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的秋后处斩和午时三刻的由来

作者&投稿:米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当然关于“秋后处决”这项传统,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人讲究四季更替,天象与人间要对应,秋在五行中代表金,金主肃杀,而且从汉代开始,天人感应直说甚嚣尘上,所以作为天子的皇帝,也当然要让子民的生死遵从老天的规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指,秋收之后,就是农闲时节,而在此时处决人犯,会有更多的百姓能够围观,从而起到威慑的作用。当然这些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如果真的只把古人想成只追求形而上的虚无主义的化,也未免太小瞧他们了。
  我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历史上,除了秦时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之外,其他各代处决犯人都在入秋以后,这就是古时常说的「秋决」。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西汉中期儒学春秋公羊派大师董仲舒(前179~104)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执行死刑的具体日期也有一定的限制。如唐代规定,在大祭祀日、致斋2日、朔日、望日、上弦日、下弦日,断屠日月、二十四节气、假日以及下雨未晴的日子,都不得执行死刑。明代规定的有禁刑日子,即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加上二十四节气日、雨未、天未睛及大祭享日和闰月的全月。这样除来除去,一年中能执行死刑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的。
  在可以行刑的日子,行刑的具体时辰也有规定。若白天行刑必须等到午时,若夜间行刑必须等到天明,这在各代已是通例。古代史籍记载及小说戏曲中的描写都是这样。如清初朱素臣的传奇《未央天》写书生米新图被屈打成招,判成死罪,定下来的行刑日子是十一月十七日,时辰是寅时三刻,这是符合明代刑法规定的,因此监斩官必须等到天亮才能行刑。由于米新图冤情重大感动了上天,这天夜里天一直不亮,直到打过九更,朝廷派来复查此桉的官员赶到,救了米新图的性命。京剧《九更天》就是根据这个传奇改编的,剧中情节反映了古代关于行刑时间的规定。・“刑以秋冬”的制度虽然不致耽误农业生产(秋冬一般为农闲之日),对统治者恣意妄杀起某种缓冲作用,但其政治实质则主要是封建统治者借天意之名,行杀罚之实,表示用刑是天命所定,不得违抗,让老百姓俯首贴耳地任其宰割,使其统治得以巩固。正因如此,一旦形势处于紧急状态或危及其根本利益的重大案件,统治阶级就不顾一切,而以“斩立决”“决不待时”加以处决。例如,清末,戊戌变法失败,1898年9月2日,谭嗣同等6名变法维新派人士被捕。凶残的慈禧太后,竟未经提审,就将这6位变法志士于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刑场处以极刑
  秋后处决,其实是为了给这些犯人一个缓冲的时间,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缓期执行”。而要说清楚“秋后处决”,就要先弄明白与它伴生的词汇“秋审”。秋审这项制度的雏形在明朝天顺三年开始出现,一直到清朝顺治年间才形成规范,成为写在《大清律例》中的法则。
  在清代秋审其实是为了给那些判处“斩监侯”和“绞监候”的犯人一个复审的机会。一般来说清代的审核都是由案发地的官员在将卷宗和宣判结果送交给刑部后进行的,而其中谋反、大逆、杀官这些罪行是可以直接经刑部上报皇帝后,判处斩立决甚至凌迟、枭首的。但是其他的一般的杀人事件如果被判处了斩或者是绞刑之后,就必须要将卷宗送给“三法司”共同审核。
  其实刑部并不是现代人想象中的大权独揽,掌握罪犯生死的唯一机构,而是要和其并称为三法司的大理寺、都察院共同审理才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该杀,而这一系统类似于封建时期的“公检法”。在三法司共同审核的过程中有案件如果存在“情罪不符、引律不当”等情况的时候,三法司对地方官府的判决有异议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将此案判为“斩监侯”或“绞监候”。
  而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为这些罪犯提供了宝贵的取证时间,在清代每个地方都要在某一个日期之前将本年的所有判处死刑的案件交给刑部,但这个日期并不是固定的,例如江苏是每年的二月初十,河南是三月初十,而直隶省则是三月三十,尽管每个地方的上交日期不同,但最少也可以为死刑犯争取到四个月的重新调查的时间。
