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填春字词:闺中少女不知愁,__凝装上翠楼

作者&投稿:汪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描述了什么~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闺怨
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
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
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扩展资料:
简析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闺中少妇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少妇,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

意思是: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出处】《闺怨》——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扩展资料
1、《闺怨》创作背景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2、《闺怨》鉴赏
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全部注释

1.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陌头:意谓大路上。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此诗别致。写相思之情却从"不知愁"导入,便与后两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鲜明对照。二十八字写出一段情事,写出一段心灵历程。是一首世情诗,又是一幅风俗画,一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景美,人美,情事更美。《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闺情之作,当推此首为第一"。《唐人绝句精华》:"诗人笔下活描出一天真少妇之情态,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诗家所谓不犯本位也。"清人俞樾评此诗曰:"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全部注释

1.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陌头:意谓大路上。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此诗别致。写相思之情却从"不知愁"导入,便与后两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鲜明对照。二十八字写出一段情事,写出一段心灵历程。是一首世情诗,又是一幅风俗画,一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景美,人美,情事更美。《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闺情之作,当推此首为第一"。《唐人绝句精华》:"诗人笔下活描出一天真少妇之情态,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诗家所谓不犯本位也。"清人俞樾评此诗曰:"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见苏教版《初中古诗文诵读》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巧填春字词:闺中少女不知愁,__凝装上翠楼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巧填“春”字诗。在横线上带有“春”字的双音节词语
郊原晓绿初经雨,苍陌(寒春)乍禁烟。 闺中少女不知愁,(早春)凝妆上翠楼。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谁的...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部注释 1.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3.陌头:意谓大路上。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闺中少女是什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未婚女子的住所称作“闺房”,是青春少女坐卧起居、修炼女红、研习诗书礼仪的所在。闺阁生活是女子一生中极为重要且最最温馨、美好的阶段,就象美丽的蝴蝶在鼓翼凌飞之前曾经慢慢蜕变、静静成长在一只明丝缠绕着的玲珑的茧。闺中少女是指未出嫁的女子。

闺怨一诗,开头写闺中少女不曾愁,是否违反题意?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

关于李清照的生平和她的词
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请看下面这三首词: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宝鸭,发型。)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

闺中少女不曾愁,是否违反题意?求大神帮助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

乌审旗19391378566: 巧填“春”字诗.在横线上带有“春”字的双音节词语郊原晓绿初经雨,苍陌( )乍禁烟.闺中少女不知愁,( )凝妆上翠楼. -
镇金吡硫:[答案] 郊原晓绿初经雨,苍陌(寒春)乍禁烟.闺中少女不知愁,(早春)凝妆上翠楼.

乌审旗19391378566: 一:巧填春字一:3闺中少女不知愁,( )凝装上翠楼 4庄先晓梦迷蝴蝶,忘帝( )托杜鹃. -
镇金吡硫: 3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4庄先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乌审旗19391378566: 闺怨一诗,开头写闺中少女不曾愁,是否违反题意? -
镇金吡硫: 不会的~ 建议你去看看王昌龄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

乌审旗19391378566: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谁的诗句 -
镇金吡硫: 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全部注释 1.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

乌审旗19391378566: 闺怨 王昌龄 解释 -
镇金吡硫: 闺怨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注释】①闺:妇女所居内室. ②凝妆:严妆. ③翠楼:楼阁美称. ④陌头:路口. ⑤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

乌审旗19391378566: 闺中少妇不知愁下句 -
镇金吡硫: 闺中少妇不知愁下一句:春日凝妆上翠楼 闺怨 [作者] 王昌龄 [全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乌审旗19391378566: 春字可以,组什么词, -
镇金吡硫: 开春、 春日、 春色、 春节、 新春、 春笋、 春联、 春朝、 春条、 回春、 打春、 踏春、 晚春、 春晖、 春试、 春游、 叫春、 春头、 暮春、 春卷、 春汛、 春闱、 春秋、 春荒、 思春、 早春、

乌审旗19391378566: 闺中少妇不知愁 下句是?
镇金吡硫: 唐 王昌龄 《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壻觅封侯.”

乌审旗19391378566: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出自王昌龄的《闺怨》,诗中的“?
镇金吡硫: 原诗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 觅封侯.”诗中的少妇,打扮华丽,出来赏春,看到春色,引起春思,大好年华不得团聚. 使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刻画了少妇的心理变化.全诗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常有“男子作闺音”的现象,主要集中在“闺怨诗”或“宫怨 诗”.闺怨是写一般民间妇女的情怀,或者是思慕心仪的男子,或者是怀念远离的丈夫; 宫怨是写宫中妃嫔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或失宠于君王的怨情,或者是悲叹青春的虚费. 【答案)盛妆

乌审旗19391378566: 王昌龄的《闺怨》赏析 -
镇金吡硫: 王昌龄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第二句又写出这位不知愁的少妇,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少妇形象跃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