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杀人的完整故事

作者&投稿:独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参杀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曾参的家乡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虽然曾参贤德,他母亲对他信任,但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所以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扩展资料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2]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建立鄫国,曾姓自此发源。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567年被莒国灭。太子巫出奔鲁国南武城定居。其后代用“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玄孙即曾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子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曾参杀人是一个成语故事。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原文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译文

春秋的时候,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曾参杀了人”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9999999999666666669669666966666966666666

杀人是一个成语故事。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原文
昔者处费,费人有与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母曰:“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译文

春秋的时候,在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曾参杀了人”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曾参杀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曾参的家乡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

曾参杀人成语故事
【曾参杀人】参见人事部·冤怨“谗言三及”、伦类部·亲眷“曾参杀人”。唐元稹《寄乐天二首》之一:“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唐代韩愈《释言》:“夜归,私自尤曰:‘咄!市有虎而曾参杀人,谗者之效也。’”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

曾参杀人《曾参杀人》原文
昔时,曾子寓居在一个名为费的地方,那里有一位与他同名同姓的人犯下了命案。有人匆匆跑来告诉曾子的母亲,声言:“曾参杀人!”然而,曾子的母亲坚定地回应:“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她继续平静地织布,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了一会儿,又有人再次来报:“曾参真的杀人了!”然而,曾子...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曾参杀人》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

找一篇关于颠弄是非,添油加醋,以讹传讹的一个故事,要经典的!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读音zhu四声,织布的梭子)逾(同‘逾’)墙而走.翻译:从前曾子住在费,费有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的.”若无...

从曾参杀人悟出什么道理
过了不久又跑来一个人,同样地说:“曾子杀人了!”听了第三个人的报告,曾子的母亲害怕了,立即丢下手中的梭子,急急忙忙地跳墙跑了。故事寓意: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和一句俗话“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以及成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一样的。一方面说明人言可畏,另...

曾参杀人《曾参杀人》译文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故乡费邑,有一位同名同姓的曾参,不幸的是,他在异乡发生了命案。这个消息如旋风般传回了曾子的家乡,引起了一阵恐慌。最初,一位邻居将未经证实的杀人凶手的消息告诉曾母,但这位邻居并未亲眼目睹,而是从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的名字是曾参。然而,曾母对儿子的品德深信不疑,她以...

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参母亲是什么态度
译文:过去,曾参居住在鲁国费地,鲁国有一个与曾参姓名相同的人,他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

少儿成语故事:曾参杀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示例】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曾子杀人
史客狼:原创历史故事连环画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曾参;他因提倡仁德,注重修身而被孔子器重。曾参也对父母极为孝顺。一次,曾参去了费邑办事,而就在此时,费邑出了凶杀案,恰巧凶手正好与曾参同名同姓。费邑县令连忙发出通缉令,通缉曾参。第二天,有人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

德江县18536249424: 曾参杀人全解 -
语股天全:[答案] 原文: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

德江县18536249424: 史记里的2个简短故事(100字内,50字以上),急 -
语股天全:[答案] 鲁国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母亲:“曾参杀人了.”他母亲不信.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人了.”他母亲还是不信.等第三个人告之:“曾参杀人了.”他母亲扔下梭子,抛下织布机,翻墙逃走了. 还有很多 我不想写了(⊙v⊙...

德江县18536249424: 曾参杀人 -
语股天全: 春秋时期有位名叫曾参的贤者,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嘉名远扬.有一天突然有人跑来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没有相信,安如泰山.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跑来告诉曾母她儿子杀人了,曾母还是没有相信,但已经有些不安.终于,当第三个人跑来告诉曾母时,她吓得关紧院门,从小路逃跑了.其实曾子并没有杀人,杀人的只不过是一个跟曾参同名的人.这个故事和“三人成虎”类似,告诉我们流言的可怕,也指出了辨别流言的可贵.我们应记住:流言止于智者. 好像多了点....凑合用吧

德江县18536249424: 成语曾参杀人的意思和解释,用曾参杀人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
语股天全: 故事典故:《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德江县18536249424: 曾参的同名杀人 -
语股天全: 原文昔曾参之处费,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翻译 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害怕了,翻墙逃走了.

德江县18536249424: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
语股天全:[答案] 过去曾子(即曾参)在费这个地方,费当地有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别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 曾子母亲说:“我儿子是不会杀人的.”(一边说,一边)仍然照常织布. 过一会,又有一个人来告诉曾子母亲说:“曾参杀人...

德江县18536249424: 战国策里的100字小故事 现代文 -
语股天全: 曾参杀人 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

德江县18536249424: 战国策中的寓言小故事 -
语股天全: 我把原文和翻译都找出来了,看看吧!!!!!!!!!!!!!!1 一、画蛇添足 【原文】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

德江县18536249424: “曾子杀人”的故事出自哪里? -
语股天全: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战国策 秦策二》 译文: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其母织布自若,说:“吾子不杀人.”一会儿又有人来告:“曾参杀人.”其母仍然坦然自若.一会儿又有人来告:“曾参杀人.”结果呢?其母扔下织布的梭子,翻墙而逃.后来曾参的母亲搞清楚了,此“曾参”非彼“曾参”,杀人的“曾参”不过与自己的儿子重名.曾参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一代大儒,曾子这样的人会杀人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说的人多了,最终连他的母亲都相信了,可见谣言的威力.

德江县18536249424: 阅读理解. 曾参杀人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 -
语股天全:[答案] 1.①跑.②信任,相信. 2.他母亲还是泰然自若地织布. 3.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意对即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