  秋审一般在每年的八月进行,先是由三法司和九卿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将刑部已经判处死刑的犯人进行审核,而这些人一般都是没有异议的事前商议好死期的罪犯,这个叫做朝审。秋审就在朝审的第二天开始举行,这一天会将各省份提交上来被判为斩监侯和绞监候的案子,进行再次审核,如果三法司的及在场的其他官员没有异议,就将这名犯人的罪行落实,发回原地,由地方 *** 执行死刑。
  斩首的地点和执行其他死刑一样,一般都在市朝。从春秋时起大多如此。凡将王公大臣或名士大夫斩首,就在朝门外,如北宋时在汴京(今开封)五朝门,明清时在北京午门;凡将普通死囚斩首,就在街进行,这即是《礼记.王制》篇所说的「刑人于,与众弃之」的意思。对某一城市来说,行刑的地点有时是固定的,有时是不固定的。清代北京斩人,常在菜市口。又据传说,清代苏州斩人常在五鼓天亮时,在平时较繁华的街道上执行。市民们得知要在这街上杀人,都事先出钱贿赂刽子手,如果谁家不出钱或出钱较少,刽子手就有意在他家店铺前面行刑,这家人就会觉得十分晦气。
  执行斩首时必须有监斩官,这也是自春秋时就有的成规。《周礼.大司寇》所说的「懵尽梗就是后世所说的监斩。《左传.隐公四年》所记「卫人使右宰丑闵敝萦跤阱В石F使其宰A羊肩闵笔厚于陈」,这右宰丑和A羊肩充当的就是监斩官的角色。监斩官可以由原审理此桉的官员担任,也可以由朝廷或上司委派的别的官员担任。监斩官在规定的时间之前,把囚犯从监中提出来,带往刑场,监押的方式也有一定之规定。如南北朝陈时规定,死囚将被处决,押送时要乘露车(车上不施用遮蔽,如同现在所谓的敞蓬车),戴三械(即项械、手械、足械),加壶手,到达刑场后去掉手械及壶手,时辰一到即行刑。古时还规定,犯人的姓名和主要罪行要书写在手械上,让人们一目了然,周朝时就有这规矩,叫「明梏」,后世一直沿用。明清时是把一块写有犯人姓名及罪行的木牌插在犯人背后,俗称「亡命牌」,这和「明梏」的意义相同。
   关于午时三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该在十一点44分左右。“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如果说其中有人有不同的意见,那就厉害了。先要由持意见者将案件重新报给刑部,然后由刑部再次汇报给皇帝,听取安排,一般最后都是交回再议。然后由三法司的各个部门参照以前的旧例进行对比,这就类似于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是不成文的法律一样,根据这些然后再次决定犯人的生死,如果连续三年的秋审,都始终存在异议的话就可以免除死罪,进行减刑,是类似于死缓改无期,无期改有期的一种手段。
  可是古人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的将案件来回折腾呢?在《清史稿・刑法志》里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人命至重,死者不可复生”。而这也是那些有良心的官员最大的理由,此外在宋元之后,各朝的尸检手段和方法都是根据宋慈的《洗冤集录》来进行考证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况且下属的仵作与官僚若是再学艺不精或是欺上瞒下,那就是对人命最大的亵渎。而这些三法司的官员如此严苛,除了是他们的本质以外,同时司法公平与严肃也是帝王取信与百姓最重要的手段,所以万万不可出错。
  而除了司法部门本身自查以外,犯人的家属也可以进行上诉,如果是县衙定的罪,那么上诉就必须按照“府、道、司、院”的顺序逐级进行,否则“越诉者笞”。而绝对的权利就会滋生绝对的腐败,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明史・刑法志》中就记载了在嘉靖元年,有三法司官员被买通后,故意将其中一件案子翻案,导致迟迟不能动刑,错过行刑时间之后,就要再次审理。逼得给事中刘济等上书给皇帝,请求处决犯人最晚必须在当日未时(13:00~15:00)之前动手,不然容易多生事端。
  虽然历朝历代的三法司,都将死刑的核准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还是挡不住一个叫“就地处决”的名词。清代在咸丰三年之后,由于捻军、太平天国相继兴起,盗匪横行,所以各地的官员往往是先将这些土匪强盗当场杀死,然后才上报朝廷。而这个风气就从此一直延续了下去,但是谁是匪?谁该杀?谁有罪?这就不知道了,毕竟死人不会说话,而且这其中官府可做的文章也大多了。因此也就形成了晚晴司法判决上的污点,让人产生了一种封建社会法制不全,滥杀成性的印象。
古代由来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哪天?是立秋还是秋分?
在古代,秋后问斩并非指具体的某一天,而是秋冬时节行刑的一种习惯。这一习俗源于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敬畏。秋分和立秋都是秋季的重要节气,但它们并非行刑的确切日期。秋分通常发生在9月22日至24日之间,标志着昼夜平分点,之后白昼逐渐变短。立秋则通常在8月7日至9日之间,是秋季开始的象征。古代...

