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天地大道?

作者&投稿:剑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道德经中的大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经中首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整部经讲的都是天地规律以及万物法则,要顺势而为,不可逆生节外。关于“道”有很多解释,但我认为所谓道指的就是道路的道,因为这是这个字的根本原因。而道家主要讲的是入世哲学,与佛家正好相反,所以入世得有道,而这个道的根本释意应该就是道路的道。这些是我个人寓见。
万物顺应法则,天地有其规律。日落月升,历朝更迭,四季更替,阴阳万象。这讲的都是其规律所在,所以我主为道讲的就是在这些规律里寻求一条顺应万物的路径,从而达到一日千里的效应。因为很多朝代的王朝都与道家有关,所以可以见到做为一个入世教派,其真理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是我们这种凡人所能参悟的。
道家由来已久,随着历史的成长慢慢的成熟完善,所有的东西在初始阶段都是不被认可的,而道家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存在于至今,就是因为道家依附于现世王朝。而这就是道教里所讲的顺应法则而已。能从众多宗派里脱颖而出可见其真本事,真正的哲学是存在的,不然任何一个宗派都可能被世人揭穿从而遗忘在历史中。
有很多小伙伴把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派系,道教更多讲的是一些术数,我认为多数都是封建迷信而已。而道家的起源可以说比佛教要早,他更像是一门哲学课程,其中的妙处也都是经百代历练而成。所以如果想了解道家的话多看一些道家的书,基础的书就是《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几篇文,但是古语有句话:真传两句话,假传万卷书。

天之道—人之道老子说的“道”分“天之道”和“人之道”。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两种存在模式:天之道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宇宙万物”;人之道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态”。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建立在“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平台之上的;人间万态都是建立在“剩余智慧→求名求利”平台之上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以奉有余。
“天之道”就是天的运行规律,即自然规律,在总体上是平衡的。这里指道家的理想政治,应当做到社会公道,同情和帮助弱者,抑制豪强。

老子的"道"其实代表了中国古代先哲们的世界观——世界万物从何而来,或者说谁创造了世间万物。不同与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把原罪留给了人类,老子认为世间万物源于道,而"道法自然",因此顺因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是"大道"。老子的世界观与孔子大相径庭,但又互为依存,是中华文化或者中国哲学史上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两个。

什么是老子的"道"呢?《老子》所说的“道”,没有形状,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声音,是一种混混沌沌、恍恍惚惚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永久存在。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三章说,“天地尚不能久”,十六章说“道乃久”。

《老子》所说的“道”,不是物质体,而是不可认识的精神性的存在。在它看来,“道”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万物是从“道”派生出来的,从而是第二性的。四章把“道”叫做“万物之宗”又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就是说,“道”是宇宙万物的老祖宗,出现在上帝之先。四十二章说“道”产生万物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由精神性的“道”产生的。“道”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

《老子》把“道”说成是“无”。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它看来,“无”比“有”更根本,“无”是天下万物的最后根源。因此,这里的“无”也就是它所说的“道”。因为“道”是“无”,所以它是人根本无法感触到的,它没有物质的内容和属性。

《老子》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二十五章说“道法自然”。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无为是说“道”生万物是无意志、无目的、自然而然的。“道”没有意志,因为它无所求,无所私,无所争。十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就是说“道”生养了万物,但是不据为己有,也不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也不去宰制它们。它反对社会人事的有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天地之道是指老子发现的约束人行为的道德,思想,道义等方面,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是人存在于人世间要遵守的方面。

《道德经》中并没有单独指出天地大道一句,在叙述道的理论上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是思想之源泉即思想之思想是规定一切事物之前的一种状态!

道,是说规律。天,是自然。天道,便是自然规律。天之道,便是自然的规律。

老子通过《道德经》中对大道的描述,想告诉我们哪些重要的信息?




道德经中老子是对天道的理解还是对人道的理解
所以《道德经》中有句话: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人对于名利情的牵挂太深,就不容易割舍,而阴阳之道,要清心寡欲,去掉私念的,天下之人,熙熙攘攘,为名利情而奔忙不已,要践行,《道德经》,易乎?!这里朋友把人道和天道分开了,是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缘故。古人认为,天,地,...

《道德经》究竟讲了什么?如何才能读懂
2、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道”,它强调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一切都是按照道的原则运行。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真理,它超越了人类的智慧和知识,无法被人们所理解。但是,道又存在于万物之中,通过领悟道的本质,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和力量,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3、道德经,读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哲学...

老子与庄子的区别
2、作品不一样: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又称《老子》),庄子的代表作则是《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3、时间不一样:老子是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的人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庄子 百度百科-...

