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准高速铁路的发展回顾

作者&投稿:撒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广深铁路的发展历史~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末,广东候补知府易学灏奏请两广总督李瀚章,拟以凑集商股方式,修建广州至英国租借地香港九龙的铁路,加强两地的交通联系。当时因粤汉铁路尚未修通,计划未被批准。至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清政府与英国议定修建广九铁路,后因英国正应付第二次布尔战争而搁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正月,《广九铁路借款合同》在北京签订,英国借款150万英镑给清政府修建广东段铁路(华段)。同年7月广九铁路香港段率先开工,而广东段则在1909年动工。经中、英双方商定,以罗湖桥中孔第二节为界,分为华、英两段。华段线路即为现今之广深铁路,当时全长142.77公里,而英段长35.78公里由英方修建。根据借款合同,广九铁路的建造虽然必须由英国人担任总工程师,但是中国仍然自聘华人铁路建筑工程师詹天佑为顾问。民国时期曾称呼此铁路为广九铁路,其中九是九龙,而香港则将它称为九广铁路(-{Kowloon-Canton Railway}-),在大陆的路段称为华段、而在香港的称为英段。但在香港“九广铁路”是指由九广铁路公司营运的铁路服务网络,包括东铁、轻铁、西铁及马鞍山铁路(马铁),其中东铁大致是原来的九广铁路英段。1948年3月,广九线旧白云机场支线开工,从广州站旧机场支线站台开出,经飞鹅路(桂花岗道口)、飞鹅西路、广园路(景泰道口)、柯子岭站、柯子岭仓库,终点站在白云机场油库,主要业务为航空煤油运送,运输所得(指航空煤油)放入运输管道,至飞机煤油放置处。1949年10月14日,旧白云机场支线开通,白云机场由军用机场变身民用机场。1950年代初,广州东站(大沙头站)再次更名为广州站,成为广州市内最主要的铁路客运站。1954年又在广北联络线上增设流花桥站(位于今广州站)。1967年,广深铁路再次进行全线大修,提高线路运输能力。1974年4月12日,在原流花桥站改建的新广州站(广州新客站)建成使用,同时广深铁路广州段起点由原广州站(大沙头站)改成新广州站至今。80年代起,由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深圳成立了经济特区,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进口货物和旅客大量增加,原有广深铁路单线难以满足运输需要,所以在1984年起增建第二线,同时成立了广深铁路公司,直接隶属于广州铁路局,负责进行营运管理和建设复线的工作。1987年1月复线完工通车,运输能力提高70%,成为当时广东省第一条复线铁路。而广州东站(大沙头站)—东山站—云麓站一段的铁路于1984年被拆除,自此广州市中心再无铁路穿过。1987年底,广深铁路双线建成通车。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广深准高速铁路立项;1994年12月23日,准高速线路改造和增建第三线工程正式投入运营。1998年5月28日,广深线准高速电气化工程竣工,8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经过电气化改造,2000年9月,第三线电气化竣工通车,成为全国第一条的三线并行、全线封闭、全程电气化铁路。1988年10月,天河站改名为广州东站。2004年8月5日,旧白云机场支线废止,桂花岗闸口建成。2007年4月18日,广深Ⅰ、Ⅱ完成提速改造后时速可达200公里,成为全国第一条城际公交化客运专线;广深Ⅳ线建成通车后,广深线成为全国第一条四线并行且客货分线运行的铁路。城际列车广深城际动车组车票 停靠在深圳站、担当广深城际列车的CRH1A和谐号动车组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尚未实行,深圳也还没有设市,广深铁路仅为一条支线铁路,来往广州和深圳的旅客列车相当少。而广深之间的特快旅客列车最早开行于1959年,因广深铁路是当时外地旅客由香港转道参加广州交易会的必经之路,经铁道部批准,1959年10月1日起,广州、深圳之间增开91/92次特快旅客列车,此次列车不但不停靠中途站,更破例加挂餐车(当时铁路客运管理规章规定,运行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列车不挂餐车,而91/92次的运行时间只有约两个小时),1966年8月,由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中国第一代空调软座客车开始在广深线上担当91/92次。至1979年时,来往广深的客车仍只有三对,运行时间最快2小时5分钟,最慢为4小时45分钟[12]。当时的旅客中,中国大陆本地居民仅属少数,大部分为来自香港的外国人、回乡探亲的港澳台同胞,91/92次特快更仍只供外宾及华侨乘坐。只有在广州交易会召开期间,客车才会满座。1976年10月16日,由深圳开往广州的92次特快列车在广深线41公里处脱轨,18名旅客受伤,中断行车近25小时。80年代起,随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广深之间的商务流动人口开始大幅增长,旅客每年约2000万人次,来往两地的客车数目不断增加。1983年9月更开行每站均停、全程需时约6小时的543/544次慢车,为广深沿途农民服务。