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03:谁是得真传者

作者&投稿:独孤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孟子·梁惠王上》03:谁是得真传者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挖空心思“神话”老师的第一人。他说:“仲尼,不可毁也”,又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至少有一点,子贡算是说对了,那便是孔子的思想光辉,的确如日月一般,明耀万古。从师承关系上看,孟子没能直接师从孔子,但学术界从过来没有人质疑过他儒家重要传人的身份。客观来讲,梁惠王也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时代迄今,有几个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没有他老人家的影子呢?

梁惠王向孟子抱怨的那段话,证明了他是深受孔子思想影响的,只是不得要领,没能透彻领悟罢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是梁惠王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源头是孔子当年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当时讨问的正是如何治理好一个邦国的问题。孔子给定的答案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比较认真,追问三者哪个更重要。孔子强调“民无信不立”,隐约表达了“民信之”的重要性。

梁惠王显然对孔子当年所讲的“民信之”比较看重,让他疑惑的是自己比邻国更注重“民信之”一些,也更用心去体察臣民疾苦,却似乎并没有比邻国国君在“民信之”上有更多的回报。梁惠王的用心体现在赈济灾民,迁徙灾民使之有所生计上。

孟子之所以与梁惠王频繁对话,表明两个人都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有共同语言。梁惠王之所以频繁向孟子发问,是应为孟子在孔子思想的领会上,更高明一些。孟子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直接体现为他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孔子给定了一个目标和方向,孟子提供了相应的路径和方法论。

一、比心

梁惠王接受孔子的“民信之”观念,但抱持的试试看的态度,赈灾救民的用心实际上是“民信之”的初步实践。做了之后就去对比做与不做,做前做后的效果。比较自己所在邦国与邻国之间的效果。分别比较之心,始终在梁惠王心中。分别比较的结果直接关乎他下一步对孔子“民信之”思想的实践信心,很显然初步的分别比较让他灰心了。

孟子以毒攻毒,用梁惠王的分别比较心去治愈他。“五十步笑百步”的分别比较直击人心,梁惠王的分别比较心不攻自破。此外,孟子所用的恰是梁惠王比较欢喜的部分——“王好战,请以战喻”。严格来讲,好战的梁惠王之所以对“民信之”信心不足,恰是因为他内心里比较认同“足兵”。

二、用心

关于“民信之”,梁惠王抱持的是试试看的心态,孟子却是把“民信之”作为目标和方向来经营的。要做到“民信之”,先要做到使之“养生丧死无憾”,要想使天下人“养生丧死无憾”,先要做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而这些只需要王者引导“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如果把“养生丧死无憾”看作是温饱问题的话,孟子进一步在温饱的基础上谈了如何实现小康。“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种情况下,不想实现王道都难。

去除分别比较心,才会抵达用心之境。何谓用心,说到底就是心中有清晰地路线图,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

三、以天地心为心

孟子劝导梁惠王的这段话中,最关键的一句在于“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句话直接回应了梁惠王关心的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大王如果不去怪罪上天年成不好,天下之民自然蜂拥而至。

不怪罪与上天,实际上就是与天地同心,以天地心为心。把天地关心、关切的,变成自己关心关切的。以天地心为我心,我心就是天地心。不怪罪上天,就是自己承担起“民信之”的责任,沿着用心而得的路线图,一步一步去达成和实现。

后来张载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讲了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能如此,孔子得慰,中国幸甚,天人合一,九州和合!


《孟子.梁惠王上》的全文
全文: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

《孟子梁惠王上》全文及其译文是什么
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hé)。王在灵沼,於(wū)牣(rèn)鱼跃。’文...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咚咚地敲起战鼓,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著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下:原文:梁惠王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者。孟子对日: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电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

必修二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1、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

《孟子 梁惠王上》 全文及其译文是什么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jí),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yōu)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hé)。王在灵沼,於(wū)牣(rèn)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

《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赏析
孟子·梁惠王上共有七章,下面来赏析第一章。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

《孟子 梁惠王上》 全文及其译文是什么
《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②。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③?’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④,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

求《孟子·梁惠王上》的翻译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见梁惠王时,惠王站在池塘边上,看着鸿雁和麋鹿,问道:“贤人也享受这些乐趣吗?”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陪凳不乐也。《诗》云①:‘经始灵台,经之营枯乱瞎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

八步区18820909415: 孟子答齐宣王问 -
鲍逃金纽: 】《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

八步区18820909415: 孟子的小故事 -
鲍逃金纽: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

八步区18820909415: 有关敬老的名人名言 -
鲍逃金纽: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姜还是老的辣. 孔融让梨的故事. 沉香给父亲暖被窝. 爹是一道街,娘是一道墙.1·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八步区18820909415: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的有关一篇作文 -
鲍逃金纽: 此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的首章,可见它在孟子学说中的地位有多么崇高.原文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八步区18820909415: 孟子·梁惠王上
鲍逃金纽: “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麽不从根本上着手呢?在五亩大的宅园中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养起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耕地,不要去防碍他们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八步区18820909415: 古汉语中的疑问词有哪些? -
鲍逃金纽:[答案] 古汉语中,疑问词包括①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②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③疑问副... (战国策·赵策)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归,何...

八步区18820909415: 孟子写的大学的文章内容 -
鲍逃金纽: .《四书》体系的建立者,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大学”的意...

八步区18820909415: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鲍逃金纽: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八步区18820909415: 急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二)(三)(四)的翻译
鲍逃金纽: 《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前八句的翻译: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普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