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垣曲阶 ()

作者&投稿:伍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湖,地理名词吧~

上湖阶(Shanghuan Stage)是中国陆相古近系古新统底部的一个阶,位于上白垩统顶部富饶阶之上,古新统上部池江阶之下。阶名源自岩石地层单位“上湖组”,层型剖面位于广东南雄北东约12千米的湖口上河洞五头江附近。上湖阶以含下列在本阶首次出现并特有的哺乳类动物化石为特征

上湖组(Shanghu Fm)的时代属古新世早期至中期。分布于广东南雄盆地,典型剖面位于南雄湖口上河洞—五头江一带。为陆相沉积,以褐红色和紫红色泥岩为主,中夹砂质泥岩,灰绿色泥岩块及钙质结核,厚460米。

1.塔里木盆地地史悠久
天山与昆仑山间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图1-6-1)。塔里木河长约21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图1-6-2)。
塔里木盆地的基底是一个前寒武纪结晶岩石组成的古老地块,被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分别称为塔里木板块、塔里木地台、塔里木克拉通、塔里木地块等。元古宙以来,塔里木板块在古地理演变中经历了多次升降变化,其中震旦纪、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时期总体上是古陆状态,是塔里木古陆发展的鼎盛时期。石炭纪时西部发生海侵,使古陆范围缩小。中生代开始逐渐出现范围多变的内陆盆地,白垩纪时西南边缘曾有海水入侵。自新生代起随着周缘山脉的隆起,才出现今天范围的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边缘断层非常发育。断层边缘垂直差异运动非常显著,其断幅常达数千米,往东减少,第四纪时一般断距200~500米,在整个新构造时期,随着欧亚板块被印度板块的强烈碰撞又整体上升了600~1000米。据塔里木内部活动的差异性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次级单元。
(1)沙雅坳陷区。位于塔里木河以北,第四纪时沙雅北为坳陷中心,坳陷幅度达300米,其中见有一小型第四纪穹形隆起,反映坳陷本身底部的不平坦性。1984年钻探证实,该区有古潜山隆起,这个隆起与塔里木中央隆起目前仍在上隆有关,并使塔里木河向北移动了80多千米。
(2)塔里木中央隆起区。是由上新世晚期以前的坳陷再度隆起,隆起幅度为800米,海拔1560~1635米,使罗斯塔格和马扎塔格古近系、新近系裸露隆起周边地区第四系较薄(仅20~40米)。它与南天山强烈隆起一样,在第四纪期间于麦盖提和沙贡喀拉山有岩浆和火山活动,与深部构造有联系。它属一地壳隆起,壳厚42千米。
(3)罗布泊微弱坳陷区。是分隔库鲁克塔格与阿尔金断块隆起区的坳陷,第四纪最大坳陷幅度为60米,是一近似为圆形的不对称坳陷。坳陷相当缓慢,从卫片上看呈耳轮状,也是42千米厚的地壳隆起处。
(4)莎车强烈断陷区。中新世晚期该断陷从海相沉积进入陆相沉积时期,上新世时期断幅4000~5000米,早更新世时断幅200~3400米,中更新世以来断幅50~900米,全新世断幅仅5~10米。中更新世以来断陷中心向东南迁移。该断陷在上新世晚期随着西昆仑山的强烈隆起,在英吉沙南、墨玉西南、洛浦南形成一系列背斜隆起,如皮牙曼背斜等。
(5)且末断陷区。为一阶梯状断陷。早更新世时断幅500米,中更新世以来断幅300~500米。它随着东南阿尔金山的断块隆起,在且末东和若羌西也形成一些新的背斜隆起(如江尕萨依背斜隆起)。
总观塔里木盆地,正如前人所述:“山麓水草丰盛,牲群遍野,耕圃如织,是恬静而又繁忙的牧农工织的生产基地;盆地边缘水丰路坦、绿洲毗邻、人口密集;盆地中央则是盐碱地、荒漠、沙海,饮水困难、人迹罕至,常有狂飙大作、飞沙走石,不少历史古迹淹没其中”(楼兰王国等)。
2.中亚脊梁——天山山脉的起落隆升