1984年广深铁路公司成立后列车车次分为特快(81-90次;初期有备用的97-100次;至1991年起新增71—78次特快)、普快(101-116次、221-228次)以及两趟慢车(501/502次;543/544次),特快列车运行时间最快2小时。同时铁道部允许广深线开始实行特殊运价,其客货运价水平在全国同一运价基础上浮50%,铁路公司也可视市场情况对运价下浮,广深线成为中国首次实现浮动运价体制的线路。至80年代末,广深线年发送旅客达到2800万人次。1993年,广深线列车冠以“深”字头,年发送旅客达到2600万人次。1994年,广深铁路完成既有线准高速改造。1994年12月22日,广深铁路开行中国首列城际准高速客车,最高速度达160km/h,并启用代表准高速列车的“Z(准)”字头车次,行车时间缩短为最快1小时5分钟,也是首次使用25Z型客车和DF11型准高速内燃机车;至于快车,也由“深”字头改为“S”字头以便识别。1998年5月,广深线电气化完工。1998年8月28日起率先使用从瑞典引进的X2000摆式列车运行代表高速列车的“G(高)”字头车次,最快运行时间为55分钟。2001年1月8日起,蓝箭电力动车组投入正式运营。2001年广深城际列车每天已达到54对。2007年2月1日起,6组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开始在广深线进行载客试运行,限速160km/h,当天早上6时45分和7时05分,T971次和T980次列车分别从广州和深圳两地对开。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谐号动车组大规模上线运行,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2009年初)商业运行时速为170公里/小时。由于动车组的加减速能力大为增强,使来往广州东站与深圳站不停站直达列车,运行时间仅为52分钟,即使中途停一至两个站的列车班次,亦能在60分钟内完成行程。营运时间也有所延长,广州东站首尾班车发车时间分别为5时45分和次日1时;深圳站首尾班车发车时间分别为6时22分和23时28分,广深城际列车平均每10~15分钟便开出一班,在客流高峰期每5分钟一趟车。同年7月1日起,广深线城际列车更全部使用CRH1A型“和谐号”动车组,淘汰原有的准高速列车。2008年4月18日之后,每日有88对动车组行走于广州深圳之间,另有12对是备用车次。使得广州和深圳间每日最多有100对动车组行走,2008年12月21日起更增加至每日120对列车,在客流高峰期每5分钟一趟车、平时10~15分钟一班,是现时中国大陆密度最大的城际交通线路,初步实现了广深城际铁路“公交化”营运。2009年5月1日起,为进一步实行公交化,每天开行的100对广深城际动车组列车中,有98对列车中途停靠石龙站、东莞站及樟木头站,所有往来广州站和深圳站之间的列车除停靠上述三个车站外,均停靠广州东站,所有广深城际动车组中途停站时间均统一为1.5分钟,此安排使石龙、常平、樟木头旅客等候城际列车的时间从平均30分钟缩短到11分钟。来往深圳站及广州东站、广州站的直达列车则维持每天2对,车次为:深圳 — 广州东 — 广州班次 深圳开 到广州东 到广州D7002 07:50 08:42 08:54D7008 17:00 17:52 18:04广州东 — 深圳班次 广州东开 到深圳D7113 07:50 08:42D7065 17:00 17:52截至2009年9月,广深城际列车日均发送旅客9.9万人,周末更可超过11万。 广州市内的广深铁路,摄于2008年广深铁路是中国最早实现在既有线上提速的铁路试点,早在1960年代已经在吉山至下元段进行无缝路轨试验。由20世纪90年代起,多次对线路进行提速改造,广深铁路的提速经验后来被陆续推广到三大干线(京广铁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为后来的中国铁路大提速打下了基础。广深铁路准高速改造的研究早于1989年已经启动,成立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广州铁路局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广深线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提高到160km/h进行了前期可行性研究。1990年铁道部正式将“广深铁路实现旅客列车最高速度160km/h的技术方案研究”列入1990年铁道部科学技术发展项目。至此,广深铁路准高速机车车辆、线路工程、信号系统、速度分级控制及安全评估试验等15重点技术攻关研究计划开始全面执行。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广深准高速铁路立项。1991年12月28日,广深铁路第三线,及对既有双线的准高速改造工程动工,由广州铁路局成立的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总投资48亿元,线路设计速度160km/h,铁路信号采用U—T自动闭塞系统,列车追踪最小间隔时间为8分钟,是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线形成了两条时速160公里、一条时速120公里的三线铁路。1994年10月20日,完成了为时一个月的第一阶段行车试验,试验中列车最高时速达到174公里。1994年12月22日,广深铁路开行中国首列准高速旅客列车。建设中的广深铁路四线1997年,广深铁路其中两线改造成电气化铁路,1998年5月完工,设计旅客列车最高时速为200公里,其中下元至茶山段建有30公里复线、时速可达250公里的试验路段。