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时李训郑注用事

作者&投稿:计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冯宿,东阳人文言文翻译

新唐书·冯宿传翻译

冯宿的字叫拱之,婺州东阳县人。

他父亲冯子华,在父母墓边搭棚守丧时,有灵芝、白兔出现,人称他家为“行孝的冯家”。

冯宿在贞元年间和弟弟冯定、叔伯弟弟冯审和冯宽一起考中了进士,徐州节度使张建封任命他为掌书记。张建封去世了,他儿子张忄音被军人胁迫主管留守事务。李师古想趁丧期收复原属自己的土地,张忄音很担心。当时,王武俊集结军队想利用矛盾,冯宿写信劝王武俊说:“张元帅和您结为兄弟,想一起努力使河南、河北归顺皇帝,全国人没有不知道的。现张元帅去世,年幼的儿子被骚乱的军人胁迫,国内不能受朝廷信任,境外有强敌威逼,您怎么能袖手旁观呢?您如果能启奏皇帝不忘张元帅过去的功劳,赦免张忄音的罪,让他到朝廷请罪,那么您就有平定祸乱的功劳,挽救张家的恩德了。”王武俊高兴了,就奏报皇帝,任命张忄音为留后。冯宿不想辅佐张忄音,跑到浙东观察使贾全府中效力,张忄音讨厌他离开自己,上奏贬他为泉州司户参军。

后皇帝召他任太常博士。王士真去世了,他儿子王承宗不服从朝廷命令,朝廷就没给他赐谥号,冯宿认为他生前的功劳不能忘记,就呈报了好谥号,表示不忘他的忠心。冯宿两次升官后任都官员外郎。裴度任彰义军节度使时,任命他为判官。淮西平定后,他被任命为比部郎中。长庆年间,升任知制诰。牛元翼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因被王廷凑包围,就任命冯宿主持留守事务。他回京后,升任中书舍人,后派他出京任华州刺史,他为避父亲的讳不愿上任,改任左散骑常侍、兼集贤殿学士。后又任河南府尹。

洛阳宫苑使姚文寿放纵部下抢夺百姓的田地,后藏到军营里,官吏不敢去抓。河南府大集会,那部下和姚文寿一起来了,冯宿把他抓住用杖刑打死了。冯宿后任过工部和刑部侍郎。撰有《格后敕》三十篇,在当时流传。他多次晋爵后被封为长乐县公。

后升任东川节度使,他修好了城墙,添置军械十多万件,有诏命将多余的铠甲送给黔巫道。涪水多次冲毁人民房屋,冯宿修筑堤防,当地百姓都受了益。

他病重了,遇上要判罪人重刑,他家里人请求宽恕罪人,他说:“寿命长短由上天决定,违法来求神保佑,我不敢做。”后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赠官为吏部尚书,赐谥号叫懿。他头脑清醒时说不要厚葬,将生前写的书放在坟墓里。

他儿子冯图的字叫昌元,连续考中了进士和博学宏辞科。大中年间,官当到户部侍郎、判度支。

冯宽曾任起居郎。

冯定的字叫介夫,身材魁梧。和冯宿名声一样大,人们把他们比作汉代的冯野王和冯立两兄弟。于由页在襄阳时,冯定步行去拜见他,他手下官吏不肯通报,冯定掉头就走。他听说后,斥责了官吏,送给冯定五十万文钱,在辖区边境上追上了冯定,冯定退还他送的钱,写信责备他不礼敬士人,他很惭愧。

冯定以优等考中了进士,被浙西节度使薛草用为幕僚,后任户县尉和集贤殿校理。开始,冯定因为守丧时,哭坏了身体,多次请病假,大学士怀疑他不敬懒惰,免去了他的职务。后多次升官后任祠部员外郎,又出京任郢州刺史。有官吏告他强夺百姓妻子,侵吞仓库钱财,御史审讯无罪。但被判游玩饮宴不节制被免职。后又被任用为国子司业,两次升官后任太常少卿。唐文宗曾命排练开元年间的《霓裳羽衣舞》,M.233mR.cOm用《云韶》乐伴奏,在朝廷上检查。冯定率乐师站在宫殿上,神色庄重像雕塑一样。皇帝对他感到惊奇,问学士李珏是谁,李珏说是冯定。皇帝高兴地说“:难道是能写古诗的那人吗?”又亲自吟诵他的《送客西江》诗,召他上殿,赏给他宫中上好的锦缎,并命献上他所有的作品。后又升任谏议大夫。

这年,因李训、郑注起事失败,杀死了很多大臣,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到改年号后,皇帝到前殿上朝,仇士良请求派神策军持兵器守卫宫殿大门,冯定极力争论才否定了。他又请求准许左右史跟随宰相到延英殿去记载他们的谈话,宰相不高兴了,调他任太子詹事。郑覃兼任太子太师时,想在尚书省聚会,冯定根据礼书认为应当在詹事府聚会,有诏同意冯定的意见。议论的人认为他很正直。后调任卫尉卿,在左散骑常侍任上退休。此后去世了,赠官工部尚书,赐谥号为节。