天山山脉是中亚腹地的大山系,分隔了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山脉东西延长达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海拔3000~5000米,由数列东西向块断山组成,著名高峰有托木尔峰(7443.8米)、汗腾格里峰(6995米)和博格达山(5445米)。它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山脉。古老的天山早在3亿年前就已形成,它曾被侵蚀削低为200米高的夷平面和众多大小不一的平台,后来新构造运动使断裂复活、强烈抬升,才形成了现在层峦叠嶂、雄壮挺拔的崇山峻岭和局部陷落而形成的山间盆地、谷地(图1-6-3),如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伊犁盆地等,位于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的湖面比海平面还要低154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
天山山脉自新近纪以来迅速崛起,幅度4000米左右,最大可达7000~8000米,而更新世以来的隆起幅度就达1000~2000米。由于天山内部活断层的强烈活动,在总的隆起过程中出现相对的坳陷。天山山脉可进一步划分出6个次级单元。
(1)北天山隆起。指乌鲁木齐以西、那拉提活断裂以北的天山,新构造时期的隆起幅度为2000~2500米。更新世以来的隆起幅度一般为100~450米,隆起轴部在天山主峰一带,向北隆起程度逐渐减小,因而夷平面向准噶尔地区缓倾。其中还有3个较大的山间盆地,新构造活动也十分强烈,如伊犁河断陷谷地,其北岸新近纪以来断陷幅度达3500米,更新世以来断陷了150米;特克斯-昭苏凹地自新近纪以来断陷幅度为500米左右;博尔塔拉断陷谷地的断陷幅度一般只有50~60米,但在艾比湖,最大断陷幅度达800米,而且这仅是更新世以来的断陷幅度。
另一个重要的新构造活动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热流值。沿准南活断层与博罗霍洛等活断陷,从温泉、昭苏、特克斯至乌苏、沙湾、呼图壁、昌吉至少有23处温泉出露。一般温度为摄氏33度至60度,最高达90多度。此外还有倾滑型大震产生的滑塌构造、滑坡、地震裂缝等。1812年尼勒克大震该区为极震区,1906年玛纳斯8级大震的极震区屡见不鲜。
(2)东天山块断隆起。位于乌鲁木齐以东、东天山山前活断层以南的天山。其中有两个大断隆:一个是博格达断隆,另一个为哈尔里克山断隆。新构造时期东天山块断隆起幅度2200米左右,且隆起时间较晚,多在上新世—早更新世时开始,至中更新世时隆起非常强烈,估计中更新世时块断隆起幅度在260米左右。以东西向为主的活断层与北西向的一系列活断层的交错,把隆起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断块,并使乌鲁木齐河、三工河和流入巴里坤湖的拱北沟均向东改道。断块的差异性活动形成了不少断陷盆地(七角井、巴里坤、柴窝堡等),巴里坤断陷盆地在更新世以来断陷幅度达100~500米,自北而南,断陷幅度急剧增大。这些断陷盆地随着东天山在新构造时期的块断隆起而抬升,就巴里坤断陷而言,抬升了1200米。
(3)吐鲁番-哈密坳陷。为一继承性坳陷,直到新近纪和早更新世还是一个统一的坳陷,早更新世后被南北向的库木塔格隆起分割成两个坳陷。吐鲁番坳陷在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时期,西部坳陷幅度为1000余米,更新世以来坳陷220米,目前仍在继续坳陷,形成了我国的最低洼地—艾丁湖(位于海平面以下154米,最低处为-161米)。由于新构造活动强烈,见有东西向和北西向的背斜隆起,仅中更新世以来隆起幅度近170米。
哈密坳陷一般坳陷幅度在60米以内,由北向南幅度越来越小,可能是中更新世早期形成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坳陷有跳跃性地隆起现象,局部有断块隆起,其幅度多为50~70米,整个新构造时期这种隆起可达110~150米。
