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一天时间间隔如何称谓

作者&投稿:桓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时间如何称呼~

  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古语中一天的开始阶段的称谓为:子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渐词不达意,遂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

扩展资料:

1、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时辰养生歌: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古代计时



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地支纪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点到1点这段时间.

再附给你一点或许对你有★古代人用的时辰
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这样大家可以推算出,“半夜三更”说的确实是夜已至半。人们说“起五更”也不难理解,是赶大清早起床了。


古时一天时间间隔如何称谓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渐词不达意,遂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

古时一天时间间隔如何称谓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

一天多少秒如何算
一天的秒数计算相当直接,根据国际单位制(SI),一天被划分为24个小时,每小时包含60分钟,而每分钟又有60秒。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计算:24小时乘以60分钟等于1440分钟,再乘以60秒,得出一天总共有86400秒。这个数值是标准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计时,还是天文学上用于历书的秒定义,它们是等效的。时...

一天有多少分钟,一年有多少分钟?
1. 地球上一天的时间长度是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间隔是地球完成一次自转所需的时长。2. 火星上的一天则持续24小时39分35秒,这是火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3. 在物理学中,天是一个标准时间单位,其价值固定为24小时。这个时间单位可以与其他具有固定数值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和小时,进行换算。

一天到底有多长时间?
一天有23小时56分4秒,人们常常取一天为整数的24小时。 当一天作为单位存在时,它就直接等于24小时。

excel怎么计算到某一天的时间间隔
在两个单元格中分别输入两个日期,比如,2021-5-7,然后用后面的日期减去前面的日期。也可以使用函数,在两个单元格(假设是A1,B1)中分别输入两个日期后,比如,2021-5-7,然后在第三个单元格中输入=DATEDIF(A1,B1,"d")

一天的时间怎么计算?
计算一天时间的方法,主要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两种。恒星日是某一恒星(或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平面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所需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这叫做一个恒星日,是以恒星为标准来测定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天文观测上很重要。但是,恒星日同人们日常生活、昼夜变化的...

一天的作息时间怎么安排最合理?
7:30:起床。7:30―8:00:在早饭之前刷牙。8:00―8:30:吃早饭。8:30―9:00:避免运动。9:30:开始一天中最困难的工作。10:30:让眼睛离开屏幕休息一下。11:00:吃点水果。13:00:在面包上加一些豆类蔬菜。14:30―15:30:午休一小会儿。16:00:喝杯酸奶。17:00―19:00:锻炼身体。19...

时间为什么被划分成二十四个小时一整天 会不会变呢?
这种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5°到东经7.5°(经度间隔为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区时...

excel 时间间隔计算,每天10小时,如何计算
在E3中输入或复制粘贴下列公式之一 =TEXT(("18:00"-B3)+(D3-"8:00")+(C3-A3-1)*"10:00","[H]:MM")=("18:00"-B3)+(D3-"8:00")+(C3-A3-1)*"10:00"第二个公式要将单元格自定义格式类型为[h]:mm 确定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时间段名字问题~~ -
胡莲卡孕: 古代计时方法 一:关于计算时辰的方法: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

全州县15092211540: 中国古代以时辰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你能写出几个时辰的称谓吗? (麻烦举出3、4个)个.比如:三更 -
胡莲卡孕: 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子;zǐ (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64636136 鼠 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一说为0:00~2:00,以此类推) 丑:chǒu (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人对时间的称呼是什么 -
胡莲卡孕:[答案]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十分钟怎么称呼 -
胡莲卡孕: 古代十分钟称呼为“一盏茶”,一盏茶=10分钟. 曾经的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时辰(2小时)有八刻,一刻(15分)【古时把一天做一百刻即14.4分一刻,曰15 分一刻】,一盏茶(10分钟)有两柱香,一柱香(5分钟)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弹指,一弹指(10秒)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全州县15092211540: 我国古代一天的时间怎么划分 -
胡莲卡孕: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时辰 相等於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 原因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的一天时间怎样划分? -
胡莲卡孕: 古代的一天时间划分 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两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时里循环使用,周而复始....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时间一天时间怎么分?
胡莲卡孕: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时间怎样划分? -
胡莲卡孕: 时间和来历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子;zǐ (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一说为0:00~2:00,以此类推) 丑:chǒu (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寅:yín ...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一个时辰中间的那个点怎么表示?例如说申时就是指下午3点到下午5点的那段时间,那么,下午4点怎么表示?我要的是下午4点的表示方法 -
胡莲卡孕:[答案] 古代一天最多时有108刻,有时则是100刻,清代一天分96刻,每刻15分钟.某时辰的前一小时之初称初,后一小时之初称某正.例如申时分为申初初刻,申初一刻,申初二刻,申初三刻;申正初刻,申正一刻,申正二刻,申正三刻.所以下午3点即是申...

全州县15092211540: 古代一天可分为几个时辰 分别叫什么 -
胡莲卡孕: 十二生肖在古代作为记年之用途,而用干支来计时,也是汉朝以后才有的.古人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为代号,方便熟记.中国用地支计时法,叫做十二时辰(「大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二十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