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宋朝那些敢与皇帝较劲的士大夫

作者&投稿:翟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若是问那朝士大夫最具气性,那肯定是宋朝了,从古至今,皇帝就是天子,是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代表,常言道“但君如伴虎”,在皇上身边行动,无时无刻不该是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脑袋就该搬家了,所以大多数的朝代里官员们为了自己姓名,对皇帝的话总是以为附和,但是在宋朝却有着一堆敢于直言进谏,反驳皇帝的臣子,这群士大夫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读宋朝士大夫轶事,可以非常明显地感觉出他们的精神气质与清朝的辫子们完全不一样。

简单地说,宋代士大夫是一群有脾气的人——当然不是对老婆发脾气,也不是对下属发脾气,更不是对平民发脾气,而是在皇帝面前有脾气。

宋朝士大夫杨亿

真宗朝的翰林学士杨亿,恃才傲物,与宰相王钦若不相得,王钦若一进办公室,杨亿就扬长而去,根本就不理这宰相。后来王钦若罢相离京,百官都写诗相赠——这是当时的官场礼节,唯独杨亿不送诗。

宋朝士大夫杨亿

宋真宗对杨亿说:你就赠他一首诗吧,不要这么意气用事,要讲大局,讲团结嘛。杨亿对皇帝的话也是不听,“竟不肯送”,不写就是不写,皇帝老子也勉强不得。

按宋制,翰林学士有草诏之职。一日由杨亿起草《答契丹书》,杨用了一句“邻壤交欢”,宋真宗可能是出于对契丹之恨,在文稿上注了“朽壤、鼠壤、粪壤”等语嘲笑之。

次日,杨亿提出辞呈,说“皇上既然不满意我的文字,我辞职吧”。宋真宗只好挽留这位大才子,又对宰相说:“杨亿不通商量,真有气性。”

宋朝“有气性”的士大夫当然不止杨亿一人,在宋朝士大夫的地位比较高,宋朝对于士大夫的优遇是旷古烁今的,所以涌现了一大批正直的,敢于直言进谏的优秀臣子,除了杨亿外,还有张知白、牟子才等人。

宋朝士大夫张知白

仁宗朝时,张知白担任台谏官,“言事无所避”。一日仁宗皇帝找他谈话,大概是说他“孤寒”,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的方寸之类。

张知白一听,回敬了皇帝一句:“臣非孤寒,陛下才孤寒。”仁宗问道:“何也?”张知白说:“臣家有妻孥,外有亲戚,何来孤寒?陛下只有宫女相伴,岂非孤寒?”

说得仁宗神情黯淡,回到内宫,与皇后说起这事,忍不住流泪。为什么?因为仁宗年事渐高,而他所生育的儿子都夭折了,膝下确实孤单。

张知白那番话,戳中了皇帝内心最痛苦的地方。但宋仁宗不能因此怪罪张知白,张知白还是继续当他的台谏官。

宋朝士大夫张知白

仁宗皇帝的授业老师夏竦去世,礼部拟谥“文献”,皇帝随手改谥为“文正”。

旧时谥号乃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文正”是对文臣的最高评价,北宋一百六十年,谥为“文正”的,只有德高望重的三四位。

宋朝士大夫牟子才

宋仁宗感念老师,要给最高评价,但士大夫不干了,负责考功的刘敞提出抗议:“谥者,有司之事,且竦行不应法,今百司各得守其职,而陛下奈何侵之乎?”

拟定谥号之权属于礼部,君主也不可越俎代庖,侵政府之权。何况夏竦这个人人品不行,哪里配得上“文正”之谥?最后,夏竦改谥为“文庄”。

宋理宗时,台谏官李伯玉因为发表过激言论,受到降官处分。但降官的制书,舍人院一直不肯起草,以此抵制皇帝的决定。

过了一年,降官制书仍未能颁布。后来牟子才兼舍人院,觉得拖下去也不是方法,终于将降官制书草拟出来,但牟子才却用他的生花妙笔对李伯玉大加褒奖,看起来哪里是一份谪词,分明是表扬信。

宋朝士大夫牟子才

宋理宗找牟子才商量:“谪词皆褒语,卿且改改如何?”宰相也过来说情:“小牟,给皇上一个面子,修改修改。”

牟子才强硬地说:“腕可断,词不可改!丞相欲改则自改之!”这么有脾性的士大夫,宋后不多见了。

宋朝士大夫王珪

再来看一个比较没骨气的士大夫。神宗朝的王珪,擅长阿谀圣意,“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又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

王珪人称“三旨相公”,大概可以算是宋代最窝囊的宰相了,但比起清朝“宰相”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清代大学士曹振镛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比“三旨”更卑贱。可即便是这么一个“三旨相公”,也有他的脾性。