(4)南天山强烈隆起。位于那拉提活断层以南,是中国天山隆起最强烈的地区,新近纪以来至少隆起2500米,最大达4500米,地壳厚48~50千米。
该区新构造隆起强烈,例如,霍然达坂新近纪夷平面隆起到海拔3500~4000米高度,西域砾石层(下更新统)在邻近帕米尔地区也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出当地河床1000多米。同时还造成独特的高位断陷盆地(大小龙尔都斯盆地)及一系列纵向断陷。如焉耆断陷(1048~1500米)、库米什断陷、托什干河谷断陷等。第四纪以来,库米什断陷北迁,断陷中心北移30千米。同时断陷中的新生代沉积普遍发生褶皱。
正是由于南天山隆起强烈和活断层的强烈活动,曾发生了迄今为止新疆最大的一次地震,即1902年阿图什8.25级大地震,出现大规模的地震重力构造及较多的温泉,具较高的热流值。
其他:如库鲁克塔格-北山轻微隆起,形成于第四纪,隆起幅度50余米,现正准平原化;柯坪翘起断块,新构造翘起幅度为900余米,同时还形成一些小的断陷及小型的山间盆地,其内部隆起呈长椭圆形短轴背斜,长数千米、宽数百米,沿横切面翘起的普昌活断层有碱性辉长岩侵入并切穿了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库车坳陷,为一继承性坳陷,上新世时坳陷达7000米,早更新世坳陷幅度近4000米,并形成一系列背斜及一些活断层,如坎村附近的秋立塔格背斜隆起海拔1900~2400米,在新构造时期至少隆起900~1400米,晚更新世至少隆起200米(成为独特的构造新山)。
总观天山全貌:“高山顶上常是终年白雪皑皑冰川连绵”(图1-6-4)(更新世以来由老到新可划分出大南沟、乌鲁木齐、前峡、望峰等5个冰期及全新世的小冰期)。
“不少奇峰异岭硕指蓝天,轻抚流云,山系腰部则是峡谷深壑、绝崖参差、水流湍急、飞鸟不渡、通行困难;然而,林木茂密、带缀千里、羚奔鹿鸣、云遮雾绕,又是最吸引人的迷人景区,传说西王母的居所——宫阙瑶台即藏匿于天山之中(天池)”(图1-6-5)。
3.三角形的准噶尔盆地被挤压坳陷
准噶尔盆地挟持在阿尔泰山、东西准噶尔界山和天山山脉之间,为一大致呈三角形的内陆盆地。该盆地的基底性质一直在争议之中,先后有前寒武纪结晶岩系及其古生代盖层、古生代造山带的基底、残余洋壳基底等观点。但是实际上该盆地具有复合性质,北部为造山带,南部为古陆及其盖层或残余洋壳。作为完整的盆地而言,其最终的格局是在北天山隆起以后定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盆地的盖层形成于古生代末,包括二叠纪和三叠纪的湖相沉积,侏罗纪的含煤建造,白垩纪的泥质红层和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的磨拉石建造。包括东西准噶尔界山在内的盆地可划分为下述几个构造单元。
(1)西准噶尔山地拱形隆起区。位于达拉布特断裂以西。晚新近纪以来,西准噶尔山地至少隆升300~1100米,拱顶隆起1200~1800米。其中更新世以来的隆升幅度仅100米,且早更新世后隆起程度逐渐减弱。其中的和布克赛尔坳陷沉降幅度为31~48米;塔城坳陷至少沉降300米,最深处可达1000~2000米。
(2)阿尔曼泰-克拉麦里隆起。为分隔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坳陷和三塘湖-淖毛湖坳陷的中间隆起。新生代以来最大隆起幅度达1100米,现构成低山和残丘,向准平原发展,是相对稳定的地区。
(3)三塘湖-淖毛湖坳陷。为夹持在阿尔泰穹状隆起区与天山强烈隆起区之间的坳陷,并形成两个不对称的坳陷中心。坳陷幅度为1000~2000米,早更新世后受天山强烈隆起的影响,南部隆起幅度大于北部,但晚更新世以来阿尔泰穹形隆起仍在继续活动,因而使坳陷北部表面倾斜达10~15度,堆积了大量粗碎屑物质;而坳陷南部表面倾斜5~8度,堆积碎屑较细,平缓地向坳陷中心伸延了30千米,是北部洪积扇宽度的两倍。
