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盛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是明代中时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因他曾在绍兴城外的阳明洞读书讲学,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
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
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有知在即有行在,有行在即有知在,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不可分割。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他把知行合而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相互包含,彼此融通。这就混淆了知行界限,否定了知行的本质区别,否定了知行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因为知和行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他把属于思想意识范畴的"知"当作"行",以知代行;又把属于实践和实际范畴的"行"当作"知",以行代知。结果把知行混淆,使知行关系模糊了。 但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 "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他的意思是说,我心中的"良知"向外发动,表现显露出来就是"行","良知"发动时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有时还把一个人学习时的真切笃实的态度也叫做"行"。这种以“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即是以知为行,以不行为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论证以知为行,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意思是说,
看见美色是知,爱好美色就是行;闻恶臭是知,厌恶恶臭就是行。见好色与好好色、闻恶臭与恶恶臭,是同时发生的,因而知和行是合一的。

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
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董仲舒"内视反听"与陆九渊 "自存本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佛教禅宗的面壁静坐、"明心见性"思想的影响。如他所说:"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孥,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他否认了"坐禅入定"的影响,却正是受了"坐禅入定"的影响,这是正统理学家的一贯手法。
2、事上磨炼
王守仁认为如果一味追求静坐澄心,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稿之病",或者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 "才通些子事来,即便牵滞纷扰,不复能经纶宰制"。因此,他又提出“事上磨炼"。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他这里说的"在事上磨炼”,亦即"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问,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认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
3、省察克治
王守仁还继承与发展了儒家传统的 "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提出"省察克治"。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他还说: "克已必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副而来"。他这时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克己内省"思想,强调了"拔去病根次"斩钉截铁久"扫除廓清"一毫不存".在他看来, 如果在修养过程中,若不能用他所说的"天理"战胜"人欲,即使剩下一丝一毫,那么,其结果必将是前功尽弃,"众恶相副而来"。我们可以从王守仁的唯心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看到他深刻地认识到两种道德观斗争的重要意义,这对我们仍是有启发的。
王守仁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很清楚,这是对儒家传统的“内省”、“克已”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所包含的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是可以批判地吸取的。
4、贵于改过
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他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虽然,要能改过,首先必须对过错要有认识,表示悔悟,但悔悟并不就是改过。所以,他又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这种“贵于改过”的主张,体现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的求实精神和向前看的态度,是可取的。

论儿童教育:"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
一)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二)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三)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四)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他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1、顶应性情与鼓舞兴趣
王守仁认为,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稿矣。"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总是喜欢嬉游,百怕拘束与禁锢,就象草木刚刚萌芽,顺应它就会发展,摧残它就会衰退。所以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依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才能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好像春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索。
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
王守仁认为学习必须独立思考,强调自求自得,反对崇拜偶像、盲从教师的学习方法。他说,"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他认为如果儿童的学习就是有效的;反之,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地教学中应引导儿童"各得其心",而不能以儿童的所谓幼稚,去压抑、束缚儿童的思维。他主张从小培养儿童独立思考,不盲从,使之"深入心通",长大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别人左右。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他这种强调自求自得、独立思考、勇于怀疑、不盲从迷信,不人云亦云的精神是很突出的。他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对朱熹"为学之道在穷理,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六经之实"都在"吾心"之中,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 "求之于心"是根本,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寻找方法而已,犹如玻人需要拐杖,只是为了帮助走路一样。反对盲从典籍,提倡独立思考,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王守仁认为教学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儿童学习应从现有基础出发,逐渐加深,沿着他"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顺序发展。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
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儿童的接受能力达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说等。既不能要求过高过急,也不能停留在固定的低水平上。如果不顾儿童的接受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进去,就会象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苗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有害无益。

