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一篇文章《人生就是一首诗》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作者&投稿:犁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语堂《人生像一首诗》读后感~

一·原文: 《人生就是一首诗》 林语堂
我想由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它的开始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紧张才稍微减轻,性格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样圆熟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慈和的态度;以后便到了衰老的时候,内分泌腺减少它们的活动,如果我们对老年有着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而照这种观念去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个时 期在我们的心目中便是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光闪灭了,一个人永远长眠不再醒了。我们应该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应该能够像欣赏大交响曲那样,欣赏人生的主要题旨,欣赏它的冲突的旋律,以及最后的决定。
这些周期的动作在正常人的人生上是大同小异的,可是那音乐必须由个人自己去供给,在一些人的灵魂中,那个不调和的音符变得日益壮大,结果竟把主要的曲调淹没了。那不调和的音符声响太大了,弄得音乐不能再继续演奏下去,于是那个人开枪自击,或跳河自杀了。
可是那是因为他缺少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弄得原来的主旋律被淹没了。
如果不然的话,正常的人生便会保持着一种严肃的动作和行列,朝着正常的目标而迈进。在我们许多人之中有时断音或激越之音太多,因为速度错误,所以音乐甚觉刺耳难听;我们也许应该有一些恒河的伟大音律和雄壮的音波慢慢地永远地向着大海流去。
没有人会说一个有童年、壮年和老年的人生不是一个美满的办法。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之分,一年又四季之分,这办法是很好的。
人生没有所谓好坏之分,只有“什么东西在那一季节是好的”的问题。如果我们抱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而循着季节去生活,那么,除夜郎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之外,没有人会否认人生不能像一首诗那样地度过去。莎士比亚曾在他关于人生七阶段那段文章里,把这个观念更明了地表现出来,许多中国作家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莎士比亚永远不曾变成很虔诚的人,也不曾对宗教表示很大的关怀,这是可怪的。
我想这便是他伟大的地方。他在大体上把人生当做人生看,正如他不打扰他的戏剧的人物一样,他也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一般配置和组织。
莎士比亚和大自然本身一样,这是我们对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称赞。他仅是活于世界上,观察人生,而终于跑开了。
二·文章的主旨:作者从生物学角度阐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韵律和节拍,不要刻意地打乱它的节奏。要从每一阶段的人生体验中去欣赏它的韵律之美,人的一生才能如诗一般度过。

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绝对应当是范本,从鸡毛蒜皮点看,乐趣大概就是化日常生活之琐碎和腐朽为那么点乐子吧。这些个乐子之于我大概就是把原本不开心的东西化解掉和增加些嗑瓜子农门阵的开森呗。

一·原文: 《人生就是一首诗》 林语堂
我想由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它的开始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得到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紧张才稍微减轻,性格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那样圆熟了,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容,较玩世,同时也较慈和的态度;以后便到了衰老的时候,内分泌腺减少它们的活动,如果我们对老年有着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而照这种观念去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个时 期在我们的心目中便是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光闪灭了,一个人永远长眠不再醒了。我们应该能够体验出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应该能够像欣赏大交响曲那样,欣赏人生的主要题旨,欣赏它的冲突的旋律,以及最后的决定。
这些周期的动作在正常人的人生上是大同小异的,可是那音乐必须由个人自己去供给,在一些人的灵魂中,那个不调和的音符变得日益壮大,结果竟把主要的曲调淹没了。那不调和的音符声响太大了,弄得音乐不能再继续演奏下去,于是那个人开枪自击,或跳河自杀了。
可是那是因为他缺少一种良好的自我教育,弄得原来的主旋律被淹没了。
如果不然的话,正常的人生便会保持着一种严肃的动作和行列,朝着正常的目标而迈进。在我们许多人之中有时断音或激越之音太多,因为速度错误,所以音乐甚觉刺耳难听;我们也许应该有一些恒河的伟大音律和雄壮的音波慢慢地永远地向着大海流去。
没有人会说一个有童年、壮年和老年的人生不是一个美满的办法。一天有上午、中午、日落之分,一年又四季之分,这办法是很好的。
人生没有所谓好坏之分,只有“什么东西在那一季节是好的”的问题。如果我们抱这种生物学的人生观,而循着季节去生活,那么,除夜郎自大的呆子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之外,没有人会否认人生不能像一首诗那样地度过去。莎士比亚曾在他关于人生七阶段那段文章里,把这个观念更明了地表现出来,许多中国作家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莎士比亚永远不曾变成很虔诚的人,也不曾对宗教表示很大的关怀,这是可怪的。
我想这便是他伟大的地方。他在大体上把人生当做人生看,正如他不打扰他的戏剧的人物一样,他也不打扰世间一切事物的一般配置和组织。
莎士比亚和大自然本身一样,这是我们对一位作家或思想家最大的称赞。他仅是活于世界上,观察人生,而终于跑开了。
二·文章的主旨:作者从生物学角度阐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韵律和节拍,不要刻意地打乱它的节奏。要从每一阶段的人生体验中去欣赏它的韵律之美,人的一生才能如诗一般度过。


林语堂是哪里人?有哪些著名作品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瞬息京华》(Moment in Peking),又名《京华烟云》,郁飞译,1991年...

林语堂的生平事迹,谁知道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彻底的觉悟,来源于他遭受到的打击,以及他经历的磨难。只有经历了大的磨难、遭受过灭顶之灾、才能痛彻心扉的幡然醒悟。彻悟: 彻底的明白,或者是做了错事反省的意思。关于彻悟的诗词:示众法语利益多,念佛伽陀悉包罗。全真成妄...