王珪曾向神宗三次推荐张璪,神宗都不用。王珪便提出辞职:“臣为宰相,三荐贤三不用,臣失职,请罢。”

宋朝士大夫王珪

我们知道,宰相有任百官之权,在这一权力不获君主尊重的情况下,王珪以辞职要挟,也算是表现出了一个宋朝士大夫的气性。

中国的士风是在清代才遭到严重摧抑的,经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后,江南士风出现了严重的奴化。

一位清初的读书人观察到:“迩来士大夫日贱,官长日尊,于是曲意承奉,备极卑污,甚至生子遣女,厚礼献媚,立碑造祠,仆仆跪拜,此辈风气愈盛,视为当然,彼此效尤,恬不为怪。”

时代的风气已变,士子的脊梁骨已断。直到清末,士人才略恢复宋朝士大夫的气性。

不过宋朝能出现这样多的敢于和皇帝较劲的士大夫,也要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知道宋朝经济好,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加上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密刻了一块誓碑。规定不能杀害士大夫,而这一些因素或许是造就这样的士大夫的主要因素吧,而其后的朝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所以士大夫也越发懦弱了。




盘点宋朝那些敢与皇帝较劲的士大夫
不过宋朝能出现这样多的敢于和皇帝较劲的士大夫,也要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知道宋朝经济好,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加上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密刻了一块誓碑。规定不能杀害士大夫,而这一些因素或许是造就这样的士大夫的主要因素吧,而其后的朝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所以士大夫也越发懦弱了。

盘点宋代敢于与皇帝抗衡的文人
第二天,杨仪辞职,说既然皇帝不满意我的话,我就辞职。宋真宗别无选择,只好挽留这位大才子,并对总理说,杨毅已经气得不行了不要讨论它。杨仪当然不是宋代唯一的士大夫,他在宋代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宋代,京城富家小姐与士大夫阶层遭遇空前,涌现出张、牟子材等一大批清正廉明的杰出臣子。

宋代何大臣与皇帝作对还升职?
北宋非常重视台谏制度(台官纠察百官,谏官规谏君主),尤其是宋仁宗一朝,官员因谠言直声而名震天下者不在少数,千古名臣如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者,最初都是成名于御史、谏官任上。然而,要论当时最敢说敢做的,则非蔡襄莫属,堪称北宋第一谏臣。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人(今福建仙游...

揭秘:《水浒传》中谁敢与皇帝争二奶
《水浒传》中敢与皇帝争二奶也许仅仅只有周邦彦了。周邦彦自从与皇帝的二奶李师师好上以后,他也开始走上了霉运。《水浒传》中的李师师 李师师是北宋东京名妓。《东京梦华录》记载:“李师师本角妓也。”所谓“角妓”,乃歌妓。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东京瓦肆独占鳌头,...

宋朝大臣为什么敢怼皇帝?宋朝台谏究竟有多敢说
台谏分为台官和谏官,职务是纠弹官邪还有监督官吏。在唐宋时期台谏非常重要,而且宋朝遵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价值观,所以皇帝在这方面就会宽松一些。宋王朝的监察官——台谏以敢言著称,是强势的存在,发现政府一事过举,立即议论蜂起,章奏交上,往往以死争之。当然,说以死争之未免有些夸张,因为...

宋朝最牛的才子,敢和宋徽宗争李师师,最后还被提拔重用
北宋著名的词人周邦彦,相貌非常英俊,是众人眼中的大帅哥,而且他精通音律,还能作曲,如果当时有娱乐圈的话,他肯定会成为红得发紫的歌星。最让人敬佩的是,明知皇帝宋徽宗与李师师关系匪浅,周邦彦依旧敢与李师师恋爱,这简直作死的节奏。然而,他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后来还被提拔重用,称得上人生...

宋朝曾出现这样的奇景,史官敢当面怼君王,为什么宋朝史官这么厉害?_百度...
但是在宋朝,就有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就是史官敢当面进言骂皇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朝对官员的惩罚力度最小,宋朝的官吏制度非常的好。宋朝对官员和知识分子都十分的尊敬,对他们没有重刑,所以许多宋朝的官吏都敢于说真话。宋太祖在建立宋朝之后,就下令,不能因为官员们上书直言就打击报复或杀头,...

北宋大臣为何敢频频向皇帝施压?是皇帝太软弱吗?
其实,北宋一朝,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还远不止这些,像包拯,就曾在朝堂之上,因为人事安排和宋仁宗争得面红耳赤,吵架一般,激动得口水都溅到了宋仁宗的脸上;宋真宗要册封最宠爱的刘德妃为皇后,安排杨亿起草封后诏书,杨亿却认为刘德妃德行不够、出身不好,竟然公然拒绝起草文件,结果让封后一事不...

