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士”指的是什么人?

作者&投稿:陟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士一般指什么人~

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也是指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集体。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对国君的政治尊重, 学术方式,在道和国君之间旋转。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人。士是只有在中国古代才有的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英社会群体。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
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他们的社会职业因而是多样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
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由于礼崩乐坏、宗法制松弛以至于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而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使得各诸侯国争相“尚贤”“使能”,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种种历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产生:
周朝政治文化主要为乐师和史官。经过长期演变,在战国时期,乐师变成了儒生,史官变成了吏,这两个代表儒家和法家的群体长期存在这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坚守法治,专用文吏也就是刀笔吏。
曾经秦始皇也想过兼用儒法两家,甚至给了儒家以优厚的待遇,可是儒家顽固不化,一心要复古制。秦始皇终其耐心也没有完成儒家法家的融合。儒家遭到了严重打击,秦帝国不久也以灭亡而告终。
之后汉高祖建立了大汉帝国,因为刘邦对儒家不甚喜欢,因此儒家在汉初也没有得到重用,此时的帝国统治阶层依旧是秦时所用的文吏。
直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儒家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自此汉帝国的政治体系为儒法兼用,外儒内法。可即便这样,儒法冲突依旧激烈,这体现在西汉政治的方方面面,比如盐铁论上儒法斗争的短兵相接。
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的横空出世,他立志做一个大儒,精心修习儒家诗书礼乐,在他当政之后,文吏彻底成为帝国的陪衬,儒生成为了帝国的核心。这时他们终于可以去创造自己那个不切实际理想化的王国了,而王莽新政实际上就是汉儒长期复古改制的产物。
而最终,儒家梦想中的新政结果就是帝国崩溃、哀鸿遍野、战乱四起。最终新莽政权也以极快的速度走向灭亡。东汉时期,帝国的统治阶层又变成了重文吏而轻儒生。儒生阶层痛定思痛彻底反思,之后直到东汉末年出现了大量的儒生文吏化,文吏儒生化。
此时的儒生和文吏基本达到了融合继而形成了后来的士大夫阶层。直到魏晋时期,选官制度也由原来的分途择选变成了只看经学不看文法了,当然前提是儒生文吏化。
从原来的执法之吏,不窥先王之典,缙绅之儒,不通律令之要到后来的吏服训雅,儒通文法。几百年的融合之路,真可谓长路漫漫啊。
秦和新莽的灭亡切实的证明了儒法的缺一不可。儒法注定要从分化冲突走向融合。官员也要高学历,学者也可走仕途,这就是中国两千年来独具特色的士大夫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士大夫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

起源:精神渊源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甚至是自称有才,也可以说服贵族成为一个“士族”。 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就是说,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孔子的这个“士”和“君子”的概念基本上是重叠的。 这种“士”的精神,在实践上更多的是“武士”。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柯,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这和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


士在古代指什么?
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

谁知道士指什么人?
在西周和春秋前期,文献中的“士”主要是指下级贵族。《左传》桓公二年:“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国语amp;#8226;晋语》:“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足以说明士属于低层贵族。所谓“士食田”,是指士享有禄田,与庶人受田耕作的性质不同。西周时代礼不下...

“士”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古代,“士”的含义甚广,既可指士兵、武士,也可指士大夫、贵族,还可以指青壮年男子,但最常见的含义应该是指具有某种品质、技能或才干的人和知识分子。 关于士的具体知识: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

古代士农工商指的是什么?
秦汉之前的士也可指氏,指的是贵族阶级或统治阶层;从汉开始的士,或是罢黜百家之后的士,专指读书人,既儒学子弟。及宋,因商业兴盛,士农工商的含义也不能仅限于这四个阶层,可泛指百业人员,即所谓的三百六十行。《 管子 》里的四民说把“商”排在最后,不是鄙视“商”,单纯就是读音通顺。不管...

古代士是什么意思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

中国古代士一般指什么人
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也是指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集体。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对国君的政治尊重, 学术方式,在道和国君之间旋转。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人。士是只有在中国古代才有的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英社会群体。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西周、春秋时代...

古代的士是什么意思
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他们的社会职业因而是多样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由于礼...

“士”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和特指呢?
女士的意思大家也就明白了,绝对是夸奖人的,^^。图片源于网络 其次是战士。士字的本意其实是手持金文大斧子作战的武夫。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

士农商贾是什么意思
士农商贾,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四种职业阶层。具体含义如下:1. 士:指有知识、有文化背景的人,通常是指读书人、官僚、文人等。2. 农: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包括农民、渔民等。3. 商:指从事贸易、商业活动的人,包括商人、手工业者等。4. 贾:指从事金融、货币活动的人,可以理解为古代的银行家...

“士别三日”中的士是什么意思
“士别三日”中的士指的是:有志气的人。一、士的拼音:shì 二、士的释义:1、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2、旧时指读书人。3、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4、对人的美称。5、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6、称某些专业人员。7、姓。三、士的部首:士 四、汉字结构:独体字 ...

蒲江县15594317351: 古代时候士是指哪一类人 -
承亲福善: 士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

蒲江县15594317351: 古代"士"是什么人 -
承亲福善: 春秋战国时候,士属于等级中的第四等人.从上到下分别为:王,诸侯,卿,士,国人,野人,奴隶......那时候,各个阶层是不会更改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士不算是统治阶层,却一直帮助前三个阶层剥削后面的三个阶层,维护着等级的稳定性..后来“周礼”衰微,诸侯也可以当王了,于是进入战国,士也能成为公卿了,宋太祖更是说出了“愿与士人共治天下”之语,然后,士就成了“士农工商”的第一位.

蒲江县15594317351: 士是指什么样的人 -
承亲福善: 士,shi,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推十合一为士.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偁士.“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蒲江县15594317351: “士”在古代指什么人物 -
承亲福善: 士是对中国古代官僚人文知识分子的统称.这是一个精英社会群体,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这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社会集团.

蒲江县15594317351: “士”在古代是指哪一类人?急!! -
承亲福善: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 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

蒲江县15594317351: “士”在古代是指哪一类人? -
承亲福善: 文官之流 都可以称士

蒲江县15594317351: 古代的 士 是一个什么样的阶层?请列举两个 士 ,并简要说说他们的典故. -
承亲福善:[答案] 士就是读书人,比普通百姓高一级,考取功名或得到赏识后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孔孟都是士阶级,典故就不用说了吧

蒲江县15594317351: 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士”是指哪一类人 -
承亲福善:[答案] 士,shi,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推十合一为士.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偁士. “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

蒲江县15594317351: 古代的“士”是什么人 -
承亲福善: 文人,读书人~!~古代分等级,士农工商~!~ 读书人排第一~!~ 希望采纳为答案谢谢

蒲江县15594317351: 古代关于“士”的具体解释以及例子!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级.请说明“士”在战国时期是指那一类人?请举历史上一些有名“士”的例... -
承亲福善:[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秋时期,士基本上是等级制中的一个层次.到了战国,等级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秦朝在旧等级制基础上制定了二十等军爵,使等级更加繁杂周密.山东六国的情况不甚清楚,但大体上也是向繁杂周密方向发展.战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