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

作者&投稿:佛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在古文中实是什么意思

实〈形〉 实〈名〉 实〈副〉 实〈形〉 1. (会意。

从宀,从贯。宀,房屋。

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 同本义[prosperous;well-to-do;well-off] 实,富也。

——《说文》 实,满也,塞也。——《小尔雅》 实,荣也。

——《墨子经上》 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素问·调经论》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孟子·梁惠王下》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公家虚而大臣实。

——《韩非子·亡征》 3. 又如:殷实;实核(种子);实谷(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 4. 真实;诚实 [true;dependable;honest] 实,诚也。——《广雅》 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

——《论衡·乱龙》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

——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实充(老实);实受(忠厚老实);实业(实际业绩);实迹(真实的证据,事实);实拍(实在的);实丕丕(实呸呸、实坯坯。都指实实在在);实志(真实的心愿);实理(真实的道理);实音(确实的消息);实户(实际户数);实支(实际支出);实年(实际年龄);实务(实际事物);实福(实际的幸福);实祸(实际的祸害) 6. 广大 [extensive;vast]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诗·小雅·节南山》 7. 坚实;坚强 [solid;firm]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 8. 又如:实落(结实;实实在在);实拍拍(形容硬、结实);实秘秘(严严实实);实癖癖(硬鼓鼓);实坚(坚定) 实〈名〉 1. [wealth] 聚敛积实。

——《左传·文公十八年》 令尹问蓄聚积实。——《国语·楚语》 好实无厌。

——《礼记·哀公问》 耻费强实。——《礼记·表记》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国语·晋语》 庭实设。——《仪礼·聘礼》。

注:“乘马。” 庭实,贡献之物也。

——《后汉书·班彪传》注 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礼记·表记》 2. 又如:积实(积累财富) 3. 果实;种子 [fruit] 草木之实。

——《礼记·祭统》。注:“菱芡榛栗之属。”

实函斯活。——《诗·周颂·载芟》。

笺:“种子也。” 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用实者成实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结实 5. 实际,事实 [reality;fact] 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资治通鉴》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6. 又如:实情 7. 物资,器物 [material] 在军无日不讨军事而申儆之。

——《左传》 8. 结果,效果 [effect] 畏惧存想,同一实也。——王充《论衡》 9. 诚实的人 [honest person]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实〈副〉 1. 真正地;确实;实在 [really;certainly]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诗·邶风·燕燕》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实供(如实招供);实属谣言;实有其事;实然(真实;实在);实稔(确实成熟了) 3. 果然 [certainly] 毕阳实送 州犁于 荆。

——《国语》 4. 终于 [finally] 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吕氏春秋》 5. 实际上 [actually;in fact]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世说新语·自新》 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实〈动〉 1. 充满;充实;填塞 [fill with] 实其言,必长晋国。

——《左传·宣公十二年》 狗马实外厩。——《战国策·齐策四》 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实牣(充满;充实);实实窒窒(拥挤不堪的样子);实心(充塞于心);实窒胡同(死胡同);实边(充实边疆);实禀(充实粮仓) 3. 实践;实行 [practise]。如:实其言(实行其所说的事) 4. 结果实;结子实 [fruit]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论语》 5. 使加强,充实 [strengthen] 徙民实边。——《汉书·晁错传》 6. 察实;核实 [check] 阅实其罪。

——《书·吕刑》 7. 即,就是 [namely] 我之先君,实汝伯兄。——明· 方孝孺《祭从兄希声》 8. 据实陈报 [report] 令国中凡有游产,皆使自实。

——《三国志》引《魏略》。

2. 文言实词什么意思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实词用法举例:

毒:①“若毒之乎?”

