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作者&投稿:姬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
1、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
2、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双顺差的影响: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我国国际收支中货物贸易长期顺差的原因分析

内容提要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四是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2005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67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3亿美元,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110亿美元。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673亿美元,同比增长801%。经常项目顺差增加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幅上升。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按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3425亿美元,进口2882亿美元,分别增长33%和14%;货物贸易顺差542亿美元,增长823%。

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

从主观因素来看:

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28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平均达9.6%,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还可以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之所以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大大激发了经济活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犹如两条自动向前滑动的巨轮,带动中国生产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并未引起我国消费需求的同步增长。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降低了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从理论上说,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也不同,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低收入者则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二十年来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下降。然而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消费长期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缩小各阶层收入差距,可使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提高,从而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

跨国公司将生产或服务的一部分搬到海外,人工成本更低廉,赋税更低,企业负担的其他成本也更低。这种跨国外包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各国的比较优势格局发生重组,而且重组还出现了时间差,即劳动成本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率先外包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发达国家感受到压力,转而创造更高档次的产品或服务,以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这一过程往往滞后一段时间,从而形成了时间差,在这一阶段,贸易不平衡会扩大。而国内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且供应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而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大幅增加部分替代了中国的进口,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减弱了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中国市场上外国品牌、外国设计的产品非常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转为由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

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

当前巨大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顺差也和中国现有的外资、外贸政策有关。中国现有的外贸、外资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初中国是一个既缺资金又缺外汇的典型“双缺口”发展中经济。为了多赚外汇,克服外汇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1985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了出口退税等政策以鼓励出口。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非常快,1978-2005年间年均增长高达17%,为世界同期贸易增长率8%的2倍多,27年间对外贸易增加了68倍。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扶持国内的公司提升产业结构,进而导致大量的进口替代。进口替代型产业是我国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方向,虽然我国制造业科技基础一直很薄弱,且产业升级的过程充满艰巨性和长期性,但通过进口替代不断实现局部升级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积极产业政策对此的支持不是短期性的,可以在较长时期内带来“产业政策红利效应”。最近,随着在华的外国公司,尤其是电子产业领域,越来越多地向国内供应商采购部件,产生了大量的进口替代。

四是国家为了保护某些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对其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

国家为了保护某些相对较弱的行业,诸如保险、汽车等行业,能够在入世后有一个更为有力国内外的竞争条件,从而对其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这使得国外的同类型产业,在国内失去了竞争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的进口需求。但2005年后许多行业和产业的保护政策将逐步取消,一些弱势产业的竞争力在近几年并没有得到根本加强,如农业,一些相对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家电、纺织等,则面临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

从客观因素来看: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4.3%,仍维持较高水平;国际市场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受需求和投机双重因素的作用,仍将继续高位运行;美联储为抑制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继续采取趋紧的货币政策,小步快走地升息,全球经济有进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从国内看,下半年国内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家将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尽管面临一定通货膨胀压力,但总体上处于可控范围,本外币负利差可能扩大。综合上述因素的影响,内外部需求都将有进一步强劲的增长,不仅拉动了出口的增长,而且可能减少部分进口需求。

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

2005年上半年中国投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加快,二、三产业投资增速放缓;重点行业投资增速继续趋缓;各种注册类型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东、西部地区投资小幅回落,中部地区投资略有上升;国内贷款的资金来源小幅回落,自筹资金增速略有上升;新开工项目继续增长,但当月新开工项目较上月有所减少;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上升。尽管国际石油成本居高不下,但中国政府却限制了主要石油产品零售价格的上涨。这样,油价只是对中国的石油公司造成了冲击。石油公司为了应对油价上涨,就减少了向国内市场的石油供给,转而选择出口更多的精练石油产品。同时,中国政府又鼓励这些石油公司减少石油进口。于是,2005年1月至7月份,中国的原油进口量仅增加6%,而精练石油产品的出口量却飙升了46%。

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某些国家对华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早先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遏制中国军力发展,限制主要针对的是军事技术和产品,富有冷战色彩。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华出口限制出现了军事与高科技并重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更多地从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对华出口,通过种种管制手段来确保其国家实力的领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有关出口管制部门,在对华高技术出口和项目合作方面实行的严格管制措施,也是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1994年以后我国贸易收支出现连年顺差,与1994年汇率并轨,人民币贬值刺激了出口有很大的关系,但以后几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而实际有效汇率还有升值的趋势,却仍然保持了贸易顺差。虽然关于人民币升值与货物贸易顺差之间有无实际联系一直众说纷纭,但低汇率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国在货物贸易出口方面的增加。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
1、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
2、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双顺差的影响: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我国国际收支中货物贸易长期顺差的原因分析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的扩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从主观因素来看:一是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三是我国政府推进出口行业发展壮大,扶持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四是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外部需求强劲,拉动我国出口增长;二是国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了进口,却带动了出口;三是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四是我国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总体来说一下吧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概括来说就是双顺差,也就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时出现巨额顺差
这个状况有好的一面,就是对外净出口的大幅增加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同时大量国外直接投资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更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促进了我国外汇储备积累,增强了我国应对国际冲击的能力,
但是这种状况也有巨大的弊端,
一,他导致了我国与外国贸易摩擦不断,恶化了经济发展外部条件,并有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埋单者,
二,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导致央行被动的投放货币,导致我国流动性泛滥,同时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的外汇存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巨额经常账户顺差实际代表实际资源的让渡,其中表现出粗放的贸易增长模式和体制机构问题更令人担忧,
四,出口导向型发展策略导致我国对外依存度过高,本国经济易受他国影响。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当前gdp增速放缓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就是增速放缓,等待调整,调整好了,就会再次提速,调整不好,就会造成经济衰退。就目前中国经济放缓,个人有一下观点供参考:1、国际环境、世界经济整体趋缓的影响,随着中国开放度越高,受世界经济影响就越大,任何一个参与世界经济的经济体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圈独善其身;...

