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铣十郎的生平简介

作者&投稿:雍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铣十郎的越境将军~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以日本军官河本末守中尉为首的7名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按照预定的阴谋,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村一段。日军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随即向沈阳东北军精锐第七旅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日军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被射杀、屠戮。驻北大营王以哲旅数逾万人,装备齐整,素有东北军模范旅之称,由于忍辱执行不抵抗的命令,却被日军铁路守备队第二大队500人一举将营地攻占,王旅仓惶溃退。当时,东北军的总人数有30万左右。除参加中原大战随张学良进关的11万余人外,留守东北的尚有20余万人,另有公安、警察部队若干。而日本关东军此时在东北的兵力只有1万余人。由于执行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在兵力上占优势的东北军将士对突如其来的进攻毫无戒备,致使日军偷袭得逞。石原等人事发后即向吉林出兵,造成兵力不足的奉天方面,则请驻朝鲜日军出兵增援,从而使事态扩大。在这种局势下,关东军司令官和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所作出的判断,受到了后世的追究。这里提到的两个司令官,一个是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另一个是驻朝鲜日军司令官林铣十郎。20日,本庄拒绝了幕僚们以吉林的局势不稳定为理由而提出的单独派兵要求。关东军的任务被规定为对以旅顺和大连为中心的关东州以及满铁沿线附属地区进行警戒,吉林不属于关东军的管辖范围。然而,本庄最后还是被板垣说服了。在第二师团主力向吉林进发后,21日,林铣十郎接受了神田正种参谋增援关东军的主张,擅自将军队越境派往满洲。关东军参谋片仓衷在《“满洲事变”机密政略日志》中写道:“如果驻朝鲜日军不来增援,结局不过是重蹈昭和三年事变(爆炸张作霖事件)的覆辙而已,不设法将其牵扯进来,一片苦心很可能化为泡影。”林铣十郎被人们赞为“越境将军”,然而,对其擅自行事的称赞就是对统帅混乱的容忍。事变当中,访问奉天的外务省亚细亚局一课的守岛伍郎课长曾说:“本庄完全像被关在禁闭室里,三宅(参谋长)又没有统制部下的能力,致使板垣、石原、花谷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事变的善后处理方面,主导权也掌握在板垣、石原等幕僚的手中。九月二十二日,他们向军队中枢呈报了拥立清朝废帝溥仪的建议。暗地里为拥立积极活动的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曾这样告诉天津总领事桑岛主计:“满洲问题的处理能有今天的结果,全是当地驻军起了作用,今后在收拾局面上如需要拥立宣统废帝(溥仪),政府出面阻挠才是咄咄怪事……事到如今,政府的方针是不成问题的。”“满洲事变”给军部带来了什么呢?那就是“把无视统制的独断专行推崇为忧国之士壮举的思潮”。(伊藤正德《军阀兴亡史》,光人社文库)这种思潮直到战争结束在各个方面对国家都有影响。历史学家秦郁彦曾说:“直至日中战争为止的一系列谋略都是效法板垣和石原所为。参谋们虽然实际上负有更大的责任,但在法律上完全没有责任。”他还说:“石原、板垣、本庄、林铣十郎违反陆军刑法,理应判处死刑。”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并不是军事法庭,而是飞黄腾达和勋章。

