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孝孺之死

作者&投稿:祗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变中,方孝孺的死成为了史学家们难以回避的沉重话题。关于他的评价近年来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将他视为忠贞不渝的奇儒,而另一种则认为他是愚忠的典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方孝孺死亡的深层意义。


建文帝即位后,方孝孺积极参与削藩行动,这是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举措。然而,燕王朱棣以藩王身份篡位,挑战了嫡长子继承的法则。方孝孺在南京沦陷后,以拒绝接受诏令的方式死去,这并非单纯为一家一姓,而是出于对法定秩序的维护。他的死,实质上是为制度而献身,而非单纯的忠诚。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并非首次,如西汉晁错因削藩而被杀,而方孝孺更为人所知,是因为牵涉人数众多和他杰出的文名。


尽管方孝孺在削藩策略上存在失误,如未能说服建文帝采纳高巍的建议,导致靖难之祸,但这并不影响他以身护法的精神。在君主制度下,文官集团才是国家治理的主体,而非皇帝一人。方孝孺的行为体现了对法律和制度的坚守,即使在朱棣篡位后,他仍要求遵循法定程序。


研究历史,需要运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视角。何炳棣对文官集团的研究展示了分析的方法,而将历史事件放入长时段的历史背景中,如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则能揭示事件的深层意义。因此,我们评价方孝孺时,不应仅凭表面的忠诚与否,而应看到他坚守制度的决心。


方孝孺的后代延续了他的血脉,子孙繁衍,分布广泛。《敦睦堂~方匡八修宗谱》详细记录了家族的传承。而明蜀王赐予的正学公像赞,更是对他的文才和品德的肯定,他作为孝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方孝孺的死是对制度的忠诚,而非单纯的愚忠。他的事迹提醒我们,历史人物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和制度背景的深刻影响,评价他们时需全面考虑。
扩展资料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方孝孺怎么死的 方孝孺的死节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车裂而死)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方孝孺到底怎么死的?
方孝孺最后被判腰斩,处死於南京聚宝门外。传说腰斩后,方孝孺还能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十二个半的「篡」字才断气。朱棣将方孝孺九族诛尽还无法息怒,便把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并予以处死,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投狱和流放充军者更逾数千。

方孝孺孝孺之死
在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变中,方孝孺的死成为了史学家们难以回避的沉重话题。关于他的评价近年来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将他视为忠贞不渝的奇儒,而另一种则认为他是愚忠的典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方孝孺死亡的深层意义。建文帝即位后,方孝孺积极参与削藩行动,这是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

郑公智史书记载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记载:孝孺之死,宗族亲友前后因之被处死者多达数百人。其门下士有以身殉者,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宁海人。卢原质字希鲁,孝孺的姑子,以进士身份授官编修,历任太常少卿。在建文年间,他多次提出建议。燕兵到来时,他坚守不屈,与弟弟原朴等皆被杀。...

方孝孺:为何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悲伤了很久。而今,弟弟又遭此劫难,方孝孺内心的伤痛无法言说。他的弟弟孝友却丝毫没有责怪他,反而在死前劝慰其兄。史载,诛方孝孺十族,死者达八百多人,行刑七日方止。临到最后杀方孝孺时,方孝孺谩骂不止。朱棣先是命人将方孝孺的嘴割裂至两耳,并割下舌头,随后处以凌迟之刑。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惨案,为何被世人称为“儒家之绝唱”?
公元1403年,这一年,明成祖朱棣即位,即位的第八天,方孝孺及其十族八百余人皆被凌迟处死。历史上有被灭九族的人,但是灭十族的,却只有他一人。方孝孺,生于公元1357年。从小才思敏捷,通达聪慧,每天坚持读约一寸厚的书,长辈们皆称其为小韩愈。长大拜大儒家宋濂为师,同学之中成绩最优,就连前辈...

