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级读本(阳货第十七)(6)

作者&投稿:聊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〇下一欲字,则夫子非无言也,正要人实得其所以言耳。而子贡从无言中抽出小子之待述一种致其疑问,夫子所答则又于成己成物一本原处,见得虽为小子述,计亦不在言也。盖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故圣人慨然有无言之叹,示之以天道不言之妙也。(程树德)

〇此章明无言之教也。在子贡言语之教不可缺,在夫子则发不言之教而配天道焉。夫道,即天之所以为天也。天何言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也。天有四时,春夏秋冬,无非教也。风霆流行,庶物露生,无非教也。学者但观现象,鸢飞鱼跃,莫非道蕴也。道即在是,夫何所言?故子欲无言,盖欲明本,举本统末,而示物于极者也。是四气默运,莫非天地一元之心。万物受之,皆若默喻乎天地之心。而变化滋益,其机有不容己者,此岂化工者谆谆然命之乎?故孔门教法,四时行指教者而言,统体一太极也;百物生指学者而言,万物各具一太极也。教者学者,皆相喻于不言之表,而自然得性命之精微。故圣教同天矣。(唐文治)

17.20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〇孺悲,鲁人也,尝学士丧礼于孔子,胥附之人也。书孔子者,外之也。将命者,奉命传辞之人也。时孺悲有过,欲见孔子,孔子不欲见之,故使人出去传话说病了。然又转身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是示实非有疾,欲使孺悲悟而改过也。程子日:此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

〇此承前章明夫子行不言之教者也。夫礼乐皆得谓之德,故君子所行无非礼乐者,而不言之教出于行礼乐,故日大观在上,下观化之。先王以神道设教,张礼乐制度,临于天下,则民不知不识,顺帝之则,此其为不言之教者也。夫子虽为圣人,不得其位,则不能临于天下而行礼乐,所谓不言之教者徒止其言行,故此下所举数章,皆为不言之教也。(论语象义)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 (jī ) 可已矣。

〇短丧之说,春秋时已有创之者,故宰我举以问之。谓礼乐不可斯须去身,恐居丧不习而崩坏也。煫,取火之木。改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期,音基,周年也。言期年则天运一周,时物皆变,丧至此可止也。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 (luò) ,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女通汝)

〇礼,父母之丧:既殡,食粥、麤衰。既葬,疏食、水饮,受以成布。期而小祥,始食菜果,练冠縓缘、要绖不除,无食稻衣锦之理。夫子欲宰我反求诸心,自得其所以不忍者,故问之以此,而宰我不察也。旨,亦甘也。初言女安则为之,绝之之辞;又发其不忍之端,明其本之不可去,以警其不察;而再言女安则为之以深责之。(朱注)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

〇不仁者,不孝也。三年之恩,其本出于父母,其子勉欲报其德,为人子者莫不有此心焉。故言君子所以不忍于亲而丧必三年,短丧则实失礼之本也。宰我既出,夫子惧其真以为可安而遂行之,故深探其本而斥之。使之闻之,或能反求而终得其本心也。

〇此亦承首章举类不言之教也。春秋之时,虽礼乐犹存,少行之者。故志士仁人,有志建制度。故颜渊问为邦,子张问十世,皆窃有建制度之志,可谓盛德之业也。宰我将改丧礼之制,虽偶不合于孔子,亦无可贬于其志者。故异于宰予画寝,冉求自画,书宰我不用贬辞也,书问者将问成其志也。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此宰我有见于周未时势人情也。然三年之丧,盖体人子必至之心而为之,非以强世者也。礼记三年问篇曰:“至亲以期断,是何也?曰:天地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天地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据礼说,则三年之丧,以期年进之而加隆也。墨子有三月之丧制,庄子有齐死生及死不必哀之论,后世传之,天性漓而流弊日甚,非孝之说将因之而起。先儒谓宰我假时人之言,屈己以明道,此说为近。(论语象义、唐文治)


微信成语猜猜看成语接龙第55关答案介
微信成语猜猜看成语接龙第55关: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①色:神色,模样。②厉:威严、凶恶。③内:内心。④荏:软弱、怯懦。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常用此语。《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内忧外患:nèi yōu wài huàn,忧:忧虑...

<<论语>>是部什么样的书,说说赵普为什么可凭半部<<论语>>治天下呢...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论语今译》、来可泓的《论语》、徐志刚的《论语通译》、杨伯峻、杨逢彬的《论语译注》等均属这类读本。...而“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为相时的一句牢骚不平之语。 宋初君臣认为,鉴于五代时期...

