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大臣为什么敢怼皇帝?宋朝台谏究竟有多敢说

作者&投稿:闵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家在看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时,肯定都会觉得为什么宋朝的官员连皇帝都敢怼,而且哪怕是冒犯了圣上,皇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难道宋朝官员的地位这么高吗?其实宋朝官员敢言,也是因为宋朝有一个官职就是干这种事的,那就是台谏。台谏分为台官和谏官,职务是纠弹官邪还有监督官吏。在唐宋时期台谏非常重要,而且宋朝遵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价值观,所以皇帝在这方面就会宽松一些。
宋王朝的监察官——台谏以敢言著称,是强势的存在,发现政府一事过举,立即议论蜂起,章奏交上,往往以死争之。当然,说以死争之未免有些夸张,因为宋代的台谏官实际上并无死的风险。相传宋太祖立有誓约,藏于太庙,子孙继位之初,都要入太庙立誓,誓词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因此,两宋三百余年,基本没有一个台谏官因为上书言事而获杀身之罪,即便出口不逊,受到薄责,很快又获得擢升。
宋朝台谏官的监察权与弹劾权,也对君权与执政团队的行政权构成强有力的制衡。苏轼说: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待罪是指执政官若受台谏官弹劾,即停止履职,居家等待君主的裁决,最后往往是宰相引咎辞职。这是宋朝的一项宪制惯例:执政臣僚苟犯公议,一有台谏论列,则未有得安其位而不去者。其所弹击,又不过一二小事,或发其阴私隐昧之故,然章疏入,即日施行。盖去留大臣,一切付之公议,虽人主不得以私意加也。
为什么宋朝台谏官敢肆无忌惮地弹劾执政臣僚?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宋朝的台谏系统具有相对于政府系统的独立性。
宋代之前,御史与谏官都是宰相的属官,对政府的行政监察,属于内部监督。到了宋朝,台谏从政府系统中独立出来,成为与政府平行的国家机关,台谏官不再是宰相的属官。宋人说,人主之职论一相,一相之职论百官,百官除授,自执政以下皆付大臣进拟,意思是说,宰相由皇帝亲除拜,而副宰相以下之百官,则可以由宰相提名,但这百官并不包括台谏官,台谏官之进退,宰相不可以干预:祖宗故事,凡进退言事官,虽执政不得与闻,盖以杜绝台谏私于宰执也。
宰相不可提名台谏人选。明道二年(1033),经宰相李迪提名,宋仁宗委任张沔、韩渎为御史,但这一人事任命受到言官的抗议:台官必由中旨,乃祖宗法也,宰相怎么可以举荐台谏官?仁宗皇帝表示同意,对宰相说:祖宗法不可坏也。宰相自用台官,则宰相过失,无敢言者矣。张沔遂出知信州、韩渎出知岳州。
宰相也不可斥逐台谏官。嘉祐元年(1057)十二月,台官范师道、赵抃因为攻击宰相刘沆之短,被刘沆借故外调为知州,御史中丞张升等言官连上十七疏,表达抗议:天子耳目之官,进退用舍,必由陛下,奈何以宰相怒斥之?明曲直,以正名分。刘沆自知不胜,只好提出辞呈,退出权力中枢。
按宋朝的宪制惯例,台谏官之去取选任,一出上意,即完全由君主抉择。当然,君主一人目力有限,不可能遍知人才,所以台谏官的人选需要有人推荐。一般来说,台谏有阙,由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现任台谏官举荐人选(惟执政官不可以举荐),然后宰相根据推荐,拟出候选名单,进呈天子,供天子亲自遴选:故事,谏官皆令两制以上奏举,然后执政进拟。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宋代有两项人事任命,都是天子亲擢的,一是除拜宰相,一是委任台谏官。除此之外,其他职位的人选,宰相均可以提名。
宰相不但不可以提名台谏官,而且,现任宰相以前举荐过的官员,也不可以充任台谏官:祖宗之制,凡见任执政曾经荐举之人,皆不许用为台官;自今除台谏官,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
宰相与台谏官之间也不可以存在亲嫌关系:言事官与执政有亲,不以戚疏近远,例皆回避。如果新除拜的宰相与现任台谏官有亲嫌,或者新擢任的台谏官与现任宰相有亲嫌,按惯例,其中一方必须回避,改任他职。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元丰八年(1085),垂帘听政的高太后委任范纯仁、苏辙、朱光庭、范祖禹等人为谏官,而执政官吕公著与范祖禹有亲嫌,司马光与范纯仁有亲嫌。知枢密院章惇向高太后提出:故事,执政初除,苟有亲戚及尝被荐引者见为台臣,则皆他徙,防壅蔽也。今天子幼冲,太皇太后同听万机,故事不可违。司马光亦上书说:纯仁、祖禹实宜在谏列,不可以臣故妨贤,宁臣避位。最后,高太后只好将范纯仁、范祖禹调出谏官之列。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宋朝士大夫提到台谏官任用原则时,往往都会强调这是祖宗故事、祖宗法、故事。换言之,保持台谏系统相对于行政系统的独立性,是宋朝的一项宪制惯例。
宋王朝很强调台谏官的独立性,孝宗皇帝与经筵讲官张子韶有过一段对话:孝宗说:台谏不可承宰相风旨。张子韶说:以臣观之,非特不可承宰相风旨,亦不可承人主风旨。只有让台谏官独立于行政官,才可以做到弹击之际,无所顾避而得尽公议。


