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秘主义到象征主义,中世纪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投稿:钞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词解释,帮忙解释一下象征主义艺术是考世界现代设计史的题目,求求求求求求求求!!!!~

象征主义艺术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叶,画家和作家不再致力于忠实地表现外部世界,而是要通过象征的、隐喻的和装饰性的画面来表现虚幻的梦想以启示于人。是对理想主义倾向的逆反。
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神秘主义,信仰理想的彼岸。着重反映个人的主观感觉,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引向虚无缥缈的理念世界。从象征主义作品中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稳定性,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含义的朦陇晦涩。
象征主义艺术的代表是法国画家摩罗、夏凡纳和雷东。他们的作品大多流露出一种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世纪末情调。
摩罗的《莎乐美》是象征主义艺术的典范。

在诗歌、戏剧领域,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内心的“另一个世界”是真的、美的、外界的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互相感应,诗歌的任务就是通过象征、暗示来连接两个世界,诱发读者的想象、联想,以领悟作者的思绪。
象征主义在诗歌语言上,通过对词语的特殊排列组合,形成扑朔迷离的艺术效果。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波德莱尔、魏尔兰、兰波、马拉梅等,以及比利时德梅特林科、德国的霍普特曼等。

扩展资料
出现于1886年。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梅、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就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
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但它抒写个人情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它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真理”。为此,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
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
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
散文诗的音乐感并不亚于格律诗,有时反而胜过格律诗,因此许多象征派诗人的散文诗都写得有特色。象征主义者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1886~1891年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昌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马拉梅的《诗与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和昂利德·雷尼耶的《插曲》等。象征主义的三位主将是马拉梅、魏尔伦和兰波。
《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鼻祖)。1891年,莫雷亚斯首先宣布脱离象征派,许多象征派诗人也纷纷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不再遵循共同的象征主义艺术标准,象征主义流派从此解体。但是,象征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和艺术风格,影响却非常深远。

从神秘主义到象征主义,中世纪的人都经历了,面对教众对不贞节的长期厌恶,教会为了自存,总得予以反击,总得捍卫自己。一旦对不高尚的教士主持的圣事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教会的整个生活基础就会动摇。热尔松把让·德·瓦伦内斯和约翰·胡斯放在同一层次,认为他们本意好,但被热情引入歧途。另一方面,教会又常常陶醉于另一个领域,容忍对上帝的极端肉欲的爱。

身为巴黎大学校长的热尔松看到这样的危险并提出警告。他对这种危险的了解来自于他的心理经验和其他经验,包括教义和伦理的经验。他说:"如果历数那些因爱而狂的行为,如果要历数那些因爱而狂的人,这样的经验一天说不完。"

实际上他从实践经验中体会到,"精神之爱很容易变成纯肉体的爱"。他讲述一位朋友的经历,实际上说的是自己的经历,本来是值得赞许的虔诚,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和一位女教友建立深厚的友谊:"起初的友谊没有肉体欲火的性质,但在经常的会晤中逐渐产生了并非扎根于上帝的爱,所以他再也无法抗拒不见她或不想她的念头。至此,他仍然不怀疑有罪,不怀疑有魔鬼在欺骗他,直到比较长期的分离使他顿悟到其中的危险,上帝让他即时摆脱了这样有罪的念头。"自此,他成了"另一个人",并获益良多。

他的书《论魔鬼的多种诱惑》(De diversisdiaboli tentationibus)深刻分析了人的心理,和荷兰的"近代虔敬"运动的深刻可有一比。首先,热尔松不信赖温德舍姆会修士所谓的"甜美"。他说,有的时候,魔鬼给人无与伦比的甜美感觉,比如虔诚和类似的感觉,以至有人把这种感觉当作自己唯一的目的,他们热爱和追随上帝的唯一目的就是求得那样的欢乐。

