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答友人某论文书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释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人必有所不能也,而后有所能。世之无所不能者,世之一无所能者也。和之弓,垂之矢,非古之能者乎?垂非不能为弓,和非不能为矢也。然而可传者,一人一物而已也。伯夷典礼则弃乐,孔子学射则舍御。分为四科,判为六艺,不以其所能者傲人,不以其所不能者病己。秦学不兼方,汉亦然。宋以后人心不古,喜多为之,沿其流而不溯其源。夫是故虽能之,而与夫不能者,亦无以异也。

  仆不敢自知天性所长,而颇自知天性所短。若笺注,若历律,若星经、地志,若词曲家言,非吾能者,决意绝之。犹恨其多爱而少弃也。学杜、韩,亦为元、白;好韩、柳,亦为徐、庾,汲汲顾影,如恐不及。方欲捐两骛以求其精,而不谓足下之就其病而深之也。

  足下来教曰:“诗不如文,文不如著书,人必兼数者而后传。”此误也。夫艺苟精,虽承蜩画筴亦传;艺苟不精,虽兵农礼乐亦不传。传不传,以实求,不以名取,安在其兼不兼也!然仆意以为专则精,精则传;兼则不精,不精则不传。与足下异矣。若谓诗文不如著书,仆更不谓然。周、秦以来,作诗文者无万数,诚如尊言矣。著书者亦无万数,足下独未知之乎?撷《艺文志》,未必文集俱亡,而著书独在也。仆疑足下于诗文之甘苦尚未深历,故觉与我争名者在在皆是。而独震于考订家琐屑斑驳以为其传较可必耶又疑诗文之格调气韵可一望而知而著书之利病非搜辑万卷不能得其症结故足下渺视乎其所已知者而震惊乎其所未知者耶?

  要知为诗人,为文人,谈何容易?入文苑,入儒林,足下亦宜早自择。宁从一而深造,毋泛涉而两失也。嗟乎!士君子意见不宜落第二义。足下好著书,仆好诗文,此岂第一义哉?古之人,其传也,非能为传也,乃不能为不传也。何也?使人谋传我则易,而我自谋其传则难也。仆与足下生盛世,不能为国家立万里功,活百姓,又不能伏丹墀,侃侃论天下事,并不能为游徼啬夫,乡里敬之信之,而乃欲争名于蠹简中,狭矣!然仆窃喜自负者,王荆公云:徒说经而已者,必不能说经。仆固非徒为诗文者也,或与夫足下所引终身著书诸人,其容有间乎?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九)

  (注)①和:古之巧人,善制弓。垂:古之巧人,善制箭。②第二义:佛教指为方便取巧,假借名义而设立的教义法门。这里可理解为世俗的权变。③第一义:佛教称无上甚深的妙理。这里可理解为超凡脱俗。

  译文:

  人一定有不能做到的,然后才会有能做到的。世上无所不能的人,也就是世上什么都不能做到的人。和的弓,垂的箭,不是古代的能者吗?垂不是不能做弓,和不是不能做箭。然而可以流传的,一个人一件技能罢了。伯夷主持礼就放弃了主持乐,孔子学了射箭就舍弃了驾车。分为四科和六艺,不能因为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不能因为自己所不擅长的担心自己。秦朝求学不要求包容所有,汉朝也是这样。宋代以后人心不古,喜欢多学,沿袭细枝末节而不求探究根源。因此虽然能够做到,与那些不能做到的,也没有什么不同。

  我不敢了解自己天性中擅长的东西,但是知道自己天性中所短缺的东西。比如笺注、历律、星经、地志、词曲家言,这些不是我所擅长的,决意断绝这些,还遗憾自己喜爱的多放弃的少呢。学杜、韩,也学元、白;喜好韩、柳,也喜欢徐、庾,惶惶然自顾其影,还怕看不到。刚刚要舍弃这种二者都要追求的(错误)做法,而追求其中的精要部分(或“致力于做精一个方面”),没想到您却犯了这种毛病并深陷其中。

