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不戴钢盔,为什么非要戴着“尿布”呢?

作者&投稿:荡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朝鲜王朝军事状况,包括兵种服饰~

朝鲜王朝早期为高句丽,中国中央政府多次对其进行战争。唐朝中期,中国为了保证对鸭绿江及辽东,黑龙江,乌苏里江的绝对控制,设立安东都护府。朝鲜的新罗王朝和中国唐朝军队发生了战争,最后中国主动放弃了朝鲜半岛平壤,乐浪郡等地区,和新罗王朝约定,唐朝和新罗分别以鸭绿江等分界,中国巩固了辽东地区。朝鲜王朝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到了元朝,被武力征服,向大元臣服。明清时期的朝鲜王朝军事力量不强大,长期受到中央王朝的限制。明朝晚期,朝鲜王朝建都汉城,称大韩。日本干涉朝鲜之后,朝鲜被迫脱离了中国,国号大韩帝国。军事力量受到日本限制。

黑牛城道的曙光里。。
n3b
n2b
洋货市场有家卖的
家乐福附近也有个专卖店卖的
就在白堤路上

大家会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日军头盔加布的现象,看到日军的这一打扮,不自觉地让人感到他们这一装扮十分的滑稽可笑。

其实,历史上日本兵为戴的“尿布”其实并不是仅仅是日本人独有的,在二战时期在非洲作战的英、德以及美国军队,也广泛的使用这种类型的帽子,那么为什么日本军队如此特别要军人帽子上加如此滑稽的两块布呢?

日本军帽上的布片名叫“军帽垂布”,简称“帽垂”。近代日本佩戴帽垂一说是受法国影响,日本陆军军装受法国风格影响。日本帽垂可以拆卸,平时不带。在野战的时候和战斗帽(日本正式名称是略帽)配套使用。实际作用是在战斗中保护颈部。对一个身穿军服、头戴钢盔的士兵,皮肤露在外边的部位,除了手和脸之外,还有的一个部位就是颈部。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除了和其他部位同等概率的中弹几率,颈部还容易受到其他形式的伤害,也就是被弹片、或者炸飞起的碎石等划伤。

作战时士兵主要的姿势是弯着腰或者趴着等,大部分的作战姿势姿中颈部要向前探出,又无法被钢盔和军装覆盖住,于是颈部裸露的皮肤,就很容易被弹片、碎石等划伤。而人的颈部又比较关键,最关键的是左右两侧有着血管大动脉,一旦被弹片崩到颈动脉上,那么人肯定就完蛋了。虽然只是一层布,但因为是强度较高的帆布,而且是软垂下来的,挡不住打到脖子上的子弹,但是对弹片、或者炸飞起的碎石,还是有着相当有效的防护作用的。

另外在近身战中,这种军帽垂布也有防护作用。比如被刺刀侧面刺刀了脖子上,有这层软垂着的布阻挡,有一定概率能让刺刀刺不入脖颈里。再入如果被大刀砍到脖子上,如果刀不是很快的话,则看不透这层军帽垂布,能够阻挡住对脖子的致命伤害。此外在一些精锐部队,除了这种军帽垂布,还有这一种蒙面巾,能够从眼睛下蒙住下半张脸,可以防止爆炸、燃烧的有毒气体,以及被炸弹炸起的沙尘等,同时对脸也有一定防护作用。

日军加这两块布要有一个主要因素,这样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因为往往战争中军人的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不仅会有蚊虫叮咬,还会经常被日光暴晒,所以日本人就发明了在军队军人头盔上加两块布,这样一来,加了这两块布后,不仅可以防止蚊虫叮咬,还可以起到防晒的作用。这两块布也可视为天皇赐予每个士兵的护身符,大意:一块是八宏一宇,一块是四海一体。

除了上述的作用外,“尿布”还有以下几个作用:

