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荀子的形象远不如孔子和孟子那样高大,为什么说这么说呢?

作者&投稿:漆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1、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2、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3、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继承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的思想。他说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扩展资料
一、孔子思想
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教育思想: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
二、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三、荀子思想
天道自然: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天行有常: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荀子

三人的政治思想均为儒家思想,孔子注重礼教,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以仁为本,荀子提倡性恶论。

是因为,孟子和荀子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同之处,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不同,而且对提高孟子的思想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任何思想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回应。在孟子时代,周代的奴隶制基本上消失了。商鞅是新地主阶级的代表,主张改革、法治、战争,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

荀子是儒家思想最高的一代。他脾气古怪,对别人要求很严格。但他也有不朽的感觉。他是萧胜贤壮的军事叔叔。他职位很高。秦国的韩非和李四都是荀子的徒弟。但由于韩非的死,荀子拒绝承认李四是弟子。我最喜欢玩围棋。在张亮的指导下,天明偶然赢了荀子一局,并答应了天明一个条件。虽然我说我不会武术,但我其实是个隐藏的专家。

这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谭嗣同曾说,中国两千年的知识就是荀子。他们都是不可操作的思考者。这是儒家思想的不同阵营。其中,十三经的形成、朱嘉的注释和科举制度对提高孟子的思想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孟子与荀子在自然论上的出发点不同。孟子对“性”的定义反映在《孟子·高子》一章孟子与高子关于人性的争论中。苟子把“生命的意义”作为其人性论的基础,把性作为一种传统的自然属性。

孟子把“性”分为两种,一种属于人的本能“性”;另一种属于人的道德“性”。他说:“嘴是为了味道,眼睛是为了颜色,耳朵是为了声音,鼻子是为了气味,四肢是为了安全,性,生命;绅士并不意味着性。”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同之处 首先,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任何思想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应,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周朝的奴隶制已经基本不复存在,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商鞅主张改革,推行法治,提倡战争,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

孟子反对商鞅等人的观点,主张实行改良,施行“仁政”,因此宣扬天赋道德的“性善”论,从而为其“仁政”思想打下理论基础;荀子所处的时代则是战国后期, 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不能单靠“仁政”来维护其统治。

统治者迫切的需要加强法制。王先谦先生曾在《荀子解集》的序中说“余谓性恶之说,非荀子本意也。……余因以悲荀子遭世大乱,民胥泯棼,感激而出此 也。 ”

其次,孟子和荀子对“性”立论的出发点不同。孟子对“性”的定义,体现在《孟子·告子》一章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的辩论中。告子把“生之谓性”当做其人性立论的基础,他把性看成是一种传统的自然属性。

197 孟子 把“性”分为两种,一种属于人的本能的“性”;另一种属于人的道德的“性”。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 也。”

荀子不同意孟子的这种天赋“性善”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 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同之处,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不同,而且对提高孟子的思想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这要看怎么理解。谭嗣同曾说过,中国两千年的学问即是荀学。他们都是不具有操作性的思想家。是儒家的不同阵营。其中,十三经的形成,朱熹的注疏和科举考试,对提高孟子的思想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荀子是儒家辈分最高的长者,脾气很古怪,待人比较严厉,但是也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是小圣贤庄伏念三人的师叔,地位极高,韩非和秦国李斯都是荀子的徒弟,但是因为韩非之死,荀子拒不承认李斯这位弟子。最喜欢下围棋,在张良的指导下,天明侥幸胜了荀子一局,言而有信,答应了天明的一个条件。虽然自己称不会武功,但是实际上是个隐藏很深的高手。


项少龙与荀子:师徒关系、思想影响及历史地位的奇遇?
荀况的神秘身世令人好奇的是,尽管荀况被誉为旷世大儒,但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却寥寥2000字,连基本的生卒年月都未详尽记录,这不禁让人对这位大儒的传奇人生产生疑问。这种神秘性与项少龙的形象似乎不谋而合。荀子的思想影响尽管荀子属于儒家,但其思想中渗透着法家的元素。他的弟子韩非,被推测可能将21世纪...

《荀子》赏析
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哪个思想家的观点
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荀子还进一步指明“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是荀子在说,天不会因为人们怕冷而废除冬季,地不会因为人们无法战胜长途跋涉而缩小面积。荀子的比喻很形象,他突出了“天道无情”的事实,并以此对孔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进行激烈批判。而后他...

关于儒学的问题
而这种隔绝,与孔子作为儒家创立者,儒学创始人的形象,是不是离得也太远了点? 我们再来看看《孔子世家》结尾处的太史公曰,照理说,孔子创立儒家、儒学,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件不可能忽略的大事。但司马迁又一次付之阙如。史迁说了一通他本人对孔子的景仰,感念,慨叹孔子可谓至圣矣;却片言只语没有提到儒字...