为什么那些大臣可以废皇帝? 皇帝不反抗?老百姓答应吗?后宫皇太后,皇后...
这些历史我不复述了。吕布韦被秦始皇诛杀,太皇太后被迫让汉武帝亲政。那为什么秦皇汉武能反抗成功而其他皇帝就多失败呢?你发现一个问题了么?秦皇汉武出现在皇朝初期而汉献帝等都是出现在皇朝未期。皇朝初期,往往大臣清廉且忠心。老百姓生活稳定安居乐业。那么,权臣改朝换代不得人心。先皇先帝余威尚在...

没有什么功劳的曾国藩,为什么敢大骂咸丰帝呢?
并且把这个奏折直接呈现到了咸丰地面前。当时他认为咸丰帝出尔反尔,当时这位君主曾经明确表示想要听取朝中大臣的意见,但是真当朝中大臣提取意见的时候这位君主又不采纳。当时曾国藩之所以敢直接指出君主的缺点主要就是因为曾国藩对清朝非常忠心,他渴望清朝能够逐渐发展起来。

明朝大臣敢直接怼皇帝,为何清朝大臣却不敢呢?
在古代历史上,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是坐拥天下发号适龄的,但其实,皇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只有,在明朝的时候,皇帝是和文臣共治天下的,所以皇帝的日子并不好过,稍微想放纵一下自己,就会被文官的口水喷死。到了清朝时候,这个局面似乎被改观了不少,大臣是不敢和皇帝叫板的 ,这是因为两个时期...

为什么清朝可以把大臣训的服服帖帖而明朝不行?
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有嘴炮喷子,甚至有的文官,就想靠忠言直谏名垂青史,那除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魏征,就数明朝时期的大臣能怼皇上了。在明朝,除了打天下的朱元璋、朱棣时代,没有大臣敢瞎逼逼之外,老朱家剩下的皇上,大多都比较懒,爱好也比较奇葩,有喜欢斗蛐蛐的,有喜欢木匠活的,有喜欢修道...

明朝万历年间的大臣们,为什么都在控制皇帝?
他们当时心态也无非是这样。还有最后一个原因是,不是大臣想控制统治者还是统治者甘愿被这些大臣们指来指去。因为就当时统治者,他是接近20多年没有商朝,对朝中的一些事物都不太了解,而这个时候,国家的一些决定权又掌握在他的手中,所以说他只能向这些大臣们寻求帮助来管理国家。

对比明朝后,清朝的大臣为何这么怕皇帝?
因为清朝和明朝的制度并不一样,清朝时期的满人在入关前,有强烈的主仆意识,所以作为皇帝的奴仆,这些大臣们是不敢反抗皇帝的旨意的。而明朝时期的皇帝因为废除了丞相的职位,导致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直接由皇帝来拍板断定的,虽说这样加强了皇权,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于是明朝的皇帝便选择将自己手...

朝廷的大臣们为什么敢怒不敢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封建社会,皇帝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有一句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臣们敢怒敢言吗?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题主懂了吗?

白居易为什么敢当着众大臣的面频频指出皇帝的错误?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在“开元五年九月”条下有如下记载:贞观之制,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小臣不得为谗慝。贞观时期特别是其前期,由于太宗大力倡导,“敢犯龙鳞”、勇于批评与虚心纳谏...

明朝大臣都敢向君王直言进谏,为何清朝大臣只能唯唯诺诺?
但是清朝的满人大臣则不是这样,他们君臣之间是绝对的依附关系,君主说什么就是什么,大臣只负责执行,不需要反驳,也不需要提出意见。明朝的大臣都敢以死进谏,但是清朝却几乎没有人进言的原因就是两朝的文化差异。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对一个朝代的影响也是很巨大的,从这两个朝代的君臣...