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由瑞典租赁、最高营运速度达200km/h、被命名为“新时速高速列车”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运行广深城际列车。由于铁路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高速铁路的试验基地和展示中国铁路发展的“窗口”。2000年9月,第三线的电气化竣工通车,广深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三线并行、全线封闭、全线电气化铁路。2004年12月31日,广深铁路第四线开工建设,以及沿线15个车站的站场改造,全部由中铁二十五局集团负责。2007年4月18日,新建的第四线完工,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当日投入运营。广深三线和四线最高营运速度均提升至200km/h,自此广深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全程封闭、四线并行的铁路,实现高速旅客列车与普速客车、货物列车的分线运行,大大提升了综合运输能力,而广深城际列车的运行密度也大幅提高。同时,于1911年3月建成、具有相当历史意义的石龙南桥停止使用。广深铁路在石龙共有三座跨越东江南干流的铁路桥,分别为石龙南桥(1911年建成,单线,已停用)、石龙南特大桥(1994年建成,双线)、四线石龙南桥(2007年建成,双线)。 1966年前胜利6型蒸汽机车牵引21型客车 / 22型客车1966年 ~ 70年代中期胜利6型蒸汽机车 / 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 / 东风型内燃机车(1972年起)牵引21型客车 / 22型客车东方红1型内燃机车 / 东风型内燃机车(1972年起)牵引四方厂制24型空调客车(91/92次特快列车)70年代 ~ 1994年底牵引机车:东风3型 / ND2型 / 东风4B型(80年代起) / 东风9型内燃机车(90年代)车辆:四方厂制24型空调客车 / 25型空调客车22型客车 / 22型改装空调客车1994年底 ~ 1998年牵引机车:东风4B型 / 东风9型 / 东风11型内燃机车车辆:22型客车 / 25B型空调双层客车 / 25Z型客车1998年 ~ 2004年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22型客车 / 25B型空调双层客车 /韶山8型电力机车 / 东风11型内燃机车牵引25Z型客车 /韶山8型电力机车 / 东风11型内燃机车牵引25C型客车(1998年 ~ 2000年)DDJ1型电力动车组(大白鲨)(1999年中 ~ 2000年中)先锋号电动车组(2001年)X2000摆式列车蓝箭电力动车组(2001年起)2004年 ~ 2006年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25B型空调双层客车 /东风11型内燃机车 / 韶山8型电力机车牵引25Z型客车X2000摆式列车 / 蓝箭电力动车组2007年 ~东风11型内燃机车牵引25Z型客车(至2007年4月25日止)东风4B型内燃机车牵引25B型空调双层客车(至2007年6月30日止)蓝箭电力动车组(至2007年4月25日止)CRH1A型动车组(和谐号)(2007年2月1日起) 1994年广深高速公路通车后,广深城际列车受到公路豪华大巴的竞争,因大巴发车密度高价格相宜而当时铁路发车密度低、票价较高,铁路客流大幅下跌。此后为了加强铁路竞争力,广深铁路公司开始逐步实施“广深城际公交化”计划,除了上述的列车提速和加密班次外,也包括使旅客乘车更便利的措施。广深城际列车于2005年10月26日起起试行地铁形式的运作,使用自动售票机、入闸机、卡式火车票(IC卡)及储值车票,以配合公交化计划。自动售票机与地铁一样采取触碰式点击购票,可使用10元、20元、50元及100元人民币纸币。乘客在自动售票机购买IC卡车票后,经入闸机检票系统检票即可上车。现时广深线的自动售票机共出售6个沿途车站的车票,计有广州、广州东、石龙、东莞、樟木头及深圳,但售票机并非全日运作。2009年2月20日起,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合作推出“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该IC卡分信用卡和借记卡两种,均属中国银联卡。持卡人可直接刷卡乘搭广深“和谐号”动车组,并可选择座席及等级。暂时只发行信用卡。2009年3月20日起,广深铁路公司在广深城际列车推出“广深铁路快通卡”,此储值卡的发行面额为500元人民币,旅客可凭快通卡直接刷卡进站乘坐广深“和谐号”动车组二等车厢,并在出站刷卡时自动扣取所乘区间全额票款。“广深铁路快通卡”与深圳市内的“深圳通”卡(2008年起发行,符合ISO/IEC 14443标准的Type A卡)一样由中国内地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同样使用TimeCOS®FLY芯片,意味着日后两种智能卡能为互相兼容作准备。然而,现时不论是使用“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还是“广深铁路快通卡”,由于广州站并不像其它广深线车站一样设有闸机,该站出站位置并没有出闸机,而入站的入闸机亦经常停用。因此“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和“广深铁路快通卡”均不能于广州站使用。

