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

作者&投稿:驹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

1.【答案】C【解析】且:将要 2.【答案】B【解析】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3.【答案】D【解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妻子刚从市场回来,(曾子)就要杀猪,,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孩子说着玩的。 (3)现在你欺骗孩子,是教孩子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附:文言文 翻译与点评 【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邑,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就和大夫们约定十天为期限。到了原邑十天了还没有攻下原邑,就鸣锣收兵,准备撤退军队回去了。原邑的士兵有从城中逃出来的,说:“原邑再攻打三天就被攻克了。”左右群臣劝谏说:“那原邑城内已粮食耗尽兵力衰竭了,君主姑且再等几天。”晋文公说:“我与战士们约定十天,不回去,就是失去我的信用,我不干。”随后收兵离开。原邑城中的人们听说后说:“有这样的国君如此守信,我们可以不归附他吗?”于是就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说后说:“有这样的国君如此守信,我们可以不随从他吗?”于是就投降了晋文公。孔子听说后记录这件事说:“攻打原邑而得到卫国的,是守信用。” 【点评】 本节是对第六节“重点在诚信”的说明而举的例子,从古到今,很多领导人大都不守信用,他们的借口是:“计划不如变化。”社会形势变化太快,使得他们不得不经常废除旧法令而重新设置新法令,然而这种“朝令夕改”,就使得人民百姓无所适从。刚刚适应了一个法令,突然又改了,又要去适应新的,这必然是让人为难的事。领导人对人民不守信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自认为可以为所欲为。他们只是从自己的立场、角度出发,为自己着想,没有为人民大众着想,所以他们经常“朝令夕改”。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被“朝令夕改”害得很惨,所以当一个君主守信时,人们就会欣喜万分,愿意随从他了。 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点评】 本节是对第六节“重点在诚信”的说明而举的例子,不论是救济饥荒还是治理国家,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信”字。没有信用的“朝令夕改”,会使人们很难适应。就象天时一样,一忽儿晴一忽儿雨,人们就很难做事。在四季分明的情况下,人们才能耕耘、收获。如果老天爷不讲信用,冬天暴热,夏天酷冷,人们也就很难生产与生活了。所以领导人不论怎样改革,大方向一定要分明且守信用,才能真正管理好一个国家、一个企业。 【译文】 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的,你先回去等我。”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点评】 本节是对第六节“重点在诚信”的说明而举的例子,吴起的这个行为的确是守信用,也许现代很多人会认为他很傻,可是他这种行为却使人们都相信了他。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那么无论什么事情都好做了。 【译文】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点评】 本节是对第六节“重点在诚信”的说明而举的例子,魏文侯的这个行为也是很守信用的行为,如果失信于人,那么以后别人就很难再相信你,得不到人们的信任,什么事也就难办了。 【译文】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母亲,这不是能成为教育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点评】 本节是对第六节“重点在诚信”的说明而举的例子,做人要诚信,不论对谁都是这样,尤其是父母亲对子女。孩子还小,缺少知识和经验,一切都是跟着大人在学。然而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可以骗一下,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这些父母亲的借口往往是“善意的欺骗”,可是孩子们不懂什么是善意的,什么是恶意的,他们只知道,大人欺骗了我。既然我被骗了,那么我也可以骗人。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学得一口谎话,到处骗人。 【译文】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点评】 本节是对第六节“重点在诚信”的说明而举的例子,这个故事很象“狼来了”的故事,也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其实这种不守信用而造成灾祸的例子很多。这些故事都说明,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译文】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点评】 本节是对第六节“重点在诚信”的说明而举的例子,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不相信别人,都会造成许多很不好的结果,所以,人们在交往之间一定要讲诚信,是什么就是什么。 【译文】 另一种说法:李悝与秦国人交战,告诉左边营垒中的将士说:“快冲上去!右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他又骑马跑到右边营垒中对将士说:“左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说:“我们冲上去。”于是都争先恐后冲上去。到第二年,又与秦国人交战。秦国人来袭击,到后几乎消灭了李悝全军。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出自2009高考山东卷)