从老子的《道德经》中,能学习到哪些东西?
一、无 无是道的本质特征,所以老子也常常将道直接称之为“无”。比如《道德经》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就是道,道就是无。那么,为什么道是无呢?其实《道德经》一开头便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为可以言说的东西都...

道德经处世之道【浅淡《道德经》中处世之道】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处世之道 作者简介:鄢云( 1982.6.13-),男,学历:本科,籍贯:江西省上饶市单位: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研究方向:语言文学类,职称:助教。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01 一、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在自然界诸多事物当中最赞美水,认为普天之下唯有...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如何理解?
这样的情形,世俗中称为第一印象效应,佛法中称为分别法执,还有更深层的俱生法执,此处不讨论。这个第一印象效应,会有什么弊端?可以说,弊端大到天边去了!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从何而来?就是从这第一印象效应中来。惯性思维,又称为思维陷阱,是阻碍人类创新的根本性障碍。古今中外,多少有名的权威...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
其次也会理解到为人处事的原则,因为老子在文章当中也明确的告诉人要少思寡欲,在思考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朴素自然的心态,这样才能够让整个人的状态保持住平衡,不会因为外界而变得气愤和怨恨。最后学习《道德经》是需要长期的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够帮助自己认识到真实的世界,也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如何解释《道德经》里的“希言自然”,这句话又表达了老子怎样的思想?请 ...
“希言自然”意思是:真正的“道”总是自然运行而勿须多言的。表达了老子认为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才符合于自然规律的思想。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原文为: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作何理解?自然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象元】: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怎么理解老子的“道”
对天体来说就是天道,就是天性,天体之间相互影响是由于万有引力而产生。对动物来说就是兽性。动物与人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控制人性,走自己的路。动物无法控制自己的兽性,随意而为。人用道德来控制自己的欲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详细描述了道,并提出了如何才能有德,最终达到止...

灵璧县19761271353: 怎么理解道德经中的人之道与天之道 -
友静参苓: 凤凰涅槃丶哚 :你好.《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不争】.就是现在的话,低调,多做事,少争功.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就是【不争】的道理.

灵璧县19761271353: 何为道?老子的大道到底何解? -
友静参苓: 道是空,是万物的思维和存在,是道让虚虚无无发出强大的力量自由得发展,同时也是道冷漠得束缚老子及他的传人岁岁年年,,庄子在一条思辩的路上寻道,他不知光年,正如蟪蛞不知春秋,在道的抽象和具象之间挣扎,或许说秋水,鲲鹏,庖丁,是鱼的彷徨,让道得到生生不息的思考,因此道无大无小,注将要困扰一代代的老庄,所以道是思考.个人理解

灵璧县19761271353: 道德经里面的道怎样解释 -
友静参苓: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下文略).其中“道”可解释为“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那个道.”(第一章是《道德经》的导语,老子所讲的道,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道路之意的道,也不是和他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所经常标榜的那个道,而是一种新的理念.) 不知这样解释你认可不?

灵璧县19761271353: 大家懂老子说的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
友静参苓: 道 拼音 dào [道]在有形与无形上都有所指.第一:有形之道显而易见,上路之人到达目的地的必经之路.虽然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世上任意两点之间还没有出现过直道,有形之路都是曲折蜿蜒的.第二:无形之路显而未见,惟有智者能想到这...

灵璧县19761271353: 老子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老子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
友静参苓: 本文出自道教经典《清静经》,而不是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翻译: 大道没有形象,但它却化育出天地万物,大道没有情感,但它却使日月运行;大道没有名字,但它却使万事万物生长有序. 解读: 这里的道是道教对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万物本质的和解释.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

灵璧县19761271353: 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
友静参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问自然,“道”为何物?直教贤圣魂牵.从公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战国,直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两千五百年多年来,老子的“道”牵扯了太多往圣先贤的心灵,版本数百个,注译千万人,真不愧万经之首,...

灵璧县19761271353: 老子所说的“道”的含义什么
友静参苓: 《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说,第一个道是道理的道,第二个是说的意思,第三个道又是道理的意思.解释:这个道理要是说的出来,就不是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了.“常”是普遍的意思.下一句,意思是:这...

灵璧县19761271353: 道家中的道怎么理解? -
友静参苓: 概念: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等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构成世界的本体;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作为...

灵璧县19761271353: 老子道德经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
友静参苓: 道德经所谓的道并非道德,而是一种存在的规律,也是一种崇高的信仰.不过这些都要自己去体会,别人是只能点拨却不能传道.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精髓.道存在于任何空间,任何地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千变万化只有掌握道的真谛...

灵璧县19761271353: 老子的《道德经》何为“道”? -
友静参苓: 道 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何为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如是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之母.无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反.故道大,天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