广深准高速铁路是从广州经增城、东莞至深圳。长147千米。由原广深铁路改建而成。1994年12月22日通车。为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建设的第一条时速达160千米的新型铁路。1994年10月20日,全长147公里的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圆满结束了为时1个月的第一阶段行车试验,列车最高时速达到 174公里,超过设计时速140公里。铁路年底全线开通后,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两个多小时缩短为1个小时。在工务工程、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的科研攻关,在设计、制造、施工、维修及管理等方面采用的新技术

这是广深很早的时候实施准高速改造的规划。开中国高速铁路先河,为后来的中国铁路大提速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战略设想,除了要建设新高速铁路外,在近期内选定试验区段,对既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这样可用较少的投资、较短的时间将既有线路改造成能够开行时速160公里旅客列车的准高速铁路。同时,还可以为我国大量既有铁路的进一步改造和修建高速铁路提供技术储备和积累经验。
主要原因
从时速160公里起步的主要原因是:
1.技术上的条件。160公里/小时是准高速的起点,是通往200公里/小时及其以上高速的桥梁,是传统技术的延伸与新技术的发展的接续点,可以继往开来。在近期内实现160公里/小时的行车速度,在我国现有的机车车辆、线路、通信信号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虽然还有一些技术难点要解决,但经过努力攻关,是能达到的;
2.经济上的条件。在既有线上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达到160公里/小时准高速行车的要求,比要实现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行车、修建高速铁路新线的投资少得多,减少了资金筹集的困难。 因此,选择160公里/小时作为起步,是从实际出发的。
在近期内建设中高速铁路,经过对我国重要铁路干线的反复深入比选,确定先将广州至深圳线改建为实现旅客列车160公里/小时的准高速铁路,是因为广深线具有其它铁路线所没有的优越条件:
1.从地理位置上看,广深线处于我国的南大门,是改革开放的最早的窗口。它紧邻港澳,是珠江三角洲和港澳之间的重要纽带,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来往频繁的重要通道。改革开放以来,进出深圳的旅客、物资剧增,其中旅客每年约2000万人次,高峰时日达8万人次,其中70%是港澳台人员;
2.香港—-九龙段已经电气化,广深线的进一步改造完善,为香港回归祖国创造了更好的交通条件;
3.广深线处于我国铁路网的尽头,进行改造、试验对整个路网运输的影响很小;
4.全长147.3公里,长度适中。是一条以客运为主的线路,基本上白天运行旅客列车,夜间运行货物列车,客货列车之间的互相干扰较小,行车组织比较简单;
5.基本上已经建成了复线铁路。地形条件较好,沿线主要是丘陵地带,没有大隧道,深路堑、高路堤很少,因此技术改造难度小,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
6.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广东省的高速公路已先行一步,产生了较大影响。修建高速铁路能得到当地的大力支持,与高速公路相辅相成,可以促进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7.旅客运输高速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意识相适应。港澳台旅客时间观念强,迫切期望列车越快越好,并对调整票价具有较高的承受能力;
8.客运量大,经济效益好。现广—-九直通旅客列车每对年收入达600万美元。提高速度后,将发挥比飞机票价低、比公路和快艇速度快的优势。现在口岸进口的人数中,乘坐火车的仅占18%,铁路行车速度提高后,运行时间由1小时59分缩短为1小时左右,吸引了更多的旅客,效益进一步提高。 因此,选择广深线作为我国建设高速铁路的第一个台阶,缩短与发达国家科技上的差距,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系,在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广深线改造为准高速铁路的主要运营指标为:
1.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60公里/小时;
2.货物列车的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
3.广州至深圳间的特快列车运行时间为1小时左右;
4.旅客列车对数为81对/日;
