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昭

作者&投稿:诏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江东有二张,一个就是张昭一个是张*。

孙策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从书上和游戏里面来看,张昭这人平庸无奇,但孙策说的那翻话肯定有他的道理。

那么历史上,张昭到底为东吴做了些什么?有哪些贡献?

解析: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笑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魏黄初二年,遣使者邢贞拜权为吴王。贞入门,不下车。昭谓贞曰:“夫礼无不敬,故法无不行。而君敢自尊大,岂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故乎!”贞即遽下车。拜昭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在里宅无事,乃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权尝问卫尉严畯:“宁念小时所暗书不?”畯因诵《孝经》“仲尼居”。昭曰:“严畯鄙生,臣请为陛下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咸以昭为知所诵。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复,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门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长子承已自封侯,少子休袭爵。

另附:

张昭

性别:男

籍贯:徐州彭城郡 [今江苏徐州]

容貌:矜严,有威风

官至:辅吴将军,谥曰文

简明历史传记

张昭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二十岁时拒绝应试孝廉而与名士王朗等人讨论时事,深受陈琳赏识。东汉末年张昭避乱扬州。孙策举事时,张昭出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器重张昭,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 孙策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则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著有《春秋左氏传》和《论语注》。 嘉禾四年,张昭去世。孙权素服吊唁并赠谥号文侯。

简明演义传记

张昭,好学善书,是当时的著名人物,于汉末避乱江东。孙策在江东创业时,辟张昭为长史,以管仲视之。孙策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张昭性格严肃,对孙权多有直谏。赤壁之战之际,张昭主降,孙权深感失望。孙权称帝后,张昭被封为娄侯,数年后病逝。

历史评价

陈寿: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


话说张昭
江东有二张,一个就是张昭一个是张*。孙策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从书上和游戏里面来看,张昭这人平庸无奇,但孙策说的那翻话肯定有他的道理。那么历史上,张昭到底为东吴做了些什么?有哪些贡献?解析:《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

东吴重臣张昭是一个怎样的人?张昭生平简介
张昭早年跟随孙策,孙策及其重用张昭,据说文物之事都会委托于他。后来张昭辅佐孙权,帮助孙氏立足于江东,可以说张昭是孙吴元老级的人物。孙权当年曾准备设立丞相之位,朝中官员都推荐张昭,但孙权并没有采纳,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据说孙权觉得张昭为人过于刚直,所以才不用他,那张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为什么说张昭:直言耿介,过于偏执?
孙权用车载张昭回宫,深深自责,张昭面子上过不去,重上朝会。张昭的确直言耿介,但又极为固执己见,若不是此事他判断准确,而孙权又算是明主,想必早已惹下杀身之祸。人虽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但不要过于偏执,若是不知道变通,会把小事闹大,使局面愈发不可收拾,所以,遇事要灵活一些,这样才能有回...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笑话张昭20年,为的是什么?
意思是:孙权登基,张昭作为老臣,举杯庆贺,张昭还没把贺词说出口,孙权就对他说:“当年赤壁之战,如果我听你的话,投降了曹操,现在恐怕不知道在哪讨饭吃呢?”张昭听完后,非常惭愧,趴在地上磕头,汗流不止。时隔20年,孙权还不忘嘲笑张昭这个投降派,而且,是在文武百官面前,一点情面都不给张昭。张昭,情何以堪?五、...

历史上张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说到三国的文臣名士,大多数人必定会首先想到蜀汉的诸葛亮、庞统、法正,或是曹魏的郭嘉、荀彧、程昱、贾诩,还有东吴的鲁肃、诸葛瑾,这些“大咖”在后世之人眼中几乎都成了横行乱世的“智慧化身”,特别是有了《三国演义》的加...

细数三国好口才的故事:一言可以兴邦
并以庸医杀人为喻,隐笑张昭等是庸臣误国。最后反唇相讥,说张昭等是: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虞翻夸大曹军声势,诸葛亮指出: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虞翻笑他军败当阳,计穷夏口,犹言不惧是大言欺人。诸葛亮讥讽说: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

历史上张昭在东吴的地位如何?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父。当初孙权掌事时太过年轻,是靠着张昭与周瑜的扶持才能够稳定局面,而且张昭年龄比孙权大太多,所以当孙权有一些出格的举动,张昭从来都是不留情面的劝谏。有几件事情可以很好地说明他俩“复杂”的关系: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勇武,每次打猎,经常骑马射虎,老虎常常往前扑到...

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张昭的生平
公元200年,孙策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对他说若是孙权不能够担此重任,求张昭取而代之。连家族的江山都可以拱手相让,可见孙策对张昭看的是有多重要。孙权年少即位,全靠张昭扶持,才将东吴一步步做大,成为三国鼎立局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张昭除了在政治上的成就,他在文学上也颇有些造诣...

张艺谋悼念张昭,张昭究竟有多热爱电影?
一、张昭是幕后为电影行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张昭在成功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我从小到大学习的都是怎么造车,回国发现连路都没有修,买了一辆跑车又有什么用呢?”自此,张昭不在成为了造车人,转而变成了修路人,他以一己之力将国内的电影行业从1000变成了1万,许多人都知道张昭...