宋朝历史上,除了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三位皇帝之外,还有哪个皇帝敢和...
著名的画家皇帝宋徽宗、被擒往金国的宋钦宗

宋朝有哪些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宋朝有哪些盛世
宋太宗 宋太宗(939年——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於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

革吉县18724636239: 宋朝的士大夫为什么多敢与皇帝"较劲 -
捷詹迪凌: 赵匡胤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实行“以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 另外还有一则传闻,据说赵匡胤登基后曾在宫中秘立一碑,叫做“誓碑”.碑上内容秘不示人,只有新皇登基后在可以自己独自观看,并且不得泄露碑文内容. 后来靖康之变,金人占领汴梁宫廷无人把守.有好事之人入内方才看到誓碑内容. 据说内容为三戒: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由此可见宋朝对士人的优待.

革吉县18724636239: 在宋朝时期,哪位大臣千方百计的讨好皇上 -
捷詹迪凌: 宋朝的皇帝从来不杀文官,文官一般比较大胆,敢于直谏皇帝,但和皇帝唱对台戏的几乎是没有,宋朝皇帝手握大权,臣下没有不臣服的,所以说99%的官员都是在千方百计讨好皇帝.

革吉县18724636239: 苏轼简介 -
捷詹迪凌: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

革吉县18724636239: 宋代士大夫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阶层,有什么突出表现!(200字以上) -
捷詹迪凌: 宋代士大夫对时政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对高尚人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在对文化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高雅品味与情趣的重视.通过对宋代士大夫文人关于“文人画”的理论表述及其对“小词”的复杂态度的分析,说明宋人对“匠技”与“俗”的反对,一如对“雅”的崇尚,生动反映了宋代士大夫文人这一享有特殊地位的新社会群体对自身价值的敏感的体认,也表现了其作为文化精英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革吉县18724636239: 宋代士大夫文人精神世界有哪些特点 -
捷詹迪凌: 1、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士大夫以君权为重,讲求忠孝,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大行其道;2、宋朝中叶,安逸享乐之风盛行,士大夫则又追求自我完善,每出名臣、名士,天下皆知,四海效仿,如寇准、如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及“苏门四学士”;3、另类一点的,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柳永是也;4、渡江南下,移都临安后,三百年养士自生一股正气,哪怕奸相权臣当道,哪怕皇帝优柔孱弱,亦有“精忠报国”的热血,亦有“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诉求,更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浩然正气.

革吉县18724636239: 为何宋代谏官敢弹劾宰相、顶撞皇帝(2)
捷詹迪凌: 所以,唐介的底气,既有他仗义执言的胆识,也有权力架构方面的原因.宋沿唐制,中央监察机关为谏院和御史台,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监察机关里的谏官、御史们,被形像地称为言官,可以直言皇帝的过失,纠察宰相以下的百官.同时,宋代谏官、御史还拥有一项特权,可以风闻弹事,哪怕是对于没有真凭实据的事情,也可以进行弹劾,弹劾错了,并不追责.所以,唐介对文彦博送蜀锦这一道听途说的事情进行弹劾,而文彦博非但不敢辩白,甚至还连连谢罪.同时,一个谏官、御史在职期间,如若没有弹劾、扳倒几位不称职的高官,反倒会被士大夫讥为尸位素餐的.这样一来,权力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监督.

革吉县18724636239: 如何理解宋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捷詹迪凌: 对于北宋尤其是宋初的相权,多持削弱说,通行的教科书中,基本如此.其实,宋初削弱相权说或是北宋削弱相权说是颇可质疑的.笔者有《宋初中书事权初探》、《三司·台谏·中书事权》两文,详加考察,证实在宋初三朝,“相权削弱”说...

革吉县18724636239: 宋士大夫的特征是什么 -
捷詹迪凌: 北宋士大夫的人格关怀具有中国传统儒者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而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局面要 在宋代出现 , 既是其国情的客观需要 , 也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历史必然 .北宋士大夫不仅复活和进一步延 伸了儒家传统的忧乐思想 , 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了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意识 , 因而形成北宋士大夫 人格的突出特征

革吉县18724636239: 宋代士大夫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阶层,有什么突出表现 -
捷詹迪凌: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之统称.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

革吉县18724636239: 檀渊之战请皇帝亲自率兵的宋朝大臣是谁 -
捷詹迪凌: 寇准(961-1023),宋代公文避其讳,文书省“十”作“准”. 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19岁时,宋太宗太平兴国中,赴汴梁(开封)会试,进士及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