1898年(明治31年)12月 -士官候补生。 1899年(明治32年) 6月 -上等兵。 8月 - 升进二等军曹。 11月 - 升进一等军曹。 12月 -陆军士官学校入学。 1900年(明治33年)11月 - 升进曹长。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2期)。 1901年(明治34年)6月 - 升进少尉。步兵第30连队附。 1903年(明治36年)11月 - 升进中尉。 1904年(明治37年)3月 -日俄战争参战(~1905年12月)。 1905年(明治38年)6月 - 升进大尉。 1906年(明治39年)3月 - 步兵第30连队中队长。 1910年(明治43年) 11月 -陆军大学校毕业(22期)。 12月 - 陆军士官学校教官。 1912年(明治45年)9月 -关东都督府参谋。 1914年(大正3年)8月 - 升进少佐。步兵第2连队大队长。 1915年(大正4年) 6月 -参谋本部员。 8月 - 派遣至内蒙古(~1917年1月)。 1918年(大正7年) 7月 - 升进中佐。 8月 -第12师团参谋。 1919年(大正8年)4月15日 - 参谋本部兵站班长。 1921年(大正10年)7月20日 -航空本部员。 1922年(大正11年) 2月8日 - 升进大佐。 6月 -欧洲出差(~1923年3月)。 1923年(大正12年) 3月17日 - 陆军大学校教官。 8月6日 -步兵第51连队长。 1925年(大正14年)5月1日 - 参谋本部编制动员课长。 1926年(大正15年)12月1日 - 升进少将。 1927年(昭和2年)7月26日 - 航空本部总务部长。 1929年(昭和4年)8月1日 -陆军省整备局长。 1930年(昭和5年)8月1日 - 陆军省军务局长。 1931年(昭和6年)8月1日 - 升进中将。 1932年(昭和7年) 2月29日 - 陆军次官。 8月8日 -关东军参谋长兼特务部长。 1934年(昭和9年)3月5日 -第5师团长。 1935年(昭和10年)12月2日 -朝鲜军司令官。 1937年(昭和12年)7月21日 - 升进上将。 1938年(昭和13年)7月29日 - 编入预备役。 1939年(昭和14年)4月7日 - 第15代拓务大臣(~8月30日)。 1940年(昭和15年)1月16日 - 第17代拓务大臣(~7月22日)。 1941年(昭和16年)7月 - 满州移住协会理事长 。 1942年(昭和17年)5月29日 - 第9代朝鲜总督(~1944年7月21日)。 1944年(昭和19年)7月22日 - 第41代内阁总理大臣。 1945年(昭和20年)4月7日 -内阁总辞职。 九一八事变前,小矶国昭一直是积极支持和策划以武力占领中国东北。日本参谋本部于1931年6月19日制定了《解决满蒙问题方案大纲》,小矶国昭以军务局局长身份对这个大纲进行了研究审议。7月3日,小矶国昭曾获准到首相官邸向内阁阁僚汇报关于满蒙情况,并要求扩大军费开支,准备开战在即的武装侵略。小矶说:“苏联五年的总预算是900亿卢布,军费是200亿卢布。”他又解释说:“苏联有向东方入侵的气势。”但当井上藏相追问财源问题时,小矶则答不出口。在座的币原外相问起有关统计表上反映的日元和卢布兑换率的标准时,小矶也答不上来。井上说,苏联扩充军备,“不是像今天我们陆军所认为的那样进行所谓的帝国主义对外扩张”。小矶国昭应答笨拙,结果未能说服藏相井上,眼看火烧眉头的“满蒙问题”更无从谈起,沮丧已极的小矶只好无功而返。