1、遮阳。

这是一个困扰了二战中很多国家的重要问题,比如在非洲战场上的英国军队,就长期受到沙漠中的高温以及炽烈阳光照射的困扰,很多士兵都因此得了日射病并因此病倒或死亡。后来世界各国在亚热带地区以及热带地区交战时,都选择了带有尾部遮阳帘的头盔或者帽子,以避免后脑及颈部受到太阳的直接照射,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日射病的发病率。

2、御寒。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虽然只是薄薄的一片宽布,在冬天的严寒地区作战时,也还是有一点作用的。到了冬天的时候,可以把脸颊两边的布扣起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脸部、后颈因为受到严寒而冻伤。

3、在战斗中防止尘土、小碎石掉入衣服内,导致不适。

在二战中,士兵在作战时由于经常会遭到炮击、手榴弹爆炸等情况,其掀起的尘土、碎石往往会落入附近士兵的衣领,引起行动上的不适。因此在军帽上安装了这种“尿布”以后,士兵在卧倒的时候,“尿布”也会顺势盖住士兵的颈部,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尘土等杂物掉入士兵的衣服里,引起不适感,继而影响战斗动作。所以说,日本人装备的“尿布”,看上去很丑陋,事实上这个东西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而且装备这种“尿布”成本也并不高,可以说是一本万利非常的划算。



日本兵不戴刚盔,头上却顶着“尿布”的原因是,因为这款特殊的“尿布”可以帮助他们挡住太阳照射在脑门上的反光,这样在阳光下就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也就可以更安全的行进在道路上。不至于被敌方的狙击手过早发现,打中脑袋。其实不光是过去的日本人士兵,几乎所有的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人,都会在自己的头上或者钢盔上,做一些防止反光的保护。这样一来他们就更容易在战争的环境下隐蔽自己。就连现在的时间依然会往自己的钢盔上,一些布条,尤其是狙击手。接下来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尿布”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

一、日本兵不戴钢盔,但是非要在自己的头上戴着“尿布”是因为可以隐蔽自己

在热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潜伏着很多神枪手。一个不注意被神枪手发现就会有生命之忧。所以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就要尽量做到隐蔽自己。而这个布子可以有效的防止反光,让狙击手不容易发现自己。

二、日本兵不戴钢盔,但是非要在自己的头上戴着“尿布”是因为方便擦汗

在现代战争中的行军过程中,是十分艰苦的。所以,难免会满头大汗。这时候,这块布子的作用就像是我们打篮球时头上戴的头巾,可以防止汗水流到眼睛里,并且保持皮肤的湿润,这对于士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日本兵不戴钢盔,但是非要在自己的头上戴着“尿布”是因为方便包扎

在战争中难免会受伤,而受伤的时候,医护人员不一定会在身边,所以就要靠自己,来为自己止血。这时候,头上这块布子就可以充当绷带的角色,将自己出血的地方用布压起来,然后等待救援。



因为钢盔加上两片布片可以有效的防风,这是日本军队的军装特点。

这两块布是为了防止炮弹碎片划伤脖子的,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防护措施。

“尿布”一般是由厚帆布制成,可以拆卸,主要作用是对脸颊和颈部的保护,意义特殊,是日本天皇给日本士兵的护身符。


日本兵不戴钢盔,为什么非要戴着“尿布”呢?
日本帽垂可以拆卸,平时不带。在野战的时候和战斗帽(日本正式名称是略帽)配套使用。实际作用是在战斗中保护颈部。对一个身穿军服、头戴钢盔的士兵,皮肤露在外边的部位,除了手和脸之外,还有的一个部位就是颈部。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除了和其他部位同等概率的中弹几率,颈部还容易受到其他形式的伤害...

为什么我国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不带钢盔,而是带这种帽子.?这种是什么...
其实国家特种兵在执行大部分任务时都不戴钢盔,有的是带贝雷帽或是运动头盔,其实根本没有防弹性能。因为防弹头盔太相对重了,特种部队强调的是灵活,快速,通常不会给敌人反应时间。大多数头盔都只能防手榴弹破片或是小口径手枪弹。而且即使能防击中后差不多晕了,还要托回去太麻烦,为了保密不能被俘虏,...