南北朝奇葩君王,为何被大臣随意打骂不敢还手?
但是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也就仅仅在北魏政权时期,尽管窝囊的,朝政被别人把权的皇帝很多,但是被自己的手下殴打,而且还不还手的皇帝可能就仅此一个吧。因为对于地王来说,首先不管是有多么的窝囊,但是皇室的尊严是所有人都维护的,这就是为什么被打的皇帝少之又少的原因。因为如果你敢挑战一个皇室的...

北安市18750977463: 宋朝的士大夫为什么多敢与皇帝"较劲 -
西蒲醋氯: 赵匡胤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实行“以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 另外还有一则传闻,据说赵匡胤登基后曾在宫中秘立一碑,叫做“誓碑”.碑上内容秘不示人,只有新皇登基后在可以自己独自观看,并且不得泄露碑文内容. 后来靖康之变,金人占领汴梁宫廷无人把守.有好事之人入内方才看到誓碑内容. 据说内容为三戒: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 由此可见宋朝对士人的优待.

北安市18750977463: 为何宋代谏官敢弹劾宰相、顶撞皇帝(2)
西蒲醋氯: 所以,唐介的底气,既有他仗义执言的胆识,也有权力架构方面的原因.宋沿唐制,中央监察机关为谏院和御史台,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监察机关里的谏官、御史们,被形像地称为言官,可以直言皇帝的过失,纠察宰相以下的百官.同时,宋代谏官、御史还拥有一项特权,可以风闻弹事,哪怕是对于没有真凭实据的事情,也可以进行弹劾,弹劾错了,并不追责.所以,唐介对文彦博送蜀锦这一道听途说的事情进行弹劾,而文彦博非但不敢辩白,甚至还连连谢罪.同时,一个谏官、御史在职期间,如若没有弹劾、扳倒几位不称职的高官,反倒会被士大夫讥为尸位素餐的.这样一来,权力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监督.

北安市18750977463: 在宋朝时期,哪位大臣千方百计的讨好皇上 -
西蒲醋氯: 宋朝的皇帝从来不杀文官,文官一般比较大胆,敢于直谏皇帝,但和皇帝唱对台戏的几乎是没有,宋朝皇帝手握大权,臣下没有不臣服的,所以说99%的官员都是在千方百计讨好皇帝.

北安市18750977463: 宋代对文臣有多礼遇,大臣竟然敢指责皇帝 -
西蒲醋氯: 本来就有专门劝谏的大臣,皇帝做得不对就会出来劝谏指责

北安市18750977463: 宋朝设立台谏制度,当时的吕祖谦这样描述:“大臣权任太重,恐其不能无私,则有给舍以出纳焉,有台谏以纠正焉,有侍从以询访焉.言及乘舆,则天子... -
西蒲醋氯:[选项] A. 皇权不再至高无上 B. 已经有了权力制衡机制 C. 相权受到严重削弱 D. 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

北安市18750977463: 有人敢说皇帝的坏话吗
西蒲醋氯: 有,去看历史上,从唐朝开始看,宋朝更多,而且宋朝皇帝最窝囊,凡事还得听大臣的.不过现代人的素质是说不了的,脏话连篇.人家古人骂人都是带文化的.说人坏话都能是一首诗.比如骆宾王,因为说皇上,被封了官位.

北安市18750977463: 如何理解宋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西蒲醋氯: 对于北宋尤其是宋初的相权,多持削弱说,通行的教科书中,基本如此.其实,宋初削弱相权说或是北宋削弱相权说是颇可质疑的.笔者有《宋初中书事权初探》、《三司·台谏·中书事权》两文,详加考察,证实在宋初三朝,“相权削弱”说...

北安市18750977463: 古代有些大臣对皇上直言不讳 -
西蒲醋氯: 犯颜直谏.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 直谏:直言规谏. 整个词的意思就是: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北安市18750977463: 为什么宋朝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
西蒲醋氯: 由于宋代皇帝都能较好地执行太祖的祖训,大臣和文官也敢于发表意见,使皇权得到一定的束缚,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

北安市18750977463: 历史上假如有个大臣很内向的,上朝时候有事奏皇上,他说话很小声,皇帝见到这样会怎样?
西蒲醋氯: 这个要看哪个朝代了,若是宋朝.重文轻武,恰好你说的那个内向的人是个文官,那么皇帝会走他到跟前并且和蔼的问.若是武官,皇帝会因为他缺少阳刚之气而被切掉JJ也说不定.其他朝代,无论文武都没有敢在皇帝跟前说话是个蚊子的,因为你懂得~打灯笼上厕所,找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