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文学的由来

作者&投稿:系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吠陀文学指早期的以“吠陀”为名的文献集及其所附录的文献,所用语言较古典梵语为古老,语形变化的分歧较多,称为吠陀语,但较晚的文献的语言已接近古典梵语。

这些文献并不都是文学作品,有不少是记录上古时期的巫术、宗教、礼仪、风俗、社会思想、哲学等活动的文献。最古的集子名为《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其中保存了一些优美的古诗。

稍晚的《夜柔吠陀》和一些“梵书”,已发展了散文文体。更晚的《森林书》和一部分较古的《奥义书》,以及各个传授“吠陀”的学派所撰写的文献和各种《经书》中,文学作品不多,语言已接近古典梵语。最晚的著作所属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至4世纪。

吠陀,意为明、知识,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它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与解释,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内容,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也最有文学价值。

阿达婆吠陀

印度古代《吠陀》文献中的一部,全名《阿达婆吠陀本集》。

这是一部诗集,有诗731首,其中约七分之一已为《梨俱吠陀》所收。现有两种派别的传本。“阿达婆”的意义不明,可能是最初传授这种吠陀的家族的名字。通行的一个传本分为20卷。前7卷是短诗,第8卷起是长诗,而第15卷和第16卷中大部分是散文。末两卷是后加的。从语言上看,它的成书比《梨俱吠陀》为晚。

从内容上看,它的大部分诗是婆罗门作为巫师时用作咒语,也有些是求吉利的祝福的诗。另有一些是治病和驱邪的诗。此外还有一些诗和散文意义晦涩。

在作为咒语的诗中,有不少还带有上古人民的幼稚和朴素的情调;虽然用意只是祈求或诅咒,但它的构思和语言清新朴实,富有民间风味,可能是巫师们取自民间创作。从这部诗集可以了解上古社会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夜柔吠陀

夜柔吠陀梵名Yajur-veda,巴利名同。印度古代经典“四吠陀”之一。又作耶柔吠陀、冶受吠陀、耶树薜陀、耶受毗陀、夜殊鞞陀。意译祠、祭祠、作明供施、祭祀智论。即有关祭祠(梵yajus)、祭司(梵adhvaryu)所唱之咒文及其注解等之集成。

所传有二种:(一)黑夜柔吠陀(梵Kr!s!n!a-yajur-veda),意指与梵书之区别不甚分明之吠陀。乃合糅吠陀之本文(赞歌、祭祠、咒词等)及梵书(吠陀之注书)所成,计四卷(或五卷、七卷、八卷)。(二)白夜柔吠陀(梵S/ukla-yajur-veda),意指与梵书可以明白区分之吠陀。




吠陀文学的由来
吠陀文学指早期的以“吠陀”为名的文献集及其所附录的文献,所用语言较古典梵语为古老,语形变化的分歧较多,称为吠陀语,但较晚的文献的语言已接近古典梵语。这些文献并不都是文学作品,有不少是记录上古时期的巫术、宗教、礼仪、风俗、社会思想、哲学等活动的文献。最古的集子名为《梨俱吠陀》和《阿...

吠陀文学为什么采用口传
1、历史起源:吠陀文学起源于古印度的雅利安人社会,它们在墨翟和阳光中口述并进行了多次传诵,此时还没有发展出书写文字的系统。因此,口传成为传播和保存吠陀文学的主要方式。2、保护和保存:吠陀文学具有非常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口传可以确保其传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传统的吠陀学者通过口头传授的...

“吠陀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当我们浏览上古印度的文学时,看到文学作品的名字上出现很多而我们总是不明其义的或许就是“吠陀”这个词。实际上“吠陀”一词,是印度古语的译音,含知识和智慧的意思。作为书名,《吠陀》特指印度上古时期一些文献的总称,是流行于上古印度各民族的颂神诗歌和宗教诗歌。《吠陀》包括本集和附录两部分。...

古印度文学是什么
“吠陀文学”—— “吠陀”Veda原意是“知识”、“学问”,后来演变成为“经典”、“圣经”之意。“吠陀文学”是指以“吠陀”命名的民间集体创作的四大诗歌总集:《梨俱吠陀》、《摩挲吠陀》、《夜桑吠陀》、《阿闼婆吠陀》。其中最古老的就是《梨俱吠陀》。2、史诗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

吠陀文学在印度文学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吠陀文学是印度最早的文学,属宗教文学,其代表性作品是婆罗门教《吠陀本集》的《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梨俱吠陀》是古印度宗教经典《吠陀本集》的四部作品之一,是印度最古老的经典,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集之一。成书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到前1200年间,它比希腊的荷马史诗还早了几...