(4)准噶尔沉降区。与准噶尔盆地相当,上新世以来普遍沉降。更新世前半期构造活动比较明显,特别是南部与天山毗连的地区,受天山迅速降升的影响而变动较大。按上新世以来的沉降幅度可划分为3个次级单元。
①准北轻微隆起:使大片古新统、始新统及上新统下部红层裸露。自北向南隆起幅度逐渐变小。是新疆地壳隆起最高的地区,壳厚40千米。
②准中坳陷:于新近纪晚期形成,坳陷幅度为1000~2000米,由北向南坳陷越来越深,更新世以来的沉降幅度为160~350米。
③乌鲁木齐坳陷:为准南活断层与玛纳斯活断层所控制的继承性断陷。从更新世以来断陷幅度明显加大。中新世早期断陷中心位于安集海东北,断陷幅度为1000米;中新世晚期断陷中心西延至乌苏东北,断陷幅度也为1000米;至上新世时期,断陷活动更加强烈,从独山子到玛纳斯南一带,断陷3500米。早更新世以后,受天山强烈隆起的影响,新构造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断陷南部逐渐演变成北天山隆起的一部分。在天山山前形成3~4排右行雁列状背斜隆起及其中所夹的纵向谷地坳陷。隆起幅度最大达200米左右,新的坳陷幅度达400~500米,目前坳陷仍很强烈。
4.阿尔泰山的变质抬升
阿尔泰山,走向北西—东南,全长2000多千米,横亘在中、哈、俄、蒙四国边界上,海拔1000~3500米,山势由山麓向山脊呈陡峻的阶梯状上升,层次分明、切割强烈。发育于阿尔泰山主脊南坡的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注入北冰洋水系的唯一河流:“美丽而神奇”的哈纳斯湖静卧在阿尔泰山主峰附近的崇山峻岭之中(图1-6-6),为北北东向的新月形高山冰蚀湖,湖长24千米,宽1500~2900米,湖面海拔1370米(1374米),平均水深90米,最深188.5米,是我国名列前茅的高山深水湖之一。
阿尔泰山穹形隆起区。位于中、哈、俄、蒙交界地区,西北段宽约300千米,东南段渐窄仅50~80千米,平面上近似鱼形,主要在渐新世形成。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时期缓慢隆起,中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急剧隆起,断裂活动强烈,隆起总幅度为3000~3200米,形成不对称的肘状水系,这是在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水平挤压下沿额尔齐斯断裂右旋走滑的反映。估计阿尔泰山右旋走滑幅度一般为几千米,最大可达210千米。
中更新世时期是阿尔泰山穹形隆起迅速拔高的重要时期,由多级夷平面显示的阶梯状地貌特征渐趋突出。可进一步划分出2个次级单元。
(1)阿尔泰山穹形隆起。它和北塔山隆起组成该区的两个重要隆起。二者位于额尔齐斯断裂与库普活断裂之间,为穹形隆起区的西南翼,从新疆境内看似乎为一掀斜构造,随着其边缘的破裂,表现为具有3~4级构造阶梯并向两侧掀斜。从渐新世以来,掀斜的最大幅度1900米,更新世以来继续掀斜,使一些洪积层抬升900余米,中更新世以来一般隆升120~150米,晚更新世以来隆起50~90米。
在隆起的同时,继承性断裂活动异常强烈,特别是北北西向的活断层在右旋走滑的过程中,在后方的引张地段形成一系列串珠状的断陷盆地(深达几千米),镶嵌在隆起边缘的低山丘陵之中(如喀依尔提、可可托海、吐尔洪等)。这里最重要的新构造特点,是沿横断型的可可托海-二台活断层,于1931年8级地震时,形成名震中外的富蕴地震断裂带并错断水系。地震断裂带长达176千米,并伴有一系列构造微地貌,如断塞塘、眉脊、断头沟等,同时福海县阿拉山夏牧场高达50多度的7处温泉显示的地热异常区,说明阿尔泰山的现代构造活动仍在进行中。
(2)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坳陷。该坳陷受额尔齐斯河谷断层的控制,是有名的肘状水系坳陷,受额尔齐斯活断层右旋走滑的影响,在其西南盘向西北推移的过程中,于东南方向引张,依次形成斋桑凹陷、额尔齐斯凹陷和布伦托海凹陷,它们被一系列微弱隆起所分隔,其中斋桑凹陷和额尔齐斯凹陷深约1000米,布伦托海凹陷幅度只有100米。