他在其他书里也论述了这种甜美的感觉:许多人由于强烈追求这样的感觉而败下阵来,他们转向追求心里的渴望,仿佛这是在拥抱上帝,其实是大错特错。这种走火入魔的追求使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有人试图达到完全无知无觉、消极顺从的状态,于是,一切行为都是上帝意志的结果,能实现与上帝的神秘结合,人不再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真理或善。热尔松对鲁斯布鲁克的批评也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不相信鲁斯布鲁克的天真。他批评鲁斯布鲁克"精神婚配装饰"的观念,其意思是,完美的灵魂观照上帝时,不仅把上帝当作净化心灵、求得神性实质的手段,而且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这个灵魂就是上帝。

一切时代的神秘主义者都喜欢泯灭个性的观念,然而捍卫老牌的温和贝尔纳神秘主义的人不会承认这样的观念,热尔松就不承认。一位有幻视体验的神秘主义者告诉他,在静观上帝的过程中,她的精神先被泯灭尔后又重生。热尔松问她:"你怎么知道?"她的回答是,本人有这样的感觉。对热尔松这位心理顾问而言,她的解释的逻辑谬误正好证明,这样的感觉很可怕。从精神上去表达这样的情绪,那是危险的;教会只能容忍用图像表达这样的情绪,比如这样一幅画就可以容忍:锡耶纳的凯瑟琳的心脏变成了上帝的心脏。

然而另一种情况却不能允许:亨尼高文的玛格丽特·波利特(Marguerite Porete)也觉得自己的灵魂泯灭在上帝的灵魂里了,可是她1310年却在巴黎被火刑柱烧死,她是自由精神兄弟会的成员。自我寂灭的感觉会构成危险,这是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和印度神秘主义者得出的结论。

他们认为,完美的、能关照和爱的灵魂不会再犯罪。由于这样的灵魂融入了上帝,它不再有自己的意志,剩下的是自由的神的意志,即使这样的意志里有一点肉体的倾向,那也不会有罪孽了。受巫术愚昧的可怜虫误入歧途,犯下了可怕的过火罪孽;例子有雷加德会(Régards)、自由意志兄弟会、蒂尔鲁宾会(Turlupins)。

每当热尔松谈起对上帝疯狂之爱的危险时,他心里想到的就是这样的宗派。不过,虔敬派里也可以发现几乎完全类似的情绪。温德舍姆会修士亨德里克·凡·赫尔普(Hendrik vanHerp)指控他的精神亲属们搞精神偷情。这种想法里存在着可怕的陷阱,产生最乖张的渎神行为。根据热尔松的记述,一位受人尊敬的男人向一位加尔都西会修士忏悔说,他不会因为爱上帝而不犯大错,他特别指明的大错是不贞洁;相反,越是强烈地赞美和渴望上帝的甜蜜的爱,他越是欲火中烧。

神秘主义的激情一旦转化为条文清晰的信仰,一旦应用于社会生活,教会就会提高警惕。只要其后果仅限于象征性的狂热幻想,教会都是能容忍的,甚至最纵情的幻想都能容忍。教会允许约翰·布卢格曼用醉汉的特点来描绘化成肉身的上帝。醉汉忘记自我,看不见危险,受讥笑而不生气,拱手送人自己的一切。"啊,爱使他从最高的天堂下凡到最低的谷底时,难道他没有喝醉吗?"他在天堂里漫步,抱着满满的酒罐给先知斟酒,"先知们喝得烂醉如泥,大卫弹起竖琴,跳到酒桌跟前,他就像上帝的小丑"。

不仅古怪的布鲁格曼而且纯洁的鲁斯布鲁克也喜欢用醉汉的伪装来描绘上帝之爱。紧接醉酒形象的是饥饿的形象。也许两种形象都典出《圣经》吧。在鲁斯布鲁克的笔下,上帝永恒渴望的精神比喻有这样一段话:"永恒渴望始于这里,永不满足。这是对爱的力量的渴望,这是对创造精神的渴望,对尚未实现的善的渴望……这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贪婪,贪得难以自拔。

无论吃喝多少,他们总是不满足,因为这样的饥饿是永恒的……倘若上帝满足这些可怜虫,圣徒们送给他们的礼物就是上帝的礼物,精神的贪求就永远嗷嗷待哺,就永不满足。"然而,正如醉酒的伪装会逆转一样,饥饿的伪装也会逆转。鲁斯布鲁克接着说:基督的饥饿无与伦比,他狼吞虎咽我们这些凡人,因为他爱得陶醉,他欲壑难填。

