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戒律是解脱?

作者&投稿:桐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知道上放上图片?~

先把要放的图片放在电脑文件夹里。。点击“问题补充” 就会出现“插入图片” 然后就浏览 ,找要插入的图片 ,就好了

红的法强
黄的智力
蓝的精神
初期装备不用特意去堆什么属性,出效果就可以了
后期,感觉戒律的装备比较偏向,法强、智力、暴击和5回,其他的就看自己在团队的位置而调整。

佛是觉悟者,是智者,是明白人,把宇宙人生的道理都看透彻,看明白了。

我们凡夫迷糊,短视,所以佛把看到的真相,归纳成一些规则,告诉我们,帮助我们、保护我们,就是戒律。

例如小朋友不懂事,不知道马路如虎口,随便乱过马路,会非常危险。老师就告诉小朋友,过马路要看行人红绿灯,红灯不要过,绿灯才可以过。

这就是戒律。戒律不是佛用来束缚人的。相对的后果也不是佛惩罚人的。

就像上面的例子,老师已经告诉小朋友了,小朋友还是贪方便,还是随便过马路,被车撞了,那个受伤不是老师惩罚小朋友的。

附:五戒十善

五戒: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邪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妄语(不骗人)、不饮酒(酒能乱性,不喝酒是为了保持理智,不犯上面那四条)。

十善:不杀(不伤害众生),不盗(不众生占便宜),不淫(不乱搞男女关系)、不恶口(不会说话粗鲁令人不快)、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妄语(不骗人)、不贪(不贪婪)、不嗔(不生气)、不痴(不愚痴,能分是非、辨黑白)。

戒的目的是摄心,律是日常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用戒降心,以律律己,解脱有期。

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即戒定慧三学)为根本。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

戒是解脱的一个支柱,是必须的条件,但不是唯一。
所以,戒律不是解脱,而是一种帮助。单独提倡解脱是没有可能达到解脱的。

http://hi.baidu.com/at4331/blog/item/70068e59050ff386810a185a.html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只是戒律是无法解脱的。 必须学习3种学处,戒学处,定学处,慧学处,也就是所谓的3增上学处。

戒是指帮助守护六根的规定。律是指律仪。


佛教五戒第二戒:戒偷盗 怎么理解?
以偷盗恶业的动机,行为,偷盗成功.未来心识的业因,必然相续感果.由心造画六道轮回的不同情况,由心造就菩萨佛陀的果报.心田播种一粒种,是荆棘的种子,或是善的种子,或是解脱的种子.昨天播种,今天忘记.未来因缘成熟自然从心地之中出生感得结果.造就偷盗恶业,业果轻重.看所偷盗的对象,偷盗行为给他人带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解释一下)
惠能少孤而艰难困苦,于市卖柴为生。及闻一客诵《金刚经》而心有所悟,遂赴五祖处学法。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

心学对儒释道的融合与创新
所以佛讲“解脱” ,解脱了社会和自然的双重束缚,最后获得了终极的精神自由。 人的生命离开了社会,也离开了肉体,成为纯粹的精神存在,这就是“涅槃”的要表达的意义。它体现是一种“出世”的精神。 理解了儒释道三种哲学的本质,我们再来讲心学。 02.心学从佛家学了什么 第一点学世界观佛家的世界观是什么?性空...

法无禁止即自由做何理解?自由是不是一种孤独
我觉得自由就是以“真正的美好”和“爱”为中心的完全的自由,可以跟自然合二为一,好像自己支持着自然,同时自然也完全支持着自己,做什么都对,做什么都顺。但这个重点是爱,爱自己和爱他人,爱世界。这跟肆意破坏外界是两回事,同时也不是让自己抑制被过去的人定义为不好的东西,比如“愤怒、悲伤...

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怎样理解?
1950年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明确规定对南传佛教的称呼,无论在西方或东方一律使用上座部而不使用小乘。至于说佛法上的特点,这个问题就很大了,概括的来说,大乘佛法以行菩萨道为宗旨,强调要普渡众生,具体到修法上体现在“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和“四摄六度”上。上座部佛教主要以解脱道为主流,...

佛教为什么戒酒戒色还不能求名利是吗
一般的信众不必戒酒戒色也可以求名利。除了出家人以外,在家修行的佛弟子称居士,受了五戒就必须戒酒,您这里的色是指男女性关系吗?受了五戒必须戒的是邪淫,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包括不正当的时间和场所,行淫的部位等。正常的夫妻性生活是容许的。其实戒律是保护我们不受伤害的,每当从电视上看到...

耆那教教义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对出家的信徒,耆那教的戒律更为严格,要求行苦行。它指出苦行是消除业的系缚、获得解脱的最佳途径。耆那教的苦行在食、宿、衣、行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采用的是折磨自身肉体的方式。耆那教认为,这样苦行12年后再绝食而死,就能彻底消除系缚灵魂的业,使灵魂获得永久的解脱。耆那教对婆罗门教进行了...

想修行不知从何做起 总觉前世是修行人
纸上的经书,与真修实证的明师相配合,就能救你出苦海,令你即生能解脱证道;能找到一位好师父作菩提路上的大导师、引路的大明灯,实在是太重要了! ​没有戒律的神通全是妖通魔通,管你能穿山入海,赐财送子;若搭上沉迷,决定信者失救。大家要醒醒,要听懂我说话,听懂戒律决定一切这句...