如何看待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
当前道德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要放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看待。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高相伴随,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精神风貌,城乡环境、公共秩序、文明礼貌、社会服务、...

国际的政治格局,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与潮流的...
今天的世界格局到底怎样?我们认为仍然处于发展和重组之中,一时尚难以定型。多极化肯定是一种趋势,如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欧洲等都可以算得上一极,还有印度的发展势头也很猛,伊斯兰世界的力量也不可低估等;从美国来看,它今天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时刻都在做着统治世界的梦,因此,...

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
虽说中国近30年经济水平飞速增长,总体GDP更是上升的第二,超过日本,但是人均DGP却少的可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只是总体小康,且在国际方面,虽然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但是在创新方面可说,人才缺乏,许多留学生都不会回国,是大量人才流失,同时由于硬是教育,学生大多思维定死,又何谈发展,同时大学...

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当中国这只雄鹰翱翔于天空之时,她的五千年的文化的影子却匍匐在地踟躇爬行;当中国这只雄师吼响全世界的时候,她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心源却在震颤的呻吟声中瑟瑟发抖;当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前列的时候,她的炎黄的血流却冲破血管的阻力,滴穿风雨沧桑的经典。哀哉我之中华...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现在,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做大,我们面临着做强的新的历史任务,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人们所讲的“新常态”。“新常态”的显著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自然放缓。这是基于以下的分析:第一,真正的经济增长是由创新推动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

如何看待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
我们对于媒体上以及很多专家学者提出的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这个话题本身,也希望我们对此产生怀疑。我更希望我们能够从制造业大国这个讲题开始做我今天的演讲。 我在这里清楚地告诉各位,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你们可能觉得很奇怪,不会啊郎教授,你看我们的广东地区有多少制造业啊,我们江浙地区和...

中国近几年的变化
·2001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国人口逼近13亿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中国成功主办APEC峰会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6年:董建华当选香港首任行政长官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开幕 ·1995年: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参加联合国...

如何看待中国的环境问题有何对策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我国高速经济增长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近20年来,我国在总体上承袭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事实证明,此种模式只能带来更严重的污染。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现状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水体污染现状 (1)、地表水体...

如何看待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
” 从军事安全、 政治安全即传统安全方面来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既是一个地域大国 ,经济 实力又得到有力加强 ,加之我国拥有核武器 ,因此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一场旨在消灭中国的战争可能性较小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安全没有威胁 ,事实上 ,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亡我之心不死 ,处心积虑地利 ...

德江县18263548921: 联系实际分析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勾贤金周: 人民币汇率直接决定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则是由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资本项. 在国际收支发生不利变化的时候,它会自行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会引起本国货币汇...

德江县18263548921: 分析我国2017年国际收支状况,并说明理由 -
勾贤金周: 近十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为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国政府以外贸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出口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廉价的商品在全球畅销导致了经常项目下的顺差;2、资本项目下的顺差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国外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导致货币流入,另一方面对资本流出实行了管制措施.3、资本流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为了发展外贸出口行业,人为地低估了人民币的币值,导致了市场产生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使得大量套利资本流入国内等待分享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德江县18263548921: 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为什么? -
勾贤金周: 当然不平衡了.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

德江县18263548921: 我国现在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
勾贤金周: 我国现在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这一点可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看出,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都存在着巨大顺差,也就是现在经济学家研究较多的双顺差问题.

德江县18263548921: 如何看我国近五年来国际收支的状况 -
勾贤金周: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有进出口差额和国际收支情况.你还是上这看吧,政府网站,没问题的,东西太长,没法发上来的

德江县18263548921: 中国国际收支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勾贤金周: 中国的国际收支属于双顺差.应该算是不正常的现象.顺差会导致外汇大量增加, 汇率的压力就会激增.造成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的人民收入较低,内需不足,大量产品出口~

德江县18263548921: 由国际收支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如何调整 -
勾贤金周: 以目前我国现状来回答: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一国的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国际部门” 换句话说,国际部门支出主要指贸易顺差情况下,我国出口创汇,国外消费我国产品,拉动总需求.目前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国际收支...

德江县18263548921: 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的应该影响分几个方面分析? -
勾贤金周: 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表述:1、如果国际收支逆差大,则说明出口受阻,国内的许多出口企业面临亏损或倒闭.2、如果国际收支状况逆差大,则进口商品所需要的外汇数额不足,需动用结存的外汇.若结存外汇不足,则就需要出卖黄金等,就像中国60年代,不得不忍痛出卖白银、黄金来弥补外汇的不足.3、如果国际收支状况逆差大,说明国内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恶化,产品技术含量低或老化,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下降,难以继续占领国际市场,警示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扭转国际收支状况,否则今后的经济状况就更加艰难.反之亦然.

德江县18263548921: 中国近几年国际收支为什么从双顺差变成一顺一逆以及用的政策 -
勾贤金周: 纵观贰0依贰年的国际收支情况,历经十余年的“双顺差”现象不复存在,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搭配的新格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贰0依贰年全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依9三依亿...

德江县18263548921: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
勾贤金周: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要全面地看,不能片面地看,防止出现以偏概全.判断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条件和基础上,要看到多年来特别是过去四年来工业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