林语堂有句名言:“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统治阶级的思想...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

林语堂的生平简介
林语堂的生平简介简介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华民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圣约翰大学英文学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林语堂】求林语堂表达思乡情感的文章!(最好是文章名+文章链接)
这篇文章通篇没有一个字提到杨杏佛,可读者看到南京政府的荒淫无耻和丑恶嘴脸,谁不会哀叹杨之死何其无辜? 好友的故去让林语堂悲痛欲绝,更让人难过的是,他和鲁迅又产生了误会。6月20日,举行杨杏佛的入殓仪式。林语堂正在被严密监控,出不得门。鲁迅去后没见到语堂,很生气,“这种时候就看出人来了,林语堂就没...

谁知道林语堂与鲁迅之间的关系
林语堂听到鲁迅的死讯以后,特意写了一篇《悼鲁迅》的文章,说了他和鲁迅的关系: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这段叙述,可为至论,从来没有人再在这个方面怀疑林语堂的诚恳。林语堂说不悼鲁迅,...

梁语堂为什么要写 冬至之晨杀人记 大多数人说是为了总结待客之道 可...
林先生文中所谓杀人,不是红刀子进白刀 子出,鲜血淋漓一命呜呼的那种,那种肉体上的消灭,不是读书人所为。依照孔老爷子的说法,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林先生的所为,正是中士的做法,用话噎死你,在谈笑风生间。

《吾国与吾民》这部书,它是围绕怎样的一个故事来写的?
作品有《剪拂集》、《我的话》、《暴风雨中的树叶》、《大荒集》、《语堂文集》等。《吾国与吾民》简介又名《中国人》。散文小品集。是作者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对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生活习惯、政治、社会、艺术等各个方面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与西方人进行了...

鲁迅和林语堂到底什麽关系
鲁迅与林语堂是因《语丝》相识并结下友谊的。《语丝》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主编是孙伏园和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章川岛等人是刊物的主要撰稿人。其时,林语堂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鲁迅在教育部任职,同时兼授北大课程。《语丝》侧重发表文艺类作品,包括杂文、小品、随笔等各类文体,文风活...

江苏省19537586788: 林语堂的一篇文章《人生就是一首诗》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
舒鲁盐酸: 一·原文: 《人生就是一首诗》 林语堂 我想由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它的开始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

江苏省19537586788: 文摘三百字左右 -
舒鲁盐酸: 1、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叶;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特别旅行,那么,拥有青春,我们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拥有...

江苏省19537586788: 人生没有永远的主旨 -
舒鲁盐酸:《人生就是一首诗》 作者:林语堂作者从生物学角度阐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韵律和节拍,不要刻意地打乱它的节奏.要从每一阶段的人生体验中去欣赏它的韵律之美,人的一生才能如诗一般度过.

江苏省19537586788: 求林语堂的一篇文章 -
舒鲁盐酸: 祝土匪 >作者:林语堂 本节共 3607字--------------------------------------------------------------------------------他们既没有金牙齿,又没有假胡须,所以自三层楼上滚下来,比较少顾虑,完肤或者未必完肤,但是骨头可以不折,而且手足嘴脸,就使受伤,...

江苏省19537586788: 举例介绍一篇林语堂的散文分析其特点 -
舒鲁盐酸: 林语堂的散文创作体现出非常突出的幽默特征,这与其早期的散文主张有密切联系.林语堂早期极推崇散文的幽默化,并形成一定的理论特点.林语堂散文幽默特征还可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找到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林语堂散文不仅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并且这种幽默散文观,不仅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的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而且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19537586788: 人生的盛宴的内容梗概 -
舒鲁盐酸: 《人生的盛宴》主要分为无所不谈、谈古论今、闲情雅趣、人生滋味、文苑勺拾、山海游历、臧否人物七辑,收录了林语堂的论读书、古书有毒辩、从梁任公的腰说起、孟子说才志气欲、论性灵、我怎样买牙刷、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老北京的精神、闲话说东坡等众多作品.《人生的盛宴》由林语堂大量中文、英文中译著作中中精选编纂而成.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较为集中地了解林语堂对人生、生活、文艺的精辟见解.

江苏省19537586788: 以如诗如画为题目,一篇600字作文,在线等,给的加50财富!! -
舒鲁盐酸: 我不得不说,生活如诗,一首清丽,婉转,脱俗的奇诗,她只为对她有热情的人吟唱.我不得不说,生活如画,一幅瑰丽,高雅,清新的名画,她只为有心的人展示.有的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遇到不顺心的事,便摇摇头,说道:“人活着就是...

江苏省19537586788: 林语堂散文的优美段落 -
舒鲁盐酸: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林语堂 《人生不过如此》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

江苏省19537586788: 有没有林语堂的经典语录 -
舒鲁盐酸: 秋风萧瑟,人生已到枫叶初红的时期.余下的季节只有冬.但人生只有一个四季的轮回.冬天过了,人生也就结束了.贮藏再多,也没有用武之地.每个人年轻的时候,是应该拼搏的,但无论结果怎样.人到老了,都有休息的权利.有儿女绕膝得享天伦之乐的时刻.人生秋天的美丽,不该带着伤感去缅怀,不该带着不甘继续奋斗,到了这个季节,就美丽的享受一次. 林语堂是个长于享受生活的人,对一切皆从容而海涵.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有的是与读者结知己的随意.对于人生,他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朋友只需对他的观点持尊重态度,并不需要赞同.

江苏省19537586788: 开卷有益的观点 -
舒鲁盐酸:第一 只要被称为坏书的,它必定会影响人的性格,使之走向邪路.但是请想想,如果那些坏书如果无法与读者产生一定的共鸣,使人深入其中,那么哪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如果这书的结构布局,表达方式,构思描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