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怎么理解知行合一的?

作者&投稿:亢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zhī xíng hé yī]
知行合一

(科学实践理论)
编辑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说知在其中是绝对,也不是说行在其中是主导。而是说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只注意到最后修、齐、治、平那几句,却忘记了开始就说到的格物而后至知,达到心正。即:心正,是至善的关键。也就是需要培养、树立、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向、觉悟之路,而后才可以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完成自己的责任。
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知行合一”一词组最出现于明王守仁思想著作中,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内涵;但后来经唯物主义学者陶行知重新诠释,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内涵。

对比而言,王的“知行论”重点在“知”,甚至认为“知”是“行”的决定力量,这与朱熹的思想对比是进步了些;
陶的“知行论”重点在“行”,这与唯物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是一致的。

我们应采纳陶行知的进步知行论,而要摒弃王守仁的荒谬知行论。擦亮眼睛,区别对待。

纯粹无“知”,也就不能“行”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道德经》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荀子的《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说:知行合一。
(这是我在其它网上的解释)
贵阳街头,为“三创一办”,可以说紧锣密鼓进行。而宣传标语仅用明理学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知什么,行什么,有点无头无脑。如若仅以“三创一办”,是目前的知,目前行,那么就有点形式主义。而我筑城,资源不多,技术不厚,人才不齐。非不以生态资源作为一贯之常设。那么要作为贵阳之真精神,须知王阳明大儒文化之厚重,而王阳明认为“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道即是良知”,“道心者,良知之谓也”,“道心即天理”然而什么是筑城的道,唯自然生态,道家之“道法自然”无之以为设。

【用知指导行,以行深化知、以行修正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唯物的、辩证的哲学。

【用知致格行,以知树立行、以知修正行】,这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这种思想若在哲学里理解,只能说是主观唯心的,但是若在伦理学里面去理解,就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把王守仁“阳明心学”作为哲学来理解!

其实说白了是决心问题罢了!做任何事都需要代价,如果要完全的知行如一,不敢说不能,只不过代价可能比较大了吧!


【育儿育己】10.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家长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那么,由此而知,一位知行合一的家长,一方面,要对儿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有一个与对儿童科学认知相符合的对待儿童的实际行为。现实中,家长是否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呢?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是怎么悟出知行合一的?
王阳明可以说是著名的心学家,他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唯心主义者。他个人强调意识对于人类实践的指导作用,那么他比较著名的一个理论就是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他强调的是一件事情之所以能够做成,首先需要你认识到这件事情,并且对于这个事情的实践有着一个大概的把握。但是光在思想上形成了这样的体系,是...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是对理论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行,是做事,是实践,是行动。知行合一,就是用理论和知识来指导行动,把理论和知识用于实践中。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语出《孟子·尽心上》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2、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个词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按照字面意思就是把知道的和自己行为结合到一起。解释的文雅一点就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我们很多地方都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同时知行合一也是评判一个人思想道德的一种准则。很多地方都强调知行合一,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么
知行合一的意思 【词目】知行合一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解释】形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出处】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怎样的?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把知行合而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相互包含,彼此融通。这就混淆了知行界限,否定了知行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就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知行合一”的知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语载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什么是知行合一?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知行合一 "的思想是由明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战略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 "意味着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的人认为知易行难,有的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真理,易于实践。王守仁认为,领悟真理很重要,但实际应用也很重要! 要实现崇高而伟大的愿望,必须有切实可行、脚踏...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谈谈你对知行合一的理解,谢谢大家. -
吁疤复方: 知行2113合一.什么叫知行合一呢5261?“知”就是良知,“行”就是行为4102.知行合一的字面意思就是你的言行要1653一致,你的所做所为要对的起你的良知.它所蕴含的深层意思是: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 敏于知,健于行,知行合一.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如何看待知行合一? -
吁疤复方: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大家是怎么理解知行合一的?我要的不是什么教条,而是各位自己对知行合的理解,希望阐述深刻一些~ -
吁疤复方:[答案] 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说知在其中是绝对,也不是说行在其中是主导.而是说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怎么理解? -
吁疤复方: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希望你能理解.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请大家谈谈“知行合一”具体什么意思?该怎么做? -
吁疤复方:[答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知行合一怎么理解,结合现实. -
吁疤复方:[答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何谓知行合一 -
吁疤复方: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吁疤复方: 知行合一是晚明学者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的核心思想,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仍有其十分合理的地方.归纳理解,知行合一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知;二是坐言起行的实践;三是所知与所行相统一.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也就是一个人要真诚真实,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体是什么意思? -
吁疤复方: 1、德才兼备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读音:dé cái jiān bèi 出处: 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译文:在江东有我的一位老朋友,他就是...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17263641764: 怎么理解知行合一? -
吁疤复方: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