  您来信教导我说:“做诗不如写文章,写文章不如著书,人一定要兼有多种能力才能流传。”这是错误的。技艺加入精湛的话,即使是承蜩画筴也会流传;技艺如果不精湛,即使是兵农礼乐也不会流传。流传与不流传,是凭借实际能力来求取的,不是凭借表面名声来求取的,怎么会在于包容与不包容呢?然而我认为专心就会精熟,精熟就会流传;包容就会不精熟,不精熟就不会流传,和您的想法不同。如果说做诗文不如著书,我不认为是对的。周、秦以来,写诗文的不能数以万计,确实像您所说的。著书的人也不能数以万计,您难道不知道吗?撷《艺文志》,不一定文集一起消失,但是只有著书还在。我怀疑您在诗文的甘苦还没有深刻经历,所以觉得和自己争名声的人到处都是。却只是震惊于考订家门琐屑复杂,似乎他们流传是一定的。又怀疑诗文格调气韵一望而知。但是著书的利弊,不是搜集万卷书是不能发现症结的。所以您无视已知的东西,却震惊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要知道,作为诗人、文人,谈何容易?入文苑,入儒林,您也应该早点抉择。宁可选择其一而深造,不能涉猎宽泛而两样都会失去。哎呀!读书人的想法不能落在权变。您喜好著书,我喜好诗文,这难道是超凡脱俗吗?古人,他们流传后世,不能为了流传,而是不能做不流传后世的事情。为什么呢?假使他人想着流传我的名声是容易的,而我自己想着流传名声则是很难。我和您生于盛世,不能为国家在万里外立功,让百姓生活得更好,又不能在朝堂上谈论天下大事,也不能做游徼啬夫,让乡里敬我信我,却想要在书信中争名,太狭隘了!然而我私下里高兴自负的是,王安石的话:只是说经而已的人,一定是不能说经的。我本来就不只是写诗作文,与您所说的终身著书立说的人,其内涵有本质的区别吗?




袁枚答友人某论文书原文及翻译
仆疑足下于诗文之甘苦尚未深历,故觉与我争名者在在皆是。而独震于考订家琐屑斑驳以为其传较可必耶又疑诗文之格调气韵可一望而知而著书之利病非搜辑万卷不能得其症结故足下渺视乎其所已知者而震惊乎其所未知者耶?要知为诗人,为文人,谈何容易?入文苑,入儒林,足下亦宜早自择。宁从一而深...

在在皆是的解释
在在: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 形容 极其常见。 成语出处: 清·袁枚《答友人某论文书》:“仆疑 足下 于诗文之甘苦, 尚未 深历,故觉与我争名者在在皆是,而独震于考订家琐屑 斑驳 以为其传校可必耶?” 成语例句: 像我一般的人 在在皆是的近义词: 比比皆是 比比:到处,处处。形容...

郝经简介及详细资料
《续后汉书》,元延祜年间印行,明收入《永乐大典》,清收入《四库全书》。当时,乾隆皇帝《御题郝经(续后汉书 诗四首》,歌曰:"身充信使被拘留,两国恰逢建计投;愿附鲁连未遂志,空言思托著书酬。"……后来,商务印书馆1937年在上海铅印出版,上、中、下三大册,书名顶头加有"国学基本丛书"的标志。随之,1958年...

郝经的文学书法主张
进而对于文章写作,他也强调“皆自我作”,“不必求人之法以为法”、认为“三国六朝无名家,以先秦二汉为法而不敢自为也;五季及今无名家,以唐宋为法而不敢自为也”(《答友人论文法书》)。这里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和创新意识。 郝氏重视书法艺术创作主体内在修养的锤炼,且将充实学养的范围限定在理...

九龙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枚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七律·答友人(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注释 〔答友人〕这首诗写作者对湖南的怀念和祝愿。友人即周世钊。本诗作者手迹原题为“答周世钊同学”,后改为“答友人”。周世钊(一...

论述一下柳宗元散文创作的成就
清人张伯行谓柳文“卓然不愧大家之称,流传至今而不朽”(《〈唐宋八大家文钞〉序》,《唐宋八大家文钞》卷首);袁枚认为柳文“奥博无涯涣”(《答友人论文第二书》,《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九):孙琮谓柳文“驱驾气势,掀雷扶电,撑抉于天地之垠,与昌黎倡和千古”({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评语,卷头语):...

