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举人挺有钱,为什么赶考的书生却很落魄

作者&投稿:闾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很多人对于古代书生的印象,大概就是四个字落魄书生,古典小说当中经常会出现这一类的人群,而小说也是来源于现实,说明古代的确是有很多进京赶考的书生身上没什么钱财。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书籍,比如范进中举的故事,就告诉我们当时中了举人,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但是,为什么举人都挺有钱的,但是赶考的书生们却会那么落魄呢?

这是由于各朝代不同的科举制度造成的,因此进京赶考的不一定都是举人,例如唐宋时期进京参加省试(尚书省)的就被称为乡贡。古代举人有钱,主要讲的是明清时期,由于考中举人之后就有了做官资格,加上具有很多特权,因此明清时期的举人一般都会很有钱,而唐宋时期进京赶考的穷书生还是有的。

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创,到唐宋时期逐步完善,再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是经历漫长发展期的,这也造成各朝代的科举制度并不统一。下面简单来介绍一下:

1.唐朝科举制度

唐朝科举考试一般由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定期举行的被称为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办的被称为制科。而且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只有州县试和礼部试两级,州县试又被称为解试,礼部试又被称为省试(因为通常由尚书省筹备主持)。考生在参加完州县试之后,考中的人被称为乡贡;乡贡进京参加省试,考中的人被称为进士。唐朝时期的进士只是有了出身,还不能做官,想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复试。且唐朝时期的科举还有一定门阀制度的影子,想要做官不仅要成绩好,举荐人也很重要。

2.宋朝科举制度

宋朝科举制度基本延续了唐朝。不过在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发生了变化,这一年进士放榜后,有人控告考官取士不公,于是赵匡胤又亲自在殿廷主持了一次复试,这是最早的殿试,而考中的也因此又被称为天子门生。

自此之后,宋朝形成了解试、礼部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时,殿试录取的进士又被分为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3.明清科举制度

科举在明朝时期才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而且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明朝开始实行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

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相当于入学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中者被称为生员,又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可以进入府学、州学、县学进行学习。生员通常有两个去向,一是从中选拔出来贡生,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也称贡监。国子监除贡监外,还有官员子弟入监的荫监,举人入监的举监,捐资入监的例监,二是每年参加各省提学官举行的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也就是秀才。因此生员可以说是进入科举的第一步。

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办,每三年一次,被称为乡闱,由于通常在每年秋季八月举行,因此又称秋闱。而且乡试不是你想参加就能参加的,能参加乡试的只有两种,一种是监生(国子监的学生),另一种就是科举生员,也就是秀才。乡试考中者被称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基本就算学有所成了。

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闱,于乡试第二年巨星,由于考试通常在春季二月举行,因此又称春闱。会试也分为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通过乡试的所有举人都可以参加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考中贡士的绝对属于学霸级别。

殿试,殿试一般在会试后当年巨星,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参加考试的全部是通过会试的贡士,而且殿试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对考生进行排名。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4.并不是入京考试者都很富有

通过各朝代的考试制度我们就可知道,并不是所有入京参加考试的都是举人,而且明朝以前通过地方考试的士子通常特权较少,没有做官资格,而且取得的出身也不是终身制的,还需要定期参加考试,考试不过的会被取消出身。所以,明朝之前入京考试的不乏落魄学子。

而到了明清时期,举人不但有做官资格,也是终身制的,而且享有极多的特权,例如不用纳税,因此很多百姓便将田地挂靠在举人名下,每年交给举人一定租子,因此只有明清时期的举人才会富得流油。




古代举人挺有钱,为什么赶考的书生却很落魄
但是,为什么举人都挺有钱的,但是赶考的书生们却会那么落魄呢?这是由于各朝代不同的科举制度造成的,因此进京赶考的不一定都是举人,例如唐宋时期进京参加省试(尚书省)的就被称为乡贡。古代举人有钱,主要讲的是明清时期,由于考中举人之后就有了做官资格,加上具有很多特权,因此明清时期的举人一般都...

为什么古代有“穷秀才”,却没有“穷举人”呢?举人都很有钱吗?
原因是举人的特权远远高于秀才。秀才的特权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地位的提升,如见官不下跪,不用服兵役,但没有权力和经济补贴,一般也不能当官。而举人是可以出仕当官的,同时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权,就是举人的田产可以免除税赋,这样就多出了一大笔收入,即使本身没有田产的举人,也会有很多人将田产挂到...

古代学子进京赶考应该已经是举人了,为何他们还是穷困潦倒?
举人在当时也算是还可以的学历,毕竟也没有多少人可以考得上,但同样也有不少人就算考到了巨人也没有什么前途,甚至依旧穷困潦倒,因为在当时不是每个朝代都推崇科举制度的,有些朝代学历高反而不一定值钱,而在明清的时候,其实科举制度已经相当的完善,所以也不缺举人,能找到工作就很不错了,不是谁...

一代举人三代爷,举人在古代有什么身份地位?
举人在古代的地位很高了,人们都很尊敬他们,当上举人是祖上八辈子的荣耀。

在古代为什么都说“穷秀才”而没有人说“穷举人”
第二就是举人可以免除徭役赋税,有田地豪宅都不用交税,所以很多土豪地主都会把自家的地挂靠在举人名下免除赋税,然后给予举人一定的报酬,就类似今天的各种证件,举人持证挂靠土豪地主的公司,然后公司按期付给持证人费用。所以秀才没有经济来源,如果不是富二代,又抛不下读书人的身份搞点副业,当然是...

