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老子关于有与无的叙述只是说明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吗?

作者&投稿:雕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德经中有与无的关系~

以下纯属个人理解。
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无或者道,原本是没有任何名称的,也不具有任何形态。但为了说明一些问题,需要它来表达,而强加给它一个名称,道。
有,也就是万事万物,具有具体的形态,可见可触。万物统称为有。
无,用来命名天地的原初,也就是本原(无并未指代虚空之意);有,用来命名世间的万物。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以言明,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冠之以名,也仍然不是真正的名。
有与无,同出于一源(我理解为:有与无,都是为了方便而对自然万物之源的概括,以便于我们对它的模拜与领悟,就如同我们的姓名一样,叫张三亦可,叫李四亦可,有个代称就可以),都是居万物之上而深不可得的本原——玄,对玄加以探究,越是深入,越是能够体会玄的玄妙深奥,但一旦领悟到了玄的奥妙,就犹如一道门一样被打开,就能体会到万物之本质本性及其奥妙(此妙小于玄之妙)。

天地万物生于有,也就是说万物的本原是有,而有,是老子冠之本原的一个名称。而这个本原的本原是无,无,是老子冠之以玄之深妙的一个名称,是万物之有的开始,其意我认为并非指代虚空。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道,应该就是无,一则为有,一生二,二乃为阴阳之意,此后阴阳相克相生,而生万物。

要理解老子的这些话的真正含意,还得对道德经加以研读,对其译本多加参考,并通过自己身边的事物加以感悟,才可以得其玄妙之意。并加以深入体会。

此短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经广博宏大,对很多概念和理论并没有展开深解,很多解释都是后人根据自己的观念来推演的,一千个人其实就有一千个版本的道德经注,所以,如果追究老子到底想说什么,那是书虫的事,因为道德经的伟大在于其现实意义,所以只能用义译,同时必须发展地看,
那么重要的就是,你想从中悟到什么
斗胆说说我的理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有欲徼(因只有此处同时出现了有欲无欲,所以就不按另外的断句方式了)
抛开主观成见,(用心感悟,就是提纯抽象化),就能了解“道”的精妙本质,而用一般的感官,来观察“道”的外化表现
有欲,是感官意识,无欲,是抽象思维
这样应该不用再过多解释二者的异同和关系了吧

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罢了。本章说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正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和茶盅的中间是空的,但正因为这部分是空的,才起了碗和茶盅的作用。老子哦一碗和茶盅的中空为例,说明“有”“无”的辩证统一,是对的。但他认为“有”是“无”的主要对立面,那就错了,因为如果没有碗和茶盅,那就自然无所谓其中空却还能起到碗和茶盅的作用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有形的表面的东西,看不到无形本质的东西,他们只看到实有的东西在起作用,而看不到虚空同样在起作用。从老子所讲的三个例子来看,老子看到了“无”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有无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之中。因而,所谓“无”的作用,最为合理的解释应是有无之间的相互为用,“无”之为“无”并能起作用,是因为“有”的存在;“有”之为“有”并起作用,是相对于“无”的存在而言的。

《道德经》第十一章,这一章仍是讲“有”和“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用之外“无”的作用。国学经典 世界哲学 读书学习 传统文化




《道德经》​第十一章赏析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注释]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是什么意 ...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的意思是: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作品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
翻译:和泥制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什么意思?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意思是:“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此句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

老子第十一章的翻译
高二《老子》四章(包含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原文翻译如下:《第十一章》翻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在中国哲学的瑰宝中,老子的《道德经》犹如一座深邃的智慧宝库,揭示了古代先哲对于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理解。这部经典分为《道经》与《德经》,以其81章的精炼寓言,为我们揭示了道与德的微妙平衡与对立统一。【第一章】至【第八章】,老子阐述了宇宙的无形之道,主张无为而治,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而是...

高中课文《老子》四章是哪四章?
是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1、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参考 百度百科-...

高中课文《老子》四章是哪四章?
高中课文《老子》四章分别为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老子》一书中含有精彩的辩证法命题,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早已...

老子四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老子四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其观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栖霞区18013612189: 道德经第十一章,老子关于有与无的叙述只是说明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吗?器皿要空,房子要空,但有些东西是实心好用,这样他们的依存关系又在哪? -
抄彭小儿:[答案] 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罢了.本章说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正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和茶盅的中...

栖霞区18013612189: 道德经的第十一章 -
抄彭小儿: 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

栖霞区18013612189: 《道德经》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友救急! -
抄彭小儿:[答案] 有有才能有无,有无才能用.无是有中之无.有有才是个物件,物中有无才有用处.现在“利用”成了一个词了

栖霞区18013612189: 《道德经》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何解? 道友救急! -
抄彭小儿: 出自老子 《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栖霞区18013612189: 列举并论述老子关于有生于无的思想,400 500字左右. 求高手,追加分. -
抄彭小儿: 小样,是写论文的吧.首先你要看老子这个人,他思想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朴素辩证法.任何事物他都是从正反两面来看的,比如“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太多了.所以既然“有”,那肯定就有“无”....

栖霞区18013612189: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中“有”和“无”是什么关系? -
抄彭小儿: 互补相成,又互相转化的关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虚无的,所以无生成有,有中又有无. 万物以后又会消失回到无的状态,像植物枯萎,动物死亡.等.

栖霞区18013612189: 道德经中的“无”到底是指什么?什么意思? -
抄彭小儿: “有”与“无”二字,《道德经》乃至其他诸经中时常提到它们,然而今人对此二字的理解却大有偏差:有的认为是指具体形物的“存在”与“不存在”而言,这个“存在”与“不存在”是由眼、耳等觉知器官所决定的;有的干脆认为是指“某...

栖霞区18013612189: 老子如何论述无的概念 -
抄彭小儿: 《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提出了有关“无”和“有”的问题.这是老子的重要理论,只有理解了“无”和“有”的问题,才会真正读懂《道德经》. 1.什么是“无”和“有” ...

栖霞区18013612189: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
抄彭小儿: 三十辐 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车轮要三十支径木 插入中间的轴心 这个车轮才有作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制造盛物的器具 要留个中空的地方 这些器具才能盛物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建造房屋 开凿门窗 要留个空间才能住人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所以说 有形的东西是给人方便使用的 无形的空间 才是活动的地方 如天与地之间是中空的 才能让万物来去无阻 通行无碍 如天与地之间 没有这个中空的地方 万物就没有活动与生化的余地了

栖霞区18013612189: 《老子“有、无的哲学定义?老子》:无名万物之始”有
抄彭小儿: 《老子》首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应当读为“无,名万物之始,又名万物之母.”“有”和“又”乃是通假字. 它的意思是:无,可名为万物之始,又可名为万物之母.这也就是说从时间上讲“无”,也即“道”,是万物化生的起始,从渊源上讲它又是万物化生的母体,所以,“母”,“始”二字字面虽异,但它们称谓的却是同一个东西. 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与此同意.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其中“先天地生”说明是“始”,“可以为天地母”说明是“母”,也可为佐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