生: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食:①“ “谨食之”。

3. 文言文实、虚词的记忆方法

如何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词义文言文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文言虚词是从实词中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文言文中某个词有时是虚词,有时又是实词.这是区别和确认虚词的一个难点.此外,同一个虚词在具体的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接触到“以”字,义项就相当丰富.作动词,“以”有“以为”“认为”义;作介词,“以”有“用”“拿”“凭借”“依据”“按照”“把”“因”“由于”“在”“从”等义;作连词,“以”有“而”“又”“而且”“并且”“用来”“以致”“因为”等义;“以”还可以通“已”,有“止”“已经”等义.那么,我们如何准确地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1.依据语法功能析用法,根据用法辨词义,请看下面的例句:①苏回为郎,二人劫之.(《赵广汉办案》)②其母就与之诀.(《范滂别母》)③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范滂别母》)④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冯唐论将》)⑤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优孟衣冠》)⑥顷之,上行出中渭桥.(《张释之执法》)要判别以上几例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如①中“二人”是主语,“劫”是谓语,那么“之”就是宾语,而作宾语的常常是名词和代词,所以此句中的“之”作代词,代前句中的苏回.②句中主语是“母”,谓语是“诀”,“就”和“与之”只能作状语,这样看来“与之”只能是一个介词结构.“之'就应该是介词“与”的宾语,作代词.③句中“割”是谓语,宾语部分是“不可忍之恩”,中心词是“恩”,“不可忍”作“恩”的修饰成分,那么“之”就只能作结构助词“的”.④句中廉颇李牧是主语,“为”是谓语,“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助词,但不译.⑤句中“以”是“凭借”的意思'.“楚国堂堂之大”若理解为“楚国的强大”或“楚国强大”,与下句连接起来不够流畅.译成“强大的楚国”就好多了.这样看来“大”作楚国的定语,中心词应是“堂堂楚国”,“之”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⑥句中“顷”是个时间词.作了主句的状语,“之”附在“顷”后,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一个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如果“之”作动词“到”“往”义.用语法知识来判别也容易明白.例如“曾子之妻之市”.在这个句子中,“妻”是主语,“市(集市)”是宾语,第二个“之”不作谓语,句子就不通了.由此看来.根据语法知识可判别虚词意义,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功能.2·采用删换替代看变化,通过比较辨词义.请看下面的例句:⑦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刘安世为谏官》)⑧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冯唐论将》)⑨皆知大王 *** 而贵马也.(《优孟衣冠》)10一丝而乳,以至于寸.(《乐羊子妻》)11虏魏太子申以归.(《孙庞斗智》)__1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周教颐传》)_13从军平阵,以功除峨州刺史.(《循吏辛公义》)我们如何辨别以上几句中加点的“而”和“以”呢 ?假如我们把⑦句至⑩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流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采用换位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句交换一个位置,就会辨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句⑨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连词.其他三个用“而”的常用义项来替代,句⑦中可用“可是”“但是”,句⑧中可用“就”“接着”·句⑩中可用“地”代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11至13中“以”采用删的方法,1112句可行13句不可.这表明1112句中“以”是连词,先“虏”后“归”,显然“以”表承接,“杀人”是方式,“媚人”是目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13句中的“以”不能删的原因是它是“介词”,“以”和“功”组成介词结构,用“由于”“因”等替代就可确定它的意义3瞻前观后析语境,根据位置辨词意请看下面的例子.14儿妾食麦而已.(《任 其人》)15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16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书何易于》)17 军士十七人人市取酒,以刃刺绷酒翁.(《太尉平乱》)18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19何后期为? (《穰苴执法》20帝愀然为之不说.(《寇准为相》)21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张释之执法》)22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寇准为相》)23君子当正其威仪.(《陶侃在广州》)如何准确地鉴别以上加点词的词义呢?我们可通过语境分析.观察这个词所在的位置,进而通过位置判别它的用法及意义.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它不可能充当连词、代词之类,只能作语气词,可以推而广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两个连续动词之间只能是连词,有承接意义.1617两句中的“以”用在动词之前的是连词(一般是这样),有“用来”义,用在名词前和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后面有动词作谓语,它就是状语,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词,有“用”的含义.181920句的“为”用在名词和代词前,后面接动词的,它就应该是介词,后面没有动词。




有关文言文实词滴~~
(3)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 34.左(1)元帝初镇江左 ()(2)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 (3)旁门左道 ()(4)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 35.疾(1)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2)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 ) (3)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5)君子疾...

文言文实词
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介词,表被动)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凝霜被野草(覆盖)4.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5.本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墨之道,兼爱为本(根本,基础)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量词,册)6.鄙 鄙陋没世,而文采...

