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用什么字表示也

作者&投稿:住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用什么字表示“她”

现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她”指代女性,既可做主语,也可做宾语,还可做定语。而在古汉语中,第三人称则由“之”和“其”充当,这两个他称代词,既可指称男性,也可指称女性,也就是说,这两个他称代词可以表示“她”,只不过在上古文言文中“其”只能表示领属。

不过这两个他称代词,通常不充当主语。所以,你所例举的“她是我的女儿”或“她是我的妻子”的文言文应该是:此女为我女子也;此妇人为我妻子也。

注意:古代,女:指未婚女子,妇:指已婚女子;女子:即女儿,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妻子:即妻,例如:《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2. 在文言文中哪些字表示 又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动词: a用;使用。

《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介词: a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连词: a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f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

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4、副词: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3. 我, 用文言文中的什么字形容

古代文言文也有雅俗之分,有史家之严谨,也有戏剧之俚俗。

比较严肃、高雅、正式的文言文,“我”一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

帝王人臣专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将、本将、本督、本帅等。

通俗一点则用:鄙人、后学、末学、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辈、洒家(早期白话)、老朽、贫僧(和尚)、老衲(和尚)。。。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专用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我是始皇帝)。

“昂”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4. “应该” 在文言文中用哪个字可以表示

“宜”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应该”

拼音:yīng gāi

用于建议,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表示推测,说话本人对现象的认知具有不确定性,或是对自己所说的不自信。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造句:

1、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

2、你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

3、每个同学都应该拟订一份学习计划。

4、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提倡适度的消费。

5、对这件事,你是局内人,应该很清楚。

5. 文言文中也字的用法

“也”字的用法

(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

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也”字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也”字用在句中或句末的用法: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也”字作句中语气词的用法: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原文链接:




"也、与、矣、在"在文言文中怎么翻译?用法是什么?
2、属于疑问句的,“也”起加强“问”的作用,如“所为者,何也?”翻译时,根据句子属性,可译成啊!呀!吗?呢。3、语气较轻的,可以不译。如“李毅者,蜀人也”,译成“李毅,蜀地人”即可。矣:本义是完了。1、作助词时,一般表示时态完结,如“酒罄矣。”意思是酒喝光了。2、一般情况...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及意义,谢谢了。
一种是在判断句中,一般都在“…者,…也”这个句式中出现。比如“南冥者,天池也”。意思就是“什么”就是“什么”。一般在句尾。因果复句中还可以表示肯定和确认的语气。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思是:“那是因为…”。还有就是放句尾加强全句语气。总结一下:一般放句尾,要么...

文言文中乎,且,者,也,与,则,所何字的含义
楼上的 抄也抄的累好不好

也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表示选择,还是 [or]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白话释义:年轻时的岁月是可惜啊。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文言文中的“也”“矣”分别有些什么用法?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唯求则非邦也与?(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巩固练习]1那老儿也都相见了。2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1、表示选择,还是。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3、用在句中,表示停顿。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5、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也笔画 “也”组词介绍:1、也许:汉语...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鼻息,存在。(2) 同本义,表示本人,己身,多用词语自己,还表示从,由,如自从。有名词,动词,副词,连词,形容词等多种用法。基本释义 1.自己:~动。~卫。~爱。~力更生。~言~语。~告奋勇。~顾不暇。不~量力。...

文言文虚词(而,夫,盖.乎.其.是.所.为.焉.耶.也.以.矣.与.哉.则.者...
慈珈蓝言22 2011-07-12 · TA获得超过34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0.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

古汉语中的之也等字各有什么意思?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与① 给予,授予。与斗卮酒② 结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③和、同、跟。竖子不足与谋④ 参加。蹇叔之子与师⑤ 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帮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文言文表达依然
5. 文言文的魅力到底是什么呢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

开县18231205032: 现在字"也"用古文怎么表示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也"(列:我吃糖,你也吃糖) 这个字这个意思 和文言文里的哪个字的意思一样?就是从古文里找个和这... -
豆卢追曼欣:[答案] 亦.

开县18231205032: 文言文中什么字代表即使,也的 -
豆卢追曼欣: mò ①没有什么;没有谁.《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之能御也.” ②不要;别.《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③没有;不.《促织》:“成仓猝~知所救,顿足失色.”《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消长也.”

开县18231205032: 在文言文中一般是用什么字表示 也 的意思?
豆卢追曼欣: 亦、还

开县18231205032: 文言文中也字的用法 -
豆卢追曼欣: “也”字的用法 (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 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也”字作句末语...

开县18231205032: “应该” 在文言文中用哪个字可以表示? -
豆卢追曼欣: “宜”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应该” 拼音:yīng gāi 用于建议,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表示推测,说话本人对现象的认知具有不确定性,或是对自己所说的不自信.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造句: 1、我们应该坚决反对男尊女卑的思想. 2、你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 3、每个同学都应该拟订一份学习计划. 4、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提倡适度的消费. 5、对这件事,你是局内人,应该很清楚.

开县18231205032: 也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义哩?有谁可以说一下“也”字在文言文中的具体意思和意义呗 -
豆卢追曼欣:[答案]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开县18231205032: 文言文“也”字的副词用法及例子 -
豆卢追曼欣: 也1、象形字.邨的本字.本义:羹魁柄.语气副词义: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用在...

开县18231205032: 文言文中“也”字的意思 -
豆卢追曼欣: 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 2.表示肯定语气 3.表示疑问语气 4.表示感叹语气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开县18231205032: 之、为、其、也、以,五字的含义及用法文言文中,“之”、“为”、“其”、“也”、“以”这五个字的含义较多,请问他们各有什么含义,又如何去用,... -
豆卢追曼欣:[答案] 简单用法如下: (一)“之”的常见用法:代词、助词 1、“之”作代词 (1)充当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2、“之”作助词 (1)连接定语与中心语,表示领属、修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表示同...

开县18231205032: “清风”在文言文里叫什么,用一个字表达 -
豆卢追曼欣:[答案] 在文言文中也是清风. 苏轼赤壁赋中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已经十分简洁,没有再简化的必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