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文及解释是什么?

作者&投稿:进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出处:《大学》

礼记〔两汉〕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赏析:

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请问“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求全文详解
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出处:出自春秋末期曾子的《大学》。全文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

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全文和释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首章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和“纲领”。...

格物致知的全文解释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出自《礼记·大学》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

<大学>全文
(提交后分段就变了,看这个8,2、3段之间空2排)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大学》中的“于缉熙敬止”是什么意思?
“于缉熙敬止”的意思是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这句话出自先秦书籍《大学》中的《大雅·文王》。原文: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翻译:累世都光荣尊...

“四书”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全文是什么啊...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大学》中的这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翻译_百度...
纲领的第二条是“亲民”。对于“亲民”的理解,历史上众多儒者的看法并不统一。主要的意见有两派。一派以朱熹为代表,认为“亲民”就是“新民”,意思是使人在道德上除垢自新;另一派则以王阳明为代表,认为“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亲近人民,把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但从《大学》后文中用“苟日...

《大学》谁写的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大学》是讲什么的呢?三项任务,或谓之三大纲领:明明德,亲(新)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是什么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

西秀区19148748126: 《大学》原文及解释 -
丁珠田基: 大学》原文及译注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西秀区19148748126: 四书五经中的《大学》讲的是什么内容 -
丁珠田基:[答案] 大学概括为以下主要讲的内容: 三纲八目的追求 弘扬光明的品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找准自己的位置 凡事抓住根本 获得知识的途径 不要自欺欺人 修身先正心 齐家先修身 治国先齐家 平天下先治国

西秀区19148748126: 《大学》内容解析 -
丁珠田基: 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止:向着理想的境界前进,不要过头,到了最佳点就停下来.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

西秀区19148748126: “四书”中的'大学'是什么意思? -
丁珠田基:[答案]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西秀区19148748126: 《大 学》解释什么意思 -
丁珠田基: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

西秀区19148748126: 《大学》第一段的解释 -
丁珠田基:[答案] [原文]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1、程子:是对程颐的尊称.程颐(1033~1107),教育家.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北...

西秀区19148748126: 《大学》的全文及译文,哪位有? -
丁珠田基: 译文:大学的根本道理,在于弘扬光明善良的德性,使民心弃旧图新,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明确了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的目标以后才能心志坚定,心志坚定以后才能镇静从容,镇静从容以后才能神思安宁,神思安宁以后才能思虑周密,思...

西秀区19148748126: <礼记·大学>全文白话解释 知道的进 谢谢 全文 -
丁珠田基: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以上讲的是三纲八条目 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西秀区19148748126: 什么是《大学》?
丁珠田基: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