古代学子进京赶考应该已经是举人了,为何还有穷困潦倒的落魄书生呢?_百 ...
这里有一个误区,由于历朝历代科举制度不同,因此并非所有进京赶考的都是举人。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创,到唐宋时期逐步完善,再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并不统一。事实上,举人拥有特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也正因举人拥有各种特权,才会有"穷秀才、富举人"的说法,而此前...

举人和进士的区别 举人和进士的区别有多大
2、待遇不同:举人除取得向上层次的考试资格外,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待遇;进士皆出仕为官,授予京官者,有择优进翰林院备皇帝咨询、学习为仕经验待遇。3、在现在代表职位不同:举人相当于今天省级地方公开招考领导干部,录用为领导干部或后备干部;进士相当于今天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并录用成为领导...

鲁迅家道中落原因 鲁迅父亲是谁?
周福清回乡丁忧之时,正遇上乡试。当时主持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殷如璋,是周福清的同年旧识。于是他动了心思,希望拿银钱疏通殷如璋,给周伯宜谋一个举人功名。虽然举人不如进士,但也别小看举人在当时的地位。所谓一代举人三代爷,举人老爷还是挺有分量的。周福清拿出一万两银子,交给自己的家丁陶阿顺,让...

范进中秀才后回了家,有哪些人送他礼物表示贺喜?
范进因为没有旅费,就去同丈人商量,被胡屠夫一口唾沫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说:“不要再耽误你的时间了!你自己觉得中了一个秀才,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起’起来!我听说,你中秀才的时候,不是因为你的文章写得好,而是学官觉得你太老了,心里过不去,赏给你的。现在痴心想中举人来! 这些中举人的都是天上的...

什么是状元、探花、榜眼、进士、举人,他们有什么关系?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

文水县15725905407: 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地头蛇抢进京赶考的秀才? -
娄钱血滞: 每天分享一句话:看一个男人的样貌是否是你喜欢的类型, 别看约会时,他的英姿勃发, 看他极度疲惫时,你是否仍喜欢和心疼他的样子. 知道一个男人是否真心爱护你,别看他心情好时对你的关怀体贴, 这个时候,他甚至会对乞丐友好, 看...

文水县15725905407: 古代书生风流吗 -
娄钱血滞: 在古代有了科举之后,书生,一般是指童生或者秀才,考上举人就要称老爷了.但是童生或者秀才大多数是没什么钱的,风流这个事很花钱的,所以大部分书生风流不起来.可是富商巨贾一般都很风流,例如南宋...

文水县15725905407: 唐代科举不中的落魄诗人靠什么方法生活 -
娄钱血滞: 能参加科举考试的,都是富裕之家的子弟,否则根本无力支撑如此花费.少数没那么有钱的,也因为整个家族、宗族、村庄,为了培养出一个官员庇佑家族、宗族、村庄,而汇集集体的财力来供给士子读书.因为古代印刷技术落后,一本书售价约2两白银,相当于800~1200元人民币.一个书生随便都需要价值数十万元的教材.每年都要往返近一个月去参加省级乡试,往返2个月去长安参加会试.一路的餐饮、住宿费用何其巨大.更不用说聘请名师、京城中结交权贵行卷……都是超高消费.如果有所谓的“穷书生”,那也是别人都是亿万富翁,而你只是个百万富翁,这样的差距罢了.一个吟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家伙,就像是在说“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文水县15725905407: 在古代抢匪如果遇上进京赶考的书生,到底会不会动手 -
娄钱血滞: 上京赶考,最发达的都只有马匹,马匹也只有有钱人才会拥有,所以考生们可能提前一两个月就会从家里出发前往京城,没有手机和电脑这些通信工具,所以这就是古时候父母天天路口等待的原因,而就算高中也是朝廷派人前来通知的原因....

文水县15725905407: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为什么要在书箱上插旗子 -
娄钱血滞: 古代交通很不便,书生一级级考试,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准备,而准备时间绝大部分花在赶路上.穷书生一般没有过多的金钱来维持自己在京都待很长时间,所以要算时间赶路进京.不管他们是有点钱的租个代步工具(牛车、马车),还是自己...

文水县15725905407: 盗亦有道:古代的强盗不会打劫哪些人 -
娄钱血滞: 我们看现在的古装剧,经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书生赶考,半路被打劫,最后身无分文流落街头,一个富家小姐收留了书生,最后演绎出一段佳话,那么这样的情形真的会出现吗?今天就给您个答案:基本上不会出现,原因是古代的土匪强盗...

文水县15725905407: 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 -
娄钱血滞: 1、改变世界的是实践,认识再深刻没有实践也没用,所以书生没用 2、举一些古代文人酸腐无为的例子,像范进,从统治阶级设科举制毒害文人那个方面找根源PS,话说这是是很老的观念了,现在知识信息时代,人们绝对不肯相信这个观点了哦

文水县15725905407: 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
娄钱血滞: 绝大多数都埋没于乡间,能金榜题名的实在太少了. 古人推崇的是耕读传家或者是书香门第,能考上的都走向了仕途,没考上的只能凑合地当个秀才成为个教书先生或者继续种地、经商等 文人做官,要么堕落了成为官场油子、要么渴望士为知己者死,但都恪守礼教(至少表面上都遵守礼教)

文水县15725905407: 古代人进京赶考带书童的意思 -
娄钱血滞: 因为古代赶考带书籍很多,需要在路上是不是拿出来温习,而且总得有个人照顾起居,毕竟稍微有钱的都是一心读书,别无他顾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