文言文实词(忍,任,如,若,善,尚,稍,舍)的整理
——明·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善宽(善解;善于迎合);善丹青(擅长画画);善时(善于把握时机);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善喻(善于教喻);善贷(善于施与);善渊(善于保持沉默);善诱(善于诱导);善贾(长于贸易,善于做生意);善富(善于保持富有地位);善文(擅长为文);善化(擅长教化) 2.通“缮”。修治〖repair...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2、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高考要求高中生必须掌握_个文言实词
记典型例句时,附带把虚词句式一并掌握,这可通过字字落实的翻译来实现,这样就始终不忘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实际上是到位的翻译。平时训练的篇目在做完题后,也需要字字落实的翻译,这样,踏踏实实完成50到100篇,文言文的分数就如探囊取物了。这120个实词是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

文言文实词中,踵,责,被,善,四个字的意思,有点多,先谢谢了
踵zhǒng ①<名>脚后跟。《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②<动>走到;踏至。《孟子·滕文公上》:“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③<动>跟随。《汉书·武帝纪》:“各将五万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④<动>继承;因袭。《汉书·刑法制》:“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

文言文实词中“爱”的义项都什么啊?
4.倍,bèi (1)动词 ①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增益焉用亡郑以倍邻(《烛之武退秦师》 ——怎么能用使郑国灭亡的方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增加: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狼文言文实词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

实的文言文解释
4. 谁能帮我总结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虚词及其解释 文言文常用虚词一、而一[ér]⑴名词。 鳞属颊侧下垂的毛。⑵代词。 1、你。例:余知~无罪也。 2、你的。例:~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⑶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并且”。 例:妇拍~呜之。2、表示顺承关系。 相当于“就”。例:先度其足~置之其...

语文文言文实词怎么能快速记住?
例如,文言文【表】,它的意思有:(1)名词,1,外衣。2,衣服的外层。3,外,外面。4,外表。5,标志。6,古代向帝王上疏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2)动词,1,穿上外衣。2,表明。3,表彰。4,做标记。5,上表奏事。6,显露、显现。这要怎么记呢?可以编成两个小故事来记:(1)我要...

万全县15691797995: 实 在古文中有哪些解释 -
徭购高顺: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I'm gad for answers of you)意思:1充满,充实.2果实,种子.3实际,事实.4真实,诚实.5副词,确实,的确.6句中语气词.用以加强语气.祝你愉快!

万全县15691797995: 什么是文言文实词
徭购高顺: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应特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万全县15691797995: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都有哪些 -
徭购高顺: 虚词:(之,焉,以,也,奚,岂,而,何,欤,乎,则,于,曷,尔,哉,者) 经常出现的也就这几个...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代词”有争议.但总的来说还是包括在实词里.因为他不能单独的用来解释....

万全县15691797995: 文言文实词“通”意思和举例、出处! -
徭购高顺: 1、通达,通到 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2、沟通,接通 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游黄山记》)3、通晓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4、贯通 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5、通畅、顺利 例: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6、全部,普遍 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手打的,你可以买一本关于古汉语的译字译文的书,我这里的是《古汉语四库全书》,希望能够帮助你.)

万全县15691797995: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什么意思? -
徭购高顺: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

万全县15691797995: 文言文的虚词和实词的解释和应用资料 -
徭购高顺: 文言实词: 文句中表示实际意义、有事理可解的字词,如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亦称为“实字”.文言虚词:(两个意思)一、夸张不实的文辞.二、语法学上指无具体意义,只能做句法文法结构的工具词,且不能单独成句的词.主要是副词、介词、连接词、助词、叹词等等.

万全县15691797995: 文言文实词 -
徭购高顺: 〈动〉(1) (形声.从辵( chuò),禺( yù )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2) 同本义 [meet;encounter] 遇,逢也.——《说文》遇主于巷.——《易·暌》.崔注:“遇者,不期而会.” 乃遇汝鸠汝方.——《书·序》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

万全县15691797995: 什么是文言文实词? -
徭购高顺: 和现代汉语里的实词的定义是一样的,有实际的意义的词.

万全县15691797995: 文言文实虚词详细翻译 -
徭购高顺: 次:1.名词 次序,次第 2.动词 有序的排列 如“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3.动词 临时住宿,或大军临时驻扎 如“次北固山” 4.副词 动作或行为的次数 当:dang一声:1.动词 对等,相当,抵当 如“捕蛇 当其租入” 2.抵挡,阻挡 如“以布之勇,天...

万全县15691797995: 高中需要掌握的20个基本文言实虚词是哪几个?大概高一的程度就可以了其中相和谢的用法和释义是什么? -
徭购高顺:[答案] 相 推导提示:“相”的基本义有:一是仔细看,审察;一是扶助[盲人](盲人不是用“木”拐杖的吗?加一“目”表示有人扶助). 成语助记:相机行事 相鼠有皮 相濡以沫 大相径庭 弹冠相庆 形影相吊金相玉质 将相之才 以毛相马 吉人天相 人不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