由于担心参谋次长二宫治重、小矶等人打乱日本整体侵略战略,负有辅弼天皇重任的元老重臣西园寺公望曾一度希望罢免二宫、小矶和建川,但也不了了之。 1931年9月14日,在参谋本部金谷范三总长办公室里召开会议,有陆相南次郎参加。面对关东军准备大举动武、一触即发之际,讨论如何敷衍上层一些人对军部应以“充分慎重的态度管束之”的要求。又因会前张学良的顾问柴山兼四郎中佐曾要求派建川和小矶前去“视察现状”,对此,小矶乘机对陆相南次郎建议:“那帮年轻人,非建川是压不住的。”三月事件后,小矶的名声“变坏”,而建川却没有像小矶那样失去桥本一伙的信任。建川美次行前故意将此行的“任务”透露给板垣等人,促使板垣、石原决定将原定于1931年9月28日发动的事变提前到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时,小矶非常了解事情的真相,事发后的第二天早上,小矶国昭就在陆军会议上挑动说:“将校们对于满洲的排日、侮日活动和侵犯日本帝国既得权益的情况甚感愤慨,已陷入无法抑制的状态。关东军此次的果敢行动,完全是合理和正当的行动。应当全面地支持关东军的这次行动,为彻底解决满洲问题而向前果敢地迈进!”9月 21日,日本驻朝鲜军林铣十郎部越境侵入中国东北后,小矶国昭要求日本首相承认“既成事实”,予以“事后追认”。1931年9月23日,陆军次官杉山元、参谋次长二宫治重、军务局局长小矶、荒木贞夫本部长四人会谈,决定了关东军的军事占领范围,即包括热河在内的整个中国东北。关东军秉承其旨意在进入10月份后,攻势更加猛烈。12月,小矶国昭升任陆军省次官。但他是属于宇垣一成、南次郎这一派的人,受到时任陆军大臣的皇道派领袖荒木贞夫的排挤。被调出陆军省到关东军任参谋长,辅佐武藤信义,他和副总参谋长冈村宁次一起替武藤出谋划策,制定了以突出军事讨伐和占领的政策,以图尽快在东北各地建立殖民统治秩序。1932年秋至1933年春,主要采取以关东军为主力、集中日伪兵力,以抗日义勇军为主要目标的“讨伐”。1933年初又调兵遣将,大举进犯热河。热河被占后,小矶又参与指挥了突破中国军队的长城战役,还主张一鼓作气占领北平和天津,后因日本政府考虑国际关系及国内情况,而只是威迫国民党政府签订了《塘沽协定》,实质上迫使中国政府承认了以长城与伪“满洲国”划界,关东军停止了进攻。但日军势力从此向华北渗透,这就为以后在平津地区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准备了条件。小矶国昭还积极执行日本政府的移民政策。1932年10月,首批在乡军人500余名开赴佳木斯,成为日本武装移民的开端。小矶国昭还把日本的法西斯组织“正义团”引进中国东北,充当迫害中国人民的工具和帮凶。 1945年11月19日被指定为甲级战犯嫌疑。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犯有破坏和平罪(十八年间一贯为控制东亚及太平洋的阴谋、对华实行侵略战争、对美实行侵略战争、对英实行侵略战争、对荷兰实行侵略战争)和违反战争法规惯例及违反人道罪(远东法庭之所以判处其犯有该罪主要是因为他在担任首相期间曾接到外相的关于改善盟国俘虏生存条件的报告,而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处以无期徒刑 。被判处无期徒刑一年后,小矶国昭因患食道癌死于巢鸭监狱。