佛法是不是这样子的??
那么,中士道的次第是怎样的呢?所依靠的乘是佛教之一的出世间乘,发心是自私自利的发心,善根是小乘随解脱分善根,教法是三藏,证法是三学,律藏的教义——戒律的学处等属于戒学,经藏的教义——修不净观等属于定学,论藏的教义——观察所谓人我住于何处,观察与五蕴六界等是一体还是他体,结果...

佛法到底讲的是什么?
佛法到底讲什么?回答:讲破执。众生之所以六道轮回,就是因为执着。只要破执,就可以超越轮回,获得解脱。那么,如何破执呢?或者说,破执的具体修行方法,是什么呢?对此,因为众生的8万4千种根基,所以,佛说了8万4千种法门。这全部都是破执的修行方法。其中比较大型的法门,就叫做宗派。其中比较小型的...

珠晖区15154829722: 谈谈对戒律的看法. -
驹友伤湿: 戒为戒行的意思.为什么称为戒行?即正持——以身业等善持戒律而不杂乱的意思;或确持——保持一切善法的意思.戒律对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一种就是束缚. 对一个喜欢世俗生活,沉迷于世俗欲乐的人,戒律是一种束缚. 原因是他根本不用去理解何谓'善'法,何谓'不善法'. 所以对于戒律来说,无非是束缚他的行为以及内心.戒律是没有办法导致解脱,但戒律却是解脱道的一部分. 主要的区别就是戒律能让我们保持身,口,意的善法. 而保持身,口,意的善法对'止观'有强大的助力. 可以理解为戒律是止观的基础.

珠晖区15154829722: 佛陀为什么要制定戒律 -
驹友伤湿: 佛陀弘法的最初数年,根本就没有戒律,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他们的根器特别深厚,在听了佛陀的开示后,马上就开悟证果了,所以初期的佛教,用不着制定戒律来约束佛弟子,因为大家本来就是清净的.直到佛陀成道的第五年,由于一个弟子(出家人)受俗家母亲的逼迫,为了给家里传宗接代,与原来的妻子又睡在了一起,犯了淫 戒.于是,佛陀就开始一点一点地讲授戒律,佛教的戒律,就渐渐地制定起来了.这是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是为了保护佛弟子们戒体不失,也是成道的助缘.

珠晖区15154829722: 持戒是什么 - ---
驹友伤湿: 持戒是六波罗密之一,释迦牟尼在涅槃前告诫弟子:以戒为师.就是要佛家弟子用神圣的戒律来规范行者的行、坐、住、卧.来达到走向彼岸的目的.“维摩诘经/佛国品”中提到:“持戒是菩萨净土.”清净的持戒,当下进入灵性的清净,能够...

珠晖区15154829722: 佛教的戒律是不是灭欲断欲 -
驹友伤湿: 许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许多人只皈依,却不敢受戒,说是怕受戒后做不到...... 其实,皈依佛法僧三宝,不要求断肉食,只是建议不要食用大蒜、葱、韭菜等荤菜(恶香)之品.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后也不要求断肉食,乃至求受比...

珠晖区15154829722: 不受五戒还受果报吗? -
驹友伤湿: 不是的 戒律就好比在因果这个法律之上,我们修行人再签一个合同,做了不合理的事,因果要加被,这是为了规范自我,自利利他,非真修行者不能行,凡人自以为不受戒律就无因果,但是因果何尝饶人? △ 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

珠晖区15154829722: 戒律为什么是一切功德成就之基?
驹友伤湿: 不持戒为造恶,造恶能败坏一切功德,而持戒能止恶,不令败坏,菩提增长

珠晖区15154829722: 灌顶之后,是否要守持三昧耶戒(密宗根本誓言戒)? -
驹友伤湿: 戒律是用来帮助我们依正道生活的一种行为规范,本意在于有助于修行的事尽量多做,障碍修行的事不要去做,想修持成就的关键在于守戒.以因果来说,戒律清净不遭下堕三恶趣的果报,能得定生慧.犯戒之后不忏悔补救,今生修持也很难成就,死后下堕三恶道受苦久不得出.因为戒律是解脱成就之命根,必须严持不犯,否则除三恶道别无去处.正如莲师所说:“修行人如蛇在竹,一为上升,一为下堕,别无其他路径可走.”所以大家应随时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意念,因果报应是丝毫没有偏差的.每个不同的灌顶之后都要守共同与特殊的戒律,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部分传或不传,因为真正要清净地守好三昧耶戒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办得到,毁坏三昧耶戒而不发露忏悔的严重恶果是下堕金刚地狱.

珠晖区15154829722: 佛教如何解脱 -
驹友伤湿: 佛教不是简单的与人为善,也不只是一种哲学思想,也不只是修炼的方法.更不是迷信,基督教土的话除了诽谤就是别有用心的教唆你远离真理.我是这样理解佛教的.通过一定的方式收摄你的妄念和心,比如持戒.忍辱,布施.通过一定的方...

珠晖区15154829722: 别解脱戒是不是指小乘的戒? -
驹友伤湿: 是.别解脱戒是指小乘的戒. 大乘的戒.叫做菩萨戒. 密乘的戒.叫做誓言.也叫做灌顶. 灌顶其实就是传授密乘戒.外界人士往往容易做出迷信的理解.好象是传授什么功力. 无量寿经说:”升灌顶阶,授菩提记”.可不是传授什么功力.大圆满前行说: ”律仪菩萨密戒悉清净.六度生圆逾迦坚固贤.愿一切正发明灯长寿”. 其中的律仪.就是指:别解脱戒. 其中的菩萨.就是指:菩萨戒. 其中的密戒.就是指:誓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