作者:(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 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答案 D 解析 过:错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攻原得卫者假舆马者 B. 侍公而食信而见疑 C.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洎牧以谗诛 D. 敌人旦暮且至击汝若属且为所虏答案 D项均为副词,将要。解析 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答案 D 解析 “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译文:(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译文:(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译文:答案 (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 (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1.D 2.C 3.D 4.(1)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2)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于是就放过了他。 1. 试题分析:几:几乎、差不多。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信:守信用。名:名义上。逾:逾越。怠:怠慢。勉:劝勉。归:归附。伪客:假扮客人。呵难:呵斥刁难。舍:放过。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却攻不下原国,敲钟退军,撤兵而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待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原国人听到说:“有了像那样讲信义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跟随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就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另一种说法:李悝与秦国人交战,告诉左边营垒中的将士说:“快冲上去!右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他又骑马跑到右边营垒中对将士说:“左边营垒已经冲上去了。”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说:“我们冲上去。”于是都争先恐后冲上去。到第二年,又与秦国人交战。秦国人来袭击,到后几乎消灭了李悝全军。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于是就放过了他。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们就让他走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郡文言文阅读答案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强盗)说完就跑出门去,赵咨追出去送给他们东西,但没有赶上。 (2)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 小题1:2分 小题2:2分 小题3:2分)(关键是对文中“咨之故孝廉也”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张延赏判狱文言文答案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7.A 8.D 9.B 10.(4分)韦皋离开张家的原因:岳父张延赏对其无礼;奴仆们也逐渐瞧不起他;自己无法忍受别人的轻视;妻子张氏对他寄予殷殷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事立功,不虚度光阴。 (1点1分) 11.一个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自身的主观努力,而且需要有慧眼识才的“苗夫人”式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夏原吉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下句内容“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可判断,奇,意动用法,以之为奇,赏识。所以选C。 小题2:...

乌戒文言文答案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那里的人认为南康丞是一个书生,轻视他.易:轻视.B.老百姓有申诉,(吴德基)就让百姓上前与(他)诉说实情.前:上前.C.你们无罪,回去告诉你们的家人不必害怕.若:你们...

求翻译!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皮龙荣,字起霖,一字季远,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进士。历官主管吏部架阁文字,迁宗学谕,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入对,请“以改过之实,易运化之名,一过改而一善著,百过改而百善融。”迁秘书郎,升著作郎。入对,因及真德秀...

鄙啬文言文答案
2.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B “制”:封地.结合下句“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指的是一块封地,名曰“制”.句子译为: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2)A 句子译为: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为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

善负小虫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第一句注意“魁然”。第二句注意“盖”的翻译。 小题4: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大意,然后指出寓意。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①就,总是 ②有的人 ③如果 ④先前,从前 ⑤停止,悔...

汉高祖文言文阅读答案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

旷达自适文言文答案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C。 (害:妨碍,伤害) (3分)小题1:D。(写苏辙想归去后管理先辈留下的旧房舍产业) (3分)小题1:B。 (“表达作者对颜回“箪食瓢饮”之乐的不理解”错, 作者是借颜回“箪食瓢饮”之乐,追求一种“安贫乐道”精神))(3分)小题1:(1)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

关于文言文 戴胄执法 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①明强,善簿最②。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真,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着:御汤剂、...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 -
真龙格拉:[答案]10.B11.D12.D13.(1)况且,(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的人呢?(2)(秦穆)一旦... D项人事错位,文章用秦穆公在位时间纪年,穆公28年发生城濮之战,穆公32年重耳去世,哪来晋文公大破秦军?【考点定位...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 -
真龙格拉: 1.D 2.C 3.D 4.(1)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
真龙格拉:[答案] (1)D句译文:错判刑就要自己受刑.刑:处罚,惩治. (2)C还是,语气副词.A.因为,连词;用,介词.B.然后,表顺承,连... 服刑而死,是臣下的职分.”于是不接受赦免令,自杀而死了.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错了案情而杀了人,就把自己拘禁起来...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阅读训练————文言文《韩非子》晋文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为其言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
真龙格拉:[答案] 你给的文章中间少一句啦 1.师旷侍坐于前 琴坏于壁 2.为其言莫之违--莫违之(没有谁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人... 4.莫乐(于)为人君 (晋文公)乃喟然叹曰 以(之)为寡人戒 师旷撞晋平公①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文公伐原 ① ,令 ② 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 ③ 而去之.谍 ④ 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 -
真龙格拉:[答案] 1.(1)离开.(2)过了.(3)丢.(4)这. 2.B 3.(1)信义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因此不可失信.(2)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4.取信于民. 5.晋文公讲信义,言出必行.秦穆公宽容...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文言阅读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 -
真龙格拉:[答案] 答案:1.B;2.C;解析:(1) 应为拿着(叔瞻的头),因为叔瞻为了国家安宁已经“自杀”. (2) 主要是借叔瞻报复郑国. (3)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文言文阅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 ① 也.过 ② 听杀人,自拘当 ③ 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 -
真龙格拉: 小题1:①担任②于是(2分,每小题1分)小题1: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意思对即可.2分)小题1:示例:他是一个为人正直,严于责己、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示例1::在面...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真龙格拉:[答案] (1)A 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厌:满足. (2)B. “但是把城池划过去之后”原文中没划城池,原文为“许君焦、瑕,朝济而...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句子翻译为: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

乌兰察布市152971696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 -
真龙格拉: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5分)①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5分)②董狐,是古代一位好的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一位好的大夫,因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