5.货物列车对数为25~26对/日(其中摘挂列车5对);
6.旅客输送能力为2500万人次/年;
7.货运量为1500万吨/年;
8.列车追踪最小间隔时间为8分钟(自动闭塞)。
线路设备
广深线为了实现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直达旅客列车运行时间1小时左右等运营要求,以及保证行车和人身安全,线路方面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1.线路等级:1级干线,对软土地段进行改造,加固既有桥梁;
2.正线:复线;
3.限制坡度:仙村以北6‰,以南8‰;
4.最小曲线半径:原小于1600米的改成1600米,特别困难地段不小于1400米;其中200公里/小时试验段以内的不小于2200米;
5.缓和曲线形式:三次抛物线;
6.夹直线长度:一般地段80米,困难地段70米;
7.竖曲线:R=1000圆曲线;
8.线路间距:区间正线4米,站内到发线之间以及到发线与阵线之间5米;
9.到发现有效长:现存以北850米,以南650米;
10.轨道: (1)结构:60公斤/米钢轨无缝线路成套轨道; (2)道岔:正线采用60公斤AT可动心轨、加外锁高速道岔; (3)转撤机:电动液压式;
11.道口及区间:道口全部改为立交;区间设全封闭隔栅栏;为方便居民交通,增设一部分人行天桥;
12.轨道状态检测及维修:配备满足准高速铁路运行的多功能检测车、大型养路维修机械等设备。 根据以上要求,从原有线路平、纵断面等具体条件出发,是确定线路改造工程的基础。
鉴于线路平、纵断面情况及主要技术指标的要求,选择改造工程方案时满足的基本条件为:
1.为保证直达高速列车的行车时间缩短为1小时左右,并保持广深准高速铁路的完整性,以最高速度160公里/小时连续行车的区段最小长度不小于100公里;
2.为了实现旅客输送能力2000万人次/年,货运量1500万吨/年,必须改造原有线路的一些咽喉要道;
3.在工程、投资、安全等方面有综合效益。 改造工程完成后,广深准高速铁路全程的直达旅客列车运行时分,上行型约为59.7分钟,下行约为60.8分钟。
机车车辆
为了实现运营要求,在机车车辆方面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1. 牵引方式近期为内燃机车牵引,电气化改造后为电力牵引;
2. 货运机车功率应能保证旅客列车编组辆数不少于12辆 ;
3. 货运列车牵引定数为上行2400吨,下行2700吨;
4. 所有运行速度160公里/小时的旅客列车均为空调列车;
5. 软席客车采用转动式可躺座椅,硬席客车与现有的相同;
6. 机车、客车在160公里/小时的走行性能均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要求;
7. 速度160公里/小时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为1400米。
关于机车车辆的选定,牵引方式是前提条件。就广深线而言,理想方式是电力牵引,除了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以及功率容量易于满足提高速度的要求等优点以外,由于广深线改造还附有我国铁路铁路现代化,实现更高旅客列车运行速度提供技术经验的任务,因此,电力牵引要比内燃机车牵引有利得多。此外,在用内燃机车牵引时,通常尚需在列车中编挂发电车为空调提供电源,而在电力牵引时就可以直接由接触网获得电能,从而可以改挂一辆客车,增加列车载客量。 但是考虑到当前的种种条件,国家资金有限,京广线南段尚未电气化等,因此,仍应作两手准备,即从现实条件出发,近期采用内燃机车,同时积极准备尽早实现电力牵引。
CRH1A型动车组
CRH1A型动车组的原型车是庞巴迪运输为瑞典国家铁路提供的Regina C2008型。2004年6月,铁道部展开为用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第一轮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中外合资企业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为中标厂商之一,获得了20列的订单。2004年10月12日,铁道部与BSP正式签订合同,合同编号790,铁道部代表签约方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2005年5月30日,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以25.8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BSP另外订购2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动车组,以满足广深铁路第四线于2008年开通之后的运营需求;同年8月25日,广深铁路公司董事会通过有关议案。而BSP的40列时速200公里级别动车组其后最终被定型为CRH1A,动车编号为CRH1-001A~CRH1-040A。
