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程门立雪”这个文言文里得到什么启发?

作者&投稿:亢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程门立雪文言文启示是什么?~

翻译: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故事中的人物: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称为“小程”。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号龟山,曾受业于程灏、程颐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被尊为“闽学鼻祖”。
故事告诉我们:做我一个学生,我们要尊重我们的老师。

✎ 小燕悟史



《宋史·杨时传》中记载,幼年就特别聪明、尤其擅长写文章的杨时,曾到洛阳去拜见理学大家程颐。当时杨时已经四十岁,并不是寂寂无名的少年,但是到了程颐家,发现程颐正闭目打坐,杨时竟然侍立门外既没有离开也不出声打扰,直到程颐醒来发现时,门外雪都下有一尺深了。这也就是人所熟知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杨时之所以到门不入,当然还有个原因是程颐正在打坐。宋明理学家们大都讲究通过这种方式养心与思考问题。杨时见到程颐打坐,自然不会轻易惊扰。但是从杨时宁肯冒着大雪等待也不离开看,对老师、对求学这件事、对学问本身的“敬”应该才是更主要和深层次的原因。



敬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正如扬州何园中留存的《何氏家训》中所言:“子弟读书之成否,不必观其气质,亦不必观其才华,先要观其敬与不敬,则一生之事业概可见矣”,一个人求学也好,做事也罢,态度都是决定成就大小非常关键的因素。有了“敬”,才能虚心受善,才能容物,才能认真,才能精进。可惜生活中好些人不明白这一点,教育子女或着发展事业,寻求外因的助力多,思索改善态度的少,事倍功半也就不奇怪了。

总监制 / 振华

作者 / 小燕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张燕

制作 / 兰宇 跃升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
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囊萤映雪 凿壁借光

孙康囊萤映雪
匡衡凿壁偷光
苏秦锥刺骨
张仪头悬梁

启发:出门一定要看天气预报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
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苦学好学的例子:
一、头悬梁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二、锥刺股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三、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四、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程门立雪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翻译: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

《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
程门立雪①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②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③。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⑤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

关于程门立雪,凿壁偷光故事简介
1、 程门立雪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杨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也很谦虚好学的人。不管遇到什么的困难他都想办法把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从别人那里获取。主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事情,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要做到。那一年,杨时已经四十岁了,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提...

程门立雪的故事大概概括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杨时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剑西镛州龙池团(今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北龙池村)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
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现用来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作诗文,被人称“神童”。幼时读佛学,少年攻读儒学。中进士后,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以病为由没有赴任,专心研究理学,著《列子解》。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晚年隐居...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

程门立雪的故事的大概意思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立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一同(跟从程颢)学习的人。之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此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程颐的轶事典故
一、程门立雪 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立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一同跟从程颢学习的人。之后,...

博白县17512803771: 读完程门立雪这件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
素莎喜典: “程门立雪”的流传更让我们继承和发扬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生活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尊敬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中去爱老师感恩老师.

博白县17512803771: 文言文程门立雪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素莎喜典: 尊师

博白县17512803771: 文言“程门立雪”的解释与启示!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素莎喜典: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翻译如下: 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

博白县17512803771: 读了 程门立雪 这个成语你的感受如何?得到了什么启发? -
素莎喜典: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

博白县17512803771: 谁能告诉我《程门立雪》的感想? -
素莎喜典: 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说道:“啊,啊、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只有礼貌,才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在求学路上,不但要虚心,还要礼貌,才能让老师对我...

博白县17512803771: 立雪求道的启示???????? -
素莎喜典: 尊敬师长,不畏艰险,虚心学习.也告诉我们做每一件事都需要努力认真的做好,当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应该不抛弃不放弃.也告诉人们时时刻刻要懂得尊重他人,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引起他人的尊重.还记得三顾茅庐吗,如果是作为一个管理者,立雪求道则告诉他们当遇到一个真正的人才时,哪怕他的职位比你再低,也应当诚心求教,虚心请教,这样才能得到人心.不过这条感觉有点牵强,毕竟立雪求道的典故中程颐是当时的名士,显然其地位要比杨时和游酢高.其实它关键的本意便是尊师重道,关键看怎么引申.不过在这个学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尊师重道或许值得再次强调了.

博白县17512803771: 程门立雪的启示 作文 -
素莎喜典:[答案] 程门立雪的启示 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还隐藏着许多故事.它们有的藏在谚语里,有的藏在课文中,还有的藏在名言里,而我发现的故事则藏在一个成语中,那就是“程门立雪”.相传北宋时期,一个叫杨时...

博白县17512803771: 程门立雪的读后感 -
素莎喜典: 今天我读了《程门立雪》这篇文章.它记叙了杨时因为有学习问题弄不清楚,需要向老师请教;于是他和同学冒着鹅毛大雪赶往程颐老师家,结果看见老师睡着了,因为怕打扰老师休息,他们就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静静...

博白县17512803771: 从程门立雪中得到的启示作文600字 -
素莎喜典: 从狗身上得到的启示 暑假里,我去奶奶家玩,奶奶家养了一只小狗,它在天热时总是不停的伸舌头,这点够洗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查了资料.原来,狗是很不耐热的动物.因为狗不会出汗,也不会因为热而停止活动;狗的身体不能自我调节温...

博白县17512803771: <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和启发,词解,急急!!! -
素莎喜典: 【原文】 杨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译文】 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他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醉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见两人都还在,非常惊讶!而此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启示】 “程门立雪”的流传更让我们继承和发扬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生活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尊敬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中去爱老师感恩老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