有关锢的四字成语
清·袁枚《答友人论文第二书》:“人但知其戛戛独造,而不知其功苦,其势危也。” 【举例造句】: 门接山光来异县,墙分花气与芳邻,皆戛戛独造。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 【拼音代码】: jjdz 【近义词】: 别出心裁 【反义词】: 拾人牙慧 8、戛玉锵金 【成语】: 戛玉锵金 【拼音】: jiá yù...

邓华章人物生平
在1993年,受到安徽省铁字画艺术的启发,邓华章先生创作了郭沫若行草“毛泽东七律诗答友人”的铁书作品,这幅精作在1995年2月完成。他的作品独具特色,其中一件具有传统碑拓风格的黑底白字四屏套件精品,在同年6月被国内藏家珍藏,随后在1997年远赴日本。1995年5月至1996年1月期间,他还创作了草书“...

关于银杏叶的诗句古诗词
《银杏王》 乾隆 古柯不计数人围 叶茂枝孙绿荫肥 世外沧桑阅如幻 开山大定记依稀 七言律诗 吴宽 错落朱提数百枚 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 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后写 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 乞与山中几树栽 《咏银杏》 张无尽(北宋) 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 清风...

关于遵化的诗句
错落朱提数百枚 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 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后写 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 乞与山中几树栽 《咏银杏》 张无尽(北宋) 鸭脚半熟色犹青, 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 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 烂银破壳玻璃明。 《答友人》...

江海区18021663148: 老神在在这个成语的造句是什么 -
智矩核抗: 老神在在是福建地区的俗语演变成成语的,意思是指如老神仙般稳重、从容,借喻成竹在胸、稳稳当当

江海区18021663148: 袁枚的诗.有谁翻译 -
智矩核抗: 苔 清代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做牡丹开.「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青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苔花如米小」苔不会开花的.「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江海区18021663148: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本文作者是___朝的著名学者___.(2)翻译句子.... -
智矩核抗:[答案] (1)该题考查的是古文的文学常识,只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即可.本文作者是清朝的著名学者袁枚.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

江海区18021663148: 袁枚 随园诗话原文和翻译 -
智矩核抗: 豆腐干vdsgvdsvdsvds

江海区18021663148: 答友人问书原文及翻译 -
智矩核抗: 原文: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翻译:优秀的人才廉而有德,如同大圭有棱有角,但他们不会去伤害别人.利剑用之不当,也会伤人,而廉能不伤人.以斩马而言,当以利剑为上.良玉虽坚,但与利剑相比,逊色很多.若以诚信的标准来衡量,即便面对的是铁这样廉而坚硬的东西,良玉也会显现出其脆弱的一面.置于洪炉之中的铁块,会变得易如雪水般消融,而良玉在火中烧,烧三天也达不到热度的.因此,才德之士在廉的基础上,要具备诚信的品质,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有德之才.以上是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江海区180216631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随园记(清)袁枚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 -
智矩核抗:[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1)询问园林的价格,说三百两银子,我用一个月的俸禄买下来.(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同享用.(3)(我)以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已被我所拥有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

江海区18021663148: 《答友人文书》之学思践悟 -
智矩核抗: 1、读《答友人文书》时畅快淋漓,终于开始探讨知与行的核心.这一篇文章一直是围绕知与行是一个功夫来进行探讨,这个宗旨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犯分离的错误.在公司里我们喜欢两种员工,一种是给个任务他能创造性...

江海区18021663148: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的意思是什么?
智矩核抗: 意思如下:原文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意思是学问的根基如弓,人的才能如箭,真知灼见(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能命中目标.比喻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发挥,没有学识指导人生,就没有正确的方向.典出袁枚 《续诗品·尚识》.简介: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

江海区18021663148: 随园诗话一则:“余少贫不能买书”翻译. -
智矩核抗:[答案] 原文:余少贫不能买书,然好之切.每去书肆①,垂涎翻阅,若价贵不能得,夜则③形诸②梦.曾作诗曰:"塾远愁过市,家贫梦买书." 翻译:清代才子袁枚④酷爱读书,但常常不能如愿.每当经过书店,都如饥似渴地翻阅,看到价钱贵买不起的好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