CRH1A采用交流传动及动力分布式,标称速度为200公里/小时,持续运营速度为200公里/小时,最大运营速度为250公里/小时,但实际运用中CRH1A的最大运营速度受动车组微机控制系统软件锁定(软件限速),初期最高运营速度为205公里/小时,至后期大部分均放宽至220公里/小时。列车编组方式是全列8节,包括5节动车及3节拖车(5M3T),其中包括2节一等座车,5节二等座车,1节二等座车/餐车。动车
组轴重不大于16吨,牵引总功率5300千瓦,车体为不锈钢焊接结构。列车在2、7号车厢设有受电弓及附属装置,受电弓工作高度最低5.3米、最高6.5米。动车组正常运行时,采用单弓受流,另一台备用,处于折叠状态。车端连接装置采用德国系统的夏芬伯格式10号(英语:Scharfenberg Type 10、德语:Scharfenbergkupplung Typ 10)密接全自动车钩,内置机械、空气、电气连接机构和通路。头车两端采用半自动密接车钩,内有机械、空气连接机构和通路,带有车钩引导杆(Coupler alignment bar),容许两组动车重联运行。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符合IEC 61375标准的TCN分布式智能网络系统,通过网络对列车及各设备实施控制、监视和诊断。
牵引及供电系统方面,CRH1型电力动车组采用交-直-交传动,即牵引电源经过单相定频交流电压→固定直流电压→三相变压变频交流电压的转换后,供应交流牵引电动机并驱动列车运行。首先,受电弓通过接触网接入25,000V(50Hz)的高压交流电,输送给牵引变压器,降压成单相902V(50 Hz)的交流电。降压后的交流电再输入整流器,2台并联的四象限脉冲整流器模块(LCM)将输入的交流电整流成两路1650V直流电,其中一路直流电再经2台IGBT牵引逆变器模块(MCM)逆变成电压和频率均可控制的三相交流电,输送给牵引电动机牵引列车。同时,另一路直流电输入辅助逆变器模块(ACM),同步将1650V直流电逆变成三相876V(50 Hz)交流电,输出至滤波箱的三相变压器,变压并输出三相400V(50 Hz)交流电源输出至列车上的用电设备。另外,牵引变流器在再生制动过程中,也负责将牵引电动机产生的电能反馈至电网上。动车组的牵引电动机采用了三相鼠笼异步交流电动机,架悬式安装在转向架上,冷却方式为强迫风冷,电动机控制方式为矢量控制。电动机通过联轴节链接驱动齿轮,最后带动轮对输出力矩。
CRH1A动车组全部由BSP在青岛的厂房组装生产。第一组列车(CRH1-001A)于2006年8月30日在青岛出厂,并在同年9月至12月间先后到北京环型铁路试验场、遂渝铁路、京沪铁路、胶济铁路、陇海铁路和广深铁路等地进行试验。2007年2月1日起,CRH1A动车组正式开始在广深线投入载客试运行,首发车次为T971次,由广州东站出发前往深圳站。最初生产的11组CRH1A(CRH1-001A~011A)的风笛是置于驾驶室挡风玻璃上方,在其后出厂的车辆(CRH1-012A~040A)则改至列车首尾两端的连结器整流罩两侧。而首批CRH1A型的最后一列(CRH1-040A)已于2009年3月7日出厂并交付上海铁路局。CRH1A又在2009年10月开始配属成都铁路局,运行重庆北-遂宁-成都的城际列车。
2010年7月,中国铁道部向BST追加订购40列CRH1A(CRH1-081A~CRH1-120A),订单总值7.61亿美元,折合约52亿元人民币,其中庞巴迪的份额为3.73亿美元。这批CRH1A增购车将于2010年9月开始交付,到2011年5月交付完毕。第二批CRH1A动车组在第一批的基础上作了少量改进,除了列车最大运营速度因取消了软件限速而达到时速250公里/小时,及对部分列车设备重新布置,最明显的差异是四号和五号车厢的座席布置。五号车厢由二等座车/餐车(ZEC)改为一等/二等座车(ZYE),采用一等包厢座席和二等座混合布置,二等座座席数量减少至61个,但新增了四个一等座包间共16个座席,其中2人包间和6人包间各两个,五号车厢总定员77人。而四号车厢则由二等座车改成二等座车/餐车。按铁道部统一计划,CRH1A增购车将供南昌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和广州铁路集团分配运用。
2012年9月,中国铁道部更改有关和谐号CRH380D型电力动车组的订单,在新订单中,铁道部将订购46列CRH1A及60列新一代CRH1。新一代CRH1将使用铝合金车身以减轻重量、增强牵引系统、优化列车气密性及减少能源消耗。
由于CRH1主要用于城际运输,加上车体外观与地铁列车相似,而其原形车(Regina C2008)在国外都是以两节或三节短编组运行,所以中国国内铁路迷普遍将CRH1型动车组称为“地铁”。铁道迷对此型车有“大地铁”的昵称。列车通常运行沪宁、沪杭线的城际列车,其发车密度大约只有15分钟左右,犹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另外列车设计也酷似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的AC10、AC12列车。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1、1990年至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深铁路启动准高速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工程。2、1996年,中国与韩国共同研制高速列车,并在广深铁路上进行试验。3、1998年8月...