他喝我们的骨髓,我们不会吝惜,越尝到上帝的爱,我们越不会吝惜。无论他吃掉我们的什么,他都不会满足,因为他欲壑难填,他的饥饿难以计量。虽然我们穷困,但他不注意我们的贫穷,并不想给我们留下什么东西。首先,他为自己准备食物,焚毁我们的罪孽,摧毁我们三心二意的爱;我们在爱心里被烘烤之后,他贪婪地张开大嘴吞噬这一切……倘若我们能看到基督为我们谋幸福的贪心,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飞进他的嘴巴,让他大快朵颐。

如果说基督把我们吞下肚,反过来他就全身心地把自己献给我们。他赋予我们精神饥渴,让我们用永恒的贪心去吃他。他赋予我们精神饥饿,赋予我们由衷的爱,因为他把自己的身子献给我们做圣餐。如果我们吃圣餐,内心体验到深深的虔诚,那么从基督的身子就会流淌出他光荣的热血,他的血就会流进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血管……瞧,我们就这样吃圣体,又被圣体吃,我们随着爱而沉浮,这就是我们永恒的生命。

再走一步,我们就再次从最高层次的神秘主义下降到平地的象征主义了。在《爱的敬畏之书》(Lelivre de crainte amourreus)里,让·贝泰勒米(Jean Berthelemy)对圣餐做了这样的描绘:"你们吃下圣体。身体经过炉火烘焙,熟透而不焦,就像复活节的烤羊羔肉,在两层木柴的炭火中熟透。同样在耶稣受难节,耶稣被绑在十字架上,他忍受死亡和苦难以及强烈的爱的双重煎熬。为了我们的灵魂和我们的幸福,他被烘烤,全都是为了拯救我们。"




从神秘主义到象征主义,中世纪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从神秘主义到象征主义,中世纪的人都经历了,面对教众对不贞节的长期厌恶,教会为了自存,总得予以反击,总得捍卫自己。一旦对不高尚的教士主持的圣事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教会的整个生活基础就会动摇。热尔松把让·德·瓦伦内斯和约翰·胡斯放在同一层次,认为他们本意好,但被热情引入歧途。另一方面,教会又常常陶醉于另一个领...

象征主义名词解释
象徵主义(Symbolism),是约1885-1910年间欧洲文学和视觉艺术领域一场颇有影响的运动。象徵主义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背弃对现实的直接再现,偏爱现实的多方面的综合,旨在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徵来暗示各种思想。象徵主义把宗教神秘主义与反正常和色情的兴趣结合起来,把对所谓「原始性」的...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美术是强调主观化倾向的美术,但其“根本目的是使主观事物客观化(理念的外化)”, 强调的是一种超现实的主观主义倾向,并用写实的象征的手法表达这种个性化的理念,一般具有主观的、 想象的、神秘主义的面貌综合性、装饰性的手法。象征主义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沙瓦纳、莫罗等。

法国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Symbolism),是约1885-1910年间欧洲文学和视觉艺术领域一场颇有影响的运动。象征主义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背弃对现实的直接再现,偏爱现实的多方面的综合,旨在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各种思想。象征主义把宗教神秘主义与反正常和色情的兴趣结合起来,把对所谓“原始性”的兴趣...

什么是象征主义超人哲学
象征主义,一般指创作方法,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其内容则是神秘主义。作家所要阐述的不是现实的客观世界,而是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来自象征一词,它在希腊文中的原义,是"把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中的一端,以表示衔接"的信物,后来逐渐演变为"以一种形式当作概念的习惯的代表"。象...

你可能不知道的流派4|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 Symbolism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肇始于文学,以后影响到美术、音乐等领域的一种文艺思潮。文学中的象征派有宣言,有理论, 美术中的象征主义不过是一种艺术倾向而已。象征主义艺术家反对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对自然的客观摹写,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詹姆斯·恩索尔 「自画像与面具」1899 他们认为人的内心...