印度文学的古代印度文学
古代文学主要是梵语文学,又分为3个发展时期,即吠陀时期(公元前15~前5世纪) 、史诗往世书时期(公元前4~公元4世纪) 、古典梵语时期(公元1~4世纪)。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在这些作品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印度古老的宗教(...

东方文学史的开端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吠陀》 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 , 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共有4种本集 ,即《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以前两种本集文学价值最高。《吠陀》是印度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广义的吠陀文学还包括《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上古...

东方文学印度古代文学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解释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寓言故事集;③梵语古典文学前期的主要成就有:婆罗多牟尼的戏剧理论专著《舞论》是印度最早的文论著作;马明剧作《舍利弗传》是现存最早的梵剧;首陀罗迦剧作《小泥车》是古印度少有的反映社会矛盾斗争的作品;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和长篇抒情诗《云使》是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印度现存最早的文献是什么?
人们通常所说的“吠陀文学”就是指吠陀文献中富于文学性的成分,主要有颂诗、神话、咒语诗、传说等。四大吠陀从总体上说是韵文作品,《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则基本上是散文作品。吠陀文献中包含一整套宗教哲学思想体系,雅利安人借此建立起自己的宗教——吠陀教发展成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也都...

简述印度上古文学的美学特征
但除了物质材料,印度河文明在现存的口传或书写资料里已经无明显迹象可循。今天印度文学主线的源头是吠陀(Veda)文学。它使用着一种叫做“吠陀语”的古老梵语,是后来古典梵语的源头。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后,西方学者在对梵语的研究中重构出一个印欧语系的同时,也推测出一个约公元前2,000多年从兴...

枞阳县13252802049: 吠陀文学 - 搜狗百科
鄂皆中风: 吠陀经》是印度最古老的,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包括从末期至的作品.由《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四部梵文经书组成,其中以和的文学成就最高.《梨俱吠陀》是上古印度人对神的赞歌和祷告文;《耶柔吠陀》包括于与《裟摩吠陀》都是婆罗门的祷告文,记录古印度对自然力量的仪式,《阿达婆吠陀》是古代著名和的家族密文手册.专长是不进行常规仪式而使用梵符和梵语,种类繁多包括消灾、降灾、诅咒、星云、身体、流逝、毒梵等内容.详细记述各种方法和执行规定,传说掌握其中任何一种就可施展巨大的力量,直到如今仍有大量的方法流传世间.

枞阳县13252802049: 古代外国文学的文学体裁主要是哪些 -
鄂皆中风: 一 古埃及文学 古埃及文学中,最古老的是神话:太阳神拉、水神努、土地及丰收之神奥西里斯、爱情之神赫托尔. 诗歌是古代埃及文学中最早的一种文学体裁: 《失望者和自己灵魂的谈话》:古埃及最著名的宗教哲理诗. 《亡灵书》:...

枞阳县13252802049: 圣书吠陀讲的内容是什么? -
鄂皆中风: 雅利安人在艰难的征服过程中,并没有把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详细记录下来,然而,他们留下的《吠陀》,为后人了解古印度文明进程提供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依据.《吠陀》包括《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

枞阳县13252802049: 古代亚非文学基本特征及成就? -
鄂皆中风: 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包含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神话是东方先民通过自然现象而对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的某种象征性阐...

枞阳县13252802049: 印度历史最早的文献是什么? -
鄂皆中风: 吠陀时代文明在历史上,哈拉帕的文化是与雅利安文化相连的,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从伊朗迁徙来了一群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雅利安人.由于他们的入侵,造成了哈拉帕文化的衰退.印度历史的最早文献《梨俱吠陀...

枞阳县13252802049: 印度诗的起源与什么密切相关 -
鄂皆中风: 他们的血.和他们的渐渐苦苦的生活.

枞阳县13252802049: 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是什么?
鄂皆中风: 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经》问世,这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最为古老的一部文学著作,全部是祭祀用的圣歌和祷词.

枞阳县13252802049: 吠陀怎么读
鄂皆中风: 吠陀fèi tuó fèi,声母f,韵母ei,读第四声. tuó,声母t,介母u,韵母o,读第二声. 吠陀,意为明、知识,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

枞阳县13252802049: 吠陀时代名词解释 -
鄂皆中风: 约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后征服土著部落.公元前10世纪上半夜,雅利安人通过多年战争,将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恒河流域.得益于大河流灌溉之利,农业生产逐渐在雅利安人的经济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化的加剧,雅利安人部落首领逐渐将氏族公社的管理机构转变为国家机构,用暴力手段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共有20余个国家.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历史文献,因此约公元前14至约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历史,一般被称为“吠陀时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