广深准高速铁路的发展回顾
2004年6月,铁道部展开为用于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200公里级别的第一轮高速动车组技术引进招标,中外合资企业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为中标厂商之一,获得了20列的订单。2004年10月12日,铁道部与BSP正式签订合同,合同编号790,铁道部代表签约方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2005年5月30日,广深铁...

深圳至江门高速铁路全线正式开工!对涉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利?_百度...
对涉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利首先是提升了沿线地区的商业贸易运输的发展,其次就是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再者就是使得经济市场的辐射范围扩大产生融合的作用,另外就是提升了深圳和江门的旅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深圳至江门高速铁路全线正式开工!对涉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有...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预备阶段 1998年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200字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高铁发展历程200字,中国高铁发展历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994年,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设成并投入运营,其旅客列车速度为160~200km\/h,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更主要的是通过科研与试验、引进和开发,为建设我国高速...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高速铁路预备阶段 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二、中国高速铁路过渡阶段 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秦沈客运...

简述中国高速铁路的巨大成就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中国的简史如下: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日本新干线铁路为标志,正式开通高速铁路。2.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日,乘坐新干线列车,将高速铁路带入中国人的视野。3.上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铁路运输能力薄弱,列车运行时速不足120km,出现客货混跑。然而,自广九高铁深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竣工并开工以来...