垣曲阶,是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的第三个阶,位于卢氏阶之上。阶名由邱占祥、王伴月、童永生、邱铸鼎于 2000 年 11 月为编制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而提出,阶名源自该阶候选层型剖面所在地山西省垣曲盆地。

通过课题组 (王元青、童永生、李茜等) 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是: 初步确定了垣曲阶的候选层型剖面; 发现并积累了较丰富的哺乳动物、轮藻和孢粉化石,建立了若干生物组合,为确定地层时代与对比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识别垣曲阶的重要标志,并进行了区域间的对比。

(一) 垣曲阶候选层型剖面位置

在山西省垣曲盆地,垣曲阶的代表地层为河堤组。该组厚达千米,但因断层发育,覆盖严重,很难找到有顶有底的连续完整剖面。经追索踏勘,初步确定垣曲阶候选层型剖面由 2 条剖面衔接而成。一条是山西省垣曲县王茅乡河西后岭 (北纬35°08',东经111°48'10″) -南山沟 (北纬35°06'35″,东经111°49'30″) 剖面,代表垣曲阶下部层位; 另一条位于垣曲县古城镇柳沟 (北纬 35°07'40″,东经 111°50'40″) -申家庄 (北纬 35°07'20″,东经 111°52'10″) 剖面,代表垣曲阶上部层位 (图108) 。

图108 垣曲阶候选层型剖面位置图

(二) 垣曲阶候选层型剖面描述

1. 垣曲县王茅乡河西后岭-南山沟剖面 (垣曲阶下部)

上覆地层

第四系黄土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2001~2009) 进展与成果

下伏地层 石炭纪煤系地层

2. 垣曲县古城镇柳沟-申家庄剖面 (垣曲阶上部)

上覆地层

第四系黄土

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2001~2009) 进展与成果

(三) 垣曲阶的生物地层序列

迄今,在垣曲阶的代表地层河堤组内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哺乳动物、轮藻和孢粉化石,对于地层的划分,层位及时代的确定以及当时古气候的恢复均有重要意义。

1. 哺乳动物

目前在垣曲阶河堤组内自上而下发现了 5 个化石层位。但顶部的南堡头化石层的哺乳动物化石尚无正式研究结果,暂不列述,其他 4 个化石层的哺乳动物组合如下 (图109) 。

(4) 寨里段寨里化石层: 此化石层哺乳动物的分异度和丰度不算高,主要组成分子有: Ictopidium leichei,Yuanqulestes qiui,Lapichiropteryx xiei,Lapichiropteryx sp. ,Icaronycteris sp. ,Hoanghonius stehlini,Eosimias centennicus,Eomyidae gen. et sp. nov. ,Protataromys yuanquensis,Anadianomys cf. declivis,Pap-pocricetodon jinus,Banyuesminthus diconjugatus,Anthracokeryx sinensis,A. dawsoni,Zhailimeryx 等。这一组合可与广西的那读动物群对比,应属那读期动物群。

(3) 任村段,上河和前坪化石层: 此化石层的哺乳动物分异度和丰度均较高,种类繁多,主要属种有: Ictopidium cf. leichei,Cf. Iconapterodus sp. ,Microchiroptera indet. ,Rencunius zhoui,R. wui,Adap-idae indet. , Eosimias cf. centennicus, Eosimias sp. nov. , Eosimiidae gen. et sp. nov. , Strenulagus? sp. ,Shamolagus sp. ,Gobiolagus sp. ,Cf. Hulgana eoertnia,Cf. Hulgana sp. ,Protataromys mianchiensis,Yuo-mys carioides,Xueshimys dissectus,Zodiomys longmensis,Anadianomys declivis,Pappocricetodon rencuensis,Raricricetodon zhongtaensis,R. ? minor,Primisminthus shanghensis,P. cf. jinus,Banyuesminthus uniconju-gatus,Honanodon hebetis,Adapidium huanghoensis,Rhodopagus yunnanensis,Breviodon sp. ,Cristidentinus depereti,Diplolophodon similes, Caenolophus promissus, Sianodon mienchiensis, S. sinensis, Sharamynodonmongoliensis,Prohyrocodon cf. meridionalis,Lunania zhoui,Eomoropus quadridentatus,E. minimus,Gran-geria canina,Gobiohyus yuanchuensis,Anthracothema minima,Anthracosenex ambiguous 等。这一哺乳动物组合与我国中部地区具代表性的沙拉木伦期哺乳动物群完全可对比。

(2) 峪里段火石坡化石层: 此层发现的化石分异度和丰度均较低,主要有: Eosimiidae indet. ,Gobiolagus lii,Yuomyidae indet. ,Cricetidae indet. ,Propterodon tongi, Miacis baoqinghensis, Hyrachyus tongi,Prohyracodon cf. meridionalis,Eomoropus cf. minimus,Artiodactyla indet. 等。

(1) 峪里段峪里化石层: 此层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更少,仅有: Pantodonta (Coryphodontidae) in-det. ,Rodentia indet. ,Breriodon acares,Eomoropus quadridentatus 等。峪里段内发现的 (1) (2) 两层哺乳动物化石虽属种少,且其面貌相对较原始,但其中含有典型的沙拉木伦期哺乳动物群的分子: Eo-moropus quadridentatus 和 Prohyracodon cf. meridionalis 等,而未见有伊尔丁曼哈期哺乳动物群的分子,因此 (1) (2) 两层化石可视为沙拉木伦期早期的组合。

