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这篇文章作者在文中写了几个画面,几个画面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作者&投稿:帅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杨礼赞的主要内容~

《白杨礼赞》的主要内容: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
这篇文章是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的歌颂。

拓展资料《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茅盾的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作者也通过这篇文章《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的歌颂。
白杨礼赞 原文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红烛礼赞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红烛,赞颂她默默发光、无怨无悔奉献的精神,教师也一直以蜡烛精神来鞭策自己……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红烛,赞颂她默默发光、无怨无悔奉献的精神,教师也一直以蜡烛精神来鞭策自己。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的称谓,而在现实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来换得学生茁壮成长,他们情系学生,情倾讲坛。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但教师们却无怨无悔,失志不改,耕耘不辍。这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精神就如同红烛一般,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一批批学生的成长。

然而,在今天社会里,红烛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一个伤感悲壮的比喻。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的经济浪潮在全国激荡,同样,它也冲击着教育园地。面对缤纷的经济世界,面对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的繁荣,多少有志之士跃跃欲试。有的果断“下海”,在改革大潮中奋力拼搏,成就辉煌;有的虽说“折戟沉沙”,但也算开了眼界,“拿着青春搏一回”。教师,胸怀“彩墨”,面对这巨大的‘画卷’他们不可能无动于衷。诚然,有极少数教师去试了几笔,但绝大多数教师能立足三尺讲台,在辛勤地耕耘着。广大教师,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拿着低微的工资,住在简陋的校舍里,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去塑造千百万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辛辛苦苦、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十年、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教学岗位上,甘愿作为“人梯”,让孩子们站到自己的肩上,去攀登新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高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丝干。是老师开启了我们的智慧之门,是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师恩重于山

老师,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平凡,然而我们对老师这两个字的理解是那么的浅薄。老师是无私的,为了学生,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学生,老师是伟大的,她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材,然而自己,依然站在那三尺讲台上,继续为祖国奉献。今天,我就要来赞美我们的老师。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错,当我们第一次走进学校,欢欣自己成为一名学生的时候,老师,便会在我们的心中刻出一道道深深的印迹—老师神圣、伟大、无私,我们敬重老师胜过自己的父母。我们的童年乃至青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渡过的,接触最多、最频繁的是老师,我们喜欢老师给我们讲如何学习、写字,喜欢看着老师美丽的眼睛……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令我崇拜,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学习、做人,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静静地听,静静地学……

我们赞美老师,他们以三尺讲台为阵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他们的教育下,我们从学习a、o、e开始,到能写优美的作文,能解高难度的习题,以至日后成为高等学府的学生,成为各条战线上的有用人才,这中间无不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我们敬重老师,她默默耕耘,不求回报,不求索取,只为了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不分昼夜、不避严寒酷暑地备课、批改作业,飘飘洒洒的粉笔末,染白了他们的黑发,而苍劲的板书和厚重的知识却给我们指示了人生的航向。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他们周而复始地迎来送往一批批新生和毕业生,不断地为祖国的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一、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参考答案: 课文中其他地方出现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有: 第一处:第4自然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二处:第6自然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三处:第8自然段:“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谁?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茅盾。《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茅盾(1896 - 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

白杨礼赞作者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白杨礼赞》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是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茅盾...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谁?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谁原名什么字什么字什么其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是什么短...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谁原名什么字什么其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是什么短篇小说如下:《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作品长篇小说《子夜》和《春蚕》,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白杨礼赞》作者是谁?
《白杨礼赞》是一篇由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创作的散文,以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为象征,歌颂了北方农民的坚韧、勤劳精神,以及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品质。作品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中国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的《茅盾文集》后记中,作者这样写道:“祝福这些纯洁而勇敢的祖国儿女,我相信他们不久就可以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而他们的英姿也将在文艺上有更完整而伟大的表现。”可见,作者不仅是在赞颂,而且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并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白杨礼赞是什么散文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该文已收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第二十二课课文和人教版用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第十四课课文。作者以白杨树象征...

白杨礼赞原文及作者介绍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白杨礼赞原文及作者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语文学习有所帮助,供参考。《白杨礼赞》原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谁?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矛盾。茅盾: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

德清县18459943594: 文章白杨礼赞描写了什么,写出了它的特点 -
隆仪板兰: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而是调转笔...

德清县18459943594: 白杨礼赞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白杨的不平凡 -
隆仪板兰: 用象征的手法分别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来写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希望能帮到你!

德清县18459943594: 白杨礼赞的作者 -
隆仪板兰: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

德清县18459943594: 白杨礼赞文中描写了什么 -
隆仪板兰: 本文具体描绘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德清县18459943594: 白杨礼赞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杨树的外在美的 -
隆仪板兰: 从形象(旺盛、力争上游) 干:笔直 枝:靠拢 叶:片片向上 皮:有光泽 从气魄(坚强、朴质、斗争精神):倔强挺立、向上发展、不折不挠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德清县18459943594: <白杨礼赞>是一篇 - ----的散文 -
隆仪板兰: 是抒情散文哦PS:《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体裁抒情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及散文名篇《风景谈》.

德清县18459943594: 白杨礼赞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 -
隆仪板兰: 1、色彩绚丽:“黄绿错综”; 2、幅员辽阔:“无边无垠”; 3、地势平坦:“坦荡如砥”. 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德清县18459943594: 初三课文白杨礼赞是谁写的? -
隆仪板兰:[答案]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剧本《清明前后》等等.作品编为《茅...

德清县18459943594: 《白杨礼赞》中,作者几次说到“不平凡”????从白杨的普通而
隆仪板兰: 三个不平凡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