当初,源寂出使新罗,看到那个国家的人流传冯定的《黑水碑》、《画鹤记》;韦休符出使吐蕃,住处屏风上写有冯定的《商山记》。由此可见他的名声已在异族传开了。

冯审的字叫退思,开成年间,任谏议大夫,后任桂管观察使,又当过国子祭酒。国子监有孔子碑,武则天时树的,唐睿宗写的标题。冯审请求铲去“周”字改为“唐”字。后他官当到秘书监。

他儿子冯缄的字叫宗之,乾符初年,任过京兆尹和河南尹。

2. 彭汝砺,字器资文言文及翻译

1、文言文:

彭汝砺字器资,饶州鄱阳人。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第一名。历任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潭州军事推官。王安石看到他的《诗义》,补国子直讲,改任大理寺丞,提升为太子中允,不久厌恶他。

御史中丞邓绾将要提升为御史,召之不去;又上奏,再以失举自列。神宗生气,贬逐邓绾,任用汝砺为监察御史里行。汝砺首先陈述十事:一是正己,二是任人,三是守令,四是理财,五是养民,六是赈救,七是兴事,八是变法,九是青苗,十是盐事。指出揭发利弊,多是人所难说的。又论吕嘉问市易聚敛非法,应罢免;俞充谄媚宦官王中正,以至指使妻儿拜见王中正,不应检正中书五房事。神宗为此而罢免俞充,并查究汝砺的话的根据,汝砺说:“这样,不是用来广视听的做法。”终于不奉诏命。等到王中正与李宪主管西部军队,汝砺说不应把军队付与宦官,因而言及汉、唐祸乱之事。神宗不高兴,说话打断了汝砺。汝砺拱手站立不动,等待机会再说,神宗为之改容,在廷的人都叹息佩服。皇族宗室把女卖婚民间,官员奏请解除婚姻。汝砺说:“这虽然是疏远的亲戚,都是天家子孙,不能使民间的低 *** 得以货取,希望改变著婚法。”

2、翻译:

元丰初年,汝砺以馆阁校勘的身份为江西转运判官,辞谢皇帝,又说“:现在不担心没有将顺之臣,担心没有谏诤之臣;不担心没有敢为之臣,担心没有敢于说话之臣。”神宗称赞他的忠诚。更替回朝,任京西提点刑狱。

元二年(1087),召用为起居舍人。当时皇帝想问新旧政治,回答说:“政治没有彼比,统一于是而已。现在所变化大的,是取士与差役法,实行这些制度但士人百姓都不满,不见其可行。”过了一年,升任中书舍人,赐金紫。汝砺词命雅正,大臣中有持平论的,与他的意见颇为相左,一时希图进取之士都指责他,想要排斥去掉他们这类人,但没有借口发作。

恰逢知汉阳军吴处厚得到蔡确安州诗上呈。附会解释,认为怨恨诽谤。谏官交互上章请治罪,又制造危言,来激怒宣仁太后,打算置之法办。汝砺说:“这是罗织罪名的开始。”多次报告执政大臣,不能挽救,于是上疏论列,没有得到同意。正居家待罪,得到蔡确谪命除目草词,说:“我不出来,谁来担负这一责任。”立即进入禁宫中,封还除目,议论更加恳切。谏官指责汝砺为朋党,宣仁太后说“:汝砺岂是依附蔡确的人,也是替朝廷论事而已。”等到蔡确贬官新州,又需要汝砺草词,于是落职知徐州。开始,汝砺在御史台时,议论吕嘉问之事,与蔡确意见不同,移外任十年,蔡确起了很大作用。后来治罪吕嘉问其他狱案,因不阿附执政大臣,因被削夺二官。到这时,又替蔡确获罪,人们因此更加尊敬他。

加官集贤殿修撰,入权兵、刑二部侍郎。有狱案应宽大,执政大臣以特旨杀之,汝砺坚持不杀。执政大臣发怒,惩罚汝砺的部下。汝砺说“:皇帝的制书有不便的地方,允许奏论,这是制度。部下又有什么罪?”于是自己弹劾请求去职,奏章四次上呈。诏令免去部下的惩罚,移汝砺任职礼部,实授吏部侍郎。

哲宗亲自处理政事,修撰熙宁、元丰政事,人们都争相献出所闻,汝砺惟独没有建议。有人问他,回答说:“在以前就无人敢说,在今天就人人能说话了。”进升代理吏部尚书。言官认为他曾经依附刘挚,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为成都知府。没有去赴任,多次上奏章,又降为待制、知江州。将要发出,哲宗询问他所想说的话,汝砺应对说:“陛下现在所恢复的,其政事不能没有是非,其人不能没有贤能不肖。政事惟其对,那么没有什么不好;人惟其贤能,那么没有什么得不到的了。”