中国高铁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中国为什么大力发展高铁?适合高速铁路的生存环境其实只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能够承受高速轮轨比较昂贵的票价和多点停靠,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总体情况 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和均衡作用;促进了沿线城市...

正在阔步前行的中国高铁
正在阔步前行的中国高铁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铁路部门将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较短时间内,就使我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了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

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势到引领的原因
外媒曾嘲讽我们无人能造铁路,而中国却从无到有,甚至引领全球

枣阳市19473262866: 广深铁路的发展历史悠久,在1994年,广深铁路进行了哪些改变?
晁厚坤复: 1994年12月22日,广深铁路开行中国首列城际准高速客车,最高速度达160km/h,并启用代表准高速列车的“Z(准)”字头车次,行车时间缩短为最快1小时5分钟,也是首次使用25Z型客车和DF11型准高速内燃机车;至于快车,也由“深”字头改为“S”字头以便识别

枣阳市19473262866: 根据我国铁路发展情况说明铁路系统的发展 -
晁厚坤复: 为了探索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模式,1994年12月22日,中国的第一条时速160km的准高速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时速160km是准高速的起点,是通往200km及其以上高速的桥梁,是传统技术的延伸与新技术发展的接续点.实现160...

枣阳市19473262866: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建设高铁的? -
晁厚坤复: 1.中国的高速铁路研究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广深铁路作为准高速铁路的试点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的试验田. 2.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1999年开建,2003年建成的秦沈高速铁路. 3.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代表着中国350Kph级别高速铁路的开始,它于2005年开工,2008年建成. 4.至少在十二五期间,新建设高速铁路项目还是相当多.首先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兰高速铁路、郑徐高速铁路、京沈高速铁路还没有开工建设.四纵四横一定要早日完成的.另外200Kph以及以上级别的高速铁路覆盖范围依然还有很大的空白地带,在十二五期间也需要通过这些铁路完善整个快速客运路网.同时也有许多普通铁路的建设以增强路网的运输能力.

枣阳市19473262866: ( )12月22日,中国第一条时速10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广深高速铁路建成通车. A 1993年 B 1994年 C 1995 -
晁厚坤复: 你的选择无解!1998年5月28日,国内第一条高速电气化铁路广深电气化铁路全线建成

枣阳市19473262866: 谁知道铁路的建设成就? -
晁厚坤复: 中国铁路建设成就综合报道 专题回顾 国铁新时速--记我国首条准高速铁路广深铁路 铁路列车全面提速(提速大事记) 新中国的铁路建设 西北铁路建设发展迅速 ★新线建设(36项) “火车头”牵引西南经济步入新时空 ★既有线改造(28项) ...

枣阳市19473262866: 中国火车提速几次了? -
晁厚坤复: 第六次 我国铁路的提速进程 1994年1月沈大线首创120公里/时,开创国内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例. 1994年12月广深准高速铁路建成,设计时速160公里,试验段时速为200公里. 1996年4月京沪线南京-上海实现160公里时速. 1996年7月...

枣阳市19473262866: 广深铁路发展历史是什么?
晁厚坤复: 广深铁路发展历史编辑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末,广东候补知府易学灏奏请两广总督李瀚章,拟以凑集商股方式,修建广州至英国租借地香港九龙的铁路,加强两地的交通联系

枣阳市19473262866: 我国铁路建设新成就的资料 -
晁厚坤复: 我国铁路之最第一条铁路:上海至吴嫩的铁路(长13千米, 1876年建成). 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至风州的铁路(1996年建成). 第一条可开行单元重载列车的复线电气化铁路:大秦铁路. 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铁路(160千米 /小时,1994年建成). 第一条拟建的超高速铁路:京沪铁路(300千米/小时). 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长2500多千米). 跨越省级行政区最多的铁路:京九铁路(10个). 经过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最多的铁路:京广铁路(6个). 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南昆铁路(长898千米,桥隧占1/3).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