关于孟子,荀子,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在《劝学》篇中,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

《荀子·赋篇》
接下来的“蚕”,生自山岭,以织造为业,昼夜交替如同编织生活的经纬。它虽不见得显赫,却能在关键时发挥作用。荀子通过蚕的形象,阐述了“大始小终”的道理,其尾部的特质象征着事物的起始与终结,寓言了“箴理”,即对事物规律的深刻洞察。“箴”以针为喻,大小相悖,无羽无翼,象征着事物的对立...

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韩非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如“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等具有的讽刺力量,“矛与盾”等表现出...

...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
而这两方面的统一,则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写了一篇题为《儒效》的文章,其中对于儒者的形象和社会作用是这样来描写的:“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美俗”就要不断修身,提高道德品质,以身作则;“美政”则要“善调一天下”,为社会制订各种礼仪规范、...

荀子《劝学》篇
荀子讲述了先王遗训以及儒家言行积善成德、避灾远祸等,反映了先秦教育重道德轻知识。同时《劝学》结构严谨;论据充足、善于用日常生当论据、旁征博引;运用了大量比喻,增强了文章形象性;铺陈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乐性强;语言犀利透避、说理性强。鉴赏、评价 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

墨子与荀子在艺术功能问题上的分歧
墨子与荀子在艺术功能问题上的分歧:1、墨子对音乐持消极否定态度。2、荀子对音乐持积极肯定态度。3、都属于围绕着功利主义的观念。4、都忽略了艺术的非功利的特殊意义。

洛龙区17244016982: 如何看待荀子在中国文化史的历史地位 -
申帘艾思: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思想观点 主要观点 ...

洛龙区17244016982: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是孔孟并称而不是孔荀并称? -
申帘艾思: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先圣至师,孟子是儒家学说的最忠实最优秀的发扬光大者,所以是孔孟并称.荀子不是儒家学说忠实的发扬光大者,所以就不是孔荀并称.

洛龙区17244016982: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的不同之处 -
申帘艾思: 儒家思想的根本“仁爱”思想,共同表现形式“礼乐制度”.三个人都是一致的,其实只要是儒家最根本的思想,这三位的观点都是一致的,要不然怎么会成为儒家最著名的三位大师呢? 讨论这三位,重要的应该是不同点,我个人认为: 孔子:更关注贵族,士人以上级别的阶级利益,这是儒家思想有等级的“仁爱”思想的体现,本来儒家的政治主张就是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 孟子:最关注民生,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说孟子是最关注民生的先秦思想家,甚至超过了以“兼爱”为思想的墨子. 荀子:是比较有争议的,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法家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切合社会实际.荀子有“人性本恶”之说,其实应该是“人性向恶”,两个的差别是,前者是本性是恶,后者说的是有可能向恶.

洛龙区17244016982: 荀子的历史定位? -
申帘艾思: 传经与弘道:荀子儒学的重新定位如果以大历史的视野简要回顾一下荀子和以他为中心的荀学在儒学史中的地位,就会发现甚至在那些最核心的问题上人们都没有形成基本的共识.这决非夸大其词,只需跳跃式地查证一下便可清楚.汉初《孟...

洛龙区17244016982: 关于荀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荀子是什么关系 -
申帘艾思: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常识人物篇.

洛龙区17244016982: 孟子和荀子的艺术特点有什么异同 -
申帘艾思: 孟子和荀子的艺术特点的异同: 同: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

洛龙区17244016982: 荀子的“礼”和孔子的“礼”不同,请简要回答 -
申帘艾思: 他们的不同在于:孔子援仁入礼以来,荀子援法入礼.孔子的礼就是使天下仁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仁的存在.同样是讲礼,荀子与孔子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孔子言语中的礼、法概念是疏离的,而礼、仁概念是切近的.荀子固然也有一些重...

洛龙区17244016982: 孔子 荀子 孟子 相同点 不同点 -
申帘艾思: 孔子 孟子 荀子 都主张仁孔 仁者爱人 孟 性善论 仁政荀 性恶论 仁政 王道

洛龙区17244016982: 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仁义有什么区别 -
申帘艾思: 孔子讲仁,是说人心,人心要充满爱,爱自己,也爱别人.孟子仁政,是说政治,政治要体现仁爱,把爱护人的精神融入到执政中去.荀子仁义,是说行为,行为要符合仁义,在义这种行为中,要贯彻仁的精神.从个人修养,到政治生活,到社会道德.从点到面,不断发展,持续推广.

洛龙区17244016982: 荀子虽然是儒家的代表,但我觉得他的思想和法家没 -
申帘艾思: 你是觉得荀子的思想和法家没有共同点还是没多少区别,把话说完吧.根据你前后句我估计你是想说荀子的思想和法家没多少区别吧.这种说法其实似是而非.先秦时代儒家思想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曾子的思想不完全等同于孔子,子思的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