2. 轮藻

图109 垣曲阶河堤组柱状剖面及化石分布图

主要发现于河堤组中、上部的任村段和寨里段。根据轮藻植物组合的组成特点,建立了一个轮藻植物组合: Raskyella sinensis-Linyiechara decorosa-Stephanochara globula组合。此组合相当于我国古近纪轮藻植物群序列中的 Obtusochara jianglingensis-Gyrogona qianjiangica 植物群的上部,相似于渤海沿岸地区的沙河街组三段轮藻植物群 Grovesichara kongdianensis (= G. kielani) -Sphaerochara ulmensis (=Maedlerisphaera ulmensis)组合中的 Linyiechara decorosa (= Shandongochara decorosa) 亚组合,也相似于东濮地区沙河街组四段至三段的轮藻植物组合。这一组合中未出现渐新世的 Nitellopsis meriani 种群,故其时代估计应属始新世中晚期,亦即国际上的巴顿期 (Bartonian) 。在河堤组中自上而下共发现 5 层轮藻化石,各自的组成如下。

(5) 在寨里段近顶部含南堡头哺乳动物化石层之上的层位中,含以下轮藻化石 Chara cylindrica,C. paracoluminaria,Gobichara laticellula, Grovesichara kongdianensis, Gyrogona qianjiangica, Harrisichara dezhouensis,Linyiechara decorosa,Lychnothamnus sp. 1,Sphaerochara chinensis,S. rugulosa,Stephanochara globula 等。

(4) 在寨里段寨里哺乳动物化石层中,含以下轮藻化石 Chara cylindrica,C. paracoluminaria,Gobi-chara laticellula,Grambastichara tornata,Grovesichara distorta,G. kongdianensis,Gyrogona lemani,Har-risichara dezhouensis, Linyiechara decorosa, Lychnothamnus sp. 1, Sphaerochara rugulosa, S. chinensis,Stephanochara globula 等。

(3) 在河堤组任村段西滩金龙庙哺乳动物化石层中,含以下轮藻化石 Chara cylindrica,C. paracoluminaria,Gobichara laticellula,Grambastichara tornata,Grovesichara kongdianensis,Harrisichara dezhouensis,Linyiechara decorosa,Lychnothamnus sp. 1,L. sp. 2,Raskyella sinensis,Sphaerochara rugulo-sa,Stephanochara globula 等。

(2) 在任村段前坪哺乳动物化石层内,含以下轮藻化石 Grovesichara sinensis,Gobichara laticellula,Stephanochara globula,Lychnothamnus subeiensis,Sphaerochara rugulosa 等。

(1) 在任村段关家岭 (相当于上河,前坪) 哺乳动物化石层中,含以下轮藻化石 Chara cylindrica,C. paracoluminaria,Gobichara laticellula,Grambastichara tornata,Grovesichara kongdianensis,Lychnotham-nus sp. 1,Raskyella sinensis,Sphaerochara rugulosa 等。

3. 孢粉

主要发现于河堤组任村段和寨里段。根据孢粉的分布特征,自下而上可综合为 4 个孢粉组合。

第一组合: 以淡水湖相藻类占绝对优势 (80. 9%~99. 0%) ,仅有少量属温带的落叶阔叶植物; 热带、亚热带的分子仅个别出现。

第二组合: 以蕨类植物孢子占优势 (41%~85%) ,其中以 Leiotrilites 为主,主要由铁线蕨科(Adianthaceae) 、海金砂科 (Lygodiaceae)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和桫椤科 (Cyathaceae)组成;裸子植物花粉含量少,被子植物花粉类型单调。

第三组合: 裸子植物花粉明显增加 (达 29. 3~53. 4%) ,类型多样,以松科为主; 被子植物花粉以温带类型为主,也有热带、亚热带类型出现,但数量少; 另含 7%~8%的喜干旱的麻黄类。

第四组合: 以被子植物花粉占优势 (71. 6%~76. 1%) ; 裸子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含量较低 (分别为 9. 4%~12. 2%和 1. 0%~6. 4%) ; 被子植物花粉类型多样,无明显的优势群。

综合以上 4 个孢粉组合的性质、特征分析,垣曲盆地在垣曲期时期处于温带与亚热带、热带植物群的过渡区,即相当于波尔塔瓦植物区 (Poltawa Floral Realm) 与图尔盖植物区 (Turgai Floral Realm)的过渡带。