《最爱是中华》中本周说到儒家经典《论语》,你能列举出多少出自《论语...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妹子~,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dtts登堂入室dēng táng rù shǐ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

第一人称文言文称谓语
例:《痛史》第六回:「他却也拜了一本,说:‘贾似道卖国求荣,请速正法。’」 4. 敬受。 例:《晋书•太宗简文帝纪》:「进位司徒,固让不拜。」 5. 拜谢。 例:《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6. 拜谒;拜见。 例:唐杜甫《新婚别》诗:...

扰 第四字成语
儿怜兽扰 怜:宠爱,爱惜;扰:驯养。像对小孩一样加以爱抚,对野兽一样加以驯养 纷纷扰扰 凌乱的样子。也形容思绪纷乱。江翻海扰 犹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庸人自扰 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自相惊扰 自己人互相惊动,引起骚乱。

曲意逢迎的成语故事
公孙丑一天问孟子,古代一些士子并不主动去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孟子回答道:古代的人,如果自己不是诸侯的臣子,就不去谒见。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两件事: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墙躲起来了;鲁穆公去看泄柳,泄柳紧关大门坚决不见。他们都做得过分了,要是逼迫要见,还是可以相见的。阳货想让...

成语消除第95关
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 [释义]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语出] 《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共犹穿窬之盗也与?’”[正音] 色;不能读作“shǎi”。[辨形] 厉;不能写作“历”。[近义] ...

语 的拼音是第几声?
“语”是一个多音字,拼音为第三声和第四声:一、拼音:[ yǔ ]释义: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二、拼音:[ yù...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论语十则前五条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第一则: 为人处事 第二则:为人处事 第三则: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习方法 第五则:学习方法 第六则:取长补短 第七则:取长补短 第八则:怎样做人 第...

不字为第一个字的成语
语本《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不露锋铓】 比喻才干不外露。【不露圭角】 《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

孟津县17188683100: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的意思 -
翁周瑞安: 原文】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4)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5)以为知(6)者,恶不孙(7)以为勇者,恶讦(8)...

孟津县17188683100: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也与怎么理 -
翁周瑞安: 论语阳货第十七【原文】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一个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吗?他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担心失掉官职,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了

孟津县17188683100: 孔子的论语三则 -
翁周瑞安: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子曰:“唯女子与小人...

孟津县17188683100: 论语 读哪个音阳货第十七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当中的"更"读第一声还是第四声?述而第七 子曰:... -
翁周瑞安:[答案] 这里是更改、改变的意思,所以读第一声 更 gēng 改变,改换:~正.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戚戚:忧愁的样子 . 读第一声.qī 忧愁,悲哀:~然.凄~.哀~.休~.

孟津县17188683100: 子贡讨厌什么样的人 -
翁周瑞安: 孔子与子贡讨厌的七种人 (2010-03-06 09:21:33) 转载▼ 标签: 文化 原来以为圣人或者君子不应该讨厌人,其实即使孔子也会讨厌人的.《论语·阳货第十七》里就这么说了一段,让我茅塞顿开,如释重负——圣人都会讨厌人,何况我等凡...

孟津县17188683100: 论语 好学如何避免六言六弊的六弊 -
翁周瑞安: 好学是避免此六弊的根本.学习是发展各种美德的途径,离开了这些美德一切皆是虚妄.

孟津县17188683100: 色厉内荏是什么意思? -
翁周瑞安: 【释义】 ①色:神色,模样.②厉:威严、凶恶.③荏:软弱、怯懦. 【色厉内荏】 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常用此语. 【出处】 语见(先秦•孔子门人《论语•阳货第十七》)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孟津县17188683100: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孟子》的哪章 -
翁周瑞安: 原文出自于《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是孔子的话.而在《孟子》一书中,并无对该言的引用.但是在《孟子·公孙丑上》中的第六节里,孟子针对孔子有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相,展开了论述,并指出了那些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来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观点.

孟津县17188683100: 论语多少章 -
翁周瑞安: 本人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底本,做了一下调查. 学而第一 16章 为政第二 24章 八佾第三 26章 里仁第四 26章 公治长第五 今本28章,朱熹合并了前两章,为27章. 雍也第六 今本30章,朱熹把一二、四五分别合为一章,为28章. 述而第七 ...

孟津县17188683100: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 求解 -
翁周瑞安: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第十七》)回顾一下《阳货第十七》篇,全篇都在劝人别成为小人,教大家把心量放大一点,立志向善,而一点都没谈到过女人,没有批评过女人,更没有劝说大家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