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的意思?

作者&投稿:暨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这首诗是宋代高僧释宝印的《偈二首》。

宋代有位高僧,名叫释宝印(一一〇九至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
他是一位在游历中,不断修行的和尚。

《偈二首》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

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

步步莲花,何其难哉!想除掉内心的虚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这虚妄深入世间的一切,惟有修行才是正途。

释宝印大师的诗作还有:
《偈颂十五首》

来也宫殿随身,去也笙歌满路。

侍者白头如新,赵州倾盖如故。

人生到死,是一个无法更改的过程。宫殿最后会倾颓,笙歌也只是送行,白头如新的人,比比皆是,倾盖如故的知音,少之又少。

《偈颂》

说法不劳三寸舌,参禅惜取两茎眉。

玉栏干畔青青柳,最好人间二月时。

佛高一丈,魔高一丈。

正觉山前,无风起浪。

金山个里,佛魔俱丧。

明星现时,且莫欺诳。

无牛乳糜,有德山棒。

为甚如此,真法供养。

这些偈颂,用看似浅显的文字,在阐述一个深奥的问题,佛法的修行,是一个艰难艰辛的过程。佛与魔,其实没有高下之分,他们并存于世道人心。

独立栏干宇宙宽,释宝印的心中,一定也是乌云尽扫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的。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
将心除妄妄难除,即妄明心道转迂。桶底趯穿无忌讳,等闲一步一芙蕖。步步莲花,何其难哉!想除掉内心的虚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这虚妄深入世间的一切,惟有修行才是正途。释宝印大师的诗作还有:《偈颂十五首》来也宫殿随身,去也笙歌满路。侍者白头如新,赵州倾盖如故。人生到死,是一个无...

如何理解“六即佛”的“即”字?
六究竟即佛,颂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从来真是妄”者,是指从理即至相似即五位历程。真是妄。指心体不变随缘,全真成妄,全三德之真,成三障之妄。如水成冰,故云“从来真是妄”也。“今日妄皆真”者,今日,指今日之究竟位。从等觉位再破一品无明,即生相无明,则四十二...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出自哪里
1、原文出自明-苍雪禅师的 《南台静坐一炉香》: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释义:在南台每天点一柱香、禅坐。一天到晚都无所挂怀,心无所住,一切东西都不在萦怀于心了。心禅达到“凝然”的状态,自然万虑偕忘。什么是与非,有与无,菩提与烦恼,佛与...

学佛为什么要去掉妄念(起心动念)及如何去掉妄念
众生的本性都是佛,因为妄念所迷,不见本性,去除心中的妄念等迷障才能够回归本性。放下名利、放下自我自然就可放下妄念。

非空非有的自性光明,四个含义是什么?
观自在菩萨,即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译名。此译名乃玄奘大师根据梵文字义新译。 观自在三字,除了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外,还有表法的意义。 心若作意除妄想,则除妄想本身即是一念,此一念虽是除妄想之念,但同样可以遮盖自性的光明,故妄想不可除,亦不可不除。 最高明的方法便是自性本身的能知能觉能观能照的本...

佛系、听见丨佛陀的格言(7)
1.空无边处定: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的诸色想,与耳、鼻、舌、身等四识相应之有对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灭除障碍定之一切想而思维空无边之定相。 2.识无边处定: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

佛教有哪些戒律?
除恶即善,离心离善,无善无恶,真心无心,空性遍照,诸佛同体,诸法同性,离空离有,净觉圆明清净涅槃是为至善。众生生死皆由心起,妄想无明产生诸境幻想,幻想习气构成因果束缚。想要修行,首先要明辨心灵对错,破了心灵妄求,才能升起正知见,清净境界,是破除累世迷幻的利剑。杀盗淫妄酒,皆是无明大树上生长的枝枝叶...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问:怎样才能断除妄想?慧律法师答:那是错的,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妄想本来就空。比如说这是清净心,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这个是清净心,那我们就多了那一念贪心,贪心,这念贪心其实是多的。钱,自性本来空;贪心,本来也不可得。清净心里面哪有...

星云大师《佛教的圆满世界》
所以,三世诸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总之,同时俱起,相互显发,没有前、后、始、终之别的十方三世一切诸法,都是万法的真实相貌。 4.法身实相是本自具有的佛性:世间的形形 *** 无一不是法身实相,然而凡愚众生因为无明贪爱,执妄为真,将自己执著于万法表面的假相上,所以处处觉得障碍隔离。佛陀因为证见法身,所以...

如何戒妄,修定
(因为妄念在不对境时,还是流动不息,所谓“家贼难防”,不是不对境就一念不生了。)仍是无用,必须双照才行。观照之心,还是妄心,因为这也是起心动念。没有真心,就不会生起这个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是真心的妙用。正用的时候,即正观心的时候,不要分别它是真心、妄心。用到妄心不动的时候,能观之心、所...

道外区13647171128: 《文心雕龙·物色》 翻译 -
熊胞宁得: 《物色》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六篇,就自然现象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来论述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自然景色对作者的影响作用.刘勰从四时的变化必然影响于万物的一般道理,进而说明物色对人的巨大感召力量;...

道外区13647171128: 释迦牟尼佛心咒的意思 -
熊胞宁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007-01-29 20:22<P>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 <P>唐三藏法师玄奘奉召译</P> <P>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道外区13647171128: 什么叫楞严经 -
熊胞宁得: 《楞严经》是佛教上的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为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则更是充实、圆满:举凡发心、解、行、证、悟...

道外区13647171128: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简介 -
熊胞宁得: 《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所造,从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之入道前行开始,至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经小乘之四谛(中士道),依次第直达大乘菩提心与止观(上士道).此论涵盖佛法三藏十二...

道外区13647171128: 求禅宗《信心铭》全文? -
熊胞宁得: 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道外区13647171128: 根除妄心的方法有哪些? -
熊胞宁得: 用正确的方法看事物,那就是正法生成.不管什么事情来了,你先不要把人家朝坏的地方想,把人家朝好的地方想,你自己会觉得很舒服.有些人不管你说什么话,都会把你朝邪的地方、偏的地方想,所以,他一定会失误.人有了正见,你就会...

道外区13647171128: 永嘉证道歌 解释 -
熊胞宁得: 楼主您好! 末学浅见供参考:“谁无念,谁无生?” 是指示这个永远不会起心动念;永远不会出生的真心:第八识如来藏.欲令闻者不要认妄为真,不要将随时随地起心动念,生灭无常的意识心当做真心.欲令闻者生起疑情:如何是无念无生...

道外区13647171128: 元音老人:什么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的境界就是佛吗 -
熊胞宁得: 元音老人:什么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的境界就是佛吗?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

道外区13647171128: 讲解一下《般若波罗蜜心经》
熊胞宁得: 《心经》,主要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两大部分. 在显说般若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应该说是《心经》中最难理解的部分. 这四句话大家都熟悉,也都能背.可是,怎么去理解?特别是如何正确地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