历史上日本兵为何头上非要戴两块布不戴钢盔?
如果非要追究日本兵不戴钢盔,只能说是日本国内的资源比较紧张,不能给每一个日本兵都配发钢盔,没有钢盔的日本兵就只能在头上裹两块布了。

对越南自卫反击战中为什么战士不戴钢盔
1.行军的时候可以不带,侦查任务时可以不带,主要战事结束后扫荡时可以不带,但是战斗中大家都会带 2.中国官方说法是2.7w伤亡,由于基本处于推进中,战斗结束后一般我方能控制战场,所有伤员都能得到较好的救护,所以伤亡比很高,阵亡7000,其余都是受伤 3.越军被击毙1.5w人,受伤不详,按一般规律,是...

为什么历史上的日军不带钢盔,而带着两边垂下来的帽子?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边垂下来的那种帽子相当于钢盔来说能为日军提供更好的保护,所以日军才会摒弃钢盔而选择那种帽子的。其实按道理来说,钢盔在战场上的防护性能是远远高出布匹材质的帽子的,所以日军应该给士兵同意配备钢盔才对。但是钢盔也不是没有缺点的,结合日本的自身情况以及日军所处的战场,最终日本...

历史上日本兵为何非要戴“尿布”,死活都不戴钢盔呢?
关键在寒冷地带打仗,钢盔直接戴在头上,一出汗直接冻在了钢盔里,临时想脱钢盔,不送出一层头皮,是别想脱下来的。二战爆发后,日军入侵东南亚,这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闷热,蚊虫肆虐,士兵被蚊虫叮咬后,奇痒难忍,而且很容易传染疾病,造成军队战力大幅下降,甚至非战斗减员。因此此战之后,日军戴...

对越反击战之谜,步兵为什么没有钢盔
钢盔退出步兵装备序列,和这种极端强调精神作用,而忽视物质作用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除了思想上的因素之外,一些技术上的原因也导致了步兵不戴钢盔。比如《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的作者狼牙山后代向笔者表示,自己的侦察兵战友本来他们是有钢盔的,但是他们不愿意戴,觉得那玩意儿太重了,行动的时候不方便。...

为什么特种兵普遍都不戴钢盔而戴奔尼帽?
特种兵面对的是国际武装力量或者恐怖分子,在武装战斗方面都是有专业技能的,如果特种兵需要安全帽做保护时,基本上就没有武装力量了,因为需要钢盔帽保护的特钟兵已经是一个死人了。而奔尼帽在特种部队的广泛应用是有着它特定的意义和价值的。也是行为这种帽子对特种兵个人的需要和对造成任务的利处。奔...

二战时期各国士兵都会佩戴钢盔,为何我们国家的士兵却没有佩戴?_百度知 ...
这样来说,金属钢盔的作用就是微乎其微了,再者,钢盔本身重量也大,受当时机械化水平的制约,它们基本上都是用几毫米的钢板制作而成,现在的复合材料完全还是幻想,所以说,这对于士兵来说,负担太重了,就算当时装备有钢盔,好多士兵都不愿意佩戴,以至于造成了我们国家的士兵都不佩戴钢盔的假象。另外一...

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士兵没有普遍装备钢盔?
没戴钢盔,照样上阵杀敌。相信很多人在看抗战片或是抗战电影的时候都会发现,面对装备精良甚至是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士兵,而我们的士兵甚至是衣服鞋子都没有的穿更别说人人都头戴钢盔了。就算是在武器装备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仍然战胜了日寇侵略者,在这里向保家卫国血洒疆场的抗日士兵致敬...

