养“浩然之气”,用儒家经典《大学》话说,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条目。

上面说法还是高度浓缩的,我觉得王明阳心学四句教,恰好是对儒家这四条目解读,从善恶这个人人都有的体会切入,只不过是倒着说的。

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正心,有善有恶意之动——诚意,知善知恶是良知——致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

这样解读的逻辑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心学三个观点,即“心外无物,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

用心理学视角解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结合阳明心学,用我们普通人的眼光看,可以认为是 “ 实践出真知,万物由心造 ” 。

格物致知是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是实践出真知,强调的是社会活动;诚意正心是心外无物心即理也,这是万物由心造,强调的是自我关系。

上面说法简而言之,心理是社会化产物,心理是大脑产物。只不过阳明心学四句教,先说出心理本质,而后强调实践落地。

或者有人质疑“实践出真知,万物由心造”,太过于强调主观唯心主义了,其实前半句实践恰恰是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儒家这些言论其实是唯物和唯心的对立统一。

那么,解读经典有何意义呢?我们不是吃饱了撑的,有着现实价值。

举例说明。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出山时,有个“仁者心动”禅宗公案,旗杆上的旗子在飘动,到底是什么在动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智者率众爬山,有人看到金蝉脱壳留下空壳,问蝉去哪里了?智者没有言语,只是把蝉的空壳拿到耳边晃了几晃,然后发出几下金蝉叫声,问者立马顿悟。

这两个故事告诫我们“心外无物,心即理也”,这个世界不是客观存在的,真的是万物由人造,由心造,没有人心就没有世界。

既然心理创造出世界,就有失控或者错误的必然,由此才需要不断的实践行动,对照内心本源良知,时刻监控。

心理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时刻发生,为此心理学家詹姆士给出一个术语“意识流”,也是认知行为疗法强调的“信念”“思维”,等同于我们时刻体会到的想法,所谓“起心动念”,“胡思乱想”,“万千思绪”。

我们通过检测自动思维想法的合理性,加强自己心理建设,提高应对外界事物的能力。

再举例。

去某单位乘坐电梯,按键后不启动,反复几次均如此,以为故障,心有怨言,此刻有明白人说,这是由于风大导致电梯门关闭不严,才不会启动,可见反而是电梯安全性好的反映。

闲聊说话,看法不同,引起争论,究其本源,也是各自想法导致,想法对错不是来自事情本身,而是各自内心看法,何以争论呢?除了涉及个人利益,还有就是维护虚荣自尊心理。

平时我们那么多负性情绪来自哪里?当然还是自己内心,欲望需要不被满足出现的结果。

由此保持觉察,看到自己意识流的流动,用实践行为检验这些想法,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当然,借助观察周围人事物,看到别人心理意识流,提高自己心理建设能力,这也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时常觉察,不亦乐乎?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哪里
出自《礼记》。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着 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 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然后反过来总结就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和智力修养到完成一项外在的事业,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立足于修身、修身、至诚、至诚和修身。格物:在阅读和实践中寻求知识,然后明辨是非。致知:从推理的原因出发,去探索原始知识。诚意:诚信是诚实的思考。老实说就是消除各种不安情绪,不要被物质欲望所掩盖,并...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出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要想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首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而无邪念;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而无邪念的人,首先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意念诚实的人,首先一定要获得...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意思(格物致知(意诚心正)
1.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掌握事物本源,意念诚实,端正心意。2.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3.致知就是求为真知。4.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5.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6.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7.出自...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是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治国则是通过政治手段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平天下则体现了古代儒家的远大理想,追求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这一理念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总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论述,也是人生理想的具体体现。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致知:致:求得;知:知识。即“获得知识”之意。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齐家政。治国:管理国家。平天下:平定四方叛乱(实现祖国统一)。儒家重要经典《大学》提出的“八条目”,简称“修齐治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词语释义:格物, 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致知, 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 就是要意念诚实。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 ...
1、意思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2、节选自儒学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

富源县19565162805: 各位老师:您好,请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解释和之间的联系?谢谢: -
出志澳朗: 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要求“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前提,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符合“理”的要求,对治家,能够使家庭和睦,大到治国,平天下. 总之,这是儒家给每个人立的规矩. 修己安人,可以顾名思义.修己,是修身,使自己的行为,言论符合“礼”,符合自己的身份,举止得体;安人,使别人能够安心和睦相处,讲求和谐.

富源县19565162805: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
出志澳朗: 意思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 节选自儒学经典《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富源县19565162805: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
出志澳朗:[答案] 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 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

富源县19565162805: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出志澳朗: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阐述了人生进修的八个阶段,被称为“八条目”,主要释义如下:1、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

富源县19565162805: 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是什么 -
出志澳朗: 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即其内在的德智修养,就是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

富源县19565162805: 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谈谈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 -
出志澳朗: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

富源县19565162805: 请教大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何解释? -
出志澳朗:[答案] 简单地说: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要求“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

富源县19565162805: 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关系的看法谈谈你对格物致?
出志澳朗: 这个是儒家提出来的,首先明白儒家的思想是中庸积极用事的.他们可以是那种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提出这个也就是人要作到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需要走过的路程.而且先后顺序不能改变,要平天下就要有治国的才能.而才能当然包括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重要的还有自己的修养,所以有修身齐家.这些的前提则是对世界有个正确或者是客观的认识这样提出了格物致知之说.按照这样来修养,人的确会是很杰出优秀的人,对社会也有很大的助益.这个问题很大,可以说很多的,这里提示一二

富源县19565162805: 怎样理解“格物致知”这个成语的意思? -
出志澳朗: 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

富源县19565162805: 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 含义 -
出志澳朗: 通过不断研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新的知识,用崇高的品德来感化他人. 格物致新 厚德泽人 读音:[ gé wù zhì xīn ],[ hòu dé zé rén ] 出处: 1、格物:《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白话译文: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