林铣十郎出生于加贺,金泽藩士林孜々郎长子。第一位出生于石川县的首相。他是陆军大将,历任驻朝鲜军司令官、教育总监、陆相等职。1876年2月23日出生于石川县,曾就读于第四高等学校(旧制)。担任驻朝鲜军司令官时发生了“满洲事变”,他独断专行,派遣部分驻朝鲜军队增援关东军。这种作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侵犯统帅权,但由于天皇对他的行动予以事后追认,使他的这种暴行反被誉为“越境将军”而倍受推崇。

1937年2月林铣十郎内阁成立。本届内阁的政策纲领是“充实国防军备,增进生产”,反映出军部的意志。他最初提出的“敬神尊皇、祭政一致”的提法即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是错误的。阁僚中只有一人来自众议院,而且还是脱离昭和会后以无所属身份入阁的。历数昭和时代以来的军人首相内阁,斋藤实内阁阁员中有政友会两人,民政党一人;冈田启介内阁阁员中有民政党二人,无所属四人;林铣十郎内阁中只有一名以脱离政党为条件入阁的阁僚。可以说林铣十郎是公开宣称要排除政党的首相。
曾任日本兴业银行总裁、日本商工会议所会头的结城丰太郎藏相成为推进“军界财界相勾结”的财界代表人物。本届内阁制定的预算案虽然在形式上比上届内阁预算减少一成,但对扩充军备的预算部分没有做任何改动。林铣十郎内阁被迫处理上届内阁留下来的法案,几乎没有与政党发生摩擦。议会接近尾声时林铣十郎突然宣布解散议会进行大选,由于上届内阁遗留下来的法案已全部审议通过,所以这次解散就象吃过饭不给钱就溜一样不光彩。林铣十郎首相解散议会的借口是要“刷新议会”,实际上是想借此排挤政党,建立政府与军部相互勾结的内阁。
结果事与愿违,在大选中民政党获180席(原有204席)、政友会174席(原有171席)、昭和会18席(原有24席)、国民同盟11席(原有11席)、东方会11席(原有9席)、无属所26席,大的形势并没有改变。在这次选举中社会大众党获37席(原有20席),批判现内阁的政策是取得大胜的原因,引人注目。林铣十郎首相为了继续担任首相,企图再度解散国会。结果政友会和民政党于5月28日共同提出要求林铣十郎内阁立即辞职的决议案。林铣十郎在担任首相仅四个月后宣布内阁总辞职。




林铣十郎的生平简介
林铣十郎出生于加贺,金泽藩士林孜々郎长子。第一位出生于石川县的首相。他是陆军大将,历任驻朝鲜军司令官、教育总监、陆相等职。1876年2月23日出生于石川县,曾就读于第四高等学校(旧制)。担任驻朝鲜军司令官时发生了“满洲事变”,他独断专行,派遣部分驻朝鲜军队增援关东军。这种作法才是真正意义...

林铣十郎生平简介
林铣十郎(1876-1943),日本历史上第33任首相,也是首位出生于石川县的首相,曾任陆军大将。他的生涯中曾担任多个要职,包括驻朝鲜军司令官、教育总监和陆相等。在任驻朝鲜军司令官期间,因“九一八事变”时果断支持关东军,不顾统帅权限,派遣军队增援,这一行为被称为“越境将军”,尽管被质疑,但天皇...

武藤信义的生平简介
1932年8月,年已64岁的武藤信义继本庄繁之后,出任关东军司令官,兼任关东厅长官和驻伪满洲国全权大使,实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所谓“三位一体”的殖民统治。这个在日本军中有着“沉默寡言将军”绰号的武藤信义一身兼三职,成为了一言九鼎、大权在握的伪满洲国的太上皇。日本统治集团虽然依仗武力...

迁政信的生平
并派间谍学生打入皇道派学生内部结社研究右翼代表人物北一辉的“国家改造论”,煽动皇道派学生在11月28日临时议会开幕之前谋杀首相冈田启介海军大将,前首相斋藤实海军大将,前首相西园寺公望,树立以陆军大将荒木贞夫,陆军大将真崎甚三郎,陆军大将林铣十郎为中心的军政府的“政变计划”。再于1月20日深夜三点与宪兵司令...

石原莞尔生平轶事
1929年,石原在参谋旅行中强调满蒙问题对日本生存的紧迫性,这一观点得到了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等人的支持。他们策划占领满洲,计划中石原自信有两年准备期。石原的行动被视为昭和军阀挑战权威的“下克上”事件,他挑战了“不抵抗将军”的命令,赌上了军事声誉。正种和朝鲜军司令林铣十郎的串通事件,使...

小矶国昭的人物生平
1898年(明治31年)12月 -士官候补生。 1899年(明治32年) 6月 -上等兵。 8月 - 升进二等军曹。 11月 - 升进一等军曹。 12月 -陆军士官学校入学。 1900年(明治33年)11月 - 升进曹长。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2期)。 1901年(明治34年)6月 - 升进少尉。步兵第30连队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