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之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移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是什么意思~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本章节,老子抨击,统治者提倡的“礼乐政教”,认为这种学问,是虚伪的根源;这种“为学”是要不得的。只有“为道”,才能减少虚伪,达到“无为”的境界,使天下大治。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释:学多了统治者提倡的礼乐和政教,虚假的东西一天天增多,人不但变得虚伪且更加耍智巧。探求自然顺大“道”,才使虚情假意一天天减少。不断减少虚假的东西,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若能到“无为”的境界,才能事事有所作为。

扩展资料:
旧本题河上公撰《老子注》卷下对“为学日益”的解释是:“学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对“为道日损”的解释是:“道谓自然之道也。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据其解释,所益所损者并不是“学”与“道”本身,而是“情欲文饰”这些东西。
今人朱谦之《老子校释》则将这里的学限定为学礼,范围更小,朱氏并引《庄子・知北?》“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为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24页)。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说:“为学是指探求外物的知识活动。这里的‘为学’,范围较狭,仅指对于仁义圣智礼法的追求。这些学问是能增加人的知见与智巧的。”“‘为道’是通过暝想或体验以领悟事物未分化状态的‘道’。这里的‘道’是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中华书局1984年版,250页)
张如松《老子说解》说:“(河上公)这个注释,颇得要领,确实揭示了‘学’与‘道’的实质”,其下便说明礼与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逐步背离(齐鲁书社1989年版,311-313页)。
高明撰《帛书老子校注》非常服膺河上公的说解,说:“其说诚是。‘为学’指钻研学问,因年积月累,知识日益渊博。‘闻道(帛书乙本为道作闻道,然郭店楚简《老子》乙篇仍作为道,似仍以作为道为安――引者)’靠自我修养,要求静观玄览,虚静无为,无知无欲,故以情欲自损,复返纯朴。”(中华书局1996年版,54页)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将“学”理解为“具体的知识(主要指学仁学义学礼与学文化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0页),同样宽泛。
[魏]王弼撰《老子注》下篇则将“为学日益”解释为“务欲进其所能,益其所习。”将“为道日损”解释为“务欲反虚无也。”显然,对学的理解更宽泛了,包括了一切知识与技能。但也更明确学与道是两种范畴的情形,为学者的途径就是要日有进益,而为道者的途径是日有减损。
也就是任继愈所说的“(老子)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见《老子哲学讨论集》,转引自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并不是说读书读多了,道术就损减了。
所以[清]张尔岐撰《老子说略》卷下说:“为学者以求知,故欲其日益;为道者在返本,故欲其日损。损之者,无欲不去,亦无理不忘。损之又损,以至于一无所为,而后与道合体焉。为道而至于无为,则可以物付物,泛应无方,而无不为矣。”
[清]徐大椿撰《道?经注》卷下也说:“博闻广见之谓学,学在于外,故为学必日有所取益。虚空玄妙之谓道,道在于内,故为道必日有所裁损。”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什么含义


前文引自荀子的《解蔽》“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 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译文:认识事物的智力人人具有,而万物的事理又是可以认识的,但人若运用智力去认识事物,虽不间断,也永远不能全部认识清楚。 后文引自老子的《道德经》“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译文:不断地学习研究外在的科学技术知识,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就会一天比一天增加。不停地修炼心性并守德,开发潜在的智慧,自私自我的主观意识就会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再减少,直至自我的思想意识完全符合宇宙的真理,也就取得了无所不为的大智大慧。因此,无为与守拙是学道悟道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也就是心灵修炼达到上乘的境界了。

其实荀子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句话指的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这方面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①这一问题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必须首先回答、不能回避的问题。整个世界,不外乎就是物质和精神这两大现象,因此,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逃避不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比如,在关于事物发展规律性的问题上,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就会主张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的;相反,坚持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或者根本否认事物存在着规律,或者把事物的规律看着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创造的等等。
④这一问题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又反过来成为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这一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实践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它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凡事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改变什么

不要过度,过度就伤身了!