到达江州几个月后汝砺因病去世。他的遗表大略说:“土地已有余,希望抚以仁政;财用不是不富饶,希望节以礼仪。奸佞之人开始好像令人喜欢,但其祸患在将来;忠言开始好像令人讨厌,但其利益很广博。”至于抚恤河北流散移民,视察江南水灾旱灾,共几百言。朝廷正任命他为枢密都承旨却已去世,就以之告赐其家。终年五十四岁。

3. 文言文摸钟 翻译

陈述古密直①,尝知②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③。述古绐④曰: “某庙有一钟,至灵⑤,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⑥祠⑦之。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⑧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乃阴9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⑧。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讯之即服,遂承为盗。

【注释】

①陈述古密直:陈述古,字密直,宋代侯官人,神宗时为侍御史,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密 直: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省称。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事务的官署。知:主 持,做知县。建州浦城:唐置州县名,今属福建省。

②知:主管。

③莫知的为: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莫:意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的:的确,确实。

④绐(dai):哄骗。

⑤至灵:特别灵验。

⑥后阁:指官署后院的侧门。祠之:把它(钟)祭祀起来。

⑦祠:供奉。

⑧同职:同僚,同事。

9 阴:暗暗的

【译文】

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富人丢失了东西,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 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辩认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 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 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 ,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便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 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 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 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就此这个案子很快的解决了!

4. 王守澄葬于

开始,郑注和李训商量着,郑注到凤翔节度使任上之后, 要挑选出数百名勇士作为亲兵护卫,而且这些护卫全部都要手 持白棒,身藏大斧。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戌辰,王守澄葬在 浐河,郑注请求文宗批准他率兵护卫葬礼,于是便带亲兵随从前 往。还奏请让宦官中尉以下的人全都在浐河送葬集合,郑注借此 机会关闭门户,让亲兵用斧头将他们政死,一个都不剩。

约定之 后,李训与他的同党们密谋:“一旦这件事情成功,那么郑注就 将所有的功劳收入嚢中,倒不如派郭行馀、王珞以赴镇上任的名 义,多招募一些壮士,再加上金吾、御史台、京兆府的士卒,提前 一步行动,将宦官诛杀,然后把郑注一同除掉。”郭行馀、王墦、罗立言、韩约及中丞李孝本素来与李训关系甚好,所以李训安排 了重要的任务给他们。

对于这件事,李训只和这几个人还有舒 元舆谋划,其他人都不知情。




李训《新唐书·李训传》
然而,李训与郑注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李训利用这个机会将郑注调任凤翔节度使,准备在铲除宦官后对付他。李训集结了众多亲信,计划在十一月进行行动,但事态迅速恶化。在紫宸殿的事件中,尽管李训试图控制局面,但最终失败,被中官击败,逃入终南山。他的弟弟和堂弟也被牵连,受到法律的制裁。李训藏身的宗密...

郑注助帝除宦
文宗认为郑注和李训都是王守澄推荐的人,与他们共同策划不会引起宦官的疑心。于是,他们两人肩负起诛除宦官的重任,日夜讨论,文宗对他们的建议无不采纳,两人的声势日渐壮大。外界只知郑注与李训利用宦官的权势,却不了解他们与文宗的深层密谋。为了实现目标,郑注与李训利用宦官内部的矛盾,如右神策中尉...

路随简介:唐朝中期众多宰相之一,以鲠亮著称于世
致位崇极。兼之忠谠,垂名简书,兹实有足多也。 ③卫、郑、韦、路,兼之博陵。文学政事,为时所称。宋祁:隋辅政十年,历牛、李、训、注用事,无所迎将,善保位哉!个人作品 路随曾监修宪宗、穆宗二朝《实录》,重修《顺宗实录》。与韦处厚合撰《六经法言》20卷,自撰《平淮西记》1卷。

郑注的人物生平
文宗以为郑注、李训皆经王守澄所引荐,与他俩如果会谋事不至于引起宦官的怀疑,遂推心置腹,担心事密告于郑注。于是他俩“遂以诛宦官为己任,两人相挟,朝夕计议,所言于上无不从,声势烜赫”,外人也只知郑注与李训“倚宦官擅作威福,不知其与上有密谋也”。郑注与李训密谋剪灭宦官,先是利用了宦官内部的派别及其...

