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这句话中“乃”是做动词还是副词

作者&投稿:本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文言文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我一共发了两个 这是第一个 、判断句

古汉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其基本形式是“……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等判断词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者,……也”。例:李将军广者者,陇西成纪人也。



(5)“……,……者也”。例: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6)“……,……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7)“……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无标志词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二、省略句

(1)省略主语: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此)忠之属也。(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便要(渔人)还家。

(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急湍甚(于)箭。

(5)省略量词: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辩斗



三、倒装句

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吾谁与归?



3.定语后置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短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战于长勺



告之于帝



四、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字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管夷吾举于士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五、固定格式

(1)“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



(3)“得无……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二个
一、 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方式。

1、 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者,……也”

例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者,……”

例如:粟者,民之所种。

(3)“……,……也”

例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5)“……者也”

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 用动词“为”表示。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 用副词“乃”“则”“即”“皆”“非”等表示。

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4、 用判断词“是”表示。此种表示形式出现较晚。

例如: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二、 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如下几种表示方式。

1、 用“于”表示:“……于……”。

例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用“为”表示:“为……”“为……所……”“为所……”。如:

例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巡船所物色。

若属皆且为所虏。

3、 用“见”(受)表示:“见……”“见……于……”“受……于……”

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 用“被”表示:“被……”

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 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

例如:戍卒叫,函谷举。

余羁縻不得还。

三、 省略句

1、 省略主语。有四种情况。

(1) 承前省。

(2) 蒙后省。

(3) 自称时省。

(4) 对话中省。

2、 省略谓语动词。


3、 省略宾语。

(1) 省略动词的宾语。

(2) 省略介词的宾语。


4、 省略介词。省略介词“于”或“以”。

四、 倒装句

常见的倒装句有四种:

1、 宾语前置。有六种情况。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3) 用“之”“是”将宾语前置。


(4) 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


(5) 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


(6) 代词“自”作宾语,常常前置。


2、 定语后置。

有以下三种情况。

(1) 用“之……者”或“者”表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 数量词作定语常常后置。

例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3、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4、 介宾短语后置。

(1)“于”(乎)宾短语常常后置。

例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以”宾短语也有时后置。

例如:皆不可拘以时月。《采草药》

又试之(以)鸡。《促织》 这两个你看看能看懂哪个?
我摘了很长时间哦!
望采纳(*^__^*)

C 副词,才,就|副词,竟然,却|动词,是|代词,你的

这里的乃翻译成“是”的意思,所以是动词


《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及翻译
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

求翻译: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我自己翻译成:如果事情不成功,这便是天意了,又怎么能违背呢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原文是怎么样的?
孔明曰:“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 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皆哂笑而散, 鲁肃责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 藐视吾主甚矣。”孔明仰面笑曰...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选自哪篇课文
人教九上《陈涉世家》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作者 司马迁

求翻译古文,thx
1、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全都让那些瘦瘠饥饿的兵去背草填入泥泞里,马匹才能过得去。2、今其智乃反不能也。——现在他的才智反而做不到了。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如果这种做法还不能奏效,那就是天意了。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但是,侍卫大臣们还能在宫廷里毫不...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的“之”什麼意思
之是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取消句子的独立结构,使这个句子变成一个偏正短语。

高一下册语文读本第52课《赤壁之战》的翻译
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

《舌战群儒》的全文翻译
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自思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

诸葛亮“舌战东吴“那段希望大家帮我找出那段!谢谢了!
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 乎?” 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皆哂笑而散。鲁 肃责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藐视 吾主甚矣。”孔明仰面笑曰:“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汝不问我, 我故不言。”肃曰:“果有良策...

求古文《赵某误子》译文
有一叟善意相劝,曰:“尔之子,俱游手好闲,一旦尔殁,将何以自食?当戒之从学,而后自立。”赵某勿之听,恣子放荡。寻赵氏卒,其家财竭。三子者,或乞食于街市,或盗窃于邻人,或饿仆于路侧。人曰:“此乃自食恶果也!” 然岂非其父之计浅也!译文:有一个姓赵的吴国人,家里很富有,...

无为县18890808013: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其中乃是动词作谓语还是副词作谓语? -
夷盆碧洁: 如果事情不成,这就是天意.乃:就是,在句中作谓语.

无为县18890808013: 古汉语中表示"是"的字 乃 -
夷盆碧洁:[答案] 乃 :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无为县18890808013: 解释下列各句中“乃”字的用法和意义.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3、 王师北... -
夷盆碧洁:[答案] 答案: 解析: 1-2.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3-4.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无为县18890808013: 昔孟子少时中乃去的乃是什么意思 -
夷盆碧洁:[答案] 才 乃 nǎi ①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③表判断,是.《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④竟然;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

无为县18890808013: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这句话中“乃”是做动词还是副词 -
夷盆碧洁: 这里的乃翻译成“是”的意思,所以是动词

无为县18890808013: 若是之不济此乃天也的乃是什么意 -
夷盆碧洁: 如果事情不成功,这是天意. 若是如果的意思.

无为县18890808013: 晏子之御 -
夷盆碧洁:[选项] A.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 乃为人仆御 C.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 设九宾与廷.臣乃敢入.在这四个句子中''乃''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无为县18890808013: 对下列各句中的“乃”字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陈胜吴广乃谋曰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⑤断其喉,尽... -
夷盆碧洁:[选项] A. ①④相同,⑥⑦不同 B. ①②④相同,⑥⑦不同 C. ①④⑤相同,②⑦相同 D. 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无为县18890808013: 乃的4种古代意思~!?. -
夷盆碧洁:[答案] 乃:①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②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③表判断,是.《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④竟然;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

无为县18890808013: 文言文“乃”的意思 -
夷盆碧洁: 有.在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于是”的意思.此外还有: ◎ 乃 nǎi 〈动〉 (1) 是,就是 [be]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