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处世之道【浅淡《道德经》中处世之道】

作者&投稿:春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 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存在着两条最为重要的脉络,即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虽然中国封建社会习惯将儒家文化视为正统。但强调的以自然不争,清静无为的思想治国修身的道家文化对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处世之道
  作者简介:鄢云( 1982.6.13-),男,学历:本科,籍贯:江西省上饶市单位: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研究方向:语言文学类,职称:助教。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01
  一、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在自然界诸多事物当中最赞美水,认为普天之下唯有水德最近于道。如果一个人的言行能够有类于水那么他就离圣人之道不远了。水不争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从 “几于道”几个字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是在把“水”的“善”的特性与“道”相联系。同时,老子也指出了“利万物”便是水在“善”的方面的表现。这里的“利”字应理解为“顺应”的意思。所以,“利万物”就是去顺应万物,而其顺应的表现方面在于其没有自身之固定之“形”方面的好恶,总是随着万物之“形”而相应地改变自身之“形”。即是说,万物都有或者说选择了某种特殊之“形”,而水可以就着这种种“形”随着进行相应的变化。这里的“万物”和“众人”指的都是万物,老子用了拟人的方法来表述。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注重的是水的无形无体的特性,且正是在这种不受形体拘束的方面而显得其“几于道”。老子把水的“几于道”的特性称之为“上善”。
  联系实际我们处于一个竞争社会,“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在我们世人的眼光看来,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那么,老子主张的“不争”,要求我们“居众人之所恶”,难道是自甘平庸、与我们现代的主流思想相违背?不是。老子所说的“不争”,并不是放弃竞争,而是“不争之争”,这是一种追求卓越的高效竞争手段。人是社会的动物,多数情况下有着一种从众心理,“跟着感觉走”,并不是依照理性思考去想问题办事情。社会上的多数人往往是依附权势名人,攀龙附凤,看见利益就目空一切,你争我夺互相打得头破血流,假如我们也一样盲从、随大流,结果只能像常人一样,所得甚少,得不偿失
  我们从中感悟出最聪明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就是帮助他人获取利益而不是和他人争夺利益,这样,他们就会善待你、视你为知己甚至忠诚地追随你。老子曾说过;“得人之力者无敌天下也;得人之智者无畏圣人也。”如能做到舍得小利益而换取他人对你的支持,你最终的成就将会远在众人之上;第二种办法就是安静地守候,专注那些别人看不见或无人问津的利益。这也是“不争之争”的策略,你的收获将远在常人之上。
  二、至虚极 守静笃
  “极”、“笃”均为极度、顶点的意思。“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至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以往谈到老子我们总是习惯用清静无为、恬淡寡欲一语来概括老子的人生誓学。至虚极是要人们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认识道,而不是争权夺利忘了道。至虚必守静,因为虚是本体而静则在于运用。司马迁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史记·太史公自序》)这是很扼要的概括。静与动是一对矛盾,在这个矛盾中,老子着重于静而不是动,也不否定动的作用而主张要虚心,静观万物的发展和变化。“至虚极,守静笃”可以说是老子眼中完美的思想境界。在如何做到“至虚极,守静笃”问题上老子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三、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 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老子的意思是:沉溺在五颜六色的缭乱之中,会令人眼盲;沉溺在五音六律的嘈杂之中,会令人耳聋;沉溺在五味的珍羞美味之中,会令人失去胃口;沉溺在田猎驰逐的爱好之中,会令人心发狂;沉溺在难得之货的欲望之中,会妨害人的行为。因此圣人重视满足肚子的需要,不注重眼睛的欲望。所以要去掉那些有害的欲望,选取这些无害的需求。
  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曾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这句话作注道:“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言下之意是告诫我们不要做物欲的奴隶。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态,因而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老子的言论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的劝诫和严正警告。
  四、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望与生命相比哪一样比较重要?财物与生命相比哪一样较重要?得到名利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一样的结果比较坏呢?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到愈难过。所以,知足的人比较不会受到屈辱,凡事适可而止的人比较不会招致危险,生活得更长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是老子处世为人的精辟见解和高度概括。知足,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超出此限,则事物必然向它的反面发展,因而,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清醒的认识,凡事不可求全。知足是一种感受,不在于拥有多少名利而在于个人感受如何,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人人皆同,但每个人对欲望的态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种不知满足的人,他们贪得无厌的行为即招致人们的厌恶又引起人们的羡慕,正是这样一些人即把世人统统裹挟到了一个欲望沸腾的世道里,又使世界变得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他们的作为破坏了自然界的均衡却呼唤来人类的进步,人类对此尚未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相反,世界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比较容易满足的人,他们不是由于能力不足而不得不自求满足,而是在透觑了得失之间的关系后所作出的自愿选择,就是说,他们有条件和能力去不知足而却自愿地选择了知足。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
  《道德经》的处世之道告诉人们:贪求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积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他希望人们,尤其是获得成功的人,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要知足,才可以做到不辱。老子宣扬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道德经》中处世之道的理解如下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为天下人追求相同的美、善,同时也有不同的观点和选择,不必强求一致。
**"众生平等"**:意为人与人之间平等,没有高下之分。
**"不争功"**:意为不与人争功、争名利,要默默耕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含藏收敛,不露锋芒"**:意为要保持谦虚、低调,不要过于张扬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致虚守静"**:意为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虚心,不要浮躁和狂妄。
此外,《道德经》中还有许多关于处世之道的思想,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需要仔细品味和领悟。