象征主义诗歌与朦胧派诗歌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区别
象征主义,一般指创作方法,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其内容则是神秘主义。作家所要阐述的不是现实的客观世界,而是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来自象征一词,它在希腊文中的原义,是"把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中的一端,以表示衔接"的信物,后来逐渐演变为"以一种形式当作概念的习惯的代表"。象...

名词解释,帮忙解释一下象征主义艺术是考世界现代设计史的题目,求求求...
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神秘主义,信仰理想的彼岸。着重反映个人的主观感觉,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引向虚无缥缈的理念世界。从象征主义作品中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抽象性和不稳定性,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含义的朦陇晦涩。象征主义艺术的代表是法国画家摩罗、夏凡纳和雷东。他们的作品大多流露出一种忧郁、颓废、苦闷、...

诗歌、美术绘画的全部流派及其定义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一般指创作方法,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其内容则是神秘主义。作家所要阐述的不是现实的客观世界,而是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来自象征一词,它在希腊文中的原义,是"把一块木板分成两半,双方各执其中的一端,以表示衔接"的信物,后来逐渐演变为"以一种形式当作概念的习惯的...

象征主义画派的原则是什么?
法国象征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欧洲和印象主义并行的艺术运动,它是首先兴起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带有强烈的世纪末情绪。它的哲学基础是世纪末流行的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象征主义画派是对印象主义的目标和写实主义所标榜的原则的反动。象征派强调感觉,反对理性,注重主观,忽视客观。这一派画家采用象征、...

喜德县15968337473: 中世纪时期哲学特色是什么?嘿嘿,最好把其它几个时期也总结一下.有点忘了 -
晁刮乐朗: 从公元5 世纪末到15世纪,是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时期,历 史上一般把这段时期称为“中世纪”.在这约千年的时间里,哲学进展缓慢,总 的特点是与神学相合流.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东西方各国哲学又各有自身 的特色. 1.西欧...

喜德县15968337473: 但丁为什么是旧时代最后一位作家新时代第一人 -
晁刮乐朗: 但丁呢是第一个使用“文艺复兴”主义的作家,人文主义重视理性,反对以宗教神学为中心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时期所产生的,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对教会的指导思想.而但丁正是把这种思想贯穿于作品的作家,《神曲》是中世纪文学的...

喜德县15968337473: 被但丁称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新时代社会状况的准确理解是什么同上 -
晁刮乐朗:[答案] 但丁《神曲》的二重性及主题思想 恩格斯认为意大利的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个评述,既指出了但丁的二重性,也是理解《神曲》的二重性的关键. 《神曲》二重性首先表现在如何看待祖国的前途命运.一方...

喜德县15968337473: 为什么说欧洲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
晁刮乐朗: 中世纪,在欧洲,是个特殊的时代,也称之为黑暗时代.在这个时代,基督教掌控了一切,与此相应,在学术领域,基督教神学也处在绝对的统治地位,就连以前一向以科学的科学自称的哲学在这个年代,也只成为神学的附庸,也就是所谓的...

喜德县15968337473: 什么是神秘主义? -
晁刮乐朗: 神秘主义的来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1.“神秘主义”( mysticism )一词出自希腊语动词 myein,即“闭上”,尤其是“闭上眼睛”.之所以要闭上眼睛,乃是出自对通过感官从现象世界获得真理、智慧感到失望.不过,神秘主义并不像怀疑主义...

喜德县15968337473: 哈姆莱特内心独白的意义
晁刮乐朗: 哈姆莱特的独白是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一条线索,也是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心理历... 再次,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

喜德县15968337473: 浪漫主义可以分为哪三个时期? -
晁刮乐朗: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却是英、法两国.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

喜德县15968337473: 西方油画 被认可派别分类 各个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
晁刮乐朗:这个问题有些宽泛,个人知识有限,以下是从一位雅昌博客的资深人士那里复制来的,希望是你需要的. 印象派 油画出现于欧洲几百年以来,一直推崇的是学院...

喜德县15968337473: 卢梭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
晁刮乐朗:[答案] 卢梭的浪漫主义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

喜德县15968337473: 求但丁是怎样的一位作家? -
晁刮乐朗: 阿利盖利·但丁(1265—1321).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位伟大的男性诗人.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