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格物致知故事

作者&投稿:帅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天,一个老乡来找王阳明。这个老乡是个年迈的农夫,无儿无女,身体已不允许自己耕种,所以想把他的地卖给王阳明换点养老钱。

王阳明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您是一农夫,地乃命根。您若卖了它,非死路一条。”

王阳明又不忍心让一个做了一辈子农夫的人,临死前看不到他自己的土地。于是,他给了老农夫几两银子,打发走了。

又过了几天,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到山间游玩。忽见一地,风光秀美,风水大好,不禁陶醉道:

“这地若是我的,那该多么好!”

一学生说,这块地本该是您的。

哦?

这就是那个老农的地。他当初要卖地给您,您不买,而且借给了他肉包子打狗的钱。

听到此,王阳明马上打了个寒战,他问自己,我怎么会这样想?我绝对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必须立即把他祛除。

“哎呦!”王阳明失声叫道,话音未落,他又叫了一声:“哎呦!”

山中多蛇,学生们急忙跑来,以为王阳明被蛇咬了。

严肃地解释道:“我是被咬了,但不是蛇,比蛇要利害一万倍。”

王阳明已盘膝而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闭口不语,学生们感到很奇怪,直到太阳落山时,王阳明才长吁一口气道:

“终于把它祛除了,真难啊!”

弟子们问:“什么?”

“私欲!”

故事很短,但道理很深,讲的就是致良知的步骤,即王阳明心学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话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下卷,被成为王阳明心学的最高概括,凝结了心学最精华的智慧。

当我们面对一件还未发生的事情时,本心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我们的心是不可能做出判断的,所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

老农还没来卖地时,王阳明的心针对“老农卖地”这件事是没有评判的,当老农来卖地,王阳明的心启动,念头产生:你身为农民,把地卖了,不是等死嘛。

良知闪电般地告诉王阳明,这念头是善的,所以赶紧保持它,然后付诸实践:我借你钱,土地你留着。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心启动,发射出意,意就是念头。念头有善有恶,所以说“有善有恶意之动”。

王阳明未知那块山清水秀地是老农的时,他的心针对“山清水秀,地是老农”这件事是没有评判的,当他知道后,王阳明的心启动,念头产生,于是有了第一个“哎呦”:我当时应该把老农的地买了。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动了后,王阳明突然就感觉不对,这是私欲,是恶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是良知告诉他的,人的良知一旦被遮蔽,发出的意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良知闪电般地告诉王阳明,这念头是恶的,你买了地,老农就活不长了。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哎呦”。因为良知能知是非善恶,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给出念头好恶的判断后,王阳明要做的事就是赶紧祛除它,于是他坐下来,克服这个私欲,保持正念祛除恶念,然后付诸实践,也就是格物,所以说“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致良知的步骤,简单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人人都能知,却很少有人行。

当我们面前没有一盘红彤彤、肥油油的红烧肘子时,由于我们还没有和红烧肘子发生感应,所以我们的心体是无善无恶的。

而当红烧肘子被端到我们面前时,我们的意就动了,它会射出两道射线,一道是吃,一道是不吃。那么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而言,吃就是善的,不吃自然就是恶的。

王阳明认为,恶就是“过”或“不及”。在王阳明看来,善恶是一条路的上下坡,谁都离不开谁,离了善,无从谈恶,离了恶,也就没有了善。

为什么说不吃就是恶的呢?因为人的本性中都有吃的欲望,而且红烧肘子非常好吃,如果非常想吃却不吃,那就是矫情。

如果你是个重度脂肪肝患者,面对一盘红烧肘子时,吃就是恶,不吃就是善了。因为你的良知会告诉你,吃了红烧肘子,会加重病情,不吃的话,就没事。

那么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善恶是外界的评判还是内心的评判?

毋庸置疑,是我们内心的良知的评判。

所以当我们在开始致良知的步骤时,一定要注意,听良知的,不要理会外界的评判尺度。

其实,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还是在“格物”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事的意思。“格物”就是在事情上正念头。

归根结底,阳明心学就是在让你正念头。心想生老师解读阳明先生的格物,极为简单明了,易学易用!感恩所有的的遇见!(久别重逢)

修行不是修出一个大师,而是知道自己是人,但不被人相所迷。


6.【王阳明的故事】格竹子
然而,三天过去了,朋友在坚持与崩溃的边缘摇摆,最终选择了放弃,而王阳明却如同磐石,依然坚韧地坚守(在艰苦的沉思与观察中,王阳明的毅力无人能及)。第六天,王阳明陷入了幻境,体力严重透支,甚至一度倚着竹子倒下。然而,这次困境反而成为了转折点,他从这次经验中反思,开始质疑朱熹的“格物致知”...