古代犯罪后一般都是秋后问斩,为什么要在秋后才问斩呢?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过了秋分才问斩呢?秋后问斩来源于战国时期《礼记·月令》之孟秋之月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说:天气渐凉,霜降开始,天气冷的蝉已经开始哀鸣了,鹰因为要用鸟以祭祀,开始长空抓鸟杀戮。故此,人们认为,秋后,鹰都开始杀鸟祭祀了,人类也...

秋后问斩和秋后科举都要经过君王画押,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科举和问斩都要在秋后进行,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了解下科举制度的时间。我国古代科举时间各朝代也不同,科举一般实行三级考试,宋朝解试、省试、殿试,明清乡试、会试、殿试,也有实行四级的,金朝(乡试、府试、会试、殿试),无论分几级考试,一般时间都不会安排在夏季。隋朝科举是十一月开始到春天...

古代死罪都是秋后问斩,罪大恶极的也不立即执行,究竟是为什么?
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的犯人被斩首示众,而这些犯人在被斩首的时候,基本都在秋天的时候,估计很多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和小编一样都不知道为什么非要秋后问斩,很多罪大恶极的也不能立即执行死刑呢?其实这主要是古代的社会因素和封建迷信导致的,古代人认为人生于自然,就应该符合自然...

古代犯人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古代犯罪后一般都是在秋后问斩。这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秋分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有一股肃杀之气,还有就是秋分过后,很多农民忙完地里的活,都有空去观看行刑,秋后问斩,看行刑的人多,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在古代的时候,执行死刑一般都会说“秋后问斩”,今天我们...

为什么古代死囚行刑多选在秋冬,那春夏适合做什么呢?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古人犯了罪,按照律法应当处死,可是裁决他的官员并不着急处死犯人,而总是说“秋后问斩”。为什么古代判犯人死刑却不着急处死犯人,非要等到秋冬时节呢?秋冬季节既然可以处死犯人,那么春夏季节适合做什么呢?“秋后问斩”这一词最早来自于...

古代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来做区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要求集中处死.亦会事先公告.为何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当时有强迫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9-10月之间.所以会有秋后问斩一词....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哪天?是立秋还是秋分?
古代的秋后问斩是哪天?其实古人也并未定哪天。而秋后问斩的原意为反过来的后秋问斩。秋分早秋中秋和晚秋。早秋在伏天,中秋桂花时,晚秋叶黄落的九十月。古代斩人,是人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经判官一审二审再审或三堂会审终结而定的斩刑罪。为什么问斩要等到秋天(后秋)呢?这是古人遵从天人合一...