(四) 垣曲阶的底界及阶的识别标志

至今,尚未找到一条相当于垣曲阶具有顶、底的完整连续的地层剖面。因此,目前垣曲阶的底界无法定义,有待今后在其他地区寻找完整连续剖面深入研究后予以解决。但是,对于垣曲阶,可根据其哺乳动物组合与下伏卢氏阶哺乳动物组合的明显区别加以识别。通过对发现于垣曲盆地和国内其他地区垣曲期的哺乳动物化石的分析确认,以下哺乳动物是从垣曲阶才开始出现,并为垣曲阶所特有,可作为识别垣曲阶的标志,它们是: Pappocricetodon,Pterodon,Rhinotitan,Sharamynodon,Sianodon,Juxia,Eomoropus,Prohyracodon,“Anthracokeryx”,Heothema 和 Archaeomeryx 等。此外,以下哺乳动物也是从垣曲阶开始出现的: Ictopoidium,Yuanqulestes,Lapichiropteryx,Xanthorhysis,Rencunius,Hoang-honius, Guangxilemur, Eosimias, Gobiolagus, Protataromys, Xueshimys, Zodiomys, Anadionomys,Banyuesminthus, Chailicyon, Adapidium, Pachytitan, Qufutitan, Dianotitan, Diplolophodon, Cristidenti-nus, Gigantamynodon, Illianodon, Litolophus, Grangeria, Eoentelodon, Anthrathema, Anthracosenex,Huananothema, Probrachyodus, Bothriodon, Ulausuodon, Odiochoerus, Eocenchoerus, Huaxiachoerus,Siamochoerus,Indomeryx,Notomeryx 等。

(五) 垣曲阶的区域对比

根据哺乳动物群分析,层型剖面上河堤组峪里段和任村段的哺乳动物群相当于内蒙古的沙拉木伦期动物群,其时代大致相当于北美犹他期晚期,即国际上的路特期晚期至巴顿期最早期。而河堤组上部寨里段的哺乳动物群则可与广西百色地区的那读期哺乳动物群对比,而典型的那读动物群与缅甸的邦唐动物群十分相似,后者的地层夹于下伏和上覆的海相地层之间,根据海相地层中所含化石的时代推定,邦唐动物群 (那读动物群) 所在地层的时代应属大部分的巴顿期。因此,整个垣曲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路特阶顶部—巴顿阶。

在国内,与垣曲阶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有: 山西垣曲地区的河堤组;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沙拉木伦组; 云南东部地区的路美邑组 (格浪河组) 上部; 广西右江地区的洞均组和那读组; 东海陆架盆地的瓯江组上部; 河南西部地区的锄钩峪组等。




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垣曲阶 ()
垣曲阶,是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的第三个阶,位于卢氏阶之上。阶名由邱占祥、王伴月、童永生、邱铸鼎于 2000 年 11 月为编制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而提出,阶名源自该阶候选层型剖面所在地山西省垣曲盆地。 通过课题组 (王元青、童永生、李茜等) 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是: 初步确定了垣曲阶的候...

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卢氏阶 ()
卢氏阶,是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的第二个阶,位于岭茶阶之上。阶名由邱占祥、王伴月、邱铸鼎、童永生于 2000 年 11 月为编制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而提出,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 “卢氏组”。 经课题组 (王元青、李茜、童永生等) 研究,目前取得的主要进展是: 初步选定了卢氏阶的层型和界...

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岭茶阶 ()
岭茶阶,是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最下部的一个阶。阶名由邱占祥、王伴月、童永生、邱铸鼎于2000 年 11 月为编制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 而提出,阶名源自 “岭茶哺乳动物群” 的产地湖南省衡东县岭茶村。 经本课题组 (王元青、李茜、童永生等) 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是,选定了岭茶阶的候选层...

中国陆相古近系始新统卢氏阶综合研究报告
中始新统\/下始新统界线,即鲁帝特阶(Lutetian Stage)\/伊普里斯阶(Ypresian Stage)界线,在国际上尚未最后确定,但GSSP的首选剖面是西班牙Gorrondatxe beach section,W Pyrenees,Basque country和拜迪克山(Betic Cordilleras)的穆尔西亚省(佛图纳)Agost剖面,以浮游有孔虫Hantkenina首次出现的层位为界线,年龄约为(48.6±0.2)...