...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
人生来沉静,这是人的先天禀性。而由外界事物的影响而生出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天性的一种本能(也就是说人的先天禀性在定中,不过能够本能的感知外物,这里是说人先天便有一静一动,静是天性,动也是天性)。 然后由于能够感于物之动而后渐渐的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的感受(由外物的不同而不同),就...

lun论修身文言文整理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7.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

荀子说人性本恶,有他的原话吗?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86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180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原话出自《荀子第二十三·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人,这是他的原话吗?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世有伯乐文言文翻泽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尽心上》。原文: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译文:孟子说:“人如果能竭尽心力...

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也翻译
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也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中尽人之性者,谓知者;尽物之性者,谓愚者。是故,君子之道有二焉:不诚乎身之中,则尽物之性也;不明乎身之外,则尽人之性也。故天子以教道设于天下矣。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中愚者不是指愚蠢的人,而是指那些追求自我满足...

《中庸》的全文和译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

宋朱熹胡子知言疑义原文_翻译及赏析
宋朱熹胡子知言疑义 胡宏 知言曰: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尧、舜、禹、汤、文王、仲尼六君子先后相诏,必曰心而不曰性,何也?曰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六君子,尽心者也,故能立天下之大本。人至于今赖焉。不然,异端并作,物从其类而瓜分,孰能一之! 熹谓“以成性者也”,此句可疑...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什么意思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 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译文:人的本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因循着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人一生下来就好忌妒仇恨的心理,因循着这种本性,于是就会发生残害忠厚善良的...

利通区17628472992: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是什么意思 -
致肾怡宝:[答案]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 这是说,人(主体)有认识的能力(能知),物(客体)有可认识的性质(所知). 哲学认识论——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 1.客观世界能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 2....

利通区17628472992: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是什么论 -
致肾怡宝: 这个应该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相结合的辩证法,全句的意思,应该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只相信已经知道的事,这是人的通病;(却不知)凭借已经知道的来推论事物(的发展规律,动向)之理!我是个预测师,经常运用辩证法的,就是把唯心与唯物结合起来推论以前发生过的,和尚末发生的事,每每百发百中,客人连连称神!

利通区17628472992: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
致肾怡宝:[答案] 通常用来对事物的探索(求知),是人的本性.可以被探索的(了解),是事物的本质、规律.用人求知的本性,来探索可以被了解的事物的规律,是没有可以停止和不变的(人类探求事物的规律是一直进行的),这是永远不能偏离的道理. 没世穷年:...

利通区17628472992: 凡之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凡之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 -
致肾怡宝:[答案] 前文引自荀子的《解蔽》“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 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译文:认识事物的智力人人具有,而万物的事理又是可以认识的,但人若运用智力去认识事...

利通区17628472992: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是什么意思?
致肾怡宝: 能够认识 事物,是人具有的天性;可以被了解,是 事物存在的理由.指万事万物是可以被 认识的.

利通区17628472992: 如何用马克思哲学的观点 论述荀子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句话! -
致肾怡宝:[答案] 中国古代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其马克思哲哲学含义是说 1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 2客观世界能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 3人的认识是对外界的反映

利通区17628472992: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是什么意思 -
致肾怡宝: 可以于事物中领悟出道理的人也可以透过道理知道人的心性...

利通区17628472992: 凡之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而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什么意思? -
致肾怡宝: 前文引自荀子的《解蔽》“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 而无所疑止之,则...

利通区17628472992: 如何用马克思哲学的观点 论述荀子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句话! -
致肾怡宝: 其实荀子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句话指的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这方面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①这一问题是任何哲学和哲学...

利通区17628472992: 如何用马克思哲学的观点 论述荀子的“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句话!
致肾怡宝: 中国古代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其马克思哲哲学含义是说 1能够认识世界是人的本性 2客观世界能被认识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的 3人的认识是对外界的反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