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比较阅读

作者&投稿:包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整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è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欲:想要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步: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的人。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一词多义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 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 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读

词类活用

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状语后置)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定语后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特殊句子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

2. 初二语文古文对比阅读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州官放火》,完成1~5题

《记承天寺夜游》:。

《州官放火》: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无效灯,许人人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念无与乐者 (2)怀民亦未寝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盖竹柏影也

(5)触者必怒 (6)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以下两句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找出“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泥于掌故 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D.相与布于中庭

4.《州官放火》这则故事后来严华为俗语,这个俗语是

5.苏东坡为何能在被贬中享受清闲?

答案:

1.(1)想到

(2)睡觉

(3)清澈透明

(4)原来是

(5)违反

(6)全

2.(1)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2)官府就发出这样的榜文:“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3.C

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5.心胸开阔;不汲汲于名利

3. (12分)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4分)( 想到 ) ( 一起 ) ( 通“桡”,撑船 ) ( 哪里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主语一定要写明是“月光 ”,没写或写错扣1分。 (2) 略 小题3:请分别写出他们俩人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

(4分)【甲文】 表达苏轼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 (大意写出两点就给2分) 【乙文】 表达张岱痴迷山水的闲情雅致、超凡脱俗的高洁情怀、孤独寂寞的心境、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大意写出两点就给2分) 小题1:。

4. 《记承天寺夜游》《游虎丘小记》对比阅读答案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答案】7.D 8.A 9.怀民在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0.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1.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12.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

5. 《游白水书付过》和《记承天寺夜游》的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1]》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3],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4],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 [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2]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3]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4]馀甘:即橄榄.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顾影颓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浴于汤池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投以骨C.①循山而东 ②而戍死者故十六七D.①不得其所止 ②其如土石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5.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顾:回头看 但;只3.A4.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5.甲、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或者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感.)评分意见:主要意思对即可.。

6. 有关《记承天寺夜游》和《超然台记》的对比阅读练习题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 》,作者 。

(2分)2.填空:(3分)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分)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3分)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5分)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 。②这是一首赞咏 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 ,实际上是用 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 。

第二部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

(2分)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4分)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⑵ 。

(4分)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试题精选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本文选自《 》,作者是 。

(2分)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欣然: ⑵念:⑶寝: ⑷但: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7.加曲线句子蕴涵着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2分)《记承天寺夜游》答案1.《世说新语》,刘义庆 2.⑴月下美景;壮志难酬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⑴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

⑵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4.A 5、A 6.乐观、豁达 7.月光进入了屋子;拟人 8.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9.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10.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 11.B 12、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②秋令,晚秋景色之美,“傲霜枝”,孤高傲世的品格。

1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15.⑴月色入户,近然起行。

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16、D 17.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18.D 4、《东坡志林》,苏轼 5、愉快地/想/睡/只是,不过 6、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7、蕴涵着贬谪的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欣喜、散步的悠闲等微妙复杂的感情。




继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
2.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全文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单字解释
1.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字词解释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字词解释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

夜游文言文
3.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全文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的解释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2179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181 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1091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138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应该如何理解?6 归园田居翻译14 观潮翻译9999 更多相关问题>> 关于“记承天寺夜游”的更多知识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6281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和张怀民说了什么?303 记承天寺...

如何解释《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有关的解释如下:一、文章简介:【《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比较阅读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州官放火》,完成1~5题 《记承天寺夜游》:。 《州官放火》: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无效灯,许人人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念无与乐者 (2)怀民亦未寝 (3)庭下如积水空...

《记承天寺夜游》中虚词有哪些? 和虚词的解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盖、遂、矣、乎、哉、焉、耳等。三、《记承天寺夜游》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

文言文解释《记承天寺夜游》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欲:将要 解:脱下。户:窗户。欣然:愉快的样子。念:考虑,想到。念无与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

双清区15113924894: (12分)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
宰父迹益气:[答案]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4分) ( 想到 ) ( 一起 ) ( 通“桡”,撑船 ) ( 哪里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主语一定要写明是“月光 ”,没写或写错扣1分. (2) 略 小题...

双清区15113924894: 《记承天寺夜游》和《晚游六桥待月记》比较阅读 -
宰父迹益气: 《记承天寺夜游》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

双清区15113924894: 题文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
宰父迹益气: 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1)户:门 (2)念:想到,考虑 (3) 相与:一起,... (3) 相与:一起.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做这类题时应注意:...

双清区15113924894: 比较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列各题,【甲】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
宰父迹益气:[答案]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 耳:罢了. 句意为:只不过少有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

双清区15113924894: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与施从事书》两文,仔细比较一下,说说两位作者心情为何不同
宰父迹益气: 《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现作者欣赏月景的自豪,漫步的悠闲,被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与施从事书》中“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意思:确实会让人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则体现作者内心有所感悟,精神得到了升华.

双清区15113924894: 《游白水书付过》和《记承天寺夜游》的比较阅读 -
宰父迹益气: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1]》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双清区15113924894: 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
宰父迹益气:[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欣:…的样子.②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③我们...

双清区15113924894: 《记承天寺夜游》与《答谢中书书》在朗读节奏和句式上有什么不同 -
宰父迹益气: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骈文,以四字句为主;《记承天寺夜游》,句子参差不齐.要充分理解作者的情感,读诵流畅. 《答/ 谢中书/ 书》山川/ 之美,古来/ 共谈.高峰/ 入云, 清流/ 见底.两岸/ 石壁,五色/ 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 ...

双清区15113924894: 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 -
宰父迹益气: 1.①考虑,想到.②只是(只,只不过)2.B3.庭院里像水一般清明澄澈,水里藻、荇纵横交错着,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4.C

双清区15113924894: 游岳阳楼记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文言文答案 -
宰父迹益气: 山水篇:《山市》《三峡》《答谢钟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以上作品都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自然景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