明朝死得最惨的是谁?唯一被诛十族的忠臣是谁?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惨死的人,最惨的莫过于株连九族,牵涉面之广,可以说这全族已经差不多被灭了。然而,在明朝历史的长河,有那么一个人被诛十族,他也是有名的文人雅士,他叫做方孝孺,他也是明朝历史中死得最惨的人,没有之一。方孝孺他从小就是个神童,根据《明史・方孝孺传》记载:“孝...

方孝孺:大明的一代忠臣,被诛十族了却一生
这件事情着实是触怒了帝王,让他死的非常的惨烈,同时也灭掉他十族。一共杀了7天,整整873人,当时的明史曾记载。《皇明表忠记》中记载: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孝孺之死在一时确实是被传为了佳话,但是他的死确实是值得的吗?在笔者...

明成祖为什么杀方孝孺
朱棣起兵时,其谋士姚广孝曾对他说,城破之日方孝孺是决不会投降的,但万万不能杀他,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将会灭绝。朱棣点头答应。其实,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信来收揽人心,所以当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孝孺的...

方孝孺从京城被破到不屈而死的过程是怎样的?
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 朱棣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 血痛 骂,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 死,当灭十族!”朱棣一面将关...

吉林市19830692351: 方孝孺到底怎么死的? -
扈璐牛黄: 方孝孺最后被判腰斩,处死於南京聚宝门外.传说腰斩后,方孝孺还能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十二个半的「篡」字才断气.朱棣将方孝孺九族诛尽还无法息怒,便把方孝孺的门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并予以处死,被杀者共达八百七十三人,投狱和流放充军者更逾数千.

吉林市19830692351: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故事(方孝孺满门抄斩的故事)
扈璐牛黄: 1、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攻2、方孝孺像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

吉林市19830692351: 明成祖为什么杀方孝孺 -
扈璐牛黄: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 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

吉林市19830692351: 永乐皇帝为什么杀方孝孺? -
扈璐牛黄: 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海宁人.他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是当时的大儒.他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献王特聘为世子之师,并为其读书处题额“正学”,时人遂尊称其为“方正学”. 明建文帝即...

吉林市19830692351: 方孝孺到底是被腰斩还是凌迟啊??怎么都有不同说法? -
扈璐牛黄: 《明史》(卷141):“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磔刑即凌迟.

吉林市19830692351: 历史上被诛十族是谁? -
扈璐牛黄: 毫无疑问是方孝孺,他是明初时的大忠臣,她的父亲方克勤就在洪武'空印案'中受冤而死,可以说他是出自忠臣世家,在永乐皇帝朱棣起兵的'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文不知去向,朱棣想自己登基称帝,在要求方孝孺起草诏书时遭到了方孝孺的拒绝,永乐皇帝一怒之下把方孝孺包括门生朋友在内的十族八百七十三人都杀害了,方孝孺则被腰斩于南京聚宝门外,这也是明初的一大冤案,在历史上一直为后人扼腕.

吉林市19830692351: 腰斩和凌迟的区别? -
扈璐牛黄: 腰斩也就是一刀下去,就要把人分成两段. 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 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传说一刀下去之后,方孝孺还能...

吉林市19830692351: 方孝孺的死如何影响明代士风?他又如何影响明的政治?
扈璐牛黄: 方孝孺的死可以看作是士大夫对封建继承体系的维护,这种封建继承体系也可以看成是传自周礼的秩序、规范!在儒家眼里秩序和规范无疑很重要!方孝孺的死从后来明朝士大夫对皇位传承体系中可以看出来,特别是嘉靖皇帝即位风波!在明代加强皇权打压外朝权利,凸显后宫、宦官大权冲击了儒家的一贯国家政治传统!激起大范围士大夫议政现象...如东林党事件!同时议政现象也为后来的明清之际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萌芽提供社会基础

吉林市19830692351: 满清十大酷刑有哪些?
扈璐牛黄: 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宫刑,刖刑,插针,活埋,鸩毒,... 有人认为方孝孺是被腰斩的,但事实上他是被凌迟处死的.据说包青天的三把铡刀里...

吉林市19830692351: 世界上最残忍的刑法 -
扈璐牛黄:满清十大酷刑 <剥皮> 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不好分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