李训、郑注在历史上是怎样的存在?
而此时,一个阴谋家、一个曾经的江湖骗子、进入了他的眼帘,这两人就是李训和郑注。 郑注原来只是一个江湖骗子,相貌丑陋还患有"远视眼",靠医术和诈骗手段游荡江湖维生,后来帮襄阳节度使治好了"痿病",因此得到了节度使的重用。当王守澄作为监军想要杀郑注的时候,郑注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王守澄和他相见恨晚,夸赞他:...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3)
帝特追赦书,添节文云"左降官与量移",绅方移为江州长史。再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太和七年,李德裕作相。七月,检校左常侍、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九年,李训用事,李宗闵复相,与李训、郑注连衡排摈德裕罢相,绅与德裕俱以太子宾客分司。 开成元年,郑覃辅政,起德裕为浙西观察使,绅为河南尹。六月,检校...

《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七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2)
有郑注者,依恃守澄为奸利,出入禁军,卖官贩权,中外咸扼腕视之。文宗雅知之,不能堪。申锡时居内廷,文宗察其忠厚,可任以事。尝因召对,与申锡从容言及守澄,无可奈何,令与外廷朝臣谋去之,且约命为宰相。申锡顿首谢之。未几,拜左丞。逾月,加平章事。申锡素能谨直,宠遇超辈,时情大为属望。及到中书,剖...

甘露之变
大和九年十一月,李训和郑注密谋,由郑注选风翔兵数百人,作为亲兵,等大宦官王守澄下葬时,唐文宗令全部宦官去会葬,郑注纵亲兵杀死全部宦官。关注去风翔准备兵力。李训和徒党商议,以为如此行事,功劳将被郑注占去,不如先下手,杀了宦官再逐走郑注,可以独得大功。李训上朝,使徒党奏称左金吾大厅...

[资治通鉴365]10.12猥琐郑注善巴结 倜傥李训步青云
当时,李训的母亲死了,正在戴孝,不能进宫,便改穿平民百姓的衣裳,自称王山人,拜见了文宗。【〔834.6〕时仲言有母服,难入禁中,乃使衣民服,号王山人。】李训跟郑注的形象完全不同,仪容秀雅,体格魁伟,风流个悦,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他跟郑注相似的是口才极好,心眼灵活,权诈多谋。文宗...

历史上甘露之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甘露之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_百度...
唐文宗一直不满宦官的专权,李训和郑注知道唐文宗有反抗之心,于是就与唐文宗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注是宦官王守澄推荐而进入朝廷担任高官的,所以他认为与他们两人商量不会引起王守澄的警觉。之后在大和九年,文宗杖杀了曾经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弘志,不久后又赐死了宦官王守澄。之后在上朝时,李训称在...

夹江县13710808318: 文言文阅读 舒元与,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 -
松郝美百: 出处《新唐书 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秀特,数延誉. 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夹江县13710808318: 《资治通鉴》中“李训、郑注既得幸,揣知上意,训因进讲氏”这句话中?
松郝美百: 李训:肃宗时宰相李揆的族孙.郑注:为人奸诈狡猾,由宦 官王守澄推荐,为文宗任用.意图和李训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宦官势 力.“甘露之变”失败后,被杀.

夹江县13710808318: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松郝美百: 甘露之变是当时唐朝发生的事情,是当时的唐文宗和宦官大臣之间的一场较量.甘露之变之后宦官被杀尽,然而,不久后的唐朝又因为朱温建立了后梁篡位而灭亡.

夹江县13710808318: 形容细小的成语 -
松郝美百: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

夹江县13710808318: 甘露之变要杀的宦官头领是谁?
松郝美百: 仇士良甘露之变要杀的宦官头领是仇士良.公元835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 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

夹江县13710808318: 唐文宗有哪些主要贡献?
松郝美百: 唐文宗初名李涵,即位后改名李昂,是穆宗的次子,敬宗的异母弟弟,唐王朝的第十... 文宗除宦失败后,并不气馁,又重用郑注和李训来-续此事. 郑、李二人比较聪明,...

夹江县13710808318: 李训,郑注为上画太平之策翻译 -
松郝美百: 李训和郑注为皇上规划太平治世的策略

夹江县13710808318: 丝什么水的成语都有什么? -
松郝美百: 没有“丝什么水”的成语,含有“丝”的成语如下:1、丝恩发怨 【拼音】: sī ēn fà yuàn 【解释】: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

夹江县13710808318: 《资治通鉴》中宋申锡获罪,宦官益横上外虽包容,内不能堪李训?
松郝美百: 宋申锡获罪之后,宦官就越发嚣张专横了.文宗表面上虽然 十分包容,但是心里不能容忍.李训、郑注在得到皇上的宠信之 后,总是不断揣摩皇上的心思.李训借着觐见...

夹江县13710808318: "甘露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松郝美百: 甘露之变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唐宪宗平定淮西以后... 郑注深知文宗的心思,常常秘密为文宗献计;又向文宗推荐了进士李训. 文宗见李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