自在的活法:道德经里的处世智慧目录
第八章:上善若水,以柔克刚,处世之智。第九章:功成身退,懂得适时收敛,知足常乐。第十章:静以修身,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德经第三编】人生尊道贵德第五十章:理解生死的真谛,出生入死,不失本真。第五十一章:道是万物的根源,德滋养万物,平衡之道。第五十二章:内省与收敛,不与外界纷扰纠...

道德经全鉴图书目录
第三章转向养心之道,倡导超然与平静,追求内心的简单和纯真,学会“止”以减轻负担。"道法自然",教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第四章处世之道,强调诚信与谨慎,避免固执己见,懂得示弱与隐藏锋芒,以智慧应对世事。"大"胸怀是为人处事的基石。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探讨待人和谋事的智慧,善待他人,脚踏...

道德经的道和德,分别是什么意思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则是指的人道。如此看来,无论是由天及人的《道德经》,还是由人思道德《德道经》,都没有妨碍我们去探究这本书的意义。关于“德”,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也是有阐述的。“德”指的是人为,人道。其实《道德经》本身对于人间道是有批判的,...

道德经为何叫道德经,何为道,何为德?
因为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老子的...

《道德经》中的“道”与“德”到底是什么?
《道德经》中的“道”指的是世界万物都是有规律的,随着事物的发展,每个人的思想也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自然界的万物又是自发的一种状态,并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所以老子也就会用“道”来进行总结。“德”则指的是某一种事物具有的特性,每一种事物包括人类都是...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

《道德经》讲的什么内容?
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拙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教导;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
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能够理解理解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他讲究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道德经》讲的是什么内容?想要人们明白什么道理?
道德经主要讲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包括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可以在从中学到。道德经由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贯穿全书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辩证,想要人们用辩证的思维去想事情思考问题,培养独立的精神。《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气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之道。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的养生之道,又有“见素抱...

贵港市18547083560: 如何解释《道德经》中“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阳伏美能: 这句完整的话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解释:水对万物都有利,而不与万物争,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势低下的)地方,所以与道相接近了. 这句话我的理解即使遇到众人都不喜欢去的地方,它一样坦然的去接受,没有分别它太脏了,我不乐意,到一处干净的地方,它也平等来对待,并没有高兴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接近于道了. 这是我的理解你可以作为参考哦.

贵港市18547083560: 《道德经》中那些段落在为人处事? -
阳伏美能: 古文: (殖)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之□,□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 (骄),自遗咎也.功述(遂)身芮(退),天【之道也.《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

贵港市18547083560: “处下”——什么意思?? -
阳伏美能: “处下”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个观点,即待人谦虚、谨慎、宽容.

贵港市18547083560: 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什么?怎么才能融洽人际关系?
阳伏美能: 买了《道德经浅释》这本书时,我首先就注意到书封面的背面讲到“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其中就有一句“《道德经》首先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事的书.”当时还不甚理解,颇不以为然,但学完了《道德经》之后,我却对这一点有了很深的...

贵港市18547083560: 《道德经》中那些段落在为人处事? -
阳伏美能:[答案] 道德经 分为道经 与 德经 两部分,我觉得实质上 每个人的阅历不同,体会也会有所不同,10年前我看道德经 和现在的我看道德经 体会是不一样的,道德经还是道德经,但是看书的人的阅历已经是不同的了. 您说哪些段落时为人处世,实质上 用心体...

贵港市18547083560: 老子道德经?
阳伏美能: 做人,处世

贵港市18547083560: 《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 -
阳伏美能: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经》,一直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难读懂的经典.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

贵港市18547083560: 中国道教追求的是什么道? -
阳伏美能: 处世之道一部《道德经》,满篇都是老子理想中的修身治国之道,小国寡民,在上者无为而治,在下者如水处下不争,清净自然.《庄子》则是处事逍遥,万物不萦于心.求自由自在!其实,三教九流各家学说不过都是在阐述自己认为理想的处世之道,而人类一直探索的问题也不过三个:一是如何与自然相处(自然学科),二是如何与人相处(社会学科);三是如何与己相处(心理学科)

贵港市18547083560: 道德经 的中心思想 -
阳伏美能: 道德经五千多个字,但是几千年来也未必有人真正理解,所谓的解释也是肤浅的,我给你找一段来,你自己看吧 第一章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

贵港市18547083560: 道德经讲了什么道理
阳伏美能: 德经的内容就被人们说成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等等,这倒是没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一整套个体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一个人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几人能解也,竟被人认为甘守柔弱、与世无争、甘居人下,是空谈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现代唯我的人们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却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东西.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去修道体验过,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东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