黄州区19556506535: 抗战时期,日本兵的帽子上为什么都挂几块尿片? -
熊斩盐酸: 日本古代足轻(普通步兵)的阵笠(出征作战时戴的斗笠)后面就有遮阳帘 作用自然是遮阳 现代的日军是明治时期组建的,最早采用法军的训练方法和服装样式,因此也有人说那个屁帘是遗传自法军军帽的

黄州区19556506535: 我国电影电视上侵华日军怎么不戴钢盔???特别是战斗时?是不是要我?
熊斩盐酸: 当时的钢盔大多数装备在一线的作战部队.负责占领的部队不承担太多的作战任务所以装备很少.你在电影里看到的大多是经过导演的艺术处理的,我觉得拍的比较真实而且像回事的我觉得不错.充分显示了当时的真实状况.我是学历史的,在抗战的返攻阶段到来之前,当时的日本军事实力,确实比中国强,这一点是准确的.

黄州区19556506535: 抗战史:为什么日军戴上钢盔伤亡反而增加 -
熊斩盐酸: 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那就是钢盔的里衬太薄,在黑龙江寒冷的天气里,日兵出汗以后如果不加处理,很快脑袋就会和钢盔冻在一起,危险而又好笑.强行摘取,无意中会连皮肉扯下. 第二,日军当时使用的钢盔,前面正中有一个很大的红色圈圈,这是日军的标志.而红色在所有光线中是最醒目的.于是,苏军老远就能发现日军的士兵,并且瞄着红圈圈开火.苏军使用的纳干式步枪笨重而且后坐力大,但是也有优点,那就是弹道稳定,穿透力大.因为红圈正好在头盔正中,一枪命中,日兵大多数糊里糊涂就见天照大神去也. 第三,当时日军钢盔的涂漆有些问题,炎热季节,长期暴晒,偶尔又是一场大雨,使用久了,钢盔的绿漆剥落,露出钢底,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容易暴露目标

黄州区19556506535: 钢盔没有用为什么军人要戴.? -
熊斩盐酸: 钢盔的用处是很大的 在战场上,带钢盔的话,可以有效减少单片、碎石对头部的冲击,减少伤亡,至少可以减少30%的伤亡 只不过特种部队和某些其他部队,在进行CQB作战时,为了减少累赘,不带钢盔

黄州区19556506535: 为啥日本小鬼子喜欢弄那尿不湿戴着?是传统吗 -
熊斩盐酸: 因为节省布.

黄州区19556506535: 为什么很多日本侵华战争照片上人没穿裤子 -
熊斩盐酸: 你说的是日本兵还是战场上死人的照片?两个我都给你解释一下吧.1.日本兵不穿裤子:日本围兜,传统服饰.穷人夏天穿的.一条白布把下面围起来就OK了.现在社会没人会这样穿了,不过传统祭神的时候,抬神坛的人会这样穿,以展现男子气概,参考相扑的打扮.2.战场上的死人不穿裤子.战场上就是这样的,战斗激烈的时候裤子,鞋什么的都能打掉.平常人正常大家的时候都能扭打的掉裤子,何况战场.而且人在战场上死了后,尸体被踩来踩去的,自然会衣冠不整的

黄州区19556506535: 韩籍士兵 -
熊斩盐酸: 二战期间,日本人手下的所谓皇协军,装备落后,各项供给均不足.而且是作为一线的靶子使用的.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钢盔.而且有的炮兵离一线比较远也是没有钢盔的.

黄州区19556506535: 打仗时,头盔不能挡子弹,为什么还要一定要戴 -
熊斩盐酸: 看,主要的致伤原因是各种的破片,在一战中,头部受伤的比例很大,根据这种情况,法国人首先采用了钢盔,大大的降低了头部的受伤几率,随后各国都开始给自己的士兵配备头盔.在战场上,被一枪爆头的情况并不多见,就算是狙击手也是尽量向人体的躯干部分开火,以增加命中的几率,电影中的爆头就是电影中常见.其实,现代的头盔子弹已经不能击穿,但是子弹命中的巨大冲击力,也会把士兵的脖子折断.

黄州区19556506535: 侵华日军军官与士兵在装束上明显不同,这不是给我军提供了放冷枪的机?
熊斩盐酸: 小日本的一个大佐都挺值钱的.不象国军的将军太多. 而且日军军官好象没钢盔.还都有战刀,多不方便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