古近系的介绍
古近系(Paleogene System),曾用名老第三系(Eogene System)。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古近系。古近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中国古近系以陆相为主,仅在中国边缘地带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在湖南、广东、新疆、安徽等省古近系与下伏上白垩统多为逐渐过渡的关系。

中国陆相古近系古新统池江阶 ()
池江阶,是中国陆相古近系古新统上部的一个阶。阶名由邱占祥、王伴月、童永生、邱铸鼎于2000 年 11 月为编制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 (地质年代) 表》 而提出,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 “池江组”。经过本课题组 (王元青、童永生等) 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是: 初步选定了候选层型剖面; 发现并积累...

新生代地层区划有哪些?
古近系基本上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尤以三趾马红土分布更为广泛,个别地区有玄武岩出露。本区南部秦岭西侧的古近系—新近系中发现的生物群常具有南北类群混合的特点。 Ⅶ 西南地层区 该区包括贵州、四川盆地和滇东等地区。 古近系—新近系以滇东最发育,尤以始新统及中新统、上新统更为典型,是闻名于世的古猿...

古近系始新一古新统常路组,麻烦各位给一下地质成因和地质时代符号谢谢...
古近系始新一古新统常路组是指位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层单位,其地质成因和地质时代符号如下:地质成因:常路组主要由沉积物组成,包括泥岩、砂岩等。常路组的形成与海侵有关,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早古生代的地壳物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后,被运输到了海洋沉积区域,沉积形成了常路组。地质时代符号:常...

中国近海盆地构造演化
这一界面一般发育在古近系上部,但由于构造变化的时间略有差异,其在不同区域有些差异。如珠江口盆地破裂不整合位于下渐新统的上部,在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位于下渐新统的下部,东海盆地西部及南黄海盆地缺失渐新统,不整合面在始新统和中新统之间(图4-8)。(一)裂谷期 在中国...

新生代地层区划
本区古近系—新近系在区域分布上很不平衡,如山西、河北两省境内的古近系地表出露零星;而在山东省始新统、中新统和陕西蓝田、山西榆社等地区的中新统、上新统在区域对比上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古近系基本上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尤以三趾马红土分布更为广泛,个别地区有玄武岩出露。本区南部秦岭西侧的古近系—...

菏泽市19270514146: 生物演化与地质年代单位及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
喻方康斯: 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之间,获得并传递新性状的过程.并解释长时段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新物种的生成与生物世界的多样性.经历数十亿年的演化与物...

菏泽市19270514146: 晚中新世距今多少年 -
喻方康斯: 距今约2330万年~距今约530万年 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164万年) Tertiary Period 新生代两阶段中的前一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第三系,位于中生界之上、第四系之下.1833年,英国C.莱伊尔在研究法国巴黎盆地软体动物化石时...

菏泽市19270514146: 翻译文言文 (萧统《〈陶渊明集〉序)中的一段 -
喻方康斯: 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①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② ③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

菏泽市19270514146: 系级单位的划分是什么? -
喻方康斯: 系是小于界,大于统的年代地层单位,是一个纪的时期内形成的全部地层.我国对系级年代地层的划分和使用历史悠久,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已开始使用.但主要是涉及显生宙时期的地层,而且基本沿用了当时国际上已通用的划分方案并...

菏泽市19270514146: 地层类型有哪些? -
喻方康斯: 1.陆相地层第四纪阶段陆相地层的主要类型如下.(1)冰碛层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层区,全为山岳冰川堆积类型.天山、阿尔泰、西昆仑、东昆仑、祁连的冰碛层大致有了测年数据控制,喜马拉雅、岷山、龙门山至滇西北的冰碛层大多缺乏测年资料...

菏泽市19270514146: 关于“三门系” -
喻方康斯: 最早,丁文江在三门峡一带提出“三门系”一词.随后,安特生在1923出版的《中国北部之新生界》(安特生,1923)一书中,引用丁文江所做的剖面,并把三门系定义为黄土以前、蓬蒂纪以后的更新世初期沉积.1925年,巴尔博、桑志华在...

菏泽市19270514146: 关于清明节的有关知识. -
喻方康斯: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1].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菏泽市19270514146: 包犠氏之王天下的文言文我要的是大学《古代汉语》中的第一篇课文《包犠氏之王天下》 -
喻方康斯:[答案]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 他们憎恶礼乐妨害自己,都抛弃典籍(各行其是).中国分为七雄并峙,田亩的丈量方法相异,车子的规格尺码不同,法令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