张昭为何被称为东吴第一喷子?
各位,这个话其实说得不大对。张昭不是被称为东吴第一喷子,而是被东吴视为是顶梁柱。当然,他口才很好,这是事实。但他肯定不是喷子。那么问题来了,张昭为什么在东吴久负盛名呢?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张昭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于汉末避乱江东。孙策在江东创业时,辟张昭为长史,以管仲视之。孙策...

咸安区19723562938: 张昭简介(关于张昭简介的基本详情介绍)
施洪伟特: 1、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2、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3、三国时期孙吴重臣.4、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5、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6、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7、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8、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9、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10、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

咸安区19723562938: 张昭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 -
施洪伟特: 张昭客观来讲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胆小,张昭的冷暖人生不过确实够悲剧,张昭首先是一个能托付大事的人,否则孙策怎么会把生后的政事交给张昭,军务托给周瑜呢,至少在孙策看来张昭是干吏.孙策死后,孙权一直在哭,张昭来到孙权旁边和孙权说:天下事还没处理完,你在这哭你哥哥,这事你做的不对.从这点看,张昭无愧是社稷之臣而且是孙权成长道路上的老师.至于赤壁之战张昭劝孙权“投降”,这种投降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投降,张昭所说的投降是一种谋略,类似孙权以后受魏的九锡一样.张昭尽力辅佐孙权,帮助孙权稳定了民心而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臣子能做到这份上,又怎能说张昭胆小呢?

咸安区19723562938: 张昭是谁?他的详细资料 -
施洪伟特: 你是说三国时吴国的张昭? 张昭(156-236),字子布,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官至辅吴将军,谥曰文侯.跟随孙策打天下,孙策临终将孙权托付给他,并嘱孙权道: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作为托孤之臣的张昭,一生忠诚辅佐孙氏,孙权称帝后,张昭因年老辞官告老.张昭百年后,孙权着素服吊唁.

咸安区19723562938: 张昭辅吴 张昭是一个怎样的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
施洪伟特: 张昭其实很有才干的,但是他的才干只是表现在小事上,孙策死前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可以证明,张昭适合替孙权处理家务事,相比之下周瑜才是个将才,例如赤壁之战前张昭就主张向曹操投降,一点都不让步,可见他没长远的政治眼光!然而,但刘备攻打东吴时,群臣皆慌,张昭力排众议,推荐当时年轻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为大都督,最后大破蜀军,可见他还是有点眼光的!至于孙权,对于他手下的人才,什碃粻百救知嚼版楔保盲么人的话该听,什么人的话不该听,他还是很清楚的,能够做到人尽其用,可以说是个英明的主公!三国里他活的时间最长,东吴也是最后一个被灭亡的,有很大的原因是孙权治理有方,可见他的政治才能还是蛮高的!

咸安区19723562938: 三国中张昭是个怎么样的人? -
施洪伟特: 张昭在政治、礼节上墨守成规,战略眼光相对也比较短浅;但他的人格高尚,多次直言以谏、坚持真理

咸安区19723562938: 张昭为吴国做了哪些贡献?
施洪伟特: 1、孙策在江东创业,知道张昭避乱南下,就亲自请张昭出山辅佐自己,让张昭作长史(相当于秘书长)、抚军中郎将,内政军事都交给张昭处理,张昭也不负所望,将孙策的大后方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得当时吴中的人民都称呼他为“仲父”. ...

咸安区19723562938: 各位认为张昭是个怎么样的人?跟周瑜比若何?跟鲁肃比若何? -
施洪伟特: 孙策举事时,张昭出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器重张昭,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孙策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由此可见,张昭和周瑜其实是一样厉害的人.辅佐孙权之后张昭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可惜张昭性格严肃,对孙权多有直谏.赤壁之战之际,张昭主降,孙权深感失望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著有《论语注》. 嘉禾四年,张昭去世.孙权素服吊唁.

咸安区19723562938: 《张昭传》译文 -
施洪伟特: 张昭,字子布,是彭城的人.年少时好学,善于写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一起出名,关系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去担任.刺史陶谦举茂才,不答应,陶谦认为张昭轻视自己,于是将他关押拘留....

咸安区19723562938: 张昭是不是张飞的儿子 -
施洪伟特: 不是 张昭(156-236),字子布,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官至辅吴将军,谥曰文侯. 张飞有两个儿子,分别是: 张苞,张飞长子.早夭. 张绍,张飞次子.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咸安区19723562938: 不是说张昭很聪明吗?为什么他在赤壁之战时主张投降呢? -
施洪伟特: 楼主,张昭乃孙策手下重臣,可他是治理国家内政的人才,就如萧何,而绝非武将,正如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战与不战乃外事.张昭劝孙权投降,其实也为保住孙权,也为保住江东百姓.曹操势大,又以太子名义,投降乃顺天意.但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又要老话重提了,还是外事不能问张昭.考虑问题需要全面,得考虑问题的表面,也要考虑深层次.忘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