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问题

作者&投稿:赖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科举问题~

此问题提得比较笼统。简而言之,唐代进士取中后,不能直接授官,还须参加吏部考试,考身言书判四科,合格了,就可以“释褐”了;或者参加制科考试,录取了也可以授官。宋代的进士是直接授官的,不过初授官级别都很低,也就是八九品的样子。明清时期进士也直接授官: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二三甲进士先参加庶吉士选拔,考上了进翰林院再读三年,毕业考试合格的留翰林院任编修或检讨,不合格的做京官或地方官。没考上庶吉士的进士直接授官,或六部主事,或御史、给事中,或县令等等,多数为正、从七品,少数任府学县学训导、教授,级别就更低了。

往西走。笑即“嘻”(西)。
理解为“右”的话,是指老人的右侧,还是问方向的人的右侧?
不过“右”似乎更有内涵一些。

基本上他应该不会去和皇帝说的。因为在古代,这是欺君要杀头的重罪。真的要追究的话,连被他收买的人都脱不了关系。

如果他硬是要博一博和皇帝说这一事实,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恰巧碰到个仁一点的君主,想要显示自己的慈悲为怀,做做秀,那可能会赦免前罪,待罪立功。不过古时的皇帝心眼都很小的,在他知道你骗他之后,总会对此人有诸多猜忌,总之,说了就难有官运亨通之日了。

那要看是哪一个皇帝了,

呵呵

也要看当时皇帝的心态如何/

那要看是什么皇帝以及大官和皇帝的关系如何了。

同意3楼的


科举制度形式
明朝时,科举简化,只保留进士一科,而清朝沿袭明朝,但也增设了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特殊科目。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如明经、进士科。考试形式各异,唐朝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和诗赋等。墨义是基于经义注释的问答,口试则要求考生口头回答相关问题。贴经类似于现代填空题,...

科举考试的问题,急!
1、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度发生了如下变化:隋唐科举考试只是当时选拔制度的一部分,隋唐的人才举荐制度依然实行.而明清时代,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已经完全变成了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

经过隋唐两代之后宋朝又是怎么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的?
糊名制度在确立之初就遭到了许多考生的反对,其中就包括后来的文坛大佬范仲淹,反对的理由主要是怕哪些名声不太好的考生在考官阅卷时得到一个很好的成绩,毕竟科举取士除了成绩之外,还更注重个人的品格。其次就是考试时间的确立。唐朝的科举是每年考一次,因此在这一年中要花费很多财力与人力。宋朝认为这样太...

古代举人挺有钱,为什么赶考的书生却很落魄
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书籍,比如范进中举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当时中了举人,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但是,为什么举人都挺有钱的,但是赶考的书生们却会那么落魄呢?这是由于各朝代不同的科举制度造成的,因此进京赶考的不一定都是举人,例如唐宋时期进京参加省试(尚书省)的就被称为乡贡。古代举人...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十世纪左右就传入西方,目前西方对文官的考试制度,也是借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营造社会积极向上的求学风气,推动诗词歌赋的发展,唐宋两代重视科举,使得唐宋文人不胜枚举,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到了明代考试内容开始僵化,只要考生写出优美的文章,...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

历代王朝科举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1)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消极影响: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

回答下列有关科举制的问题: (1)科举制度产生于哪个朝代?当时是哪个皇 ...
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考试重视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变化:明朝的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问题只能是“八股文”。消极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

科举制度的终结: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何以波澜不惊?
一旦科举考试的废除,这将影响到数以百万读书人的出身和仕途问题,由此可以想象其中的阻力是何等之大。譬如1898年戊戌变法的时候,维新派提出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停止武举并开设经济特科等的改革措施,便有读书人威胁要暗杀康有为;而变法失败后,科举一切照旧,武举考试甚至又搞起了他们的刀弓石科目,全然不...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 -
姓芝双黄:[答案] 先是先秦的世官制,汉朝察举制与征辟制,后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再之后是便是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到唐代发展到顶峰.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古代时候的科举制度是什么意思 -
姓芝双黄:[答案]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中,殿试中进士第一、二、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合称,又称“三鼎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后引申将各种比赛的前三名称为“三甲”.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评价?如何反思清末的“废除科举”? -
姓芝双黄:[答案] 科举是相对九品中正制的进步,消除了氏勋大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情况,使身份低微但有才学、有能力的读书人参与到国家政权中来,这是进步. 当然,它有弊端,但不能否认它为中国封建社会带来的巨大贡献.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请问: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秀才,举人,进士,贡生是什么关系? -
姓芝双黄:[答案] 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大约是从隋代开始的,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x0d1、院试:有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项怎样的制度?
姓芝双黄: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 统一后,隋文帝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 权的要求,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 考试的方式选举官员,这就是科举....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古代科举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姓芝双黄:[答案]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是什么,古代科举制度等级表格
姓芝双黄: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中国古代科举制开创.发展.演变.废止的简况谁能说一下.务必简单明了... -
姓芝双黄:[答案] 据说隋朝既有科举,但仅限于唐碑.科举制也是由汉代举贤和征辟两种人才招募制度演化进步而来. 到宋明成为高峰.元朝和清初曾经废止,后来顺治重开科举.民国废止.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则 -
姓芝双黄:[答案]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详细信息...

梅河口市14743749617: 科举考试几年一次 -
姓芝双黄: 问题一:古代科举几年一次 科举是分等级 ,童生考秀才,一年一次,秀才考举人三年一次(又叫秋闱),举人考贡士的时间是在考完举人的转年的春天(又叫春闱),贡士考进士是在考完贡士发榜后的几天,因此春闱,秋闱,殿试都是很近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