古代的刑罚与节气密切相关那么秋后问斩中的秋指的是哪个节气
古代的刑罚与节气密切相关,那么“秋后问斩”中的“秋”指的是哪个节气?A.立秋 B.秋分 正确答案:B 在中国古代被判处死罪的人,除了谋反等大不逆罪行,会及时行刑,一般都会“秋后问斩”。根据《春秋繁露》记载,“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

在古代要处决死囚犯的时候,为什么都是秋后问斩?
也比较符合这个季节的特点。而春天和夏天,植物们都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这时候去剥脱人的生命是不符合天命的。于是,古代的官府就将问斩定在秋后。除了这两个原因,我个人认为还和秋后天气比较冷,这时候问斩犯人,他们的尸体没有那么容易腐败,也不容易传播疾病,所以他们就选择了秋后问斩。

疏勒县19629694234: 古代为什么秋后处斩?又为什么选择午时三刻 -
泣步迪洋: 秋后问斩的由来 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 明清两代又引入了"秋审...

疏勒县19629694234: 古代问斩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和午时三刻? -
泣步迪洋: 古代问斩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和午时三刻 .秋后问斩应该始于唐朝..水浒英雄传有提及秋后问斩一词.应该是最早出现秋后问斩一词.但是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在秋后.至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改于随判随斩.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

疏勒县19629694234: 求个历史问题!为什么古代要秋后问斩?还要午时三刻? -
泣步迪洋: 我国古代的天命思想认为,处死犯人就是执行天罚,而且执行的日子,一定要合乎天意.关于在秋冬执行刑罚的历来文字记载很多,先秦阴阳家“赏以春秋,刑以秋冬”的理论则是这种思想的最完整的体现.而“秋后问斩”一词据载始于唐朝. ...

疏勒县19629694234: 古代问斩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和午时三刻?历史话题 -
泣步迪洋: 答案太牵强,古代处决犯人并不全部押解京城,古人之所以秋后问斩,是因为中国古代是农业型社会,秋后人民才有空闲,才有人观看,这样才能产生震慑效应.而午时三刻是阳气最盛的时刻,也是阴盛阳衰的开始,古代人认为这个时候处决犯人不会受到鬼魂的纠缠,这和古代欧洲的刽子手为什么戴面罩行型如出一辙,怕鬼魂认出来.而中国则是从阴阳学上来避免鬼魂纠缠.这也中只是我的模糊映象,希望高手来补充.

疏勒县19629694234: 古代为什么都要在秋后问斩? -
泣步迪洋: 秋后问斩一词应该始于唐朝..水浒英雄传有提及秋后问斩一词.应该是最早出现秋后问斩一词.但是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在秋后.至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改于随判随斩.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来做区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要求集中处死.亦会事先公告.为何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当时有强迫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9-10月之间.所以会有秋后问斩一词.秋季带有肃杀之气,因此死刑多于秋季执行.再则大概是因冬天百物萧条,亦是进入一年的尾声,亦适合执刑,春天象征新生,夏季万物正蓬勃生长,因此较不适宜取人性命吧.

疏勒县19629694234: 古代问斩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和午时三刻? -
泣步迪洋: 1.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2.另外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疏勒县19629694234: 古代处决犯人为什么要午时三刻?
泣步迪洋: 午时三刻处斩: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差十五分钟到正午),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疏勒县19629694234: 为什么古代砍头一定要在秋后的午时三刻 -
泣步迪洋: 是中午的十二点.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疏勒县19629694234: 古代为什么在午时三刻处斩犯人?
泣步迪洋: 在古代,人们认为杀人是一件“阴事”,十分不吉利.被处决的犯人无论是否罪有应得,在死后都会去找判案、监斩的官员和行刑刽子手的麻烦,所以古人对执行死刑这件事十分忌讳,想方设法进行规避.午时三刻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大概是中午十二点,此时阳光充足,古人认为这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行刑,那么杀人的阴气就会被充盛的阳气冲淡,这样死者的鬼魂就不会出来纠缠相关的人.因此古人一般都将执行死刑的时间定在午时三刻.

疏勒县19629694234: 问斩为何在午时三刻?
泣步迪洋: 古装电视剧中常说“午时三刻问斩”,这让很多现代人感到疑惑:“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要选在“午时三刻”行刑呢?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