初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2、课外阅读《发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较两篇文章所强调的科学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试以《我所追求的科学精神》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初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

守仁格竹的故事
王守仁本来笃信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经过使他刻骨铭心的格竹子之理实践的失败,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记载他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的《传习录》中,王守仁叙述了自己早先格竹子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3、认识论:朱熹发挥了《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对“格物”的解释,朱熹认为,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对“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大学章句》),即扩展、充广知识,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结果。总的说来,朱熹的...

成语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朱熹的理论曾被无数世人当做至理名言,甚至统治者也将朱熹的理论奉为基本国策。王阳明曾经通读朱熹的著作,他也和所有人一样,将朱圣人奉若神明,于是历史上就有了“阳明格竹”的故事。他遵照朱圣人“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的指示开始了“格物”之旅。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和"格物穷理"有什么区别?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穷理就是要真正明白道理,是悟性在某个问题的具体思考,而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假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去亲身实践,永远想...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故事呢?请写出一个。
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找到知音,还解了疑惑)王阳明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

《程门立雪》的故事和道理是什么?
故事:北宋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字叫做杨时。杨时是一个很有礼貌、很谦虚、很好学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想办法把想要获得的知识弄懂。无论是付出多大的代价,为了学习他都愿意。在杨时四十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相约一起去向当时很有名的大学问家程颐求教。两个人走到程颐家的...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弊端。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保留致良知之说的好处,同时去除其弊端呢?回答是格物致知之总体框架依旧按照朱子之阐释,但在格物之前添出一个“由性”,如此,则弥补理论之缺。良知本身即是性之一部分的体现,而由性者,则涵盖范围比良知更广也。性是和人的气质之性距离最近的局部最优气禀概率分布,也即天命...

急需 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相关资料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

西夏区13629629467: 王阳明怎样格竹子? -
郭涛美爱:[答案] 从中国科学的发展史来讲,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否定,其影响好像是负面的.“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其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指客观事物,“致”是取得,“知”就是知识、认识.“格物致知...

西夏区13629629467: 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来源 -
郭涛美爱: 阳明先生的格物是涤非,致知是致良知. 格物致知意即格去内心污粕之物,以达到人初始本生之良知. 朱子之格物是穷析物理,致知是使自己知道了解. 格物致知即透彻研究某物,使自己完全理解其特性.

西夏区13629629467: 圣贤王阳明有哪些事例可以做作文素材? -
郭涛美爱: 我以前高考的时候经常用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王阳明格物致知精神,就是课本里学过的那个格竹子格出来高深的道理的,就是他.还有一个就是王阳明在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持思想,最终龙场悟道(并且是在一个很破败的棺材里面哦!具体你可以百度),最终他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因此成为了伟大的心理学家以及思想家. 这两个例子一个是语文书里面就能够找到的,还有一个是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记住的.写作文的时候经常用.王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古人呢!祝你考试顺利~

西夏区13629629467: 【历史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王阳明(1472 - 1528),名守仁,字伯安.他年轻时沉迷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格竹而未得至理,便从... -
郭涛美爱:[答案] (1)“他年轻时沉迷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格竹而未得至理,便从此抛弃了格物之法.后王阳明在绍兴筑书舍,与佛、道人士讲论禅机、道法之事,研读佛老之书”“作为明朝官员的他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

西夏区13629629467: 王阳明的 守仁格竹 到底证明了什么? -
郭涛美爱:[答案] 格,就是表示参悟事物与天理之间的关系 按程朱理学来讲,所有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参悟 从参悟这些物体的过程中去理解天... 个人浅见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王阳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学,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

西夏区13629629467: 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证明了论语中的那一道理 -
郭涛美爱: 万物一体,知行合一

西夏区13629629467: 王阳明格竹是什么意思?
郭涛美爱: 格竹(拼音gé zhú)指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圣人之理的典故.格竹释义格竹基本解释【词目】...

西夏区13629629467: ...这一事例说明这句话的含义.作者着重强调“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是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作者强调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讲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想7天的... -
郭涛美爱:[答案] 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西夏区13629629467: 王阳明格物致知,而我,格事致知,可是格的过程为什么是这样的艰辛和痛苦? -
郭涛美爱: 王阳明原本很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法,于是七天七夜认真观察竹子,但最终没悟出竹子的“理”来,反而生病了.他改变了对“格物致知”的看法,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否定了“格物致知”.他主张“内省”,提高自身修养,从“心”思考事物的规律,达到“知行合一”.希望对你有帮助哦!不清楚再追加为你解答哦!

西夏区13629629467: 具体讲讲《守仁格竹》的故事 -
郭涛美爱: 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洲的学说,但比陆学精致完整和广泛得多,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