他认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他说:"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说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教学应注意各人长处短处。譬如良医治病,目的在治病,并不是有一定的方剂,不问是何症候,必使人人都吃这一剂药,教学亦须与治病一样,要注意因人施教。
总之,他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因人而殊,不能用同一方法。他坚决反对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儿童,需主张通过教学发展每个儿童不同的个性。
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1)"诱之诗歌":他主张以唱歌吟诗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这样有仅能激发他们的志向,而且还能消除他们的顽皮,使他们多余的精力有发泄的机会,也能解除儿童内心的愁闷和烦恼,使他们开朗活泼起来,并能适度地表达其情感。
(2)"导之习礼":他主张以学习礼仪来教育儿童,这不但能使儿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还能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等礼仪动作,"动荡血脉"、"固束筋骸",达到锻炼身体、健壮体魄的作用。
(3)"讽之读书",他主张通过读书,开发儿童的智力,增加儿童的句识,同时还能"存心宣志",形成儿童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理想。
此外,王守仁认为还应有"考德"这门课,并作了具体规定。要求每天清晨,检查儿童在家里,在街坊中的"言行心术"及 "爱亲敬长"、"步趋礼节"、"忠信笃敬"等做得如何,要婉转地加心诲渝、开导再就席授业。这有利于从小训练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

如何理解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

以 知行合一为题800字作文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是,知道中有行动,做中有知识。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部分”。“知与行是两个字,说一次”。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王守仁强烈反对道德教育中知识与实践脱节和“知而不能”的现象,突出地将一切道德归于个体的自觉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知行合一的个人新理解
所谓“知行合一”,可以是你所认知的良知和价值观和实际所做所为相一致。你所坚持善良、诚信、公正的价值观,你要通过你的行动和策略去践行并维护最终实现他。不要顾忌一时之得失,只要你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表面上看起来为人所不耻,甚至给人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印象,那也不能阻挡你践行去最终...

知行和一是什么意思?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么
【词目】知行合一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解释】形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出处】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2、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王阳明介绍 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

求作文:知行合一 和 欣赏自己 的作文立意和一个很好的作文标题。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

尉犁县1862329911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容怎样? -
五雷穿心:[答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

尉犁县18623299110: 【关于王守仁】“知行合一”具体指什么?我没有读懂……请说得详细一点…… -
五雷穿心:[答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

尉犁县18623299110: 谁能具体解释下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具体意思? -
五雷穿心:[答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尉犁县18623299110: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
五雷穿心: 出生于明代中期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诸多命题,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思想,最终发展成与程(颐)朱(熹)理学大相径庭的“王学”(阳明学派).他的...

尉犁县18623299110: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五雷穿心: 王守仁(1472—1529),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世称“阳明先生”.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有影响力的是《传习录》《大学问》.“知行合一”的命题本身不是王守仁首先提出,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作为心学唯一基本观点的继续和展开,知行合一仍应当从王守仁开始,并在事实上成为了王学的代表性命题.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有不同的讲法.在这里,与道德实践相对应的知,并不是对于外在物理的认识,而是对于引起或指导道德实践的主观意念的克制与省察.王守仁把“一念发动”的行为动机纳入道德实践的范围,道德修养从道德行为本身扩大到道德意识,这是道德至上主义的一种典型表现.

尉犁县18623299110: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含义是什么?
五雷穿心: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説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个知,又説一个行者,只爲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説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説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文汇报》1990.3.11:“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 陶先生 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

尉犁县18623299110: 王守仁是如何论证“知行合一”的?
五雷穿心: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将“知行合一”当作是“对病的药”,用于人们“克服不善的念”,这个学说是为了反对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学说而提出的,他从两个方...

尉犁县18623299110: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五雷穿心: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

尉犁县18623299110: 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关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到底怎样理解,为什么《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说成功领悟“知行合一”这一思想的是张居正,... -
五雷穿心:[答案] 我理解“知行合一”是,做事情要有原则,但是也要讲究方法.王守仁一生都在追求用最少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收获,所以我认为“知行合一”更强调的是做事的方法.张居正做事圆滑,变通,虽然可能有金钱问题但是不影响他成为一代...

尉犁县18623299110: 如何分析,王守仁“知行合一”,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
五雷穿心: 简单的一句话 实践就是认识的过程 认识也是实践的过程 二者都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